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货轮卸货后返航,在浩瀚的大海上,突然遭遇巨大风暴。

惊慌失措的水手们,急得团团转。

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仓,立刻往里面灌水。”

水手们担忧:“险上加险,不是自找死路吗?”

船长镇定地说:“大家见过根深干粗的树被暴风刮倒过吗?被刮倒的是没有根基的小树。”

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仓里的水越来越满,货轮渐渐地平稳了。

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水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在船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时候;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请以“压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 800 字。


解析:

没有压力的生活就像没有风的帆一样空虚。没有压力,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生命就会黯淡无光。不要避讳压力,压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压力是我们实现理想的铺路石。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北大方正的创造人王选,曾对科技领域人才以打猎为喻分过三种类型:一种是指兔子的人;第二种是打兔子的人;第三种则是捡兔子的人。指兔子的人就是指明科研方向的人,打兔子的人是进行科技攻关的人,捡兔子的人就是让科技在经济领域产生效益的人。有人曾笑问王选属于哪种人,王选说:“我属于第二种,其它两个方面是我的弱处。”

针对王选的示弱,你有何看法?请以“示弱”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解析:

在许多功成名就的大人物中,很少有王选那样自暴弱点自我贬损的人。但令人感慨的是,王选的做法反而团结了一大批中国计算机领域的精英人才。不仅王选本人本人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式的人物,他的北大方正公司,仅仅8年时间,就成为世界知名企业。成功的世界总是留给智能的人。你有多少弱处其实就有多少失败的可能。一个人敢于示弱,就有了弥补的机会和可能。示弱,不是软弱,而是一种人生的智能和清醒。一个强者能保持清醒,那他离上帝就不远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对“错位”解释为:离开原来的或应有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位现象,诸如学生迷恋游戏机,商家欺骗消费者……;让子女当一天家长,让闯红灯的人当一回交警……

在生活中,你有类似的经历或见闻吗?对此,你有何认识?请以“错位”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解析:

可以从两方面立意:①否定“错位”。找准自己的人生位置,不要迷失自我,想自己该想的,做自己该做的,要想不做到这一点,就得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正确审自己和社会。②肯定“错位”。错位可以理解为“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想一想,一切隔阂与误会都会化解,一切事物都会包容,当然,我们不能当和事老,凡事还得讲究原则。参考拟题:

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

人生的极坐标

努里寻自己的人生角色

换位思考,搭起沟通的桥梁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黑格尔,健康状况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大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这是黑格尔从神学院毕业时老师写给他的评语。

我们也曾经见到老师写给我们的评语,“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学习认真”“思想进步”“遵守纪律”“戒骄戒躁”“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等反复使用,放在谁身上都行,开头一个“该生”拒人于千里之外,板着面孔给人写判决书似的。

请以“我和评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解析:

作文中可呼吁“让评语写出学生的个性”。评语为谁而写?写给谁看?写评语的目的是什么?都值得思考。可以明确指出:好的评语应从面向家长转为面向学生,从抽象笼统转为独具个性,从结论性评语转为鼓励性评语,从干瘪枯燥的语言转到生动活泼的语言。

成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最高目标,是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好境界。

  然而,成功的取得又是来之不易的,它是以心血、汗水、拼搏为代价的,这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请以“成功”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解析:

  成功,是每个人都渴望的最美好的境界,成功意味着事业有了成就,人生有了收获。但是,要取得成功,又必须经历一番风雨,经受一番磨难。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坎坷?你克服了哪些困难?你有些什么启发和收获?把这些经历写成文章,既扣住了题意,又真实而生动。另外,你可以阐述立志与成功、理想与成功、勤奋与成功、持之以恒与成功、乐观与成功的关系,还可以通过编写童话、神话、寓言故事、小小说等来表现有关成功的各种哲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养心的方法叫放下,有一种处事的方法叫放弃,有一种办事的方法叫放置,有一种管理的方法叫放手,有一种用人的方法叫放心,有一种养生的方法叫放怀……

  “放”作为一种生存状态,是彷徨之后的执著,是沮丧之后的释然,是抱憾之后的平和,是化繁为简之后的睿智……

  请以“放”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记叙类]

  放

  

  

  小小的我们在小小的县城里有大大的梦想,丑丑的我们有好好的成绩。——题记

  

