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公家的地太干净,俺的鞋子太脏,还是脱掉鞋子,赤脚进公家的厕所好了。”60多岁的民工易师傅在湖南株洲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所在地火炬大厦附近干活,一时内急,到大厦里上厕所。因为鞋子太脏太旧,怕弄脏干净的地面,便将鞋脱下,放在厕所外面。他说:“不能太给公家添麻烦,让我进来免费上厕所,已经十分感激了。”鞋子的照片和易师傅的话被路过的李先生发到网上后,众多网友大呼感动。但也有一些网友质疑:民工兄弟上趟公家厕所,需要如此感激吗?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22.【审题立意】

第一个层面:(是什么)农民工脱鞋如厕,对自己能免费上公共厕所心怀感激,体现了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对公共设施的爱护、对政府的感恩;他之所以这样想、这样做,说明他质朴、善良、谦卑。由此,写懂得感恩,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自觉维护洁净的环境,怀着谦卑敬畏之心待人处事,赞美普通劳动者的美好品质等,都是符合题意的。

第二个层面:(为什么)农民工本来有免费上公厕和穿着鞋子走进干净厕所的权利,但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享有这些权利,他的言行说明,社会对弱势群体的长期歧视,已造成像农民工这样的“边缘人”的权利被严重边缘化,以至于他们都不觉得自己拥有某些权利。他的谦卑心态,一定程度上正是社会的不公正造成的。由此,可以批评社会对底层民众、对弱势群体的不公正。

第三个层面:(怎么办)营造公平(平等)、自由、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公民的尊严和权利都得到充分的尊重,那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参考拟题】

A平民的尊严和城市的温度                      B小人物的尊严(卑微者的高贵)

C城市要关怀弱势群体(城市的良心)              D尊敬别人的人值得被尊敬(敬人者,人亦敬之)

E道德感和身份无关                            F用完善的制度保障平民的幸福

G向高贵的灵魂致敬……                        H民工脱鞋,非小题大做

I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J脱鞋的背后是对平等的迫切

K人啊,请不要这般卑微                        L自尊方能自强

四、写作:(40分)

航海远行过吗?当船缓缓离港时,我们喜悦、兴奋、憧憬;航程中充满危险与恐惧,而当船终于抵达目的地时,我们却莫名地失落。

难道我们真的在乎的不是结果,而是那个充满幻想与美景的过程?

或许,这就是生活。

请以“过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四、作文

25.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全面把握这首诗的哲理,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良知,是关于宇宙、天、地、人的正确认识,是天赋予人的辨别自己善的和恶的意向的道德意识。“良知”是实践的出发点,一个人修身的“功夫”就在于,用自己的“良知”去拒斥自己行为中的恶的意向并实施或实现自己的善的意向。

良知的具体表现为:知耻、知愧和知恩。

王阳明的弟子抓到一个贼。王阳明训诫贼要改邪归正,并给他讲了一番关于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你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了?”当时天很热,他叫贼脱光上衣,贼照办了。又说:“还是热,把裤子也脱了吧”贼犹豫了说:“这样怎么行呢?”王阳明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六、作文(60分)
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寻找真善美的过程。心爱的物品,失落的情感,生活的快乐,还有做人的道理,动人的细节,人生的坐标……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找。
你曾经寻找过什么?你正在寻找或将要寻找的是什么呢?请以“寻找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夹叙夹议的文章。

六、作文(60分)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将题目补充完整。“题好一半文”,我们的补题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积极向上,要补充能够反映青少年时代风貌的健康内容。同时,所补题目要符合情理、逻辑。补题要把握好“度”,失度则失真,甚至会有悖情理,违反逻辑。因此,我们补题时要慎之又慎,要与情理、逻辑相吻合。
其次,内容要紧扣题意,立意要正确。半命题作文跟命题作文一样有审题选材的限制。这道作文题目,“寻找”是动词,文题前的提示语提醒我们“你曾经寻找过什么?你正在寻找或将要 寻找的是什么呢?”因此我们拟补题时涉及的内容必须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有一个“寻找”的过程。同时立意要正确,思想要健康。文章要写出一定的思想深度,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事 物发展的规律,发人思考,启迪智慧。 
再次,选材要新颖别致。古人说:“文章当自成机杼,成一家风骨,不可寄人篱下。”千人一面、大同小异的作文,只会令人难以卒读,使人厌烦。所以,选材构思时要尽量避免和别人撞车,要打破常规选材的束缚。比如可以考虑转换观察事物的视角,从孩童的视角来写世界,用非人类的眼光来审视人类社会等等。
选择材料时,既可从低层次去考虑,例如“寻找”一件毫无感情寄托的物品,“寻找”一般的人,突出“ 寻找”的结果;也可从高层次去考虑,去“寻找”高层次的东西,比如:财富、知识、友情、亲情、真理、奥秘、人生的坐标,强调“寻找”的过程。

