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萨特清醒而又痛苦地说“如果我说它(庸常的生活)既是不能忍受的,又与它相处得不错……你会理解我的意思吗?”

我们很容易向生活妥协。妥协还是坚持,关乎经验,能力,境界……

20.作文解析

(一)审题立意

向什么妥协?可以是庸常的生活、困难挫折、坏人坏事坏现象。是怎样的生活会让我们妥协?为什么要妥协?又与它怎样不错的相处?

坚持什么?应是道,具体又可以指理想、原则、正义、真情等等。又为什么要坚持,甚而要为之牺牲生命?

比较来看,选择坚持显得更有深度、更有写作意义,当视为最佳角度。

辩证地看,当然也可以,但应侧重阐明坚持的精神内涵、价值意义。

多层面思考:

能够妥协或坚持的人有怎样的品质、精神?

经验、能力还是表层的因素,境界的内涵就值得深入的挖掘了。当然还有信念、信仰等。

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是学生常有思考的,也有多次的表达经验,应该说谈这样的话题是符合学生的写作实际的,也能考查出学生思维层次的深浅,构思表达水平的高下。

(二)判分建议:

作文符合三基本者,即定为三类下起步,即49-50分起步。结合语文素养综合判分。

三基本:立意基本正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1.判分原则

作文阅卷要从考场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对每一位考生负责;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写作基本能力。不唯立意定高下,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选定文体的要求。需注意的是:若出现具有个性化文体样式的作文,如杂文、剧本、故事新编等,只要运用恰当,要敢打高分。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写作智慧。

2.判分等级

一类63~70;二类56~62;三类49~55;四类42~48;五类28~41;六类27分以下。

3.特别说明

【立意】

①立意有偏差,但未完全偏,勉强符合题意,原则上定为四类卷及以下;若语言功夫好,可适当上浮。

②立意从材料的某一词语或某一句话而来,断章取义,偏离材料基本内涵,定为五类卷及以下。

③立意和行文完全与材料无关,定为六类卷。

【文体】

记叙类文章要形象鲜明、感情真挚,切忌平淡叙事;议论类文章言之有据、辩之有理,切忌泛泛而谈。对于体裁创新,立意准确,语言精当,可适当提高一档,以适应《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语文)的要求。

【其他】

①作文评分应坚持兼顾“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判入六类卷。

②如作文达到三基本:立意基本准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就应该在48分以上判分。以充分肯定的态度正确对待学生作文,有利于在最后阶段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③对有特色的作文,如文体创新、见解独特、立意新颖、富有生活情趣等,应勇于打高分,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甚至创作的积极性。

④文体模糊不明,最高不超过41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4.个案处理

①确认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阅卷组长处理。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三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很低的“问题卷”,最高不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切题,最高不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⑥缺作文题,扣2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大事难事看担当——【清】山阴金

一个人越敢于担当大任,他的意气就越风发。—— 【挪威】班斯腾·班生

担当是当下社会非常缺失的一种东西,反而逃避者、推脱者越来越多。——周国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七、作文(70分  参见2017江苏高考评分标准

七、作文(70分)

22.根据材料,自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码头。——【美】惠特曼

(2)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古罗马】塞涅卡

22.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五、写作。(70分)

26.“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追求,我们也时常能从生活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五、作文

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

9.【审题与立意】

作文的审题很重要,我们必须仔细审读提供的材料,从中理出逻辑关系,找出多元化的内涵并确定自己的方向。那么,我们怎去审题呢?

1.方法

(1)找出材料中“主体性”的关键词或者核心词。

(2)根据“主体性”的关键词,选择一个作为自己开掘的方向。也可以兼顾,谈它们之间

的关系,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2.举例

2013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主体性”关键词是“蝴蝶”“蜡烛”“探险者”。我们可以分别从这几个角度立意,也可以从它们之间的关系入手,谈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具体地说,那就是跳出“小我”,换视角站在更高处审视自我,发现真正“重要的事”。这其实是一种思想方法的发现和启迪。换一个角度审视原有行为,可能是一种自我肯定,对原先“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的确认,这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那就继续走自己的路,努力做好它;也可能是一种否定,发现了人生更重要的事,那就积极修正甚至改正,满怀信心重新出发。“你的思考”可“见仁”,也可“见智”,但都应该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独特感悟和独到发现(当然可以是“人们”的思考中的一种)。至于 “重要的事情”和“更重要的事”的具体内容为何,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它只能是文章的举例,而不能是议论的中心。