  阿生是我们“恐龙班”的霸王龙。记得来这个班级前,我绝对地自卑,主要原因是我的脸太黑,眼睛虽大却没有神,直白地说吧,我长得很丑。但是进入这个班级后,我找到了自信,因为阿生比我更黑,身材也胖,唯一比我靓的是他那小而有神的眼睛。为了摆脱自卑感,全体恐龙努力奋斗,每人都练就了一手自己的绝活儿,而阿生更是龙中之龙,特长特多,一段时间,他的成绩直线下降,但他却依然我行我素。

  前一阵子,大家都十分惶恐,因为省里的综合素质评价督查组就要来了。大家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材料,其中有一个大家最讨厌的事就是假造获奖证书。虽说大家都有特长,但平时从未有人想过去争这个东西,但现在为了获得那三个“A”,大家只有去造假。而在这个节骨眼上,阿生却摆出了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想必他一定准备好了,但他那高傲的态度使我们大家都受不了,他这也有点儿太那个了。

  不幸的事最终还是发生了,省督查组在抽签时一下子就抽到了我们班。但这也没关系,我们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完全可以应付。督查组看了十几个同学的材料后,进来一个中年人,虽然衣着朴素,但其他西装革履的人都对他很尊敬。他翻了几本材料后,眉头一下子拧了起来,但他似乎还不甘心,于是又随手点了一个学号——是阿生,阿生走了过去,递上材料袋,他那瘪瘪的袋子在一堆鼓鼓的袋子的映衬下显得分外惹眼,大家暗自发笑:“都这时候了,你还充什么硬挣汉子,你不想考大学了?”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那个中年人的眉头竟慢慢地舒展开来。

  中年人在和他进行短暂的对话后,走上了讲台:“我知道你们许多人都在造假,我也知道你们是迫不得已,但是,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只有在人生的关键渡口还能放得下欲念、拿得住准绳的人,才能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好好地做事,做成事,做成大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只有阿生同学有资格获得‘A’,希望你们好好向他学习。”

  那个中年人走后,大家一下子将阿生围了起来,再看他的材料袋,里面只有几张必须上缴的表格。

  [评析]这是一幕青青校园的轻喜剧,带着点儿橄榄般的青涩,让人回味绵长。它的情节张力源自文章的蓄势:阿生是霸王龙,特长最多,遗憾最大,想必造假的欲望最强,此为“一蓄”;阿生架势最冷,态度最傲,想必假造得最充分,此为“二蓄”;中年人眉头拧得最紧,心情最差,想必阿生“牺牲”得最壮烈,此为“三蓄”。有此反向的“三蓄”,阿生的“一空”(材料袋)、中年人的“一舒”(眉头)、“一赞”方迸发出强大的震撼力,也将全文的主旨推向一个峭拔的高度。

  

  [议论类]

  放

  前些日子在《读者》上看到一篇题为《放下》的文章,顿有所悟。文章讲的是《聊斋志异》里小谢的故事。小谢为了好友秋容能报杀身灭家之仇而甘愿放弃自己投胎转世的机会,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她将与自己深爱的陶公子阴阳相隔,人鬼殊途。在爱情与友情之中,小谢最终放弃了前者。而正因为小谢的这一“放”,也让秋容最终放下了心中的仇恨。放下后的释然让秋容拥抱着阳光一脸清明地飘然而去,也让小谢与陶公子这段人鬼之恋天长地久……

  读着这凄美的故事,我感慨良多。心轻者上天堂,但有多少人肯放下呢?功名利禄、荣辱浮沉、爱恨情仇……现在,人有着太多的不舍,太多的放不下,于是,走得沉重,活得疲惫。在生活中,我们为什么不试着去学会“放”呢?放下世俗的偏见,放下心中的烦恼,你就会发现放下之后是多么的释然。放是一种生存之态,是一种人性之美。你不放下身上沉重的背包,又怎能体会到林阴道上的鸟语花香;你不放下心中缠人的包袱,又怎能体会到大千世界的万千美好。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在路上遇见弘一法师,他向弘一法师诉说了自己的不幸,而弘一法师却对他说:“拎起我身旁的水桶和我说话。”年轻人困惑不解,但还是这样做了。继而他向弘一大师诉说自己的烦恼。十分钟过后,年轻人因坚持不住而放下了水桶:“您为什么要我拎着这么大一个水桶跟您说话呢?”大师不语,只是让他继续拎起水桶。五分钟过后,年轻人终于不堪重负扔下水桶,埋怨起来。弘一大师说:“你不愿意拎着一个大水桶和我说话,那你为什么要背着那么多的烦恼和我说话呢?”年轻人恍然大悟。从此放下烦恼,笑对人生。

