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作文(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60分)
在一块糕点里,在一方酥糖里,在一碗米酒里……散发着袅袅清香,那些丢在风里的香呀,缠绕着我们的鼻息,温暖着我们的味蕾,在尘世中,和我们永远相伴。
————熊荟蓉《那些丢在风里的香》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七、作文(60分)19.(60分)评分说明:⑴评分以45分为基准分切入。
⑵好作文总分要打在54分以上乃至满分;差作文总分可打在36分以下直至0分。
⑶缺题目扣2分。⑷每一病句扣1分。⑸每个错别字扣1分。⑹字数不足,在结构完整时,每少20字扣1分。⑺要写出自己的见识,言之有理,言之有物。⑻要让语言表达能力强、阅读知识面广、思想深刻的学生得高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出头的瑶族姑娘小卜,是瑶寨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临近毕业时,小卜犯难了:家里的父老乡亲希望她能回去做教师,传播知识,为改变家乡贫穷状况尽一份力;对小卜有录用意向的一家著名外企,则鼓励小卜加盟公司,发挥专业特长,创造优质生活;而小卜自己认为当前创业环境好,很想创办一家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1)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符合文体特征;(2)字数不少于800字,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得抄袭。
22.立意示例:①勇敢追梦,不怕失败;②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努力拼搏;③传播希望,成就辉煌人生;④心系故乡,奉献的人生最美;⑤发挥特长,利己利人;⑥面对选择应审时度势,量力而行;⑦人生道路不是唯一的,要听从内心的追求。
美文
一所大学120年的长征---浙江大学
“大不自多 海纳江河 惟学无际 际于天地 形上谓道兮 形下谓器 礼主别异兮 乐主和同”
……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课堂上 59岁的数学教授苏德矿轻声唱起了校歌
台下的青年学生们应声而和 夏日微风吹进教室, 墙上树影斑驳
远处,一些师生正在布置校庆120年的活动展台
古雅的歌词
来自抗战时期,浙大西迁途中 竺可桢校长邀请一代儒宗马一浮撰写 此时正是1938年
抗日的烽火燃遍了中国大地
杭州失守后,浙大师生踏上“西迁”之路 期间,马一浮与竺可桢达成讲学之议
跟随浙大一路西行,沿途开办国学讲座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以此告诫青年学子 “树起脊梁,猛着精彩,依此立旨。”
两年多时间
浙大师生穿越六省2600公里路途 抵达贵州 物理系的玻璃仪器、米尺,无恙
运送的140箱文澜阁《四库全书》,无恙 而竺可桢 失去了结发18载的妻子张侠魂与幼子
张侠魂与竺可桢感情甚笃 一位出身望族的新女性,正直而有侠义之气
西迁途中因得痢疾,幼子与她先后不治 在浙大师生中,张侠魂享有很高的声望
为支援抗战,她甚至捐出了结婚戒指 竺可桢曾送给张侠魂一支自来水钢笔
张侠魂很是喜欢 入殓时,竺可桢亲手将这支钢笔放入棺内 全场呜咽
3个月后,西迁至广西宜山 竺可桢又送走了一位浙大校友——蒋百里
中午还在长谈,晚上心脏病突发而逝 战时从简
这位中国近代军事学的开创者被就地敛葬 1947年迁葬杭州,竺扶棺大哭
“百里,百里,有所待乎? 我今告你,我国战胜矣!”
