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前段时间“成龙怒批小鲜肉”事件在圈中闹得沸沸扬扬,大哥直指某演员耍大牌,武打戏别人都帮忙拍完了,只是来拍几个喘喘气的镜头,还直喊累要收工,让他气得只想送上5个字,“看你几时完!”

随着电影时代的革新以及各种特效技术的发展,成家班或许已经不需要再如同当年一样每一场戏都“以命相搏”。但成家班留下的,也将一直传承的是一份对待影视艺术的态度与责任。早前成龙批判小鲜肉“耍大牌”、“看你几时完”不单单只是想去指责某些人,更是想提醒现在所有的青年演员,秉持着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拿出好的作品远比各种炒作,走歪门邪道来的有用的多。这也是成为影视圈常青树唯一的路。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写作(60分)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提到德国,会想到啤酒喝汽车;提到瑞士,会想到手表和军刀;提到巴西,会想到桑巴和足球……那提到我们祖国呢?个人营销需要名片,中国“走出去”也同样需要。我们不仅有文化、美食、武术……更有响当当的“国家名片”。在高铁和核电相继成为国家的名片后,“寻找第三张国家名片”网络互动活动开始进入高潮,一大波有实力、有影响力的中国品牌、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创造脱颖而出,上述四个方面你觉得哪个更适合作为我国的第三张名片?请谈谈你的看法。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中国创造,当惊世界殊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各领域不断突破,取得一系列显著成绩。在经历中国仿造后,进入中国制造,再一跃进入中国创造,目前正向中国智造迈进。这些彰显了创新精神的重要。因此,我认为,这第三张名片应是中国创造。因为创造给了中华民族不竭的动力源泉。

 ②一个梦想有多大,坚持的毅力就有多么强;一个社会的类型什么样,它的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一个国家目标有多大,它所奔向的彼岸便有多宽广。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市场广阔,以及中国的消费之大,纷纷引来外资在华建厂。于是,大量印有中国字样的产品问世,而挂着的却是他国标签。名声大噪的苹果手机标价七八千,但却只付于中国产商百分之三点几的劳务费。在他们看来,中国只是生产的机器,核心的科技均为“苹果”总部所掌控。可见,粗放型经济不能转化为集约型经济,是我国工业的短板。

③而相比于古代丝绸之路,是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瓷与纺丝等技术,正是西方需要的,所以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盛唐时期的繁荣等可见一斑。由此可见,科技技术的含量决定了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规模与增长速度,更决定了它的综合国力。

 ④近代一百年来,落后腐败闭关锁国的晚清政府,虽有中兴,但这头“雄狮”,经不起西方列强先进的洋枪洋炮,在人家西方工业革命后,中华民族完败,因而任人宰割。在经历磨难后,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富起来。几十年的发展,聪明智慧的中华人,学习和掌握了核心技术,科技领域由仿造到制造,再到创造,推出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技术,制定自己的标准,中国创造“当惊世界殊!”

⑤随着中国创造过度到中国智造,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世界的较量,不再是凭借胳膊粗,力气大,而是科技竞争与智慧角逐。中国的高铁和核电技术全世界闻名,而中国科技领域的进步也是有所共睹,在创新方面中国也是信心满满与实力雄厚。科技强国,才能工业强国,开启了民族的寻梦之旅。古有印刷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今又有高铁和核电相继成为国家名片,科技创造再次引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⑥中国梦是十三亿人的梦。民族的崛起,是每个中国人精诚团结,顽强拼搏达成的。因此,培养创新精神是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打好基础,努力拼搏,形成创造性思维,义不容辞。我们改换的不仅是标签,更应是思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⑦身为中国人的我们,肩负着中华崛起的使命。在创新路上,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昭华。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60分)

初中毕业,顺利考进了高中。欣慰之情未了,却猛可里发现,高中不是那么好读的。诚然,习惯了初中“扫盲”式学习的很多同学都在哀叹:“高中知识咋个那么难!”