  禅宗说:如何向上,只有放下。人生的旅途艰难莫测,既短暂又匆忙,背着包袱怎么能欣赏到路途上的美景?又怎么能实现那灵魂深处的渴望?放下包袱,你才能脚步轻盈,攀登敏捷;放下牵挂,你才能心悦神怡,游目骋怀;放下__,你才能心无旁骛,迅达目标……

  有一首歌唱得好:“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其实,“放”就是对生活的一种清点,就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

  [评析]本文的亮色显现于“选例”和“论述”。“选例”突出了“显现”。小谢和秋容一例“放”下的是爱情,是仇恨;年轻人和弘一法师一例“放”下的是水桶,是烦恼。而这两例能做到如此之“显”,正是源于作者缘旨(“放”)剪辑的功力。“论述”突出了“因果”。引论——小谢因为放下了爱情,所以最终获得了爱情;本论——年轻人因为放下了烦恼,所以最终能笑对人生;结论——人生因为放下了包袱,所以最终能享受生活。显现的选例、因果的论述,使文章厚实而严谨,入目而入心。


解析:

  “放”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文题,紫陌红尘,物欲横流,有人求名,有人求利,有人求权,有人求偶……直求得身心疲惫,心力交瘁。既然,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何不学一点儿“放”的智慧。苏东坡黄州放怀,顿矗文学高峰;袁隆平“头衔瘦身”,再创亩产新高;张瑞敏举贤用才,终至人尽其力,海尔日盛。人不能改变环境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心境,这就是“放下”;要想有所得,就得有所舍,这也是“放下”。一个“放”字,千般哲理。运用得好,就会使复杂的生活回归简单,纷乱的思绪回归明晰,浮躁的心境回归淡然。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能够放得下,他就越富有。提得起常被人称道,放得下则更令人赞叹。

“视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意思:一是“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二是“眼界”。请以“视野”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莫做井底之蛙

一个人做了井底之蛙,顶多称为无知;一个民族做了井底之蛙,则是一种悲哀!

                                                                      ——题记

青蛙在井底,是井口限制了它的视野。人呢?人的“井口”其实就是心中那种封闭的文化观念。因为骄傲自大、唯我独尊的思想在作怪,人成了“井底之蛙”,因此,只有扩大视野,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不会夜郎自大。

2000多年前,大汉天子——文韬武略的汉武大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带回来的不仅仅是建交的喜讯,更是西域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丝绸之路”的开通,更将中国的视野扩展至南亚、西亚,甚至欧洲,于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

1000多年前,一位善于纳谏的开明君主——唐太宗推行了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将两条丝绸之路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中国的视野也随着唐朝的“巨无霸”海船远及非洲。同时,由于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也使中国文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之一。中华文化光照四邻,“唐人”一词便是这第二次盛世的最好见证。

300年前,出现了一位拒绝群臣上“尊号”的皇帝——康熙,他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天子。他是我国帝王中第一个努力接受现代文明的人。他学过数学、物理、生物解剖,用水平仪治理过黄河,用三角学测过敌人据点,还亲手写了八九十篇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是他让中国的视野第一次接触了现代文明,同样是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盛世。

这些无不表明,只有面向世界、了解世界、学习世界,才能跟上世界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沿。视野有多宽广,步伐就有多大,此言非虚!闭门造车,夜郎自大,最终只能被动挨打。

当英国人打到中国国门的时候,道光皇帝竟然问:“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两江总督牛鉴面对英火轮竟“疑其系牛拉”。真不知他们有何颜面去面对列祖列宗。可悲!可叹!可恨!一次次血的教训,一寸寸国土的沦丧警示我们:狭窄的视野足以致人死亡,更足以使一个民族受尽凌辱!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睁大你的双眼!不要害怕阳光,有阳光才有光明,有光明才有未来!我庆幸我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可以不做井底之蛙!