蒋百里病逝后半月 1938年11月19日 竺可桢在校务会议上提出浙大校训“求是”
求是,就是“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 1943年秋考取浙江大学的李政道曾说
“‘求是’校训的熏陶,发端了几十年来我细推物理之乐。得益匪浅。”
在宜山 日军发动专门针对浙江大学的大轰炸 在浙大任教的丰子恺在日记中记载
有时一天就遇到空袭三次 找空旷地躲避,连饭都吃不上
“但大部分学生并不离校,皆卧倒在沟壑中。”
数学家苏步青 为避轰炸,在山洞里为学生举办数学讨论班
他说:“山洞虽小,但数学的天地是广阔的。” 西迁至贵州湄潭后
为了增加口粮,苏步青开了半亩荒地 每天光脚挑粪施肥,人称“菜农教授”
同事王淦昌,一家七口 见此景也开始饲养奶羊 每天从家把奶羊牵出,拴在双修寺外草地上
然后走进设在寺内的物理实验室 做完一天的实验,再牵着羊回家
1941年, “羊倌教授”王淦昌 在国际权威杂志《物理评论》上
发表《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 由于战乱,没有条件用实验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
在美国,物理学家艾伦据此开展了实验 实验名为“王淦昌--艾伦”
美国科学家莱茵斯和考恩“接棒”后 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破旧不堪的唐家祠堂里 谈家桢建起了生物实验室 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灯
竹管作导管、瓦盆做蒸发皿,挖地窖代替冰箱 只有在作细微镜观察标本和染色体时
才舍得用一用煤油灯,提高分辨率 这样的条件下 他在国际权威杂志《遗传学》上发表论文
《异色瓢虫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理论》 引起极大震动
1944年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李约瑟两次访问浙江大学 深感佩服 称浙大为“东方剑桥”
为国为民 是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怀和使命 浙江大学的历史上
走出过无数胸怀救国理想的志士仁人 在沉沉长夜中 试图为国家民族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第一个翻译《__宣言》的陈望道 第一个将《资本论》传入中国的马一浮
还有陈独秀、马叙伦、章炳麟……
1942年,浙大学生在遵义“倒孔(孔祥熙)” 竺可桢阻止学生游行无果
最后自己走在了队伍的最前列 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竺可桢的回答是:
绝不在于造就多少工程师和科学家 而是“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不分昼夜作业在仪器旁,困了和衣随地打个吨, 饿了用晚餐留剩的食物充饥。难忘的1966年12月28日,晴空万里, 一声惊雷, 一朵灰褐色的蘑菇云在戈壁滩上腾空而起, 全场欢呼雀跃。两天以后,我们在百公里外的试验基地研究所大本营实验室,亲眼看到了核爆炸现场取回的高速胶卷的冲印结果,紧绷了几十天的神经才慢慢放松下来。”
——浙大教师赵田冬
(1960年考入浙大,1965年留校)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共享单车逐步普及,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乱停乱走、交通拥堵、恶意破坏,甚至占为己有等现象。“共”享单车,难以“共”享。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七、(60分)
23.材料为共享单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乱停乱走、交通拥堵、恶意破坏,甚至占为己有等现象。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让考生就材料确定立意作文。
最佳立意:
◎人们在享受共享单车便利的同时,要文明使用,发挥其有利作用,减少负面作用。
◎可就共享单车使用中的乱象进行评论,指出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对政府在提供共享单车的活动中,如果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包括让市民提高自己素质,共倡文明之风,加强共享单车管理等,提出看法。