跳出“自我”去思考的方式,就是突破“自我”局限,以理性眼光冷静看待我所认为的“重要的事”与外界所言的“更重要的事”,并能进行客观的辨别与取舍,明白心中所需,又不盲目听信,或是过度自恃;清醒地思考到底是舍我为外,抑或是舍外为我。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本身没有“大家”觉今是而昨非的叙述,因而不宜直接从自我反思与觉悟的角度立意;也由于材料中“大家”受自身认识的局限而不能发现世界上还有更重要的事,所以不能从学会选择或取舍等角度来立意。

1.本题材料中“主体性”关键词:“重要的事”“更重要的事”

2.我们要注意转折关系

材料的第一个句子,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一般情况下立意的指向是后半句。

3.我们要注意材料中的代词     

“这”指代的是上面两种情形,“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则告诉我们立意的多元性。

另外,材料中“自己认为”和“似乎还有”这样的词,也提示我们立意不必一定偏向后半句的“所指”。

立意方向:

1.从“重要的事”切入

(1)脚踏实地,做好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

(2)勇于实践,切忌好高骛远;

(3)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

2.从“更重要的事”切入 

(1)风物长宜放眼量;

(2)生命不息,求索不止;

(3)书写人生的大我。

3.从“两者的关系”切入

(1)自己埋头干活没错,但不时也要抬头看天,仰望星空,拓宽视野;

(2)人该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也该思考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3)每个人除了要灌满自己这条小河,也该思考如何汇入社会这条大河。

【优秀范文】 

平凡的重要

每一个人或许都曾希望为这个世界带来深远的影响。当我们冥思苦想,寻找着更伟大的事业,却不曾思考过重要二字的意义。而这道难题,也曾经在一个个历史转折点考验着无数的智者和勇者。
  在人才辈出的世界之国古罗马,西塞罗是一位不完美的英雄。在权力至上的时代,西塞罗利用他的雄辩与口才争夺官位和名誉,而在他六十岁那年,老人找到了比政治博弈更为重要的事情。《演说家》、《论老年》,他成为一名文思泉涌的作者,一名宁静致远的哲学家。这位昔日的战士选择放弃政权,回到文学与精神的世界。

可是,纸上谈兵早已拯救不了动荡的罗马。眼看自己的祖国面临分裂,西塞罗,这位真正的爱国者,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他铿锵有力的声音重新在演讲台上回响,他找到了更为重要的事情:为罗马之自由而死。
  诚然,西塞罗临终前的理想看似最为伟大,当初的追名逐利、逃避尘世似乎是过于平凡的追求。其实,看似徒劳和卑微的奋斗,未必不会给世界带来深刻的改变。年逾花甲的西塞罗,靠着一副纸笔,为后世留下了最珍贵的智慧。而当他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为了自由的共和国,这个最美、最难以割舍的梦,西塞罗高昂着被割下的头颅,控诉着一个时代的罪恶。
  生活在几千年之后的我们,依然进行着关于重要性的思考。面对当下的学习和工作,人们或充满怨言,或自暴自弃,总认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枯燥、乏味、不够重要。宏伟的蓝图假若不被付诸实际也只是虚无的幻想,是易碎的梦境。而当一个质朴的心愿被灌注了不懈的拼搏,同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或许人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现在的我,还能为别人多做些什么?每一天,我们都可以为了一个或大或小、或近或远的目标而付出努力:父母的一场欢笑,山区孩子的一顿午餐,或是孤寡老人的一个节日。理想不存在优劣,紧咬牙关的坚持和汗如雨下的辛苦,会让我们在实现小小梦想的时刻,感悟到生命的价值。
  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自己看似平凡的每一分努力都非常重要,并且要不断地积累和前行。这样一来,我们的每一个目标都会成为给这个世界带来改变的、很重要的事情。

【点评】

从近几年的考场试卷来看,江苏考生思维活跃,一方面,他们用理性的目光去观察社会,体察人生。另一方面,他们在作文中化用鲜活的材料,用丰富而有个性的笔调去分析材料,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彰显文章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自己的才情。这样的文章,不仅体现了考生缜密的思维,还有飞扬的文采,又怎能不打动阅卷老师呢?