由初中之易而至高中之难,这可是一道实实在在的坎啊!过好了这道坎,以后才有希望一路走好;过不好这道坎,未来的几年多半磕磕绊绊。

怎么办呢?

请以“一定要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注意:①所给材料只是个引子,考生写文章时,可用可不用。②考生文章一旦确定为抄袭之作,即在10分之内评分。

22、(略)

例文:                一定要跨过这道坎

记得小的时候,我很害怕夜间出门。每当太阳的最后一线光明被__吞噬的时候,就意味着我噩梦的开始。因为母亲知道我怕黑夜,所以母亲要帮我跨过惧怕黑夜这道坎。

一天夜里母亲让我去倒垃圾,我偷偷的望了望窗外,向母亲说了不字。尽管我看窗外的动作是那样的小,却还是让细心的母亲看到了。

母亲看了看漆黑的夜,用命令的口吻说:“你去倒垃圾!”我听出了母亲今天是铁了心要让我去倒那“该死的”垃圾,于是我极不情愿的拎着垃圾袋慢吞吞的去换鞋。平时30秒就可以系好的鞋带,我几乎用了一个多世纪才将它系好。在穿上最后一只鞋的时候我幻想母亲可以收回成命,但在系好最后一支鞋带时我知道我必须去面对黑夜了,就像太阳每天都必须升起一样。

我终于出了家门,向垃圾箱走去。二三十米的路程好像没有了尽头。白天看上去美丽的花花草草此时显得如此狰狞,平日里看上去高大的树木此时就像长着很多手的妖魔鬼怪。我试着唱歌给自己壮胆,可是听到自己颤抖的声音却更加害怕了,步子越来越小,几乎那二三十米的路程是我一步步挪过去的。

终于把垃圾送进了垃圾箱,我轻轻地呼了一口气,然后转身回家。突然听到了一声奇怪的声音,我不禁停住了脚步,身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身上的冷汗没完没了的冒,就像是趵突泉一样,脑子了的每一根神经都绷的紧紧上的。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不一会那个声音再响起。我什么都不管了,疯了一般向家里跑去,终于看到了路口那盏昏黄的路灯,但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它的光与太阳所发出的光不差上下。我站在路灯下看着自己刚才所走的那段路,轻轻的笑了,我对自己说“都已经走过来了,不是吗?”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向家里走去。

再看看刚才让我感到恐惧的东西,现在看来也没有那么__了,甚至觉得天上的星星更加明亮了,脚步也随之轻快了,终于回到了家。

母亲说:“丫头。黑夜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白天五光十色的世界固然美丽,但酝酿新生的黑夜也毫不逊色。知道吗?太阳它很孤单的,而夜空有月亮和那么多的星星陪着,夜空也有光啊,只是不像白天的那么强烈,夜晚的很柔和。也有很多人喜欢研究夜空,你不是喜欢星星吗?既然喜欢星星那就更不应害怕黑夜啊,要跨过惧怕黑夜这道坎你才能说自己喜欢星星,懂吗?”

我郑重的点点头,其实我早就明白了,就在那盏路灯下,我知道了自己已经跨过了恐惧黑夜这道坎,也知道我已经学会了战胜自己,更加明白以后的人生中将会有许许多多的坎等待着我去跨越,只要拿出战胜自己的勇气,无论多大的坎我都能跨越。

我期待着。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和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

青春是一种宣言,昭示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青春是一种勇气,奔跑着渴望找到未来的答案。青春是一种年轻的心态,它永远不会消逝;青春具有永恒的魅力,它愈发历久弥新。——《朗读者》第一季最后一期开篇词

关于”青春”,正在经历青春的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我看青春”或“我的青春”为副标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少于800字。

感悟青春

            ——我看青春

青春在哪里?青春是什么?青春不是生命的一段时光,不是指红润的脸颊和嘴唇,它是不懈的干劲,丰富的想象力和滚烫的情怀。

青春是一首歌,让你用如火的精力唱出她的生命;青春是一个梦,让你抚去任何虚妄的痕迹;用坚定的足音将她羽化为现实的的辉煌,青春是仅属于你一次的花香,让你在幸福的时候,要更加珍惜,苦难的时候,要更加坚韧,悉心地采撷每一种花的标本,留住那永恒的生命的芳香??????

