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任选其中一则材料进行写作)
(一)
人这一生,要面临多少次的选择,小到今天我们吃点什么?大到在一些关键时刻的决策。有一年,法国一家报社举办了一个有奖竞答,其中有一道题目是,如果卢浮宫着火了,你选择救哪幅画,最终获得金奖的答案是,我选择离门最近的那一幅画。所以说,选择是一种智慧,而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次一次选择的结果。
(二)
从前,有一对仙人夫妻常在山顶下围棋。旁边有一棵树,树上住了一只金丝猴。它长年累月的躲在树上观看这对仙人下围棋,终于练就了非凡的棋艺。不久这只猴子下山了。它到处找人挑战,未逢敌手。最后,竟连一流的高手也成为他的手下败将。后来一位大臣自告奋勇要求应战,宣称自己有绝对的取胜把握。比赛那一天,大臣在桌子上放了一盘鲜艳的水蜜桃。比赛中猴子始终盯着桃子,结果它输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六、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晓晨读完初中,就因家里经济困难,来到城里一家装饰店打工,他很快学会了鉴别装饰材料,并经常买这方面的书阅读,还在闲暇时学会了电脑艺术设计。后来一家大型装饰公司招聘室内设计师,他去后发现应聘人员很多,并了解到那些人最低学历都是大专。于是他干脆退出队伍,坐在长椅上看起报来,等到最后才去面试。小陈说:“先别问我的学历,好吗?我绝对能胜任工作。”于是他指着办公室的地板砖说出了它的优劣,指出了门上的板材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敲敲款式新颖的办公桌,说是实木而不是压制材料做的。负责招聘的人说:“你光会分辨材料还不够啊。”小陈又在电脑上很快做出了一套室内设计方案。最后,小陈被聘用了。
对小陈应聘成功这件事,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参照201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材料叙述了小陈凭借自己的实力和智慧最后被大型装饰公司聘用的故事。此类事情在当下社会时有发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引发我们的思考。文章可以分析小陈应聘成功的原因,如他的经历和心理品质等;也可以表达对他应聘成功的辩证的看法,如:他虽然成功了,但入职以后仍存在一些隐患和危机,可能会遇到发展的瓶颈,后续的发展仍需要继续进行专业的学习,以弥补学历不高的遗憾;也可以从小陈应聘成功这件事看出来用人单位招录人才已经打破了“惟学历论”的思维定式,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可以写像小陈这样“没有文凭的逆袭故事”只是个例,他们成功的关键,也绝对不是“不读书”,我们不能将“读书无用论”奉为shèng jīng ,觉得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成功,也许,的确有些人凭借绝佳运气或超强的能力成了佼佼者,但更多的人,则会在盲目跟风和冲动效仿后,重重跌倒,成为炮灰。
六、命题作文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26年,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肯•莱文发现一个大沙漠中有一个叫比赛尔的小村庄。它紧靠一片绿洲,从这里走出沙漠只要三天时间,可是奇怪的是,这里却没有一个人走出过沙漠。肯•莱文问那里的人:为什么不出去?得到的回答是:走不出去。原来他们尝试过多次,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每次都是回到原地来。肯•莱文当然不信,他雇了一个叫阿古特儿的当地人,让他带路,走了十天,果然又回到了原地,他由此弄清了他们走不出去的原因:原来他们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里没法准确地判断方向,所以他们走的路线实际上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弧线。肯•莱文告诉阿古特儿,你白天休息,晚上朝着那七颗星星的方向一直走,就能走出去了。后来,阿古特儿就成了那里第一个走出沙漠的人。如今那里成了旅游胜地,那里树着一座阿古特儿的铜像。
走出沙漠,我们就可以让本来贫瘠的土地变成旅游胜地;走出大山,我们的视野前面可能就是一马平川;走出失败,我们就可能到达成功的山岗;走出阴暗的心理,我们就可能让阳光洒满心田。
请以“走出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17.
