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出来化缘,满心不情愿,看见几尾逆水而游的鱼,便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可它们正在享受快乐呢!”老和尚说,顺手一指河面上的落叶,“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享受这种随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适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 试题分析: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就必须认真审视材料,设法找出材料中有关立意的点滴“标识”,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走向”,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此作文题话题指向明确,但又不过于直白,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这是作文命题的一大规律。关注个体的成长,培养有道德素养的人才,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具体体现,也是作文命题发展的趋势与方向。此作文命题正是基于以上考虑。

例文 :

享受迎难而上的快乐

蚕蛹化蝶,必经钻心之痛,迎难而上才会华丽变身,享受光彩照人的快乐; 凤凰涅槃,必经灼肤之痛,迎难而上才会浴火重生,享受万众瞩目的快乐;

人亦如此,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才会像那逆水而游的鱼一样,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在人生的道路上又尽是崎岖和坎坷。当困难摆在你面前时,你会怎么办?是放弃,是逃避,还是……?不,朋友,那是懦弱,无能的表现。苏格拉底说:“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让我们在困境中奋斗吧,只有那样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大发明家爱迪生,在研究哪种灯泡内芯更耐用时,面对一次次的失败,他选择迎难而上,一千多次的实验,终于使他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一代史学家司马迁,在进行历史的记录时,面对宫刑带来的屈辱,他选择了迎难而上,最终完成《史记》,享受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快乐。

无臂钢琴师刘伟,在弹奏钢琴时,面对无臂的痛苦,仍然选择迎难而上,最终走入维也纳金色大厅,享受到鲜花和掌声的快乐。

困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只有在困境中才能锻炼出人才来。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在困难面前,我们怎样才能成为胜者呢?唯有迎难而上,不懈奋斗。

迎难而上需要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

八年屈辱的抗日战争,面对武器装备的落后,作战物资的短缺,敌我实力的悬殊, 中国__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退缩,并没有投降。就连那些抗日小英雄的姓名也不胜枚举: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小兵张嘎,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他们用自己极大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成为我们迎难而上的榜样。

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不畏艰难者总能走出一条攀登到顶峰的路;不管多么幽深的大海,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迎难而上激流勇进吧,荡起生命之舟,海浪为劈风斩浪的航船饯行,为随波逐流的轻舟送葬。

 “逆水而游”“费力辛苦”与“顺水而行”“安逸舒适”是一对辩证联系的矛盾统一体。“顺水而行”确实暂得安逸和舒适,但其“随波逐流”,如死去的“飘落黄叶”,“安逸和舒适”是短暂和无意义的。“逆水而行”虽然“费力辛苦”,但“享受的是奋斗的快乐”。材料中的核心词语即“奋斗”和“快乐”。

把握了材料核心内容后,有必要联系现实生活,进行由此及彼的深层思考,循事探理,条分缕析,形成生活的理性体验,以开掘思想的深度。社会生活中,有的人也如顺水漂流的“黄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殊不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有的人正如逆水而游的“鱼”,虽衣食用无忧,生活安逸,小有成就,却仍然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我奋斗,我快乐”的含义。

 只要分析深入,理解透彻,思辩准确,定能写出令人信服的文章来。 

参考立意:  快乐的含义是行动;不要随波逐流;要勇于逆流而上;在奋斗中享受快乐等。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可以抓住老和尚的话立意,“可它们正在享受快乐呢”“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享受这种随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适”,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立意的中心应是“奋斗”和“快乐”,考生只要围绕这两者立意即可。

四、写作(60分)

去年,北京某中学学生用手机拍摄了一辆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私家车。结果遭到私家车 上的四人下车“围攻”。这四个人一直在质问学生为什么要拍照,其中一女子不停地说: “你有什么权利啊,读书读傻了吧!”而这名学生则表示私家车占用自行车道,人人都有权 利拍照。该事件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极力为该生点赞,有网友认为学生应专心学习,也 有网友虽赞同这种勇气,却不支持他的这种做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高中学习中,我们曾邂逅过这样一些中外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曹操、祥林嫂、觉慧、翠