青春如画,亮丽得让人炫目,充实得让人神往。其间没有阴暗和沉郁,而是映出了色彩的斑斓。青春如歌,有首轻快的歌,一首成熟的歌,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唱出了无悔的骄傲。青春如诗,婉转、清丽又气势恢弘,是用包含深情的笔描述的最灿烂的人生篇章。青春是大雾弥漫的天气,那种朦胧很快就会被朝阳驱散;青春像燃烧的火焰,蓬勃向上,愿意把光和热无私奉献。青春就是生命春意正浓时鲜活的记忆。信心、爱与美丽的梦想将使青春永驻,青春将使我们对未来充满新奇,使我们有勇气去面对眼前的一切。

青春给予我们激情,我们就要热烈地拥抱生活;青春给予我们力量,我们就要执著地拼搏追求;青春给予我们思考,我们就要理智地处世为人;青春给予我们勇气,我们就要无畏地接受挑战;青春给予我们梦想,我们就要大胆地去创造。【版权所有:21教育】

青春的美丽离不开理想的放飞,放飞的理想如果没有拼搏的汗水、失败的挫折、凝聚的智慧,那么,理想就只能是幻想。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努力吧,请珍惜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去实现你远大的理想。只在乎个人的利益与得失,只追求吃喝玩乐,那是猪栏式的理想。只有将自己的才华尽情展现在社会这个舞台上,那才是真正远大的理想。要珍惜青春,因为青春是美好的,令人神往,令人怦然心动。它是无价的!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首先应当把握材料内涵,这两则材料都发表了对“青春”的看法,材料一中的观点可以提炼为: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材料二则诠释了“青春”的含义。作文时,可以从这两则材料中选取一点,也可以综合论述。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__)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__)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期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母亲带着三岁大的孩子从正在进行水管作业的工人们身边路过,边走边告诉孩子:“多亏了叔叔们辛苦地劳动,宝宝才能喝上甘甜的水哦。来跟叔叔们说句谢谢再走吧!”又有一位母亲带着自己的小孩从同一个地方经过,她这样对孩子说:“宝宝要是不学习,长大就只能干这种活哦。”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6月26日,“大美甘肃”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一位甘肃高分(648分)考生的请求》的文章。文中19岁甘肃定西考生魏祥因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从半岁开始,父母就带他四处求医,三次大手术都未好转。此间,魏祥的父亲因病于2005年去世,这些年来母子俩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艰难。魏祥今年以648分的高考成绩报考清华大学,他希望清华大学“解决一间陋室供我娘儿俩济身”。

此事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相关新闻摘录如下:

①清华大学第一时间回应称,已为考生母子准备免费住宿,不会让任何一位学生因经济原因辍学!并对在求学路上荆棘丛生的学子们说: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②定西一中校长盛淑兰接受采访时说,学校没有给他单独补习或者辅导,他都是跟同学正常学习,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宽松的和谐的环境,让他感受到平常人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他没有和其他人有不同的地方。

③《钱江晚报》发文呼吁“平视魏祥母子”,文章写道:“魏祥只求‘陋室’一间?答案是:自尊与善良。魏祥的同学也说,在班级里,大家帮助魏祥,魏祥也帮助同学。在通常的观念中,他们是弱者,但往往就是这样的普通人,在践行、守护着善良、自尊等人类最基本也最珍贵的品质。”“随着魏祥的入学困难解决,希望魏祥不再是新闻热点,让他安安静静地学习、治疗,完成学业。”

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触动,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四、写作(60分)参高考评分标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60分)

父亲带孩子放河灯。

孩子说:“爸爸,河灯里的蜡烛一闪一闪真漂亮。”

爸爸说:“是的,但它容易熄灭,如果你喜欢它,就要小心保护它,别等灭了才后悔得哭鼻子哦。”

孩子问:“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么美的河灯放到河里去呢?”

