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瞬间可以留下永恒的记忆。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请以“难忘瞬间”为话题作文。

那浑小子

周末补课回来,一进门,孩子就前前后后咕咕哝哝,问某某男生打电话给我了没有。怎么回事呢?很是气巴巴的,可不像我平时的那个乖孩子呀,那浑小子!

说是好心好意替他找我的联系号码,还凶巴巴的喊叫,快点、快点!喊什么喊!快什么快?那嘴噘得老高,意思是那还像是老沈的学生吗。好没礼貌,那浑小子!

嘿,学校新曙钟报社外派的一位男生,在印刷厂商谈出版事宜。我本来只叮嘱他们放精神点,让出版商把打好的稿件以word文档形式发到我的电子邮箱里备用。他倒好,在电话里说什么一百块钱全补了啊,其他的也大多一样,一点没有由头,真真叫人半懂不懂的。怪不得孩子好不高兴,说还文学社的外派代表呢。没头没脑,那浑小子!

事后,那学生也乖巧,插着茬儿上前了,不好意思地向我那宝贝孩子赔小心。打电话主要是为了跟商家进一步谈判,谁愿让自己吃现亏呢!当着面打电话,即时给商家传达一个提示信息。也不是我上前来办事的人道行浅薄,不给他们留有余地,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都听到了吧,是学校老师的意思,是学校领导的指示!再说啦,用人家的电话,给钱吧,他们肯定不好接,那多小气;不给吧,自己过意不去呀,经济时代嘛,向钱看也能理解;不过话说回头,还要等你磨磨蹭蹭,去七寻八寻,拖长了时间,就更过意不去啦。那不,就吼了小师妹呀。无非也是做个样子,给人家看的;回头再来负荆请罪,毕竟是熟人熟事好商量嗒,喔!孩子学给我听时,还很滑稽地模仿着呢。古灵精怪,那浑小子!

这不就结了,好啦,没事啦!那种无礼貌、没头没脑,倒成了一种应对方略了,似乎很有礼貌、很有头脑,有理、有礼;有利、有厉。无理(礼)而妙,那浑小子!

有时候,我们仰天俯地,观花望月,琢磨身边的人和事,老觉得这个不顺眼,那样不称心。其实,都是由着自我一时的兴会,具体的心境和习常的定势,误了我们多少事呀。当我们静下心来,设身处地地站到对方的立场来回味,哪怕只能做到那么一点点,说不定最不可原谅的错误,都是刻骨铭心的美丽。要是再有了一定的时空距离,那美丽势必更为温馨。

我和孩子都笑了,那浑小子。“财富”——话题作文讲评一、《代汉语词典》对财富的定义是“具有价值的东西”,包括自然财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金钱只是财富的一部分。

谈论有关钱的问题并不就是粗俗的。人性中一些最优秀的品质与正确对待金钱的态度紧密相关。成功的人生不是排斥金钱的人生。但要记住: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我们没有必要回避对金钱或者财富的讨论。金钱是一个矛盾体,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充任多重角色。人们时而趋之若骛,时而避之惟恐不及。其实金钱本身并不包含价值观和道德评判在内。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财富,你会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积累财富的历史。站在生命的高度看待财富,你会发现财富和一个人的生命存在息息相关。


解析:

生活中多的是永难忘怀的精彩瞬间,“朝花夕拾”也总是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刻骨铭心的记忆。话题“难忘瞬间”是一个动宾短语,落笔的中心在“瞬间”,但也不能忘了之前还有一个基本的限定“难忘”。既然是“难忘”,自然有话可说。不过,既然是写瞬间,文章所写内容的时间跨度相对就短暂些;当然,也可以写一段经历较长时间的事情,但相对于那精彩的瞬间而言,此前此后则应是背景、铺垫和尾声。对“瞬间”的描写应非常细腻,同时也要应该尽可能地撒得开又收得拢,最好对“瞬间”的美作画龙点睛的揭示。