翠、林黛玉、卡西莫多、别里科夫、桑迪亚哥。他们或许打动过你青春的心灵,或许引发过你对社

会人生的思考。

请选择一到两个人物形象,根据其形象的特点和意义,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和思

考,或记叙某种与之相关的经历。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四、写作(60分)

22.参照2017年江西高考阅卷评分标准。

七.写作(4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推出“最佳公益行动”评选活动,下列三项公益行动被推荐参加评选:

(1)医院附近的饭店倡议来店就餐的顾客自愿购买“爱心饭菜”,并将“爱心饭菜”的菜单贴在墙上,家庭贫困的患者或家属可根据需要取下幕单领取免费食物。“墙上的餐桌”既为助人者提供了方便,也维护了受助者的尊严。

(2)某公益组织制作了主题为“动物也是易碎品”的绘本书,书中绘有十几种已经灭绝动物的卡通图象,这些动物共用一个易碎品标志形状的鼻子,巧妙而有趣地传递出“动物也是易碎品”的公益概念。

(3)网友通过QQ群和微信群发起了“众筹扶贫”公益行动,在网上推送贫困山区出产的绿色农副产品。这项公益行动让更多的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也让城市居民能够买到放心食材,实现了双赢(众筹:即大众筹资,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

上述三项公益行动,你认为哪一项可以当选“最佳”?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略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7新年伊始,电视评论人梁某在节目中抹黑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暗嘲人民公仆焦裕禄,质疑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英雄,并诋毁__,说__“爱显摆,好自我表现”“干好事,本身有他的动机”“写日记是想给大伙儿看”。这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愤慨,随即各电视台取消了与梁某有关的节目安排。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写作提示

审题立意:材料第一句话概述了梁某在节目中亵渎英雄的事件,并以__为例来讲明梁某的说法确实亵渎了英雄。第二句话说明材料的倾向性,明确广大观众和电视台的态度——坚决反对亵渎英雄。因此,可对梁某亵渎英雄的行为坚决否定和批判,可对广大观众的愤慨表示理解和支持,可对电视台的做法认可和点赞。一定要扣住材料明确态度,就事论事,可从一个角度谈深、谈透彻,也可多角度分层次阐述清楚。

四.写作(6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虽然整形失败的案件屡见不鲜、触目惊心,但丝毫没有影响整容业的异常火爆,而在整形的队伍中也不乏高中生的身影。据了解,整形热的出现,主要在于大多数人希望通过提升“颜值”获得更多的自信与机遇。

2015年身为阿里巴巴掌门人的马云,名列福布斯“全球科技百富榜”亚洲第一,美国《福布斯》杂志曾这样介绍马云:“深凹的额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副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更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

颜值时代,是“造脸”还是“修心”?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6、作文:

颜值时代,人们为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机遇而装扮容貌——“造脸”,在这些人看来,“我的形象我作主”,别人无可非议。而“修心”即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优雅的气质,磨砺心志,增加内涵,不忘初心,奋然前行。 

究竟是“造脸”好,还是“修心”佳?人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各人会作出不同的选择,但社会的主流会认同“修心”。 

如果为“修心”而热情“点赞”,那么下面的观点就是一串熠熠闪光的思想—— 

①“造脸”不如“修心” 

②修心终能赢得未来 

③愿为“修心”不修脸

 ④修心,扬起自信的风帆 ⑤修心胜于造脸 

⑥修心养性,守住真我 

⑦内在美胜于外在美 

⑧修心提升人格的内在美 

⑨万物之“美”皆源于“心”

 也可以从思辨的角度出发,在肯定“颜值”的前提下凸显修心的重要,起到辩证说理的目的。

颜值社会,更需“修心”

颜值诚可贵,修心价更高

 ③在看脸的时代学会修心

 ④修心养“颜” 

⑤颜值时代,修心为首 ⑥用实力“造脸” 

