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小诗,按要求作文。

儿时,只要听到一声妈妈的呼唤,就破涕为笑了。

青年时,只要听到一声恋人的呼唤,就转愁为喜了。

中年时,只要听到一声儿女的呼唤,就苦累全消了。

老年时,只要听到一声孙儿的呼唤,就返老还童了。

在人声之路的跋涉中,这一声声的呼唤是春天的鲜花,是夏天的清泉,是秋天的果实,是冬天的炉火,是一支最甜美的歌,是一首最动人的诗。人的一生中又何止是有亲人的“呼唤”,整个社会又何尝不时时、处处回荡着“呼唤”的声音。

请以“呼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今年4月,中国国民党荣誉__连战回到福建祭祖,请你以福建学子的身份写一段真切自然,简洁得体的欢迎辞。(不得出现与考生真实身份有关的人名、市县名及山水地理名等信息:不超过60字。

示例:尊敬的连战先生,我们福建学子热烈欢迎您回乡祭祖,愿您"寻机之旅" 顺利、圆满和愉快,期盼您和家人常网家看看。

创新思维课上,同学们讨论热烈,发言踊跃,其中最能引起师生关注的话题有:

(1)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

(2)戈多今天已经来了

(3)留一点空白

这三个话题引发你怎样的想象、感情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一个话题,自觉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该话题范围之内。

阅读下文,按要求写作。

有这样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 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可上尉并没有立刻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哪儿。他顾不上多想 ,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第二个故事:古时候,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都压得 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把这两个故事联系在一起也许有些牵强,但他们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故事中的小战士和弟弟是幸运的,但更加幸运的是故事中的上尉和大哥,因为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助人与自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不要写成诗歌)。

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700字。⑤不得抄袭

作文

以“下雨了,这真奇妙……”为开头,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自拟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现实世界中有各式各样的墙,用砖砌的,用石头垒的,用土筑的……它主要起隔断或屏障作用,这些墙是有形的,可以看得见的,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无形的墙。

请以“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收获”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作文

读诗,不仅能带来美的享受,还常常伴有哲理的启迪,引发对生活的思考。读下面这首短诗,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呢?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世上

好像——

只有沙最不值钱,

然而

最宝贵的东西——金

就在它的里面。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汉语里,“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

请根据你对上述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系起来思考。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