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6月26日,“大美甘肃”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一位甘肃高分(648分)考生的请求》的文章。文中19岁甘肃定西考生魏祥因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从半岁开始,父母就带他四处求医,三次大手术都未好转。此间,魏祥的父亲因病于2005年去世,这些年来母子俩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艰难。魏祥今年以648分的高考成绩报考清华大学,他希望清华大学“解决一间陋室供我娘儿俩济身”。
此事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相关新闻摘录如下:
①清华大学第一时间回应称,已为考生母子准备免费住宿,不会让任何一位学生因经济原因辍学!并对在求学路上荆棘丛生的学子们说: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②定西一中校长盛淑兰接受采访时说,学校没有给他单独补习或者辅导,他都是跟同学正常学习,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宽松的和谐的环境,让他感受到平常人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他没有和其他人有不同的地方。
③《钱江晚报》发文呼吁“平视魏祥母子”,文章写道:“魏祥只求‘陋室’一间?答案是:自尊与善良。魏祥的同学也说,在班级里,大家帮助魏祥,魏祥也帮助同学。在通常的观念中,他们是弱者,但往往就是这样的普通人,在践行、守护着善良、自尊等人类最基本也最珍贵的品质。”“随着魏祥的入学困难解决,希望魏祥不再是新闻热点,让他安安静静地学习、治疗,完成学业。”
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触动,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四、写作(60分)参高考评分标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60分)
父亲带孩子放河灯。
孩子说:“爸爸,河灯里的蜡烛一闪一闪真漂亮。”
爸爸说:“是的,但它容易熄灭,如果你喜欢它,就要小心保护它,别等灭了才后悔得哭鼻子哦。”
孩子问:“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么美的河灯放到河里去呢?”
爸爸回答道:“我们要许愿呀,如果我们希望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就要放开手中拥有的一些东西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3.作文立意参考:①从材料全文考虑,可以从教育、父爱等角度立意。②从父亲的第一句话考虑,可从对事物的珍惜等角度立意。③从父亲的第二句话考虑,可从得失、舍与得等角度立意。以上立意仅供参考!若有其他立意角度,可以根据作文材料的内容和实际情况,酌情研讨裁定。
五、作文(60分)
李小文是中国遥感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在他辞世多天后,媒体才发了一条短消息,送葬的也仅仅是一些他生前的学生;歌星姚贝娜离世前,很多媒体就开始大肆炒作,让年轻的生命消失在阵阵喧嚣中;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不如黄晓明的婚礼受人瞩目;王宝强、马蓉的离婚案霸屏数周,几乎掩盖了“奥运”的光芒。
这样的事情还在继续。它一遍遍冲刷着我们的眼球,同时也拷问着我们的内心。
要求:(1)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 (3)议论文。
作文立意
【立意与素材运用建议】
1. 反思娱乐至死、盲目跟风的浮躁世风
民众一味关注明星八卦,对于家国大事漠不关心,把茶余饭后的娱乐看作有价值,把正经严肃的事件当作无趣,这一方面见出国人的浮躁心态,另一方面也可见出国人缺少独立的价值判断,容易盲目跟风。
2.媒体报刊应找回良知
媒体报刊在热点引导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有自己的职业良知,不能只知迎合一部分民众的低级趣味,炒作热点,赚足眼球,那样至多是赢得短期利益,却牺牲了公信力和趣味,也没有了媒体人的社会担当。
3. 文化逐渐多元化,国人可以依据喜好选择关注的热点
在关注王宝强离婚事件的民众中,也不乏有识之士,他们不是站在娱乐八卦的立场上在旁观,而是理性地不乏同理心地分析背后的人情事理。不能把材料中的现象单纯地看成世风浮躁,其中包含着文化走向多元化的积极因素。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美国不少高校留学生习惯在宿舍门上张贴写有自己名字的门牌,以便于交流沟通。但前些日子,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留学生宿舍门上写有自己中文名字拼音的门牌被撕毁,而中国留学生只写有英文名字的门牌则安然无恙。
有人认为这是一起“种族歧视”事件;有人认为,中文名字对外国人来说的确不好发音,不便于交流;还有人认为,每个中文名字都有美好的寓意,不能放弃;还有人认为……
请根据你对“撕门牌”事件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2.【审题指导】
“这是一起‘种族歧视’事件”,这个观点切入了“撕门牌”事件的实质,面对种族歧视,我们该怎么办?这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想到这儿,思路也就有了。面对歧视,不能隐忍退让,而应敢于发声,去谴责,去抗议,为自己所属的群体争取利益,赢得理解。基于此,可立意为摒弃歧视,消灭歧视,拒绝歧视,并由此联想到相关素材,如圣雄甘地、马丁·路德·金、林肯、曼德拉等为争取民主和自由而斗争的人物,构思行文。
“中文名字对外国人来说的确不好发音,不便于交流”,这是文化融合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面对这种现象,从对方的角度而言,应该尊重文化的差异,包容异域文化;从自身的角度而言,应该让世界尊重中国文化。所以说,这个观点必须反驳。如果想写得再深刻一些,不妨问自己“为什么?”“怎么样?”如,为什么要包容?
