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一次,一个大规模音乐会主持人想邀请瑞士钢琴家塔贝尔格做表演,塔贝尔格问演奏会什么时候开始,主持人说一个星期后。塔贝尔格拒绝了,因为他想演奏新曲目,练习时间不够。主持人不解的问他:“大师还用练习么?”塔贝尔格说:“每次发表新作品,我至少要练习1500次。一天练习50次,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如果您能等一个月,那可以。如果不能,很抱歉,只能拒绝您的邀请了。”钢琴家为什么会拒绝邀请?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22.【立意提示】可以在钢琴家的角度,说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
主持人的角度的话,要尊重别人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美国不少高校留学生习惯在宿舍门上张贴写有自己名字的门牌,以便于交流沟通。但前些日子,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留学生宿舍门上写有自己中文名字拼音的门牌被撕毁,而中国留学生只写有英文名字的门牌则安然无恙。
有人认为这是一起“种族歧视”事件;有人认为,中文名字对外国人来说的确不好发音,不便于交流;还有人认为,每个中文名字都有美好的寓意,不能放弃;还有人认为……
请根据你对“撕门牌”事件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2.【审题指导】

“这是一起‘种族歧视’事件”,这个观点切入了“撕门牌”事件的实质,面对种族歧视,我们该怎么办?这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想到这儿,思路也就有了。面对歧视,不能隐忍退让,而应敢于发声,去谴责,去抗议,为自己所属的群体争取利益,赢得理解。基于此,可立意为摒弃歧视,消灭歧视,拒绝歧视,并由此联想到相关素材,如圣雄甘地、马丁·路德·金、林肯、曼德拉等为争取民主和自由而斗争的人物,构思行文。

“中文名字对外国人来说的确不好发音,不便于交流”,这是文化融合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面对这种现象,从对方的角度而言,应该尊重文化的差异,包容异域文化;从自身的角度而言,应该让世界尊重中国文化。所以说,这个观点必须反驳。如果想写得再深刻一些,不妨问自己“为什么?”“怎么样?”如,为什么要包容?

“每个中文名字都有美好的寓意,不能放弃”,这个观点也是批驳第二个观点的理由之一,它站在民族自尊和自信的高度上谈我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难道不值得大书特书吗?向外国友人传递自己名字的厚重内涵,赢得对方尊重,不就是具体做法吗?基于此,可立意为弘扬中华文化之美。央视《朗读者》第一期播出后,迅速走红的翻译家许渊冲所从事的不就是在弘扬中华文化之美吗?类似的翻译家相信学生们也积累了不少素材,如傅雷、草婴、季羡林等。

当然,将三个当中的某两个甚至全部结合起来写,也应该是不错的。

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也可。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北京卫视推出的《非凡匠心》以寻访国宝级文化与技艺为内容,旨在推动文化和技艺的传承。央视的新闻专题片《大国工匠》既展示了工匠们功劳的成果,也歌颂了“敬业、责任和技术”的工匠精神,给为了实现中国梦默默地劳作着、探索着的匠人们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对此你有哪些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1.作文(60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6月26日,“大美甘肃”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一位甘肃高分(648分)考生的请求》的文章。文中19岁甘肃定西考生魏祥因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从半岁开始,父母就带他四处求医,三次大手术都未好转。此间,魏祥的父亲因病于2005年去世,这些年来母子俩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艰难。魏祥今年以648分的高考成绩报考清华大学,他希望清华大学“解决一间陋室供我娘儿俩济身”。

此事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相关新闻摘录如下:

①清华大学第一时间回应称,已为考生母子准备免费住宿,不会让任何一位学生因经济原因辍学!并对在求学路上荆棘丛生的学子们说: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②定西一中校长盛淑兰接受采访时说,学校没有给他单独补习或者辅导,他都是跟同学正常学习,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宽松的和谐的环境,让他感受到平常人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他没有和其他人有不同的地方。