色彩是丰富而蕴藉深厚的,深沉庄重的黑,单纯皎洁的白,盎然的生机绿,宽厚的深海蓝,热烈的火样红,娇嫩的葵花黄……我们往往能够把我们的情感与象征倾注于五颜六色中——

请以“色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编写故事,可以抒发情感,可以发表议论,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

在我睁开双眼的第一秒,世界是一片灰色。在那之后,爸爸妈妈给我看了许多图片。其中有一张,是有五个圆环连在一起的图案。虽然颜色深浅不一,但我看不懂有什么区别。因为,我还不懂得这样、那样的色彩,它们在我眼里,始终如一。

3岁,在幼儿园里结交到了朋友。虽然是朦胧的记忆,但我依然记得它们留下的痕迹。鲜艳的红色,耀眼的黄色,柔和的蓝色。漂亮的三色点亮了星空。

5岁,已经接触了一些人。懵懂地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美丽,更多的颜色融入进来。世界已经不是刚开始单调的一色,有着更可爱的粉色、更纯洁的白色、更漂亮的紫色。于是我笑了起来。

8岁,踏入了小学生活。开始逐渐适应有着作业、学科的生活。然后发现了奇妙的东西——原来黄色和蓝色融合在一起是青草的绿色,原来黄色和绿色混合在一块是天空的蓝色。它们互相交错,出现的却是另一种色彩。

10岁,快速成长起来。终于知道除了善良的颜色外还有一种,黑色。是红色、黄色、蓝色搅和在一起产生的色彩。傻傻地看着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勾心斗角,却不知觉地在画画时不用黑色。

12岁,我的世界里已经变得缤纷多彩。无论谁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抹色彩。也明白了其实黑色也是有白色的一面的,而白色也隐藏着自己黑色的面容。形容它们时已经不止是“漂亮、美丽、可爱、耀眼”了。热情的红色、活泼的橙色、希望的黄色、朝气的绿色、坚强的青色、清新的蓝色、高贵的紫色、温暖的褐色、神圣的白色、浑厚的灰色、神秘的黑色、光荣的金色。

而颜色也不仅仅是原来的自己了。象征着环保的绿色,欢快地点上橄榄枝,绿色的橄榄枝让大地恢复的生机。红色和黄色组成了飘扬着的国旗,表明着我们是自豪的中国人。

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后,我发现了,有一种色彩,是全世界的人都看得到的色彩。

它从我出生伴随到现在,它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色彩,它是五种色彩融合在一起的美丽。它——就是奥运五环。

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蓝色代表欧洲,红色代表美洲,绿色代表大洋洲。每个国家都能在那其中找到自己国旗的颜色。它象征着五大洲人民的团结,共振奥运精神!

蓝、黑、红、黄、绿,五环紧紧相扣,连成世界上最绚烂的一笔。

那般绚丽的五环的颜色——便是我眼中的色彩了。


解析:

人生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自己可以把人生描绘成五彩,诸如五彩人生路。

可以写人生的色彩(比喻义),也可以写自然的色彩(本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作文。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花重锦官城。当春日的惠风吹拂面庞,那些发生在春天里的如烟往事,会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浮上心头;当春日的暖阳温情拥抱,那些曾一起走过春天的鲜活面容,会在我们的心底挥之不去……

请以“春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卷面整洁,书写端正,字数不少于800。


解析:

以“向风而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析:

“向风而歌”充满诗意色彩。“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风、暖风、朔风、风气、风尚、风情,自然之风、社会之风、文化之风……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风”。时代之风,它从昨天吹来,又向着未来吹去……沐浴着时代之风,我们无法抑制歌唱的欲望。“歌”,可以是歌唱,可以是歌颂,但文章的情感基调都应该是积极的、昂扬的、向上的,要抒发的应是发现的喜悦、奋发的激情,当然也不排除理性的思考。这个话题适宜于各种文体,可以写成非常纯粹的“风之颂”,也可以抓住生活中某一种积极的现象来表达时代之风的内涵,甚至可以表现自我的一种胸襟、一种意气、一种情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个“大”话题,并非一定要写成“大”文章,空话、大话是要防止的,从“小”中表现出大时代才是最值得赞赏的。