如有其他立意,只要来自材料,符合要求即可。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鲤鱼们都想跃过龙门变为龙。可是龙门太高,只能望而兴叹。于是祈求fó zǔ 降低龙门高度。fó zǔ 被感动,降低了高度,每条鲤鱼都顺利跃过,实现了梦想。但它们很快发现自己没有了做龙的感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
对材料理解的几个注意点:
①立意偏差,但未完全偏,勉强符合题意,如仅谈“逆境、磨难造就人才”,原则上只能是四类卷;若兼谈“拼搏奋斗”能适度上浮。②立意从材料的某一词语或某一句话 而来,断章取义,偏离材料基本含义。尽管立意不准确,但语言功夫尚可,此类作文原则就会上定为四类卷及以下,如“目标适合自己才最好”。
从“鲤鱼”角度看:①鲤鱼“向fó zǔ 祈求”,有如下表述:成功无捷径(做事不可一蹴而就,或“欲速则不达”);实现理想需自身努力。②鲤鱼终“无做龙的感觉”,有如下表述:没有高标准的梦想价值低下;拼搏成就精彩,凭借切实努力实现梦想更有成就感(梦想因汗水而美丽),追求卓越(坚持高标准)才能真正成为龙(取得真正的成功);理想的实现应追求实质。③从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看,有如下表述:夯实过程方可收获丰硕成果。
从“fó zǔ ”的角度看:不能因个人情感而改变评价标准,不能随意降低评价标准,选拔人才要坚守尺度。
从“龙门”的角度看:降低了高度的龙门价值低下,真正的成功之门(人才选拔)不可能降低标准。
维护龙门的尊严
几十年前,教育事业不像如今这般蓬勃发展,只有佼佼者可以叩开大学之门。于是,人们形象地把高考比作跳龙门。一旦成功,便可“扶摇直上九万里,朝游北海暮苍梧”,成为全村甚至全乡关注的焦点、羡慕的对象。然而,如今非但大学生不足为奇,就是学历更高的人,也有可能在求职路上举步维艰。于是,便有了“被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被生存的压力抹平棱角,曾经引以为豪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被丢弃在脑海尽头”的蚁族的尴尬与悲剧。究其原因,大学门槛的不断降低难辞其咎。
曾经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选拔出了出类拔萃的人才,而如今,这种宁缺毋滥的原则被不断地弱化,而众多“粗制滥造”的大学也在为大学生价值的不断降低推波助澜。这么说,并非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妄图颠覆人们公平地享有受教育权利这一不刊之论,也不是自不量力地要给所有的大学生贴上一个名不副实的标签。这正如鲤鱼跳龙门一样,每条鱼都可以竭尽所能地尝试,夜以继日地训练,这便是公平。超凡脱俗者跃过龙门,腾云驾雾,浩荡而去;芸芸众生则笑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平凡而幸福地度过自己身为鲤鱼的一生,创造出自己的价值,这便是公平。可怕的是,那些本没有能力成为龙,乃至心术不正者也在万众瞩目的龙的行列中鱼目混珠,乃至兴风作浪。
宋代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或许可以说,龙门之所以令众多鲤鱼身不能至,心向往之,正是因为它没有让所有的鱼 “尽出之”,而是提供了一个合理的选拔标准,让无法成龙的鱼心服口服,而让那些幸运儿更觉苦尽甘来的幸福和价值。
教育事业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大学生的数量,而在于是否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在于是否因材施教,各安其职。所以,请维护高考这一龙门的尊严,既不要让它成了有才者可望而不可及的遗憾与幻梦,也不要让它成了人人得而过之,不屑一顾的破门槛。惟有如此,高考方显其“高”,龙门方显其神。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进行感悟和联想,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情景一教师讲解朱自清名篇《背影》,讲得声情并茂,学生似乎不为所动,反而对文中的父亲费力攀爬月台、穿过铁道、捧回桔子的举动质疑:“这是否属于违反交通规则?”