走出失败
温和的阳光从指缝间洒下,我坐在椅子上,思绪在交织……
那个夏天,真的很辛苦。即将到来的比赛让我不得不这样做。听着窗外同龄人的笑声,心中不禁十分羡慕她们。“放弃”?心底最深处的声音让我吃惊。真的不知所措了,在选择间徘徊着。
醒了,悟了,冲一杯浓浓的咖啡,接着香浓的气味去歌唱真实的自我。困了,倦了,依然紧握着弓,迈着成功的步伐。
时间,一不留神被宙斯夺走。在黑与白,白与黑之间,我要努力,我要奋发,我要成功!轻轻走上舞台,脑海中个浮现出成功与失败的情景:如果成功了,迎接我的将是雷鸣般的掌声;如果失败了,却将是朋友的轻视与老师的失望。一曲终了,敬了个礼,走下舞台。几日来不见消息,终于,来信了,结果却不尽人意,我的心仿佛被狠狠地摔在地上。
真的绝望了,我已成为一名败者,在战场上丢了盔甲,折了翅膀。泪水从我的脸上划过,我哭了,无助的哭了。
漫步在校园小径上,感受着大自然,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一片树叶,从树上滑落,打转着,最终落入大地母亲的茶杯中,酿出一丝丝茶意。蹲起身,捡起它,心中不禁感慨:一片树叶都凋落的如此完美,那我呢?心中的希望又一次燃起。
经历了这次奋斗的过程,我更加坚信:我已经走出了失败。初夏时分,新绿未盛,但谁能阻止衰败的小草奋力勃发,展现盎然生机?我那失败的一页已经成功的换成了崭新的一面。等待着我用自己的汗水与付出以及成功去描绘它。
终于,在我的练习下,我又一次站在舞台上,还是昔日的对手,还是昔日的评委。当一曲《葡萄熟了》从我指尖流淌出来时,我又一次用微笑向自己宣告:那一次的失败不算什么。
走出失败,就如走进永无止境的隧道一般。把失败当成一次旅程,再大的挫折也会一笑而过。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则供材料的半命题作文,所给材料比较长,重点在最后一段,“走出沙漠,我们就可以让本来贫瘠的土地变成旅游胜地;走出大山,我们的视野前面可能就是一马平川;走出失败,我们就可能到达成功的山岗;走出阴暗的心理,我们就可能让阳光洒满心田”,这里,“沙漠”“大山”“阴暗的心理”都是困绕人们,束缚人们,阻止人们前进的事物;“走出去”,就是摆脱这些事物,打破这些事物的束缚,只要这样,才能脱离困境,才能找到新的天地。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个作文的立意应该是“打破束缚勇敢前进”、“走出困境”之类。半命题作文需要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空白处填写的内容也就是文章的立意所在,根据上述分析,可填写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可以是具体的地点、场所,如,学校、家庭、山村等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困境、人生的低谷、规则等等。从文体上看,本题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和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6年9月2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公布了2016年的13个增补专业,其中包括“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该专业属于教育与体育大类下的体育类。
此事一经曝出便在网上引起热议:不少网友表示支持创新,还开玩笑说“早知道晚出生几年,还可以名正言顺的在大学打游戏”;当然,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担心,玩游戏能成为大学开设的专业,还怎样教育那些打电子游戏成瘾的青少年?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对以上热议,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解析:写作(60分)参看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材料发表自己的观点.审题时注意,材料本身就已经提出了观点.一是认为这是“创新”;二是此专业设置带来的负面的社会影响.写作时可以从这两个观点中选择一个,也可以自己另外提炼新的观点.
参考立意:
1.教育需要创新;
2.教育应坚定守正.
专以守正 业以修能
--思“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的设置
近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公布增设“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下属于教育与体育大类下的体育类.但我认为,增补这样的专业仍然欠妥.大学之道仍在“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不能因亲和时代之需,经济增长之要而忽视学之“明德,至善”之本.大学设置专业必坚定守正,引导学子修大能,成大格,不可随波逐流.