③《钱江晚报》发文呼吁“平视魏祥母子”,文章写道:“魏祥只求‘陋室’一间?答案是:自尊与善良。魏祥的同学也说,在班级里,大家帮助魏祥,魏祥也帮助同学。在通常的观念中,他们是弱者,但往往就是这样的普通人,在践行、守护着善良、自尊等人类最基本也最珍贵的品质。”“随着魏祥的入学困难解决,希望魏祥不再是新闻热点,让他安安静静地学习、治疗,完成学业。”

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触动,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四、写作(60分)参高考评分标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60分)

父亲带孩子放河灯。

孩子说:“爸爸,河灯里的蜡烛一闪一闪真漂亮。”

爸爸说:“是的,但它容易熄灭,如果你喜欢它,就要小心保护它,别等灭了才后悔得哭鼻子哦。”

孩子问:“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么美的河灯放到河里去呢?”

爸爸回答道:“我们要许愿呀,如果我们希望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就要放开手中拥有的一些东西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3.作文立意参考:①从材料全文考虑,可以从教育、父爱等角度立意。②从父亲的第一句话考虑,可从对事物的珍惜等角度立意。③从父亲的第二句话考虑,可从得失、舍与得等角度立意。以上立意仅供参考!若有其他立意角度,可以根据作文材料的内容和实际情况,酌情研讨裁定。

五、作文(60分)

李小文是中国遥感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在他辞世多天后,媒体才发了一条短消息,送葬的也仅仅是一些他生前的学生;歌星姚贝娜离世前,很多媒体就开始大肆炒作,让年轻的生命消失在阵阵喧嚣中;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不如黄晓明的婚礼受人瞩目;王宝强、马蓉的离婚案霸屏数周,几乎掩盖了“奥运”的光芒。

这样的事情还在继续。它一遍遍冲刷着我们的眼球,同时也拷问着我们的内心。

要求:(1)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 (3)议论文。

作文立意

【立意与素材运用建议】

1. 反思娱乐至死、盲目跟风的浮躁世风

民众一味关注明星八卦,对于家国大事漠不关心,把茶余饭后的娱乐看作有价值,把正经严肃的事件当作无趣,这一方面见出国人的浮躁心态,另一方面也可见出国人缺少独立的价值判断,容易盲目跟风。

2. 媒体报刊应找回良知

媒体报刊在热点引导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有自己的职业良知,不能只知迎合一部分民众的低级趣味,炒作热点,赚足眼球,那样至多是赢得短期利益,却牺牲了公信力和趣味,也没有了媒体人的社会担当。

3. 文化逐渐多元化,国人可以依据喜好选择关注的热点

在关注王宝强离婚事件的民众中,也不乏有识之士,他们不是站在娱乐八卦的立场上在旁观,而是理性地不乏同理心地分析背后的人情事理。不能把材料中的现象单纯地看成世风浮躁,其中包含着文化走向多元化的积极因素。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一场电视访谈节目中,清华大学的学生梁某表达了他的人生迷茫: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针对梁某的困惑,三位嘉宾作出了这样的人生提示:

甲:你不问社会需要什么,也不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乙: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丙:我觉得,你先弄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如果你是鱼,就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就不要痴情海洋。

以上甲乙丙的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请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价值判断。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台湾爱乐乐团到大陆某市演出,场地两侧不断打出“演出中请勿摄影录音”字幕。演出中,不少观众被精彩表演所感染而猛拍猛录。在场地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发现谁违规,就用镭射光笔直接照谁,被照观众有的自觉理亏,有的恼羞成怒,现场秩序时好时坏。演出后,爱乐乐团官方微博发出帖子,表明不欢迎那些不尊重艺术的观众。

对以上这件事,你是怎么看?请你以网友的身份,对爱乐乐团、观众或工作人员的表现加以评论,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完成写作任务。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下水作文】

文明社会 你我共建

看罢材料,感触颇多。

观众与工作人员看似处理问题方式相左,实则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惊人地一致。观众的猛拍猛录,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但工作人员用镭射光笔直射拍照观众,何尝不是如此?