爸爸回答道:“我们要许愿呀,如果我们希望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就要放开手中拥有的一些东西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3.作文立意参考:①从材料全文考虑,可以从教育、父爱等角度立意。②从父亲的第一句话考虑,可从对事物的珍惜等角度立意。③从父亲的第二句话考虑,可从得失、舍与得等角度立意。以上立意仅供参考!若有其他立意角度,可以根据作文材料的内容和实际情况,酌情研讨裁定。

五、作文(60分)

李小文是中国遥感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在他辞世多天后,媒体才发了一条短消息,送葬的也仅仅是一些他生前的学生;歌星姚贝娜离世前,很多媒体就开始大肆炒作,让年轻的生命消失在阵阵喧嚣中;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不如黄晓明的婚礼受人瞩目;王宝强、马蓉的离婚案霸屏数周,几乎掩盖了“奥运”的光芒。

这样的事情还在继续。它一遍遍冲刷着我们的眼球,同时也拷问着我们的内心。

要求:(1)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 (3)议论文。

作文立意

【立意与素材运用建议】

1. 反思娱乐至死、盲目跟风的浮躁世风

民众一味关注明星八卦,对于家国大事漠不关心,把茶余饭后的娱乐看作有价值,把正经严肃的事件当作无趣,这一方面见出国人的浮躁心态,另一方面也可见出国人缺少独立的价值判断,容易盲目跟风。

2.媒体报刊应找回良知

媒体报刊在热点引导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有自己的职业良知,不能只知迎合一部分民众的低级趣味,炒作热点,赚足眼球,那样至多是赢得短期利益,却牺牲了公信力和趣味,也没有了媒体人的社会担当。

3. 文化逐渐多元化,国人可以依据喜好选择关注的热点

在关注王宝强离婚事件的民众中,也不乏有识之士,他们不是站在娱乐八卦的立场上在旁观,而是理性地不乏同理心地分析背后的人情事理。不能把材料中的现象单纯地看成世风浮躁,其中包含着文化走向多元化的积极因素。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美国不少高校留学生习惯在宿舍门上张贴写有自己名字的门牌,以便于交流沟通。但前些日子,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留学生宿舍门上写有自己中文名字拼音的门牌被撕毁,而中国留学生只写有英文名字的门牌则安然无恙。
有人认为这是一起“种族歧视”事件;有人认为,中文名字对外国人来说的确不好发音,不便于交流;还有人认为,每个中文名字都有美好的寓意,不能放弃;还有人认为……
请根据你对“撕门牌”事件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2.【审题指导】

“这是一起‘种族歧视’事件”,这个观点切入了“撕门牌”事件的实质,面对种族歧视,我们该怎么办?这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想到这儿,思路也就有了。面对歧视,不能隐忍退让,而应敢于发声,去谴责,去抗议,为自己所属的群体争取利益,赢得理解。基于此,可立意为摒弃歧视,消灭歧视,拒绝歧视,并由此联想到相关素材,如圣雄甘地、马丁·路德·金、林肯、曼德拉等为争取民主和自由而斗争的人物,构思行文。

“中文名字对外国人来说的确不好发音,不便于交流”,这是文化融合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面对这种现象,从对方的角度而言,应该尊重文化的差异,包容异域文化;从自身的角度而言,应该让世界尊重中国文化。所以说,这个观点必须反驳。如果想写得再深刻一些,不妨问自己“为什么?”“怎么样?”如,为什么要包容?

“每个中文名字都有美好的寓意,不能放弃”,这个观点也是批驳第二个观点的理由之一,它站在民族自尊和自信的高度上谈我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难道不值得大书特书吗?向外国友人传递自己名字的厚重内涵,赢得对方尊重,不就是具体做法吗?基于此,可立意为弘扬中华文化之美。央视《朗读者》第一期播出后,迅速走红的翻译家许渊冲所从事的不就是在弘扬中华文化之美吗?类似的翻译家相信学生们也积累了不少素材,如傅雷、草婴、季羡林等。

当然,将三个当中的某两个甚至全部结合起来写,也应该是不错的。

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也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