“每个中文名字都有美好的寓意,不能放弃”,这个观点也是批驳第二个观点的理由之一,它站在民族自尊和自信的高度上谈我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难道不值得大书特书吗?向外国友人传递自己名字的厚重内涵,赢得对方尊重,不就是具体做法吗?基于此,可立意为弘扬中华文化之美。央视《朗读者》第一期播出后,迅速走红的翻译家许渊冲所从事的不就是在弘扬中华文化之美吗?类似的翻译家相信学生们也积累了不少素材,如傅雷、草婴、季羡林等。
当然,将三个当中的某两个甚至全部结合起来写,也应该是不错的。
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也可。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北京卫视推出的《非凡匠心》以寻访国宝级文化与技艺为内容,旨在推动文化和技艺的传承。央视的新闻专题片《大国工匠》既展示了工匠们功劳的成果,也歌颂了“敬业、责任和技术”的工匠精神,给为了实现中国梦默默地劳作着、探索着的匠人们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对此你有哪些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1.作文(60 分)
七、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资深心理测评师,常通过线上心理测试活动,对被测试者进行心理辅导,取得良好的调适效果。他认为,调整心理到最佳状态的途径有三条:学习更好的接纳自己;理解并欣赏他人;乐于工作学习并平衡生活。
比较上述三条途径,你认为哪一条是心理调整的最佳途径?根据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民国老课本由叶圣陶等人主编,丰子恺插图,其中有篇题为“蜘蛛结网”的课文:“蜘蛛在檐下结网,既成。一蜻蜓飞过,误触网中。小儿见之,持竿挑网,网破蜻蜓飞过。”
你对“小儿”的行为有何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3. 写作提示:
对于“小儿”的行为,可表示赞成,也可表示反对,还可辩证看待。
如赞成“小儿”的做法,可从小儿”的行为的本质是对生命关爱和尊重这一角度说理。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仁”是儒家思想的根基,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而佛家、道家更是讲博爱之心,慈悲万物,不可杀生,不可见死不救。从这一角度理解,唤起对生命的悲悯与关爱,应是教材编写者编写该课文的主要用意。
如反对“小儿”的做法,可从这样的角度说理:“小儿救蜻蜓”的行为,似乎又破坏了自然界物竞天择的生存法则,也有悖于我们当今所倡导的生态平衡、自然和谐的精神理念。
如辩证看待,可对“小儿”行为的利弊及其影响表达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从“人文”还是“自然”角度看问题,都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应重点围绕“为什么”而写作,即或赞成,或反对,或辩证看待“小儿”行为的理由;第二,立意应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若抛开材料内容,不是针对“小儿”的行为发表看法;或只把爱心、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当作话题泛泛而谈,应视为偏题之作。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谁年轻的时候没有过梦想,谁年少的时候没有过榜样?好的偶像能够成就一代人的志向、理想和美好的精神家园,而不好的偶像则会误人志向、毁人前程。在引导崇拜偶像时,我们要大力呼唤和推出“英雄偶像”,逐渐将那些“反面偶像”逐出舞台。
材料二:影视歌明星,总是引领着一个时代的流行潮流。无论是昙花一现的辉煌还是常青藤般的经久不衰,他们带给人们的震撼与激情,是可以穿透岁月和记忆的。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过类似的偶像情结,只不过因所处的时代不同,意义与价值观也随之大相径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动物游戏之谜》一文讲到,在进行战斗游戏时动物们会积极参与、默契配合,绝不会让参与游戏的对方受到任何伤害。人类社会也该如此,但有个寓言故事生动地反映了现实中一些人处事的心理:一个罪人为了能够早日脱离深渊,每天都向天使祈祷。天使决定帮助他,把悬梯放入深渊。罪人兴奋地爬上悬梯,但当他发现另一个罪人紧跟自己时,毫不犹豫地把那个人踢了下去。忽然,悬梯消失了,罪人发现自己仍在原地。罪人再次要求帮助时,天使说:“对不起,我已经给了你一次机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和抄袭。