六、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亲”即“亲爱的”一词的简称,最初见于淘宝网卖家对买家的称呼,后逐渐在网上走红。2011年高考结束,南京理工大学用“淘宝体”向被其录取的学生发出了短信:“亲,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此后,8月1日外交部微博上出现这样的招聘广告:“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亲,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亲,英语交流顺溜不?……”可见“亲”字火到了什么程度。

请对“亲”的流行,发表你的看法,要求态度鲜明。

21参考立意:①语气更亲切,更有亲和力,拉近了交流双方的心理距离。②其简便、快捷的语言特别适合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 ③“亲”是私密性的称谓,用在正规严肃的语境中,显得不庄重。④对不熟悉这种称呼的人而言,“亲”的使用会影响信息的可信度。⑤这种表达的过度简省,对语言的规范性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今天是一个崇尚快捷的时代,“快”无处不在,信息有“快报”“快讯”“快信”,传递有“快递”“快运”“快件”,出行有“快车”“快艇”“高铁”,唱歌有“快歌”,摄影有“快照”,婚姻有“闪婚”,写作有“快枪手”,餐饮有“快餐面”,连购物都时兴“秒杀”。

“快”使得经济快速成长,潮流快步翻新,今天的社会呈现出全然不同以往的面貌。对此你有何感想?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22、以高考改卷评分标准为主

七、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1年2月28日傍晚,随着最后一班载客的过江索道到达终点站,29岁零两个月的嘉陵江索道,终于和山城重庆告别。索道运营的最后一天,1.2万人带着对嘉陵江索道的记忆、怀念、体验等各种心情,来到索道运营处,买上一张票,从此岸驶向彼岸,以这种方式和这位老朋友说再见。坐索道的乘客,多数都是带着对索道的特殊感情来的。在嘉陵江索道站台的一面墙上,很多乘客用贴纸写上了自己对索道的怀念,然后一张一张地贴上墙。其中一名市民表示:“生在江边,长在江边的人,怎么能对索道没有感情呢?”还有市民建议,修建交通历史博物馆,把告别城市舞台的电车、缆车、车渡等都纳入其中,供大家追寻山城的回忆。

拆迁是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但在拆迁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些历史与文化的破坏,甚至出现一些影响人民生产和生活的不良现象,对此你是如何思考的,请自选一角度作文。

要求: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套作,不抄袭。

20、作文(60分)
    酒绿灯红,车水马龙——城市,注定与繁华共生。然而,当北京的古城墙转眼成灰,当重庆的索道成为山城人的记忆,是否会有人呐喊:繁华,成了城市与文化了断的利刃!此素材适用于“拆迁”“文化记忆”“敬畏文化”“尊重与责任”“良知”“传承”等相关的话题、材料和命题作文。
【角度一】
    阐述与“文化与责任”“传承”等相关的话题。抚过兵马俑,才能感知一个朝代的兴衰荣辱;走过四合院,才会理解北京的味道;划过西塘,才能体会东方明珠由内而外的魅力。一个真正的城市,有其特有的标志,而这些标志不仅是文化,更是一种责任——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完全有理由,有义务去传播与传承!
【角度二】
    城市文化被毁的背后是利欲熏心。许许多多的人走进圆明园的废墟时都悲愤不已,看到敦煌古籍的灰烬时都扼腕叹息。可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那些还能挽回的古迹被碾碎在挖土机下时,却无动于衷?相反,贪婪的人却将这些文化通通变成了肮脏的金钱。所谓的开发,不过是将城市最具意义的建筑变为摩天大楼,然后以世俗的眼光对其大肆吹捧;所谓的资源利用,不过是将一群群古迹变成废墟,然后装潢为城市的“象征”。
【角度三】
    阐述与“良知”“责任”等相关的话题。真正的良知,真正的责任,应该像朱丽娅•希尔一样,为了保护一棵红杉树免遭厄运,在树上生活了738天;应该像青岛政府一样,将老舍故居修复并成立专题博物馆;更应该像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的一样,去发掘自己城市的文化底蕴,并且加以保护。我们需要民族文化,我们需要自己的记号,宁做最独特的玉石,不做满天繁星中的一颗。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雕塑家用一块普通的石头雕了一只鹰,栩栩如生,振翅欲飞。观者无不惊叹。问其技,曰:石头里本来就有一只鹰,我只不过将多余的部分去掉,它就飞起来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作文

立意参考:(若有其他合适角度,教研组可商榷)

1、 舍与得

2、 学会做人生的减法

宁静致远

三.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流行语。“颜值”“创客”“主要看气质”等网络用语流传开来。若能“颜值爆表”“有创新理念、能自主创业”“气质上佳”兼而有之,当然是人间极品,但芸芸众生往往不可兼得。

如果三者之中必须要舍弃其中两个的话,你会怎样取舍?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成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作文    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