打开你的心窗,让阳光尽情地照射吧!照射华夏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中国要改革开放,中国不做井底之蛙!


解析:

  写此题应偏重于视野的“眼界”一义。“眼界”就是所见事物的范围,喻指见识的广度。此话题应从开阔视野的意义、视野狭窄的弊端或开阔视野的途径、方法等角度构思成文,不能写“慧眼看世界”、“擦亮你的眼睛”、“看人的眼光”、“换种角度看世界”,“换种方式看世界”等。其次,在切题的前提下,要善于运用典型、新颖的材料,以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具有说服力。

【写作素材】

1.苏轼集儒、释、道于一身,他审视自己的视野远远大于与他一起游玩的吹洞箫之客,当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时候,他却认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他的达观,他的洒脱皆源于他审视生命的宽阔视野。

2.清政府闭关锁国,思想守旧,视野狭窄,落后挨打;__放眼寰宇,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3.钱钟书博览群书,学贯中西,学术视野开阔,才写成令人惊叹的《管锥编》。

4.致公__副__万钢之所以被任命为科学技术部部长,就是因为他有在德国奥迪公司工作10年的经历,这使他视野开阔,有能力把中国科技管理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从而使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

5.冰心:“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参考拟题】

  1.开阔视野2.将视野打开3.给我一双“鹰眼”4.放眼看世界5.莫让浮云遮望眼6.切莫坐井观天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①隆冬深夜,一女工下班回家遇流氓骚扰,此时马路边商店及住户都已关紧门窗,女工前后均无路人,女工急中生智,大叫:“救火啊!救火呀!”马上住户开窗,阳台见人,流氓见状逃离现场。有人问女工:“你该喊救命,为何喊救火?”女工回复:“不喊救火,怎么能把人从热被窝里叫起来呢?”

②一个老太太用液化气灶做饭,煤气瓶突然漏气冒火,老太太大叫:“救命啊!”邻居破门而入,关气灭火后有人问老太太:“你怎么不喊救火啊?”老太太说:“做饭的时候要是喊救火,大家怕煤气罐爆炸,就可能不敢进门了。”

读了这两段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以“智慧”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老赵你好

                              

小王最近找了个女朋友,叫小梅。小梅长得很漂亮,小王喜欢得不得了,向她发誓说:“今后你说干啥我就干啥,刀山敢上,火海敢下,只要你高兴说行。”小梅歪歪脑袋:“真的?说话可要算数。”小王拍拍胸口:“当然是真的,说话不算数是小狗。你随时可以考验的。”小梅说:“那好。不过你只管放心,不会让你上刀山下火海的。”俩人那天就这样一路说笑着,去了电影院。

电影开映,影院里的灯光熄灭,只有放映的光线穿过__的上空。光柱下,小王和小梅的前面一排坐着一个秃顶。小梅来了灵感,忽然靠过来,对小王说:“你先前发了誓的,我说干啥就干啥,不会反悔吧?”小王说:“怎么可能!”小梅说:“那好,你照那个秃顶给一巴掌。”小王一怔,有些犹豫:这玩笑怕过分了。小梅一噘嘴:“我就晓得你说话不算数的。”小王急了:“谁说的?”说完就直起身子,伸出手,拍了前面那秃顶一掌。秃顶受了惊,猛然回头,__中看不清他的怒容,但可以听得到很粗重的怒气。小王很新切地打招呼说:“老赵你好,你也来看电影?”秃顶不便发作,很不高兴地回答:“你认错人了。”小王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秃顶于是回身仍去看电影。一场差一点闹起的纠纷,总算避免了。小王用脚碰一下小梅,很是得意。小梅连连点头,表示满意。

