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联想、思考或感悟,按要求作文。(60分)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跌倒了就肆意哭泣,父母说要学会坚强。后来,我们学着在夜里独自舔伤口,幻想着明天就能长大,以为长大了,我们就不再脆弱。经历过风风雨雨,才明白长大就是一个接纳脆弱的过程,生活本身就很脆弱。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

 22.作文(略)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教材有一个内容是“动物的生命周期”,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从而认识到生命的历程。我县小学生也和很多城市的小学生一样,在老师要求下养起了蚕宝宝,我县桑树少,而且现在还未长出叶子,而杭州、成都等各大城市也闹起了“桑叶荒”。有人计算,以杭州为例,四年级小学生2万多人,如果每人养10条,蚕宝宝就得20多万条。家长们抱怨:所有的孩子都养蚕,哪里去找那么多桑叶?而且孩子小,哪里会喂养?全是家长代劳,尽给我们添负担。但老师们则认为养蚕是相当有好处的,而且每个孩子都应该参与。孩子们觉得养蚕挺有意思,天天去观察蚕的成长。此事经几家媒体报道后引发了热议……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社会生活,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2.参考立意(60分)

1.学生养蚕好处多2.学生的实践活动需要社会的配套支持3.要把学生的教育落到实处4.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变通5.不要搞形式主义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在一个热闹非凡的广场 上,一位老人用拖把沾水在水泥地上写字,龙飞凤舞。很多市民驻足观看,纷纷掏出手机拍照留念。有人感叹,这么好的字,很快就干了,看不见了,太可惜了。这也是一种文化,应该留下来给后人看看,不能说没就没了。老人却说,写字就是图开心,何必要留痕迹,让我把字留下来,反而写不好了。字迹干了,我没有前面的压力,会写得更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7. 参考立意:

从老人的角度:

1.看淡结果,享受过程   

2.忘却已有成绩(成功),可以赢得新的进步

3.过程固然重要,结果也同样重要

从市民的角度:民族文化应留存、传承

七、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钱钟书认为,人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当今社会,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围城”无处不在。有围城,就会有突围。

青春期的少年,很多人将种种规则视为“束缚”,他们用各种叛逆的表现来突围,以获取有利于自己的结果。

你对“突围”有什么看法?请以“突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六 作文(60分)

下面是饶毅教授在北京大学毕业典礼致辞中的精彩发言,请大家阅读这一段话,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在祝福裹着告诫呼啸而来的毕业季,请原谅我不敢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都成功、都幸福;因为历史不幸地记载着:有人的成功代价是丧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价是损害他人。

过去、现在、将来,能够完全知道个人行为和思想的只有自己;世界上很多文化借助zōng jiāo 信仰来指导人们生活的信念和世俗行为;而对于无神论者——也就是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自我尊重是重要的正道

我祝愿:退休之日,你觉得职业中的自己值得尊重;迟暮之年,你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近日,新密市一学生骑电动车不慎撞上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导致宝马车倒车镜损坏,车身多处划伤。肇事后,该学生留下一封道歉信,然后用道歉信包着身上全部的311元现金,粘在宝马车左前门的把手内侧。第二天,车主薛战民发现了道歉信和钱,被感动。他报了警,在警察的帮助下找到这位名叫陈奕帆的学生,将钱还给对方并决定资助其读书。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写作

  【解析】这是一篇典型的社会事件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叙述的是陈奕凡不慎撞坏宝马车后,留道歉信和仅有的311元现金。后半部分叙述车主薛战民发现道歉信和钱后深受感动,将钱退还陈奕凡并决定资助他上学。写作此文,可以从陈奕凡角度立意,亦可从薛战民角度立意。陈奕凡不慎撞坏宝马车,他没有逃避,而是留道歉信和身上仅有的311元钱作为补偿。从这个角度看,可以如此立意:担责意识、诚信、正能量、高尚的品德、穷有信等。车主面对被撞坏的宝马车和道歉信,没有动怒,而是感动,宽容了陈奕凡的过错,并决定资助其上学。人的一生中,最大的炫耀不是你的财富,也不是你的精明,更不是你的手段,而是一种简单的理解和体谅。从这个角度看,可以如此立意:正能量、宽容、富且仁、理解、体谅、对诚信的激励等。当然,也可以从“褒奖诚信,也要适可而止”这个角度立意。陈奕凡的诚信固然是诚信的好榜样,薛战民的行为的确让人叫好,但是褒奖诚信要有度,否则会给人一种“讲诚信必有好报”的错觉,考生可以从这个层面展开讨论。