作文

在这个偶像当道的年代,形形色色的偶像如潮水一般涌进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少男少女们。偶像崇拜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信你也一定有自己的偶像,关于偶像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以“偶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一句话,一篇文章,一本书,一件事,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可成为经典。

请你以“经典”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自拟题目。4、不少于800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的四种能力:一是对社会和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及其创造性思维;二是记叙、描写、议论或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能力;三是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四是调动语言及知识积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准确、鲜明、生动。

立意提示:可用在话题前后添加词语的方法拟题立意。如“创作经典”、“雕琢经典”、“经典的人生”、“经典的事业”、“经典引导我奋斗”、“经典改变了我的生活”等等。本作文为话题型作文,话题前的文字材料旨在引导考生对话题含义的理解,明确写作的具体内容和范围。本话题“经典”的含义,既可指那些具有权威性的,典范性的著作,也可指那些具有典范性的,有一定影响的东西。能成为“经典”的东西很多:历史的、现实的;伟人的、平凡人的,考生自己的;或一句话、一个动作、一部作品,或一件事,或一个物件……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老子有言:“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刑”通“形”)也,高下之相盈也,先后之相随也。”诚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先与后,都因“比”而存在,生活无处不存在比。比有时很必要,但有时是一种不自量力;比有时令人失落,有时使人奋进……

你对“比”有怎样的体会或见解?请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201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解析: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德国著名生理学家隆涅在92岁时,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荣誉奖章。在颁奖大会上,他发表了一个极漂亮的演说:“我发现,出席今天会议的人都希望永远年轻,既然如此,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节省自己的精力,使自己延缓衰老,青春永驻,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上取得更多的成就。而我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皱一下眉头需要牵动30块肌肉,但笑一下则只需牵动13块肌肉,可见笑一下所消耗的能量要比皱一下眉头省得多。再说,皱眉头是在紧缩肌肉,而笑在舒展肌肉,两者的功能是如此不同,既然如此,我亲爱的同行,笑吧!”

笑,是人的生理本能,“笑对”则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胸襟气度,是一种对既定现实或顺境或逆境的超越性反思,是一种为寻求某种目标面对现实采取的人生策略。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种情景的出现,你是怎样选择“笑对”的 ,你对这种选择有什么评价?请以“笑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或发表见解,或抒情,或编写故事。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700字。


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1)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在“实话实说”节目中讲过一个小故事:他在国外某地如厕,发现一个小男孩在不停地拉水箱冲便,因拉不下水来而着急。龙永图十分感慨地说,由此事可以看出,这样的小孩子已有了可贵的责任感。又据悉,我国已经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也将责任感列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之一。]

(2)“非典”时期,西安市长安区有叔侄三人,从疫区回来,他们没有回家,而是自动将自己隔离在山坡上的旧窑洞里。这件事被政府知道后,马上给他们送来食物和饮用水,他们三人也被评为陕西最有责任感的人。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择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解析: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阳,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风如生命,生命如风。

这是一个亘古的比喻。

缠绵的风,怒号的风,残逝的风,正如生命中的起起落落。最终,如风般逝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然后消失在长街的尽头,不着一丝痕迹。

我们在这个亘古的的比喻中走马而过,是否应该停下来,看看风。

莎蒂文作为一个聋哑盲的孩子的老师,实在是太无奈了。面对像个小暴君的海伦,她该怎么办?莎蒂文老师和海伦坐在院子里时她在想。她真的想放弃了。忽然吹起了风。风轻轻柔柔,吹起海伦的头发,吹起无尽的花瓣。多么美的图画啊!可怜的海伦,永远无法看到了。莎蒂文哭泣了,她坚定了信念:一定要带海伦走出痛苦的深渊。她感谢风带给她美丽的画卷,激起了爱的涟漪。

