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作文。(60分)

改变不了环境,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事实,改变态度;改变不了过去,改变现在;改变,从现在开始!只有改变,才会让生活充满转机,迎来美好明天。 请以“改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 记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感情真挚;

② 800字以上;

③ 题目自拟;

④ 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戏剧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郭川,“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这位31岁时已任大型国企副总的青岛男子,在42岁时却毅然选择成为职业竞技帆船赛手,不停刷新自己和中国的帆船运动记录。他说帆船运动让他找到了“生命中注定属于他的东西”,“回归了真实的自我。”2016年10月郭川在单人不间断跨太平洋创纪录航行时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失联。

  有评论认为,郭川不甘于平庸,追求有生命厚度的生活方式凸显了人的主动性和求索精神;当芸芸众生沉湎于对“已知”进行享乐性消费的时候,他却在勇敢地挑战“未知”。也有评论认为这种个人用帆船航海所面临的巨大生命危险的行为,是否值得?他的离开,是否对亲人构成一种不负责任和伤害?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作文】:拒绝平庸

  郭川不甘于平庸,追求有生命厚度的生活方式凸显了人的主动性和求索精神;当芸芸众生沉湎于对“已知”进行享乐性消费的时候,他却在勇敢地挑战“未知”。他用生命告诉我们 “拒绝平庸!”

郭川,“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这位31岁时已任大型国企副总的青岛男子,在42岁时却毅然选择成为职业竞技帆船赛手,不停刷新自己和中国的帆船运动记录。他说帆船运动让他找到了“生命中注定属于他的东西”,“回归了真实的自我。”

他拒绝平庸!

也许郭川不是最优秀的,但他是最独特的。他仿佛是龙身上的一片逆鳞,闪烁着独一无二的光芒。他以最不循规蹈矩的精灵,在艺术的殿堂自由舒展,发挥自己无与伦比的激情。

拒绝平庸需要足够的勇气。

 也许有人挣扎过拒绝平庸,却最终被流言或因内心不够强大而屈服于平庸。这时候,坚守住内心高地而带来的强大魅力熠熠闪光。

拒绝平庸需要一定的才情。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说出“拒绝平庸”,因为拒绝就表明你决定为这个世界带来不一样的色彩。郭川做到了,当芸芸众生沉湎于对“已知”进行享乐性消费的时候,他却在勇敢地挑战“未知”。

拒绝平庸带给我们多少摄人心魄的震撼。

有些人,让世界为之惊艳。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永被湮没,而真正与平庸斗争的战士却已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只立于历史的另一边,颔首微笑。

诗人__喝出:“告诉你吧,我不相信!”拒绝成见,拒绝既定规则,拒绝那最默默无闻的路人甲:平庸。让每一颗星在夜空闪出最亮的光泽,让拒绝平庸的光芒似太阳普照真理人间。

  【名师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样、中规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备的调味品,如菜肴之于姜葱蒜,而后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评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轨迹有两种:直线和曲线。

直线,是两点间最短的距离,它快速到达目标,代表效率和成功,象征人生路途的平坦。曲线,在两点之间来回弯绕,它延迟到达目标,代表了人生失败和挫折,象征人生路途的曲折。

美学家威廉说:“美蕴藏于‘S.’状曲线内”。有人说:“人生是一条曲线,要靠我们来把它拉直。”

你对人生的直线与曲线有何看法?请联系生活,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四、写作

22、略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当我步入高中校门的时候,感觉一切都是新的,新的校园,新的同学,新的老师,这里让你放飞理想,憧憬未来;军训让你热血澎湃,汗水与成绩,骄傲与自豪都在那烈日下升华……悄悄地,我在长大。

以“当我步入高中校门的时候”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23.作文(60分)(略) 

四.写作表达(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60分)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痛苦,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文要求从十二个“中国关键词”中选取两三个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的文章;Ⅱ卷作文要求就古今六句名言中选取两三句立意,谈中国文化;英语全国Ⅰ卷写作题设置了考生教外国朋友学习汉语的情境,要求考生给外国朋友写封邮件告知上课计划,内容包括学习唐诗和了解唐朝的历史;全国Ⅱ卷写作题要求考生给外教写封邮件邀请他参观中国剪纸艺术展。
请以“我讲中国故事”或“我看中国文化”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 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

老狼的《同桌的你》引起了你哪些美好的回忆呢?请以“同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要写出人物的个性;②不出现具体班级和真实姓名;③不少于800字。

22. 写作指导: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写作时,要选好典型的材料,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及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凸显同桌的个性。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某校秋季运动会入场式,各班代表队款式各异的班服成为开幕式上一大看点。汉服、民国学生装、定制T.恤、英伦风、日韩范、Cosplay……赤橙黄绿青蓝紫,仿佛一场视觉的盛宴。校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同学对班服的看法。

康康:“我们的班服从设计款式到选择面料再到联系厂家,都是我们自己动手,既张扬个性又能增强班级凝聚力。我喜欢我们的班服。”

小妮:“我不是很喜欢他们挑选的班服的款式,据我所知,班上也有同学不想买的,因为怕被同学说没集体荣誉感,最后只好少数服从多数。”

阿杰:“我觉得大家都穿校服也很好啊,不明白为什么又要买班服,买了又穿不了几次,只是别的班都买了,我们班不买好像显得我们班不团结似的……”

 要求:①请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②行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学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2.作文:评分标准同高考作文

七、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的垂青。——雨果

要求:①选定角度,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七、作文(70分)

20、参照高考的评分标准阅卷

本次作文所给的材料是两则名言,这两则名言说的是有所成就要依靠的两个方面的力量。一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这句话强调要想有所成就,要借助外力;一是“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的垂青”,这句话强调要想有所成就必须靠自己的力量。考生立意的时候,既可以从其中的一句立意,也可以将两句合而为一立意。

参考立意:

人要想有所成就,必然要借助外力。

依靠自己的力量是有所成就的关键。

人要想有所成就,就既要依靠自己也要借助他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