  立意提示    (1)诚信;(2)宽容;(3)富且仁;(4)精神与物质。

四、作文(60分)

22.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到德国,会想到啤酒和汽车;提到瑞士,会想到手表和军刀;提到巴西,会想到桑巴和足球……那提到我们祖国呢?个人营销需要名片,中国“走出去”也同样需要。我们不仅有文化、美食、武术……更有响当当的“国家名片”。在高铁和核电相继成为国家名片后,“寻找第三张国家名片”网络互动活动开始进入高潮,一大波有实力、有影响力的中国品牌、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创造脱颍而出。上述四个方面你觉得哪个更适合作为我国的第三张名片?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诗歌除外)。

22.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分析时要找准驱动空间,从不同角度进行具体把握即可.题目指出:中国品牌、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创造脱颍而出.上述四个方面你觉得哪个更适合作为我国的第三张名片.“第三张国家名片”也许不是一张名片,而是一群名片.通过网友推荐,让人们认识到中国的好企业、好品牌;通过网民互动,挖掘出中国的新技术、新名片.“‘第三张国家名片’,需要寻找,更需要打造,需要中国企业的持续发力,努力实现技术更先进、工艺更精湛、产品更过硬、服务更满意,在世界舞台上打造成更多闪亮的‘中国名片’”.

参考立意:

1、“中国名片”是一种价值体现;

2、“中国名片”就是中国发展的命脉.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似乎是一夜之间,一辆辆颜色鲜艳的“共享单车”出现在了城市各地。只需扫二维码,交上押金,就可以骑上单车,解决公交站与目的地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其用车方便、价格低廉、绿色环保的特点获得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同时,关于共享单车“被虐”的新闻也层出不穷,被用户偷回家、造价不低的单车“被肢解”“被上树”“被焚烧”……让人们开始为“共享单车”的命运捏一把汗。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2. 【审题立意提示】

    这个作文材料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从批判国民素质的角度:共享单车的出现满足了公众的需求,同时也是对公德的检验。随意损毁单车,实则是从“共享”中谋“私利”,要实现真正的“社会资源大共享”,国民狭隘短视的利己观念必须要改变;从社会管理的角度:除了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让人们逐渐“有耻且格”的道德教化外,还应建立法律约束体系,公共管理与执法要跟上,对盗窃、故意损毁、强行占用公私财物早有相关的处罚条例,要执行到位。即用好行政处罚,加强宣传教育,做到教管结合;从赞美民间创造力的角度:对于新生事物,人们多看事物的优点,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一棒子敲死。共享单车是用共享经济的理念在解决生活难题,它带来的是出行方式的变革,促进了创新创业的氛围,最终也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从企业运营的角度:企业有管理责任,共享单车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确定乱停乱放多发的路段地区,派出专人归置车辆,使其有序停放。企业产品设计应尽可能规避被轻易破坏的可能。

参考立意:“共享单车”不该成为国民素质的“照妖镜”;提高国民素质,莫使自己的文明大堤出现溃坝险情;积极行动,让“共享单车”伴着文明出行;法律和文明,一个都不能少;“共享单车”要跑在“法律车道”上;等等。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当前,不少年轻人都喜欢“独处”。一个人待在家,一个人逛街看电影,一个人旅行……近日,中国青年报调查中心对两千多名青年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有65.7%的受访者喜欢独处,不喜欢独处的受访者仅占18.1%;62.6%的受访者表示能在独处中受益,独处有利于自身成长;但也有54.0%的受访者认为过度的独处会使自己与外界脱节,不利于人格的完善。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或体会?请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2.作文(60分)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判。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