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常怀感激之心,这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当你饥饿难耐,放学回家,一进门发现妈妈已经为你准备好一桌可口的饭菜;当你为一个学习问题挠耳抓腮,百思不得其解,老师精妙的启发点拨,让你豁然开悟;当你跑得气喘吁吁追上一辆公交车、司机把已经关上的车门重新为你打开……面对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事,你在意过吗,动心过吗?

24.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不得抄袭、套作。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7月11日,在第十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87岁的袁隆平以流利的英语完成了一次长达20分钟的演讲。他卓越的科技贡献和精彩的演讲内容获得了现场观众数次热烈的掌声。国际友人称颂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袁隆平堪称“中国骄傲”!

深圳有一个名叫袁媛的7岁小女孩,在家里煤气泄漏、父母昏倒在浴室的危急时刻,她处乱不惊,果断打开浴室门,借助衣架捅开高高的窗户,迅速关上煤气,跑到客厅拨打了110、120求救电话,简洁准确地自报位置,使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从而成功挽救了父母的生命。袁媛也因此当选为年龄最小的“中国骄傲”。

对“中国骄傲”,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21.请参照2017高考评分标准。

五、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周杰伦在《菊花台》中唱道:“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这是包含忧伤的泪光。

张韶涵在《你的泪光》中唱道:“我应该是带着爱的希望,快乐的为你飞翔,不想再将伤心绑在身上,回应着你的泪光,我有个愿望,只想快乐不想悲伤,眼泪我会擦干,只留幸福在我脸上……”这是追求阳光般温暖快乐的泪光。

泪光中折射着行为的价值,泪光中蕴涵着人们对生活的种种体会。不同境遇的人看到他人的泪光体会各不相同。而对泪光蕴涵的意义的理解,则是人与人沟通理解的一种重要方式。

请以“你的泪光”为标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某校学生在网上吐槽:奖学金才一元钱,还不如不去拼搏了。就1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每年才几个人得,早该取消了啊。

  记者了解到,该校今年奖学金的金额改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外加一个荣誉证书;该校把取消的奖学金总额转到了“扶贫助学基金”的账户上。校方解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不应“以获得奖金多少”作为学习的目标。

  此事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关注,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该校校报的“学生心声”和“向校长建言”两个栏目,就此事开展专题讨论。请你选择一个栏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3、作文示例

一定的奖学金能给我们“获得感”

                              ——给“学生心声”栏目投稿

   奖学金从一小叠纸钞变成了一元钱,为此或许伤心难过者有之,愤然吐槽者有之,毫无所谓者有之,幸灾乐祸者亦有之。

  做出如此决定,校方自有其理:难道大家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抢”奖学金?显然不是。讲得崇高些,我们学生学习是为了用知识充实人生,用技能提升自己;哪怕世俗点讲,就是为了有个好的前途,为了将来能“有钱有闲”,我们也决不至短视到“一切向奖学金看”的地步。

  再者,校方发“一元钱奖学金”,既非财政困难的无奈之举,亦不是“只拔一毛”的吝啬之行,你看我们的奖学金,不是作为我校“扶贫助学基金”的本金了吗?让更需要钱的学生获得帮助,不亦美哉?

  不过且慢,在肯定校方动机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此举有其不妥,尚容一一商榷。

  虽然网曝我校学生吐槽言辞不当,“还不如不去拼搏了”过于短视功利,“每年才几个人得”显出酸溜溜的嫉妒,不是一时愤激就是三观不正,但是,“就1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确有可取处。学生自当志存高远,但常设阶段性的、短期的目标,实有益于我们动力长存,不断前进,而奖学金正可作为短期目标之一。固然,数额过高的奖学金容易助长功利歪风,激化学霸学渣间的“人民内部矛盾”;但数额太低,则表面上你奖励了优胜者,实际上是让他们觉得被敷衍,反而会有付出与回报落差太大引起的失落感。适量的奖学金,让获奖者感受到实惠(说一元钱是“实惠”,在高物价的今天就是笑话),也让未获奖者心态平衡,不眼红不在意。这是给予学生“获得感”的重要“民生工程”。至于何为“适量”,我们可以另行讨论,此不赘言。

  至于“扶贫助学基金”,同样关乎“获得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对贫困生的“精准扶贫”因人而异,金额高过奖学金也是应该。不过我认为,校方“加大扶贫力度”也不应将奖学金预算统统挪到扶贫助学金当中。奖学归奖学,扶贫归扶贫,二者方式虽一,作用殊途,性质上也不一样,不该厚此薄彼如是。

  总而言之,我们学习不是只为了钱,但我们需要相当的奖学金,需要一定的“获得感”,可以既不至于庸俗短视,又能从中得到助推力。适量奖学金有何不可?(880字)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台阶,司空见惯。我们蹒跚学步的时候,就常常要克服台阶的障碍而爬上爬下。长大了我们见的台阶越来越多,不同地方的台阶各有特色,宫殿的台阶高大威严,宾馆的台阶豪华别致,泰山的台阶古朴漫长,校园的台阶端庄质朴……

“台阶”会引发你想些什么?请以“台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北京赵女士向媒体记者吐槽,说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已经被各种各样的投票点赞活动给占领了,这些求点赞求关注求支持的活动有的是评比最美儿童,有的是艺术比赛作品评选,还有最佳职员评选等。最让赵女士哭笑不得的是,一些投票链接被转发多次,以至于自己根本都不认识投票对象,而碍于朋友情面,有时想也不想就随手点了,时间一长自己也觉得很烦。

面对这种现象,有网友说:投票对象能够入围,说明有资格,条件也不错。为优秀点赞,也帮朋友一个忙,何乐而不为。但也有人表示:对这些投票我一概拒绝,因为我不了解我的投票对象,也不了解其他对象,我没有办法比较,随便投是昧良心,不仅没帮到朋友反而让自己不痛快。。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想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主要参考立意:

①投票表达我们对优秀的赞美,彰显社会正能量;

②投票不能被友情所左右,而应该为优秀者的精神投票;

③微信拉票折射出的社会功利色彩太浓。

④投票须谨慎,滥用一张票,毁掉公信力

(如有其他立意,只要与材料切合,亦可)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出通知,英国生物学家约翰·格登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在面对镜头的时候,这位79岁的老人却把一张中学成绩报告单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在这张已经发黄的纸片上可以看到,63年前,这位生物学最高奖项的得主在生物课上排名全班倒数第一,并且被授课老师评价为“非常愚蠢”。这一评价不仅没吓倒他,反而在13年后让他拿到了牛津大学生物学博士的学位,并在博士后的研究中,他完成了一个著名的克隆实验。直到今天,这位年近八旬的科学家依旧每天泡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坚持研究工作。那份中学成绩报告单,则被显眼地挂在他办公桌的正上方。“有时我会看着它告诉自己,几十年前就有人说,你根本不擅长这个工作。”格登说,“当你的实验遇到困境的时候,拿这个方法激励自己,真的太有效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四、作文

18.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50分)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四、作文:按高考平分标准批阅

居安思危——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提示: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1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在青春的路口,回望成长的足迹,你是否发现,在成长过程中,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有很多人相伴左右:含辛茹苦的父母、慷慨无私的朋友、循循善诱的老师,甚至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一路走来的感受吧! 请以“有你同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贴近生活,不得抄袭。③文章不得出现班级、真实姓名等信息。

12. 略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淮南子·修务篇》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材料二:《山海经·海内经》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孟子·滕文公上》有言:“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材料三:《楚辞·天问》王逸注引《淮南子》云:“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综合三则材料内容确定立意,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