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有过如下一段议论:
天下有一人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茶以陆羽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
张潮虽然列举了众多“物”以“人”为知己的故事,其实,都是“人”以“物”为知己的传奇。想必在你并不漫长的成长经历中,一定也有过这种“一与之订,轻易不移”的人生知己,请以“我以 为知己”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1. 将题目填充完整;2.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号、校名。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②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③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
④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⑤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⑥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⑦吃一堑,长一智。
⑧不怕路长,只怕心老。
谚语流传于民间,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言简意赅,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它可以教化人,启迪人。读了上面的谚语,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你受到了哪些启发?请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2.本题仿照2017年全国卷Ⅱ作文命题,是一道哲理类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思路点拨】这几句谚语的主要寓意是:第①句,要与人为善;第②句,环境可以影响人(好环境对人有好的影响);第③句,事情总会有好的时候,要乐观;第④句,要多付出,勤能补拙;第⑤句,做人要诚实谦逊;第⑥句,要学会感恩;第⑦句,失败可以帮助人成长;第⑧句,有志有恒才能成功。
【立意参考】八句谚语,任选两三句确定立意,空间很大。这几种组合仅作参考。
①⑥:要与人为善,学会感恩。 ②⑦:环境可以影响人,可以造就人。 ③⑧:面对困难要乐观,坚持就能成功。 ④⑧:勤能补拙,有志事成。 ②⑤:要诚实谦逊,学习别人的长处来造就自我。 ⑤⑧:不能正视自我,没有恒心的人永远不能成功。 ④⑦:要善于发现自身不足并努力弥补不足,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其它两句或三句结合的立意,还有很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注意:
1、不从这八句中选择句,立意超出范围;或基于对所选谚语错误理解而立意的作文,视为离题作文,建议在30分以下。
2、只选其中一句立意,或选三句以上谚语蜻蜓点水,敷衍而成的作文,建议在42分以下。
3、按要求选两句或三句来写,但没有合理引用,或引用了但没有形成有机关联的作文,建议在45分以下。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材料一: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理群退休后,在南京师大附中开设“鲁迅作品选读”选修课,刚开始时教室过道都挤满了人,没过多久,来听课的已寥寥无几。“我们不是不喜欢听你的课,而是因为你的课与高考无关。”一位同学告诉钱教授。
上中学,与高考无关的课,不学;到了大学,与就业无关的知识,不问;到了职场,与生计无关的事,不做。“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钱理群说。
材料二:戏曲作为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能传艺,传神,传德。一年来,戏曲正逐步走进各地大中小学,融入校园生活:既有借助戏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专业的戏曲社团进校培养年轻一代;更多的,则把戏曲进校园当成学校的开学第一课,无关中考和高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参照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评分标准评分。建议切入分44分。
【写作提示】
作文材料意在引导考生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应考和实用固然重要,立德和修身则尤为关键。钱理群教授的话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可喜的是,功利的教育模式、实用至上的处世之道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立意参考:①回归教育育人的本真;②教育切不可急功近利;③让教育变得更纯粹;④少一些实用和短视,多一些担当与长远。写作时,如果脱离“教育”这一话题,把重心放在“学习要拓宽渠道,开阔视野”“年轻一代要加强自身修养”或者“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上,可判为二等以下。
九、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母亲节前后,许多网友在微博、微信、网络社区中扎堆,突击“秀孝顺”。有的网友晒出为母亲购买的价值不菲的化妆品、首饰、包、电子产品;有的人请母亲去高档餐厅,并将菜式拍照上传;有的人转发“母爱”主题文章,抒发对母亲的讴歌。对此,有人赞赏,也有人提出质疑。
对于上面的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写作提示】此题要求对母亲节前后许多网友在微博、微信、网络社区中扎堆、突击“秀孝顺”这一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角度一:对“秀孝顺"的行为给予肯定和支持。“秀孝顺”虽然有炫耀的色彩,但毕竟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与祝福,而且很多是有实际行为的。
角度二:别把母亲节过成一场“秀”。对母亲的感恩与孝顺,更多的应是一种日常行为,一种生活常态,不应用来满足虚荣心和表现欲。
角度三:对“秀孝顺”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在今天这样一个自媒体的时代,人人都有可能作出各种各样的“秀”,“秀孝顺”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对此我们应给予多一点理解。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诗人普希金说,昨天,那过去了的,就 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画家黄永玉说,世上常有人放着前头的好景不看,转过身朝向过去,只认为过去的都好。
有人说:记住昨天,如果不是为了激励明天的进去,那就莫如忘却。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四、22、(60分)[写作指导]
材料中普希金的话着眼于“过往”,而黄永玉的话侧重于“未来”。“过往”指向事物的起点,“未来”指向事物的终点,而这两者的联结点是“当下”。如果孤立地看待二者,就会陷入割裂的误区。有一段话颇耐人寻味:“同样是穿越剧,美国都是往前穿,中国都是往后穿。一个想不出历史,一个想不出未来。”如果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二者,就能勾画出一条从“过往”通向“未来”的逻辑推进线:“过往”可以为“未来”积累经验,积蓄力量等;而“未来”则可以将“过往”的愿景化为现实,未知化为已知等。只有厘清了二者逻辑上的内在关联,才能连缀出彰显事趣、情趣、理趣之文。
本文的参考立意如下:(1)从普希金的话切入:①珍惜过往。②过去是现实的土壤。③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2)从黄永玉的话切入:①心系前方,方可欣赏更多风景。②把握当下,走向未来。③尽管前方路远坑深,我只顾风雨兼程。
(3)从普希金、黄永玉两个人的话切入:①不畏将来,不念过往。②心怀过去,志存远方。③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四、写作(60分)
22. __
一个同学使用不久又很珍贵的一支钢笔突然不见了,有人发现另一个同学有了一支与那支完全相同的钢笔……
请以“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有趣味的一门科学。
——————普希金
(2)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务必在于读书----朱熹
(3)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
(4)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一个人应该乐于读书,勤于读书,善于读书。因为,只有乐于读书,阅读才能成为“悦”读,才能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才能获得乐趣的同时更新知识;因为,只有勤于读书,知识才能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才能积少成多,有所收获;因为,只有善于读书,才能以有涯的生命搏得无涯的知识。那就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活到老读到老,以书为友,相伴一生吧!请以“我的读书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六、写作(50分)
(略)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东莞的张先生在天猫商城“誉满家电器专营店”看到国际著名品牌的65英寸超高清3D电视机售价仅3199元,立即下单购买三台,并在线支付货款,在线成交。不料,卖家称商品标价因员工失误少填一个“9”,应是31999元,如需发货,要补9万元。双方因此陷入网购纠纷并诉诸法庭,广大网民对此也是各执一词。
对于以上事件,你有着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写作提示】材料所涉及的话题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规则与诚信,法律与情理(道德),换位思考与和谐互利,义与利,宽容。不论是哪个话题,考生都应该在文中阐述自己的价值选择,要注意辩证分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善于从“此事”联想到社会与人生。价值取向要符合时代主流价值观和传统文化,要展现自身的眼界与胸怀;联想与发掘要有现实针对性。参考立意:①让规则约束人的行为,规则面前人人平等;②诚信是无价之宝;③要有宽容之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