一个好标题,代表一个恰切的观点,意味着一个鲜活的思想。 写作文,从审题立意开始,拟好标题很重要。标题忌“偏”,“偏”了的标题,立意自然“偏”。 标题忌“空”,比如独词标题“修心”“造脸”和短语标题“外表与内心”“修心与造脸”“真实与虚假”等等。

四、写作(60分)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史铁生的《病隙碎笔》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是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的嗓子是多么安详。现在动不了了,才感觉只要健健康康、活蹦乱跳地活着,是多么幸福!”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大起大落的人生毕竟不常见,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生命里更多的是安静和平淡。小幸福贯穿着我们的一生,但也因其小,我们常常忽略掉它。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这种小幸福吗?

请根据材料确定立意,选好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四、作文 (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西番国有两个仙人在山中树下对弈,一老猴每日在树上观看,最终懂得了运思置子之法。仙人离开后,它就下树和人对弈,整个国家没有人胜过它。国王认为它很奇异,把它进献给中国,皇帝下诏让朝中高手与之对弈,又寻求四方高人与之对弈,都失败了。有人说杨靖善弈,皇帝派人找到他,让他与猴子对弈。杨靖请求放一盘鲜桃在桌边,然后再与猴子对弈。猴子心系于桃,于是接连失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22、【作文解析】猴子的弈术天下无双,很多人与之对弈都失败了。但杨靖抓住了猴子的弱点,用一盘鲜桃__它,使之在对弈的时候心思不能集中,最终获得了胜利。从杨靖的角度可立意为:面对困难,只要善于开动脑筋,就能找到应对之策;要打败对手,应做认真的分析,从而找到对手的弱点,对症下药 ,方能成功。从猴子的角度也可以立意,比如要注意消除自身的弱点、做事时须心无旁骛、越是胜利就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等。

五、写作(60分)

24.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__、邓稼先(你心中的英雄也许还有烛之武、荆轲、项羽等)……,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800字。

24.(60分)对于命题“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考生首先要明确写哪位英雄,例如题目既提示了岳飞、林则徐、邓世昌、__等战场英雄,也提示了邓稼先等可被称作“英雄”的杰出人才;第二要选择适合展现英雄形象的“一天”,例如岳飞在朱仙镇大破金兵时,与在__亭含冤而死时,显然对应着不同的风貌,这与考生的选择有关;第三要在这“一天”中,通过再现历史事件或虚构“我”与英雄的交流,塑造英雄人物的形象,其中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不可缺少。此外,还要体现“我”与英雄的关系,例如思想境界的相同与不同、英雄人物对“我”的感召,“我”对英雄人物的钦敬之情和效仿之志等。

三、写作(共60分)

24.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晒”,字典上的解释为“太阳把光和热照射到物体上”“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比喻置之不理,慢待”。现实生活中,在应用时,“晒”有“炫耀”的意思,如晒命(向别人吹嘘自己的身世);“晒”也有“公开”的意思,如权力必须晒在阳光下,晒福利等;“晒”,在网络上流行,有与人分享、展示自己的资源的意思,如晒心情、晒房子、晒摄影作品、晒旅游心得等。当然也有一些人把他人的隐私晒到网上,美其名曰“光明磊落地暴露”。
  一个“晒”字,内涵丰富,能够引发我们许多联想和思考。请你以“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明确文体,不少于800字。

24. 写作提示: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题目提示语中列举的“晒”的几种解释(①吸收阳光②炫耀③公开④展示⑤暴露并监督),为考生审题立意提供了多种选择。考生既可以以其中一种理解作为立意方向,但要注意立意的集中,所写内容必须在“晒”的范围内。晒是轻松随意的,也可以是庄重严肃的;可以是成长过程中自己的感悟,也可以是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可以是对历史事件、人物的真知灼见,也可以是对现实、网络世界的激浊扬清…… 作文时,学生有可能就“晒”的表层含意写作,而没有由表面现象深入实质(引发对公开、公平、公正、民主、监督等的思考)。优秀作文要在深刻这一点上下功夫。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