诚然,此次“电子竞技运动管理”的设置体现了社会的需求.如今在社会市场中,继电子商务之后,电子竞技成为了时代的又一宠儿,因其是为个人及社会增加经济效益的有利及快速增长点.然我们就能趋于时,屈于利,而开设这样一个专业吗?《论语》有云:“君子趋于义,小人趋于利.”小人者,才会日日思以利,而图有效之法而成其利.从本质上说,教育之本在于传大道,引正途.大学应培育君子,而非小人,即使是职业教育,也应有基本的守正,不能降格以媚俗.否则这个社会的功利思想只会更甚,潜移默化中,社会之风更不见忘己利而施大义之行.
有人认为这是创新,可何为创新?创新不只是打破常规,否则标新立异之“凤姐”该为我们社会所赞美;创新也不只是从无到有,否则转基因之食物该为我们社会所大力提倡.创新的新思维,创新的突破,还有一个最为衡量的标准,那就是为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带来不竭的动力.电子竞技专业是服务于社会电竞网游的需求的.电竞网游即使被冠以了体育之名,但它还是游戏的本质属性,它所带来对人身心的危害以绝对化的比例超过它带来的娱乐身心的益处.君不见,有多少社会失足少年是受网游之__拼杀之影响,才在现实生活中一失足成千古恨;君不见,莘莘学子不再勤思苦学,健康体魄,有多少是因沉溺网游而不可自拔,因久坐于电脑下而挤压运动锻炼的时间.体育是什么,不仅是竞争,也不仅是合作竞争与公平竞争,体育之旨最初在于“运动以助健康”.通过体育,增强体质是本质,而锤炼意志、教以社会的公平、合作、坚持等优良的思想与品质,是其附属的作用.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因为电子竞技有对人智慧、合作的训练,就认为它是体育.舍弃“运动以助健康”的运动,不过是欺世盗名而已.
君不见北京大学之古生物学从2008年创立之今,每年的毕业生却只有一个.古生物学虽利于社会科学进步,及探究生物起源的学科却遭遇冷门.如何推广这样的学科为人所爱,而不面临停招之危;如何引导青少年静心而修能,走进真正的科学,哪怕冷门,却仍能坚守探究生物起源的伟大科学征程,这才是大学该思虑的地方.即使社会认为此为抱残守缺,又如何?大学本该有这样的气魄,因为那里是培育大格君子的地方.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中国体坛,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以鲜明的个性成为一个独特的且颇有争议的存在。赞赏者称他为“藏獒”,对他追求时尚流行、初语惊人、桀骜不驯的张扬的个性推崇备至。他们认为正是这种个性使他在赛场上充满了血性和“舍我其谁”的霸气,才能在关键比赛中勇于搏杀,力挽狂澜,并取得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个人大满贯等骄人战绩。而质疑者则对其夺冠后脚踢广告牌、激情撕球衣等个性化行为加以否定,并认为正是过于张扬的个性阻碍了他的成绩——他是中国乒乓球队近年来对外“作战”输球最多的队员,还留下了里约奥运会上与双料大满贯失之交臂的遗憾……
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和他的个性有必然的联系吗?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人生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写作指导】本次作文属于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型与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相似,可参照201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本次写作围绕体坛“藏獒”张继科的鲜明张扬的个性引起热议这一事件设题,其实揭示的是“各性与成就”之间的关系。材料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每一种均可单独立意。要求在文中必须作出判断、亮明观点,并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思考。写作时应着眼于论证“个性”对“成就”取得的意义、价值或影响。
主要参考立意:①鲜明的个性能促使人取得更大的成就;②过于个性化会成为人生成就的阻碍;③要有个性,但应适度。(如有其他立意,只要与材料切合,亦可)(60分)
四、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前,杭州图书馆引起了无数网友和一些主流媒体的关注。杭图对所有读者开放,实行“零门槛”阅览,因此,常有乞丐、拾荒者和农民工进门阅览,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读者无法接受,找到褚树青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树青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