毫不否认,观众的狂拍猛录,确实有对艺术的热爱的成分;但热爱它就要去尊重它;当场地两侧不断打出“演出中请勿摄影录音”字幕时,不知道那些艺术的爱好者是没有看见还是太过于热情而忽视了字幕的存在?也毫不否认,工作人员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但当他们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在履行他们的工作职责时,那还是对工作的负责吗?无论是观众还是工作人员,这种热爱或工作的方式着实不能让人认可,这是一种相当不文明的行为。

也许,有人会说,工作人员用镭射笔照射拍录的观众是为了维护现场秩序,是工作的需要;是的,我并不否认这个事实,甚至也能认为是尽责的体现;但是,这种“你不听我的劝阻,我就照你出丑”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让人感觉不到一个文明和谐社会的公民应有的素质。

也许,有人会说,观众不就是拍几张照片吗?不错,只是拍几张照片;如果演员本身不反对的话,这一举动似乎也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场地两侧是不断打出“演出中请勿摄影录音”字幕的;那么,一个文明礼貌的观众是应该用热情掌声表示对演员的欣赏,而不是一味狂拍猛摄。这不禁让人发问:他们的拍摄录音仅仅源于对艺术热爱这一个单纯的目的吗?

绝非如此。林语堂曾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个人主义者组成的民族,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感受而不顾他人。”虽然,这句话说得有些极端,但看看那些狂拍猛录的身影,不正源于这样的一种心理吗?是的,观众的行为是源于这样的一种心理潜意识的行为。古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观众在行使他们的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时,可曾想过演员是否愿意?

荒唐在于此,可怕也在于此。

荒唐在于观众自身不愿意接受这类行为却偏偏潜意识去做,可怕在于观众潜意识里根本不认为这类行为是错的;更可怕的是有这种行为或潜意识的绝不仅仅只是这些观众!

这就涉及到我们中华文化的弱点——疏于公共意识,这种意识的疏于会给我们贴上有色标签,那标签上写着“素质低下”。

是的,公共空间,是最大的文化作品,是最大的文化课堂;一言一行,一点一滴,都折射出文明素质。共建文明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个人的肩负的责任。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

比尔·盖茨说:“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

读了这两位名人关于自尊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 800 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24.写作(60分)

立意分析与参考立意:

  1.苏霍姆林斯基是站在人类的品格角度强调自尊的重要性,比尔·盖茨则是站在对人的评价的角度谈没有成就以前,不要过分强调自尊。苏霍姆林斯基在比较中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尊;比尔·盖茨认为自尊是建立在成就上的,没有成就而过度强调自尊是没有意义的,讲自尊是需要条件的。

  2. 顺着材料的指向,还可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当世界不在意你的自尊时,你还在意自尊吗?成就和自尊是什么关系?在没有成就的情况下,什么是不过分强调自尊?那些在追求成就途中的失败者,他们有无自尊?对这些问题,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如当世界抛弃了我,我也不能抛弃自己;没有实际成就的自尊是孤单脆弱的;过分自尊是一种自卑;成功让你更有自尊;我的自尊与成功失败无关等等。

综上所析,可立意如下:①无论成败,自尊永远至高无上。②成就不是尊严的尺子。③人最高贵的品格是尊严。④在没有成就以前,我们更应该讲自尊。⑤没有实际成就的自尊是脆弱的。⑥一味讲自尊是为了掩盖自卑。

两者结合可最佳立意为:捍卫自尊,追求成功。

建议基准分44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一见钟情的有缘人,狭路相逢的敌人,爱你的人,你爱的人,甚至还有书本里、荧屏中的人。他(她)们曾走过你的生活,走进你的生命,其中总有这么一个人给了你不多不少,刚刚好的感动或者感悟。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拟题目,不得套作或抄袭。

作文参考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