文章层层分析,结构严密。行文思路清晰严密,浑然成篇。尤其是西赛罗的例证,鲜明地展示了考生的观点:“我们要相信,自己看似平凡的每一分努力都非常重要”,展现的是独特的个性与令人动容的情怀。

陈抖擞二三事

陈抖擞年方十七,说高不高,说帅不帅,说富那是一定不富。号称一米七五的身高,平时驮着背,四舍五入买一送一,估计也就一米七。戴着朴素的金丝眼镜,乍看之下略添几分书生意气。但骨子里,是个在课堂上对老师温润一笑,张嘴就为“下笔有神助”对出“文思如尿崩”这般下联的纯种骚客。 

抖擞的青春走马灯没啥大看头。小学时代最辉煌:三条杠,纯正太,人称月湾小学一枝花。刚进初中那会儿也还是个好学生,暗恋前排女生,女生笑眯眯拿了他的棒棒糖后将其无情告发。班主任心里也是嘿嘿一笑,玩味地喊他谈话。结果,人还未语呢他吓得涕泪先流,直呼洗心革面、天天向上。 

陈抖擞对这个社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说吧,我,这个一心努力学习想考清华的人,在他的嘴里,就是一可怜人。我可怜吗?我作势揍他。 

啧啧,可怜之人的可恨之处来了吧,来了吧!他被钳制了手,愤愤着骂。 

陈抖擞说我的可怜在于我自欺欺人。“精英主义的困惑、外界期待和真实本我的围城、该去之处和应许之地的矛盾,随便你怎么叫吧。你们这些人,总觉得生活不该是这样的,总觉得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总之不是在此时此地。” 

“但是这个思维方式是错的。生活从来不在别处,也从来没有“更重要的事”,因为我们该选择去做的,就是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该过的生活,也是自己最想过的生活。” 

“比如你老念叨我看动画玩物丧志,其实只有一部分是对的。看动画的时候我没自欺欺人,这一刻我全心全意都扑在我的动画上,他就是我的全部。比起说一口减肥却干一碗炸酱面的胖子——我对自己是忠诚的。”说着一脸的不屑。 

“会感觉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的人,都是没有想清楚自己要什么的人。因为如果想清楚了,为什么不去做那件事呢?”抖擞说罢不再理我,重新去粘他的高达模型了。

我一时忿忿,“你有本事粘那破玩意倒是粘出个名堂来呢,呿。”   陈抖擞缓缓转过来,推一推眼镜,开始摇头,“施主,说你可怜你还不信。对我来说,粘这破玩意儿本身就是最重要的事,而不是粘出个名堂。你心里想着粘出个名堂,想着那所谓“更重要的事”,你怎么粘得好呢?

“不自欺,不欺人,才会不被人欺。” 

陈抖擞目含微光、轻蹙秀眉地正色道:“帅吧,可惜不是我,是南怀瑾老爷子说的。”

【点评】

文章凭借“陈抖擞”生发出意趣横生的故事,借“我”与“陈抖擞”的对比,阐释了主旨,此外本文扣题严密,构思精巧,语言幽默风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含蓄的结尾,余韵悠长,发人深思。

【选题意图】

此次作文题秉承了“思辨风格”,比如从材料出发,多角度、开放性,比较大气。虽是材料作文形式,但其突出明确核心词以提示考生,在题目关键句中,出现“但”字,表明一种转折关系,也表明后半句“更重要的事”更重要。另外,文本中两次提及“思考”,显然需要考生以议论为主,写出自己的思路和观点。

江苏高考很看重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行文要有内在的逻辑合理性,不能牵强附会,生拉硬拽“贴标签”,考生要自觉思考“是不是这个理”。行文中举例却不能扣观点分析论证,不能多分析为什么,不能充分展现思辨能力。

材料比较简洁,内容具体,主题也体现的比较鲜明。这是江苏高考作文题的一贯作风。材料本身的立意具有多元化。“重要”与“更重要”是相对而言的;人们与世界是相对统一的;自己的认识与客观的存在是有距离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有时可能存在一定的矛盾;等等。材料所包含的多元立意,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考生写作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空间和舞台。其次,选用的材料是带有哲理性的叙述,而不是具体而微的现象或事例。具体的故事,虽有一定的情节,会吸引考生的眼球,但显得小家子气,不够大气开放。

考生在平时的习作中动不动就是“精神家园”“初心本心”“心灵空间”“人文情怀”“诗意栖居”“岁月静美”“慢生活”等等“百搭”话题,本题审题中如果缺少立足材料内容和范围的意识,不能一步一步展开议论分析,就容易天马行空,东拉西扯。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虽然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泰戈尔)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3.作文评分规则