情景二教师以“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为题让学生作文,结果发现作文大多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于是问学生:“难道没有让你们感动的事吗?”学生纷纷摇头,教师很不甘心,循循善诱道:“生病时,父母有没有连夜送你上医院,通宵守护着你?学习到半夜,是不是煮好了夜宵放在旁边……”场面一下活跃起来,大部分同学说有过。“那你们不感动吗?”课堂霎时又静了下来,有学生说:“这有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呀!”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七、作文(60分)
23.参照201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评分细则:
切入分45分。
一类卷,53~60分。内容符合题意,中心突出,立意深刻。
二类卷,46~52分。内容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三类卷,36~45分。内容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上有含混不明确之处。
四类卷,26~35分。内容偏离题意,宿构文章。
五类卷,O~25分。内容与材料完全脱离,东拉西扯,不知所云,混乱散乱。
关于扣分:
缺题目扣2分;错别字1个扣1分,最多扣3分;不足字数,600字以上每缺50字扣1分,400~600字25分左右,400字以下酌情给分,只有题目得2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出身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说:“如果能够让我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
歌手王杰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苏珊、荆青、王杰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 【审题立意提示】材料列举了三个事例:苏珊认为,如果要重新选择自己会选择音乐,但自己现在要做好本职工作;荆青认为,正是自己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有了现在大家喜欢的楼房样板间的设计;王杰认为自己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审题立意时,可以从三个人对工作的不同态度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苏珊的角度看,职业不可能重新选择,要做好眼下的工作;从荆青的角度看,人要敢于追求自己喜欢的工作;从王杰的角度看,要感恩自己 做过的每一份工作。至于“更欣赏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四.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平庸的人只有一条生命,叫性命;优秀的人会有两条命,即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则有三条生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意味着生存、生活和责任。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认知和感悟出发,你认为生存、生活和责任,在人的一生中,哪一个更重要?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四、写作(60分)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大学生小闫发现自家大门外有个鸟窝,和朋友架了个梯子将鸟窝里的12只鸟掏了出来,养了一段时间后把鸟的照片发到网上,没想到有人愿意出价买鸟,两人因此获利1200多元,后来他们又掏了4只。原来,他们掏的这种鸟叫燕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结果,小闫和他的朋友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分别被判刑10年半和10年,并处罚款。此事引发不小的争议。
小闫父亲:儿子对小动物特别喜欢,在我们心里,农村孩子逮鸟抓鱼不用管,
没想到会被判得这么重。
热心网友:量刑太重,10年牢狱生活足以毁了人的一生。
法律专家:知不知道燕隼是二级保护动物,以及知不知道因此受到严惩,这叫
法律认识,法律认识错误是不免责的,理由就是公民应当知法守法。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审题立意】
这是一篇取材于现实的新材料作文。材料叙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事件陈述,第二部分是不同看法。小闫父亲的看法和热心网友的看法有一致的地方——量刑太重;不同的地方是小闫父亲认为逮鸟抓鱼是正常现象。可视为两个立意角度。法律专家的说法自有其理,视为一个角度。我们可以从这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来作文,也可以就此事件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理由。
我们可以从这些角度思考:1、喜欢动物很正常,掏鸟售卖不可谅;2、法律的意义在于警醒,不在于重刑惩罚;3、“法盲”不是借口,不可免责或者不知情不能成为犯罪理由;4、10年牢狱,对大众的教育意义大于对一个人过错的惩罚;5、从掏鸟到售卖,就是明知故犯;6、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10年半够重,从鸟的角度去想,这次判决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命运转变。
【参考拟题】
A.(赞同)法律不容触碰
B.(赞同)莫将道德与法律束之高阁
C.(赞同)法无情,却有理
D.(赞同)无知不可凌驾于法
E.(赞同)道之以法,齐之以刑
F.(反对)法律也要有温度
G.(辩证)明亮的世界应情法交融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包括: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人们奔走相告之时,也有不同的声音。
甲:二十四节气体现了祖宗的智慧,久违的诗意,传统的魅力。
乙:时代不同了,有些节气已不适用于当下了。如果全盘照搬“二十四节气”的说法,肯定会出错的。比如有时节气是大雪,实际却艳阳高照。
丙:申遗成功,有助于扩大非遗影响力,增强非遗保护力度,但需避免出现重申遗、轻保护的不良现象。
以上的议论,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作文
深度解析
材料对“二十四节气”作了个简单的界定: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材料一列出对待“二十四节气”的三种态度:甲骄傲于这是“老祖宗的智慧”;乙陶醉于其中的诗意;丙吐槽再用二十四节气过日子的过时。
高中生写作文应当有最基本的理性思维能力,也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此及彼”的能力,对这道题而言,谈“二十四节气”,肯定不只是谈“二十四节气”本身,而是“二十四节气”所代表的传统生活经验与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老祖宗“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千百年来这套知识体系和实践对我们祖祖辈辈的生产和生活起到了莫大的作用,还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和艺术。而这样的传统经验和文化,有何止“二十四节气”?
