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作文(7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上帝待人是公平的:它给了拿破仑一米五的小个子,却给了他非凡的才智;它让梵高一生困苦,却赋予他绘画的热情和天才;它给史铁生残缺的肢体,却赠予他一支生花妙笔。所以,我们不能抱怨上帝,抱怨生活,应多从自身找原因。

请以“上帝公平待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主题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21.参照高考作文评分

六、作文(7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对外部世界应当尽力而为,只有在竭尽所能之后,才沉静接受人力所无法改变的部分。

﹣﹣冯友兰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五、作文(70分)

22、建议切入分为48分。

【分析】本材料是句哲理性的句子,但理解起来很简单,核心就是“尽力而为”,只有尽力了,才无悔.所以,立意可以是:尽力了才无悔.

【解答】尽力而为,不留遗憾尽力而为,是一种固执的坚持;尽力而为,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尽力而为,是对梦想的坚定承诺.我愿我的人生,尽力而为,不留遗憾.很多人说,我是一个很偏执的人.记得初一,只因老师说我的字写得不够整齐,我没有任何犹豫得开始练字.也还记得是高一时,因为物理老师一句“学不会就放弃吧!”我又尽全力去研究讨厌的物理题.

    一个人独自攀登是很艰难的事情,很多次,心里都会响起放弃的声音.看到旁人不理解与不相信的眼光,我也曾想过放弃了,想过将不足放过,但幸运的是,我用毅力坚持下来了.

    是的,我就是这么固执的人.只要是我认定、我喜欢的事,我都会以生命的全部热情去完成.我不需要顾忌别人的讽刺或鼓励,因为这件事,是我认定的,是我的目标或理想.我愿意为我所爱所信的事情倾注全部心血,也坚信,只要想做,海阔天空的世界不存在不可能!

    难道我们一定要到年老发白之际才感叹遗憾么?花到堪折直须折,在我们一生之中最有勇气最无顾虑时,何不为自己的梦想而放手一搏?成或败也许未知,但我们已经为此而尽力奋斗过.在这过程中,我们的生命已经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与成败相比,尽力而为后不留遗憾的未来更值得我们为之拼搏!

    我有一个热爱英语和日语的同学,她将来的梦想是考上北外.每天早上听着她优美的朗诵声,我丝毫不怀疑她将来的成功.我钦佩她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更佩服她的坚持与毅力.我相信,她的未来不会有遗憾.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作家,就尽情地写作;如果你想成为歌手,就尽情高歌.生命中没有什么不可能也没有什么做不到.请不要考虑到别人对你能力的看法,因为你就是你自己,要相信,我的未来我做主!

    面对他人怀疑的目光,我们微笑着说:“我能行”!面对自己的自卑和胆怯,我们要目光坚定地说:“我可以”!在我们为梦想尽力而为时,成败早已如云烟般消散.无论胜败,都比因自己退缩而碌碌无为悔恨终生好得多.

    尽力而为,不留遗憾!

17、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中国人而言,很多人认为,传统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背景、学历、资源、机遇、经验;而当下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知识、创新、实干、个性、理想。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如何看待上述变化?请从传统与当下奋斗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谈谈你的理解与看法。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七、写作

17、                     腹有诗书,脚踏实地

“粗缯大布裹天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新时代,即使我们没有家世显赫的背景,我们依然可以凭借日积月累的知识与实干,开拓一片天地,奋斗出别样的精彩。

传统奋斗,人们认为离不开背景,俗话说“要赢在起跑线上”,有背景的人拥有别人无法享受的资源,有背景的人可以依靠父母轻松的获得优越的生活和岗位。不可否认,他们当中很多人也在奋斗才可以取得成功,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含着金钥匙出生,活在当下,唯有以知识充实自己,以实干拼搏前进,方为奋斗之道。

在没有背景支撑的条件下,知识与实干是我们建造人生大厦的垒石,不断奋斗,亦可筑起坚固顽强的高楼。董卿并非生于忧厚之家,而近一年来她在《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上的主持令人称赞,她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儒雅,这便是由知识浸润出来的内涵与气质,由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结果。

当下奋斗,不是靠拼背景来换取成功,而是知识的博奕(弈)与行动。马云没有高学历的背景,依旧可以靠自学和无数昼夜的汗水拼搏成就人生。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出身平凡,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国参加天眼的建设,在艰苦条件下,南仁东凭借他的知识宝库与实际行动,二十多年的实地考察,不辞辛苦,建成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于当代的中国人而言,背景已不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知识与实干才是助力青年年走向成功的关键。

奋斗的关键词随时代变化,我们也应跟随时代的脚步做出改变。正如诗人余秀华在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中所谈到的:“人们把我看做一个农妇,但当他们读到我的诗,我用知识告诉他们,人忠于现在,做好每天的工作,明天失去生命也不太遗憾。”残疾的外表下余秀华并没有因自己的身世背景而自卑,他以自己的才华,奋斗出数十万读者的奇迹。

知识让我们的精神得到丰富,没有知识就像离开大海的鱼,得不到滋润;实干让我们的理想变成现实,高晓松在节目中说:“仰望星空可以有,但不能想得太远忘了实际行动。”在新时代,无需背景,知识在左,实干在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何为奋斗之正道

身处在这个大数据发达,变化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里,许多年轻人不再虚无地追求“诗与远方”,也不再沉浸于鸡汤炖梦与泛滥的成功学海洋,反开始思考起了努力的方向与奋斗的目标。那么,何为奋斗之正道呢?