22、作文
[思路点拨] 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谈到《动物游戏之谜》中动物在战斗游戏中能够相互配合,不让对方受到伤害。第二部分讲述一个寓言故事,祈祷的罪人因为踢下别人最终没能走出深渊。结合两个部分进行分析理解,即可得出材料想要表达的意思:生活在同一环境下的人们要学会相互帮助等。 由此可以得出相关立意:
① 会帮助别人;②学会配合;③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等。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提到德国,会想到啤酒喝汽车;提到瑞士,会想到手表和军刀;提到巴西,会想到桑巴和足球……那提到我们祖国呢?个人营销需要名片,中国“走出去”也同样需要。我们不仅有文化、美食、武术……更有响当当的“国家名片”。在高铁和核电相继成为国家的名片后,“寻找第三张国家名片”网络互动活动开始进入高潮,一大波有实力、有影响力的中国品牌、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创造脱颖而出,上述四个方面你觉得哪个更适合作为我国的第三张名片?请谈谈你的看法。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中国创造,当惊世界殊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各领域不断突破,取得一系列显著成绩。在经历中国仿造后,进入中国制造,再一跃进入中国创造,目前正向中国智造迈进。这些彰显了创新精神的重要。因此,我认为,这第三张名片应是中国创造。因为创造给了中华民族不竭的动力源泉。
②一个梦想有多大,坚持的毅力就有多么强;一个社会的类型什么样,它的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一个国家目标有多大,它所奔向的彼岸便有多宽广。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市场广阔,以及中国的消费之大,纷纷引来外资在华建厂。于是,大量印有中国字样的产品问世,而挂着的却是他国标签。名声大噪的苹果手机标价七八千,但却只付于中国产商百分之三点几的劳务费。在他们看来,中国只是生产的机器,核心的科技均为“苹果”总部所掌控。可见,粗放型经济不能转化为集约型经济,是我国工业的短板。
③而相比于古代丝绸之路,是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瓷与纺丝等技术,正是西方需要的,所以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盛唐时期的繁荣等可见一斑。由此可见,科技技术的含量决定了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规模与增长速度,更决定了它的综合国力。
④近代一百年来,落后腐败闭关锁国的晚清政府,虽有中兴,但这头“雄狮”,经不起西方列强先进的洋枪洋炮,在人家西方工业革命后,中华民族完败,因而任人宰割。在经历磨难后,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富起来。几十年的发展,聪明智慧的中华人,学习和掌握了核心技术,科技领域由仿造到制造,再到创造,推出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技术,制定自己的标准,中国创造“当惊世界殊!”
⑤随着中国创造过度到中国智造,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世界的较量,不再是凭借胳膊粗,力气大,而是科技竞争与智慧角逐。中国的高铁和核电技术全世界闻名,而中国科技领域的进步也是有所共睹,在创新方面中国也是信心满满与实力雄厚。科技强国,才能工业强国,开启了民族的寻梦之旅。古有印刷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今又有高铁和核电相继成为国家名片,科技创造再次引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⑥中国梦是十三亿人的梦。民族的崛起,是每个中国人精诚团结,顽强拼搏达成的。因此,培养创新精神是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打好基础,努力拼搏,形成创造性思维,义不容辞。我们改换的不仅是标签,更应是思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⑦身为中国人的我们,肩负着中华崛起的使命。在创新路上,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