那么,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老祖宗留下的诸如“二十四节气”这样的传统经验与文化呢?这应该是这道作文题所有立意的出发点。
写作角度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
转型时期的中国,正面临着价值认同和民族认同的严峻考验,而民族认同和价值认同,根本在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至今,根本原因在于文化这一血脉,这根血脉,小到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大到天文历法礼仪习俗。这些文化的认同,穿越历史的变迁与王朝的更迭,将我们这个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才有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国家政府才不遗余力的将诸如“二十四节气”这样的文化“申遗”,看到韩国意欲将端午节申遗,我们举国上下对其口诛笔伐。我们应当自豪于我们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更应努力将其传承和发扬光大,因为,中国的复兴和崛起,是文化的复兴和崛起,而不仅仅是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财富量的增加。
然而,现状也着实令人担忧,来自虚拟网络世界的文化和来自欧美日韩的文化正在一点点的冲击着我们的文化认同。君不见,多少青少年,对日本动漫角色、韩国小鲜肉如数家珍,却不知道天干地支为何物,不屑于“二十四节气”有何用。
然而,弘扬传统文化,单靠“申遗”和喊口号是远远不够的,更不应停留在对文化和价值割裂现象的毫不作为的道德批判。面对外来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冲击,我们更应思考,为什么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它们的冲击,为什么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与时俱进、深入人心,为什么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不能像十二星座那般,成为一个可以让全民津津乐道的文化现象?
写作角度二:审视和理性思考,谨慎看待传统文化和经验的现实价值
老祖宗“二十四节气”的智慧让我们骄傲,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文化艺术创造让我们陶醉,然而这些终究改变不了如材料一中小丁所说,人们不会再看二十四节气过日子的现实。同样,我们很多基于生产生活诞生的传统经验和文化,无论它们多有审美价值,也终究改变不了和现实生活渐行渐远的事实。姑且不说祖先们基于“二十四节气”总结的生活生产经验,由于受当时技术和空间限制,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不符合当今这个时代,何况我们现代基于科学实验的技术用于指导生活生产则更加精确。
诚然,我们需要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自豪于老祖宗的智慧与创造,但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地将这些作为我们现实生活的唯一指导,对一切现代科学技术和外来文化予以排斥甚至仇视。然而,我们这个时代,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以一种厚古薄今的姿态将一切传统经验奉为真理,并以此来指点孩子的未来生活,评论他人的是非对错。他们可能是激进的繁体字拥护者,无视简体字的便捷,强烈要求恢复繁体字;他们也可能是中医的拥趸,认为中医就是绝对正确的科学真理;他们认为方言是传统文化的结晶,给推广普通话安上亡族灭种的罪名……在价值多元、相互冲击的当今,一些陈旧、落后的旧观念,改头换面,以传统文化为伪装和老祖宗智慧作为伪装,手持民粹主义的利剑,向正在逐渐形成的现代社会共识发起一次又一次攻击。
1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画面:地铁上、饭馆里、电梯上、马路边,生活的每一个缝隙都被手机填满。朋友聚餐、家人团聚,“低头族”依旧忙着看微博、聊微信、玩游戏,就算搭话也是敷衍了事。“低头族”的队伍正在壮大,从年轻人到中老年人,甚至小孩子也在加入。
“低头族”源自英文单词phubbing,是一个完全被杜撰出来的单词,由phone(手机)与snub(冷落)组合而成,大意是因玩手机而冷落了周围的人的行为。2012年这个词被收进了澳大利亚全国大辞典。很显然,信息时代的无礼与冷漠正在全球蔓延。
要求:选准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7、写作指导
1、材料中的立意应该侧重于“低头族”的负面效应,而不是对“低头族”现象给予肯定。
2、可以从以下角度来构思:
(1)凡事应讲求个度。合理使用手机,可以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太过沉湎在自己和手机的小世界里,就只会让人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2)不应该被手机所左右。手机虽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不加节制,必然会使人际关系退化,甚至引发情感危机。
(3)唤醒自制力。如果“低头”淡漠了友情、亲情,损害了身体健康,罪魁祸首不是手机,而是我们被打败了的自制力。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