小王以为通过了考验,安安心心地看起了电影来。不料电影结束前,小梅再次要求:“你能再给那秃顶一巴掌吗?”小王说:“这怎么可以呢,刚才……”小梅马上打断他:“不行就算了,不要为难,我晓得你就那点德行。”小王一咬牙,辨白说:“你小看人!”说着就抬起手又向前面的秃顶击了一掌。秃顶这一次的愤怒是可以想象的,他从座位上一下蹿起来,回转身,猛扑小王。小王不慌不忙,一面伸手挡住他的身子,一面用研究的口气很疑惑地说:“你怎么能不是老赵呢?你肯定是我对面办公楼的老赵嘛,为什么要不承认呢?”“谁不承认?”秃顶压着嗓子咆哮起来,气咻咻地从胸前掏出身份证:“你仔细看看,我到底是不是你说的那个老赵!”小王装模作样地借银幕的反光认真审视了好久,才把身份证归还秃顶,一边嘟嘟哝哝:“真像,太像了,真是奇迹。”秃顶很不屑地“嗤”了一声,再次谅解了小王。

电影散场了,小王一身轻松,对小梅吹嘘起来:“怎么样,该信得过我了吧?”没想到小梅却说:“急什么,没完呢,你能再给他一巴掌吗?”这时候,他们已经走到电影院外面,通明的灯火,那位秃顶就站在他们身前的下一层台阶上。在灿烂的灯光照耀下,那秃顶闪闪发亮。小王的脸一下子拉得像长长的苦瓜,嗫嚅说:“你这不是要我的命吗?”小梅看着他那副可怜相,不再说什么,冷冷地哼一声,就走开了。小王一把拉住她:“别走,我听你的就是。”接着就是前面那倒霉的秃顶挨了第三巴掌。秃顶这一次没有别的选择,只有跟小王拼命了。小王却欢天喜地地叫起来:“老赵哇老赵,你原来站在这里。刚才在里边我没认清,拍了别人两巴掌。”

这故事似乎有些无聊,却有道理在其中:那些看来无法做到的难事,只要善动脑筋,就有办得到的可能。

[点评]“智慧”是个抽象的话题,而作者却能凭着想象能力化抽象为具体,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说明凭着智慧,化难为易的道理。此外,在塑造人物上也很有特色,只写小王拍秃顶三巴掌,便使小王这个善动脑筋的机灵鬼的形象跃然纸上。


解析:

两个故事中的女工和老太太表现出了较高的生存智慧,在他们的生存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她们能够急中生智,用语言表层意义隐含真实的话语意图,从而实现了保存自己生命的目的。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施展自己的智慧,有许多问题也只有用智慧才能解决。写作中你可以议论智慧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可以写怎样才能获得智慧,也可以写一个智慧故事,只要与智慧相关,都算是符合题意。可以写议论文、记叙文,也可以写小说、散文,不适合写诗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请以“只做命运的朋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解析:

 周国平的这段话极富生活哲理。有人说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给了你满目的春色,你就不会再拥有冬日的沉静、素洁;关上你的一扇门,它又给你打开了一扇窗。也有人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究竟怎样对待生命?最好是做命运的朋友,尊重命运。尊重命运是不轻率,尊重命运是不迷信。慎重生活,努力工作,把握自我。

这是一动宾式的话题,写作时应当从分析“朋友”的深刻内涵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①对待朋友(命运)应当知足。命运给我们颜色,我们正好开个染坊;命运给我们风雨,别泄气,它也给予了人间最绚丽的彩虹。②对待朋友(命运)应当豁达。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命运可能是缤纷的花朵,也可能是零落的残红。落红不是无情物,我们明年再看花得了,或者干脆抬头看蓬勃的绿叶。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尽管我过绝大多数城市都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但每到逢年过节总有燃放爆竹声不绝于耳;尽管交通规则明确规定红灯时禁止通行,但是总有人在红灯时与机动车争道;尽管考试规则规定不许作弊,但各级考试总有人频频顶风作案……且此类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有人看到别人放了鞭炮,闯了红灯,舞了弊后并未受到惩处,感到自己没有这么做是“吃亏”了,于是也跃跃欲试。请以“吃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解析:

这里面所谓的“吃亏”其实都是对自己的“损失”的一种曲解,如果将别人抄袭而你没抄当作是“吃亏”的话,那么以此类推,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吃亏”,不是吗?总有一些人在犯罪,在投机取巧,不劳而获,那我们这些诚实劳动的人都要觉得自己“吃亏”吗?这种对“吃亏”的曲解的荒谬性是显而易见的。

写作时,宜先厘清“吃亏”的本质和内涵,驳正误解,然后从正反面举例论证自己的“吃亏”观。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