此消息在网上传播开后,被感动的网民把杭图成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褚树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慨叹,公共图书馆零门槛开放本来是正常之事,也已做了多年,瞬间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值得反思。
针对以上事件,你有怎样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1、参考立意:1、知识面前人人平等。2、弱势群体的权利也需要尊重。
3、共享创造和谐。4、社会呼唤人文关怀 5、公共服务应惠及全民。
6、关注弱势群体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郎平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奖;2016体坛风云人物评选颁奖盛典,凭借在里约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郎平和她带领的中国女排拿下了四项大奖;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中国女排获得“特别致敬奖”,郎平带领队员上台领奖。随即网络出现了热议:“郎平频频出现在媒体面前是炒作还是捞金?”“郎平三次在中国女排低谷时,执教是爱国的表现”“郎平一身伤病仍坚持执教是值得点赞的”“郎平代表的是一种女排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国人,是国家富强的驱动力。”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86版《西游记》总导演杨洁去世,人们在悼念之余感慨良多。
有人说:“一台摄像机,历时六年,杨洁用踏平坎坷的精神诠释了艺术创作的真谛,才使《西游记》30年百看不厌,成为经典,杨导的创作态度令人钦佩。”
有人说:“致敬经典,返现当下,在当今影视圈‘流量’时代,剧组有钱有技术,就是没时间。没有求取真经的信仰,没有精益求精的追求,何来精品?”
也有人说:“《西游记》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形象,却没有一位演员片酬达到百元,而如今多少人气‘鲜肉’拿着数百元一集的片酬,交出的却是千疮百孔的作业。”
……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要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参考立意:
态度决定高度;
踏平坎坷,不畏艰难;
没有信仰难取真经;
工匠精神可嘉;
拒绝浮躁,远离功利;等。
五、写作表达(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一幅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7.【写作提示】一、材料与审题
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述了三则新闻,它们分别为“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老父亲挂号排队看望儿子、主办方宽容12岁男孩无意损坏珍贵名画。这三则新闻均为有温度和人情味的事件,体现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的温暖。
第二部分提出写作要求,明确写作任务。第一,必须从这三则新闻中选择其中一则新闻;第二,围绕“温度”和“人情味”这两个关键词,阐述选择该新闻的理由;第三,把选择的新闻与其他两则新闻进行对比性分析,凸显所选择新闻的温暖所在。
因此,符合题意的立意,综合而言应该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
对三则新闻能进行权衡,则属于符合题意,如果没有权衡这三则新闻,亦属于符合题意。
如果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不写“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的内容,则属于偏离题意;如果没有做出选择判断,只是分析了三则新闻的温暖,则亦属于偏离题意。
二、角度与立意
1.选择第一则新闻:“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
坚守良心,温暖他人。
诚信经营,传递正能量。
面对利益的__,坚守道德底线。
2.选择第二则新闻:老父亲挂号排队看望儿子。
理解和尊重亲人,凸显关爱。
遵从秩序规则,方便他人。
3.选择第三则新闻:主办方不惜珍贵名画受损,宽容12岁男孩。
面对他人无意的过错,主动宽容。
理解孩子的过失,呵护成长。
面对利益受损,理性处理。
【参考例文】
最暖是温情
三则新闻,读罢均令人动容,或为之鼓掌,或为之感动,但若问我们哪一则最有温度和人情味,则无疑是珍品画展主办方那润物细无声的温情。