【分析】

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

虽然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泰戈尔)

虽然天空没有留下鸟飞过的痕迹,但鸟儿已经在空中飞过(亦即做过、努力过),尽管它的行为不为人知,不为人闻,不为人见。

【参考立意角度】

①既然努力过,何需留痕;贵在用心做,何需留名;

②为低调做事(实干、默默奉献、淡泊名利)者点赞;

③努力做好自己(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无怨无悔;

④只要努力(付出)过,不必计较结果;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过;

⑤一味(过于)追求结果(痕迹、名利),就会丧失自己

以下立意属于偏离题意:

①要在人生的天空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为表象遮望眼)。

六、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通常来说,我们都是用脑筋学习,用双手做事。可是我们的智者先贤却告诉我们要“用心学习”,“用心做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学习搞好,把事情做好。其实,要干好一切事都得用心,不是吗?

请你联系现实,深入思考,写一篇文章,谈一谈“如何用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1.下图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徽(中心图形和边线采用金色),请说明该标志中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寓意。(80字以内)(6分)

21.徽标由字母CJR和梅花构成。由“残疾人”三字的拼音缩写CJR组成,表示残疾人;外形是梅花,象征残疾人顽强拼搏和自尊、自信、自强、自立;金色,象征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充满生机。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梁思成曾说:一个民族的自大和自卑都源于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产生深层的民族自尊。

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8.【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以名言为材料的作文题目。材料以梁思成的名言为背景,讨论了“民族自信”与“民族的自大与自卑”之间的关系。这一句名言,有着鲜明的层次性和逻辑性。“民族的自大与自卑”产生的根源是“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而这种“无知”则因为对“过去”不了解。因此,树立“民族自信”,需要了解历史,需要站在客观立场上。理解了材料内容,立意时,可以分别从这几个角度进行思考,表达对时代与文化的认识。则需要对这一系列逻辑关系进行深入思考,理清各层次间的条理性,表达具有思想深度的观点态度。

立意方向:

1.民族自信。每一个民族都需要树立自信品质,从而以优秀的表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要展示这种自信,则需要战胜自卑,摆脱自大,以昂扬的姿态去面对一切。

2.了解历史。忘记历史,就是一种背叛。正是因为能够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反思历史,才能不断提升民族的自信力。对本民族历史的无知,注定会走向自大或自卑。

3.摆脱无知。一个人的无知,会让生命变得苍白;一个民族的无知,会让时代变得黯淡。一个对本民族历史无知的民族,是无法撑起民族的自信的。真正的民族自信,需要充分了解民族的历史,并能够客观认识历史,从而在不断完善中提升民族的品质。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互联网给书信文化带来了洪水般的冲击,从真实的电子邮件,到现在的微信、微博私信等即时通信渠道,越来越言简意赅。

然而,一档名为《朗读者》的书信朗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书信文化气息。书信朗读节目的成功,除了在内容上先声夺人之外,其形式上的仪式感也非常重要。写信是讲究格式的,怎么写抬头,怎么用敬语,如何使用书信语言,如何收尾落款,包括空格、空行、分段、日期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你认为,书信文化还会卷土重来吗?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7.【写作指导】

题目所给材料以“书信文化”为依托,表达对这一文化形式的思考。书信,曾经是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书信中承载的细腻情感,是其他表达方式很难代替的。然而,当今社会,书信却在微信、微博面前遭遇了冷落。《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的播出,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书信这一交流方式的美感,也传递了丰富的时代情怀。分析这一话题,可以将思维安放在古今对比之中,运用一些具有文化情怀的事例或现象为素材,引申出丰富的思想内涵。

立意方向:

(1)会卷土重来的。因为当时代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时,我们才发现,有好多东西我们都丢掉了,其中就有书信。这种传递信息和感情的方式是短信、微信、QQ 、邮件等无法比拟的。它本身自带温度,让人温暖。如果怀念过去的书信形式,最好的做法是重新拾起情怀——在写电子邮件或者使用其他即时通讯工具的时候,能够多一点郑重感,拒绝被新媒体时代轻快、浮躁的交流形式所侵袭。

(2)不会卷土重来的。因为毕竟时代进步了,我们传递信息的方式也在变化。邮件、微信等现代化的方式给我们带来的迅捷,在这样快节奏的时代,书信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变化了,因此说不会卷土重来。最多就是做为一个怀旧之人,在表达特殊情感时所采用的一种特殊方式,至于卷土重来是不可能的。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