唐太宗曾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么,这里所说的“铜”、“史”、“人”大概都指的是“经验”。在奋斗的道路上,经验必不可少,它是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可仅仅有了经验,并不足以抵达成功的彼岸,那么,“知识”无疑就是奋斗的法宝了。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号召,更时刻提醒我们“创新”在新时代奋斗路上的重要性。因此,何为奋斗之正道?大概是结合经验,辅以知识,最后加以创新。这样,奋斗才更为有方向,有价值。

古往今来,无论是传统奋斗还是当下奋斗,“经验”和“知识”都抵御得住时代的流沙淘洗。前有孙国栋等大国工匠在借鉴苏联航空的经验下,辅以新时代的科研知识,方使太空之巅有了北斗卫星的闪耀;而后有李万君等新时代青年接过科研使命的火炬,加以当代的最新科技知识,方使高铁实现了在亚吉铁路乃至全球的高速跨越。如此看来,传统奋斗中的“经验”是奋斗路上必不可少的试金石,而当下奋斗的“知识”则是在“经验”基础上的锦上添花!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越来越成为世界的主流。中国提出了“大众创新”的号召,树立“中国智造2020”的远大目标,而德国、美国也十分强调创新在个人奋斗、社会奋斗,甚至是国家奋斗过程中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无独有偶,“创新”的重要性同样在个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试想,如果乔布斯没有“极简主义”的创新,那么他的奋斗会如此成功吗?如果电商巨头马云没有“网购”的创新,他能通过无尽的奋斗而实现目标吗?答案不言而喻。

诚然,无论是从传统奋斗关键词还是当下奋斗关键词来看,都符合时代的价值观,也为人们指引了奋斗的方向。而新时代出现的变化,无疑是一种进步和升华,而传统奋斗的方向也有其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应正确看待,积极总结出融会贯通的奋斗正道。何为奋斗之正道?结合经验,辅以知识,最后加以创新,此为奋斗之正道。

五、作文(60分)

19.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父亲问他的三个儿子:“如果家里有两大筐容易变质的桃子,该怎么样吃才能不浪费呢?”
大儿子说:“先挑熟透的吃,因为它们容易烂掉。”
二儿子说:“先挑最好的吃,不好的烂掉也就算了。”
三儿子说:“把它们分给周围的朋友和路过的人吃。”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9.立意:懂得分享,分享使人快乐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给儿子安德烈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李嘉诚也这样说:“读书虽然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财富,但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机会。”

有的人可能会说,读书有什么用,现在好多没读大学的也混得非常好。

要求:综合理解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1.读书的好处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意思是说,书籍是直接经验的积累,是一种传递知识的方式,书籍把一部分人获得的知识更广泛地传播,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文化和知识的交流的融合,所以说,书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读书对我们人类的进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一些人,面对一篇作文,就算是绞尽脑汁,用尽脑细胞也想不出来。相反,那些爱好看书,喜欢看书的人,写文章时,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分分钟就可以把一篇作文搞定。读多了书,可以让人有自信,走起路来都是雄赳赳气昂昂。别人一问你什么问题,你就可以侃侃而谈,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多读书,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有家教,有教养的文化人。因为多读了书就会从书中学到很多的东西,就会很有气质。有一句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如果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是个大老粗,很粗俗,很鲁莽,动不动就大喊大叫,坐没坐相站没站相,那或许就会让别人对你有看法。如果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是个斯文,该做什么做什么,对待人有礼貌,该说什么说什么的人,人家就愿意和你在一起聊天,说话。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可以让你面对什么难题就不会慌张,只会冷静的思考。书可以让你变得智慧,你就可以勇敢的面对一切,不必要害怕。  

书,就是我们成长必须依靠的工具。只要多读书,就会有所成就。将书中主人公做的对的事记在心里,可以让人变得更加睿智。做错的事也记在心里,当做一个教训,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会知道如何去处理。这样就能让你不断的进步,不断的蜕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作文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都提到了对读书的看法,龙应台主要是说读书使人拥有选择的权利;李嘉诚说读书与机会的关系,有的人认为读书没有用。针对这些材料,可写读书带给自己别样人生的经历的记叙文,也可以针对龙应台和李嘉诚的看法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就读书一事上阐述自己的独特看法。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常怀感激之心,这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当你饥饿难耐,放学回家,一进门发现妈妈已经为你准备好一桌可口的饭菜;当你为一个学习问题挠耳抓腮,百思不得其解,老师精妙的启发点拨,让你豁然开悟;当你跑得气喘吁吁追上一辆公交车、司机把已经关上的车门重新为你打开……面对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事,你在意过吗,动心过吗?