“油条哥”多年坚持不用有害油,诚信经营,良心做人,确实难能可贵,但诚信经营、良心做人难道不是一位商人所必须遵循的底线吗?当底线居然也成为了大部分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最高标准的时候,你所感受到的或许不是那初读的暖意,而是那充满荒诞与反常的寒意。而面对那苦等了两个多小时,只求和儿子见一面的老父亲,我眼泛泪花,内心感动,但唯独感觉不到温暖。这是一位勤勉敬业的儿子,这是一位父爱如山的父亲,理性告诉我应该要为之点赞,但感性的我,更希望儿子能抬一下头,看一看那等待多时的老父亲。而儿子最终看到那等待了两个多小时的老父亲,想必也会潸然泪下,那泪中,有感动、有愧疚、有深情,但在儿子的心里,或许并不温暖。
而珍品画展的主办方,我为之鼓掌,为之感动,更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暖流,因为面对那不慎损坏名画的12岁男孩,本可按章处理,报案索赔,追究责任,毕竟那是一幅珍贵名画,虽非无意,但确实造成了严重后果,但是主办方却没有,因为名画再珍贵,也不如人心珍贵,何况那是一位才12岁的男孩的纯真心灵。他才刚开始用他的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温度,用他的眼睛去仰望这个世界的光明,而这一切,随着那不慎的一跌,都有可能被严苛、惊吓所取代。法规不外乎人情,一个没有温度、没有人情味的严苛处理,虽合规合理,但如果缺乏了对人的关注,对人的呵护,那么其意义、价值便大打折扣。而主办方的处理方式无疑是充满温情和人情味的,面对珍贵名画的被损坏,此时此刻,算计的不是自己的损失有多大,而是用满怀深情的方式呵护孩童那敏感而纯真的心灵,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对这个世界抱以足够的善意,对身边的人和事给予必要的理解和宽容,在这个人心冷淡、信任缺失的年代是多么弥足珍贵。
这个世界,有必为之事,如“油条哥”的秉持良心、待人诚信,这本应为生活的常态;也有应为之事,如那忙得抬不起头的医生儿子,勤勉工作,这是职责,但职责之外,我们也希望能感受到更多的温度与人情味,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而为难为之事,如那主办方的润物细无声的温情,则尤其令我们动容,令我们感动,因为此处的温度与人情味超越了个人的私利与得失。此次珍品画展,展出的不仅有那珍贵的名画,更有那暖人的温情与宽容理解的人情。最暖是人心,温情涌动,世界便不再冷漠,人情依旧,彼此便不再隔阂。
因此,无疑,主办方的温情与人情是最暖人心的,我为之鼓掌,为之感动,更在这乍暖还寒的时节感受到如沐春风的暖意。
五、 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共享单车”是商家投资的公用自行车,只需要手机扫码即可付费骑行,因其灵活便捷、低碳环保成为许多城市常见的“短途代步神器”。
共享单车在大城市中投放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它的出现实际上是“互联网+”时代治理交通拥堵的创新之举,受到广泛欢迎。有人用完后将它擦得锃亮,有人为它加了车筐使用起来更方便;但也有人涂抹编号据为己有,也有人随意乱放私自加锁,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它侵犯了自己 的利益而故意破坏……
对上述现象,你怎么看?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材料解读:材料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叙述“共享单车”的积极意义,二是叙述人们在使用“共享单车”的过程中不同的行为。题目要求“对上述现象”进行思考,发表看法,这里的“上述现象”无疑是指几类人的做法,所以文章应当围绕几种人的做法进行思考,提出确当的立意。对于第一类人的行为,即“用完单车后把它擦得锃亮”和“为它加了车筐”,应当予以肯定,可以从克己守礼、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立意;第二类人的行为,即“涂抹编号据为己有”和“随意乱放私自加锁”,是一种自私行为,可从公德缺失、公民素养有待提高等方面立意;还有一类人认为“共享单车”侵害了他们的利益,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便用故意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来表达不满,这是有违反法律的嫌疑。针对他们的行为,可从考虑问题的立场、如何表达诉求等方面立意。此外,针对后两种人的行为,从租赁企业角度考虑,可从完善服务、补齐短板、自我矫正等方面立意;从城市公共管理的角度考虑。可从制度支撑、公共管理等方面立意。
参考立意:
1.提倡共享精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克己守礼,心向善美,为温暖行为点赞;
3.共享单车考验社会公德,自私自利行为损人也害己; 4.摆正个人位置,力戒自私狭隘,服从社会需求;
5.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文明生成; 6.管理促进秩序,监督生成文明。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