惟有风,才可如此多情。

海伦后来成了人类的骄傲,莎蒂文老师也默默的死去。只是那夜的花瓣,那夜的风,已无人见得了……

梵高看见了风。他正处于人生的低谷,痛苦盘踞了他的心。为什么自己十几年来的心血、那些比自己生命还宝贵的画作,竟没有任何一个人欣赏?为什么自己心中的伟大艺术被世人视为垃圾?为什么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被称为疯子?他在旷野上狂喊,回答他的只有黑色的杉树和死寂的荆棘,还有一阵狂风——

没错,就是风。幸而他看见了风。这阵风想穿越树林和荆棘,却被阻挡了。他被彻底地激怒了!全然不管杉树的针叶和带刺的荆棘把自己撕得支离破碎。只管向前!向前!向前!他们成功了。

他也成功了。在他死后,《杉树》一作价值连城。可那夜跳跃的杉树,张牙舞爪的荆棘和怒号的风,却无人见得了……

惟有风,可以穿越荆棘。

当风吹着号角,呼啸而过丛丛荆棘或吹起片片樱花时,相信很多星星看到了他们,以及它们所昭示的……

 简评:

当风吹着号角,呼啸而过丛丛荆棘或吹起片片樱花时,相信很多星星看到了他们,以及它们所昭示的……

人世间,有许多感动,往往在一瞬间成就。

思路清晰,才思敏捷,富有潜质,望持之以恒。


解析: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头脑。

人类之所以进步,是大自然的恩赐。自然给了我们智慧,给予我们生存的空间,给予我们生命的繁衍。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汲取科学的启示,人类因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从半亩方塘的清澈而想到源头活水,由此感悟出了人生的哲理。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面对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和千变万化,联系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也一定会发出许多感慨,得到许多人生的哲理。比如以花开花落为例:含苞欲放时,你能感悟到花朵的勃勃生机,感悟到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准备着将来为国家为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绚丽灿烂时你会联想到人生的美丽,感悟到要珍惜青春年华,勤奋学习,让生命发出灿烂的光辉;随风飘落时你会联想生命的奉献,感悟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精神境界。“感悟自然”这个话题就是让我们深入生活,去观察自然景物与现象,融入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

[思路点拨]

“感悟自然”这一话题是相当宽泛的。材料提供的意境,令我们驰骋遐想的空间十分广阔。这要求我们要从以下两点来思考:一是“化抽象为万象”。要让“大自然”变成可触可感的万千形象,奔涌到我们的眼底。二是“万象之中取一象”。“取”自然之景,让自然与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要能从自然之“象”中获得“美”的享受、“真”的感悟、“善”的启迪。感悟自然,要有较深的内涵,古人说,“意高则文胜”。总之,用自己的心去与自然沟通,用真情去拥抱自然,就会“在细微处显出才华”(老舍语),就会写出独特的感悟。当然,感悟自然,思考人生,所“感”所“悟”,不能漫无边际,或浮光掠影,要注意角度小而集中,有意蕴。

[素材积累]

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周素珊《第一次真好》

[赏析]第一次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作者感慨,说“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好”,好在新鲜而刺激,“妙”,妙在回味无穷。第一次见柚子树,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因为有“第一次”的经历,生命才值得低回品味。这就是“第一次”带给作者的深刻感悟。

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掌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李汉荣《山中访友》

[赏析]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作者运用想像的手法,与树木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郁达夫《故都的秋》

[赏析]为什么要写这蝉声呢?因为秋天一来,蝉的生命就渐近终点,这与秋天一来草木便要凋零是一致的。面对动植物这种“生命悲剧”, “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感触来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像郁达夫这样一个文人,联想到自身的悲哀,自然也免不了悲秋的传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