24.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不得抄袭、套作。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7月11日,在第十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87岁的袁隆平以流利的英语完成了一次长达20分钟的演讲。他卓越的科技贡献和精彩的演讲内容获得了现场观众数次热烈的掌声。国际友人称颂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袁隆平堪称“中国骄傲”!

深圳有一个名叫袁媛的7岁小女孩,在家里煤气泄漏、父母昏倒在浴室的危急时刻,她处乱不惊,果断打开浴室门,借助衣架捅开高高的窗户,迅速关上煤气,跑到客厅拨打了110、120求救电话,简洁准确地自报位置,使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从而成功挽救了父母的生命。袁媛也因此当选为年龄最小的“中国骄傲”。

对“中国骄傲”,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21.请参照2017高考评分标准。

五、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周杰伦在《菊花台》中唱道:“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这是包含忧伤的泪光。

张韶涵在《你的泪光》中唱道:“我应该是带着爱的希望,快乐的为你飞翔,不想再将伤心绑在身上,回应着你的泪光,我有个愿望,只想快乐不想悲伤,眼泪我会擦干,只留幸福在我脸上……”这是追求阳光般温暖快乐的泪光。

泪光中折射着行为的价值,泪光中蕴涵着人们对生活的种种体会。不同境遇的人看到他人的泪光体会各不相同。而对泪光蕴涵的意义的理解,则是人与人沟通理解的一种重要方式。

请以“你的泪光”为标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某校学生在网上吐槽:奖学金才一元钱,还不如不去拼搏了。就1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每年才几个人得,早该取消了啊。

  记者了解到,该校今年奖学金的金额改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外加一个荣誉证书;该校把取消的奖学金总额转到了“扶贫助学基金”的账户上。校方解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不应“以获得奖金多少”作为学习的目标。

  此事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关注,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该校校报的“学生心声”和“向校长建言”两个栏目,就此事开展专题讨论。请你选择一个栏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3、作文示例

一定的奖学金能给我们“获得感”

                              ——给“学生心声”栏目投稿

   奖学金从一小叠纸钞变成了一元钱,为此或许伤心难过者有之,愤然吐槽者有之,毫无所谓者有之,幸灾乐祸者亦有之。

  做出如此决定,校方自有其理:难道大家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抢”奖学金?显然不是。讲得崇高些,我们学生学习是为了用知识充实人生,用技能提升自己;哪怕世俗点讲,就是为了有个好的前途,为了将来能“有钱有闲”,我们也决不至短视到“一切向奖学金看”的地步。

  再者,校方发“一元钱奖学金”,既非财政困难的无奈之举,亦不是“只拔一毛”的吝啬之行,你看我们的奖学金,不是作为我校“扶贫助学基金”的本金了吗?让更需要钱的学生获得帮助,不亦美哉?

  不过且慢,在肯定校方动机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此举有其不妥,尚容一一商榷。

  虽然网曝我校学生吐槽言辞不当,“还不如不去拼搏了”过于短视功利,“每年才几个人得”显出酸溜溜的嫉妒,不是一时愤激就是三观不正,但是,“就1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确有可取处。学生自当志存高远,但常设阶段性的、短期的目标,实有益于我们动力长存,不断前进,而奖学金正可作为短期目标之一。固然,数额过高的奖学金容易助长功利歪风,激化学霸学渣间的“人民内部矛盾”;但数额太低,则表面上你奖励了优胜者,实际上是让他们觉得被敷衍,反而会有付出与回报落差太大引起的失落感。适量的奖学金,让获奖者感受到实惠(说一元钱是“实惠”,在高物价的今天就是笑话),也让未获奖者心态平衡,不眼红不在意。这是给予学生“获得感”的重要“民生工程”。至于何为“适量”,我们可以另行讨论,此不赘言。

  至于“扶贫助学基金”,同样关乎“获得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对贫困生的“精准扶贫”因人而异,金额高过奖学金也是应该。不过我认为,校方“加大扶贫力度”也不应将奖学金预算统统挪到扶贫助学金当中。奖学归奖学,扶贫归扶贫,二者方式虽一,作用殊途,性质上也不一样,不该厚此薄彼如是。

  总而言之,我们学习不是只为了钱,但我们需要相当的奖学金,需要一定的“获得感”,可以既不至于庸俗短视,又能从中得到助推力。适量奖学金有何不可?(880字)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台阶,司空见惯。我们蹒跚学步的时候,就常常要克服台阶的障碍而爬上爬下。长大了我们见的台阶越来越多,不同地方的台阶各有特色,宫殿的台阶高大威严,宾馆的台阶豪华别致,泰山的台阶古朴漫长,校园的台阶端庄质朴……

“台阶”会引发你想些什么?请以“台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