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近年来,对“经典”影片的“恶搞”和对英雄形象的“颠覆”早就成了网上一“景”。如奋不顾身的具有大无畏气概的__“是摔倒了才堵枪眼的”;为了胜利舍身炸碉堡的__牺牲是“因为被炸药包上的两面胶粘住了。这些恶搞和颠覆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争议和警惕,甚至愤怒和批判。

2、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近日联合开展的一项有6290人参与的调查显示:① 89.9%的人认为适当的恶搞是可以的,但应该坚守“恶搞”的底线。②网上流传的各种“恶搞”中, 65%让他们难以接受。③多数人认为道德伦理(72.1%)、红色经典(71.4%)、传统文化(65.5%)、他人人格(63.7%)、信仰信念(52.4%)不应该成为恶搞的对象,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

要求:读了上述文字,面对这种在年轻人中间愈来愈流行的做法,你有何感想,请以“坚守与颠覆”为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精品走廊

英雄岂能恶搞?

众所周知,__是家喻户晓的小英雄,一句“怕死不当__”更是穿越了时空。那个时候还不明白毛__题写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到底是何意思,只知道她是为了一种伟大的信念而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那时候每天看见姐姐和那些女孩子在跳橡皮筋的时候边跳边唱:“__,十三岁,参加了革命游击队……”,姐姐早已为人母,但是多年前她们唱的歌谣还深深的留在我的脑海里。

    今年的1月12日是__牺牲六十周年纪念日,一位素以发牢骚而著名的副教授在自己的博客里面对于__的牺牲发表了一种“崭新”的观点——是__的乡亲杀害了她。看到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的这件事,我疑问顿生,到底事实是怎样的?我上网以“__”为关键词搜索了一下,竟然得到了795,000条搜索结果,顺次点开一些看了看,可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我记忆中的英雄已经被“颠覆”的失去了真相。__竟然成了蓝眼金发的外国女孩子形象。这些随意的颠覆,不但没有能够坚守让我们的社会发展得更好的底线和目标,反而动摇了价值观未形成的青少年的信念,这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有害的。面对这些,我无语,无语中带着愤怒。

郁达夫曾经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我们的民族历史上涌现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杀身成仁,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但是我们却甘心情愿沦为一个更为可悲的民族,颠覆和恶搞轮番上阵,从秘史秘闻的层出不穷到什么所谓的岳飞“不是民族英雄”,林则徐是“阻挠中国进入现代文明的历史罪人”……现在又出了个__的死因不明。我真的是要拍案而起了,我想质问说这些话的人,有没有仔细研读过历史,有没有拷问过自己的良心;如果发言的人还是以学者、知识分子自居的话,是不是应该反思反思学术的严肃性和独立性。作为社会的精英层,只言片语都能引起关注。而这种违背了事实的说法和做法却极其有损于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感情。

英雄,是我们民族和时代引以为豪的榜样,他们以其穿越时空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虽然英雄也来自于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中,他们也会有缺点会有不足,他们不是“高、大、全”的神,我们也没有必要去人为的拔高他们的形象,我们所获得的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在于英雄的精神。人在世界上存在的第一要义当然是在于生存之物质基础,但是只有精神财富才能保证人生活的幸福和高尚。__的精神就是对于信仰和真理的坚定和忠贞、为了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革命气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投入,也需要我们始终坚守这种精神并付之于饯行。

中国的腾飞不仅仅要看经济实力也要看精神文化实力,在丰富和多元的文化中应该坚守英雄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主流文化的绝对影响力量,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有这样的民族才是真正从内到外充实而强大的民族。现在出现的这些不和谐音符,我想应该是暂时的,因为正义毕竟是正义,一定将得会到伸张,得到坚守。

点评:

作者满怀愤懑之情,以抨击当前社会某些人对英雄__的恶搞为切入点,对当下的种种恶搞行为作了深刻的分析,旁征博引,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对这些社会现象的愤怒与忧虑,呼吁人们应该坚守正确的价值观,时刻警惕年轻人把叛逆、反传统作为自己价值取向的一种错误行为。


解析:

一语破的

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价值观是这道作文命题突出的特点。不论世事如何变迁,我们始终有责任保持对历史的尊重和对道德价值的坚守,必须铭记做人的道德伦理、精神品格以及我们的文化传统。颠覆了这些,便是颠覆了理想信念、诚实守信、良知善行、劳动创造,这是对民族精神的践踏和嘲讽。

思路突破

思路设计一:把握坚守底线和颠覆方向

真理、道德准则、民族传统这些代表着真善美的事物,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阻碍真理的谬误、违反道德准则的表现、低劣丑陋的人性是我们必须颠覆的。两者之间应有分明的界限,如果颠覆了我们该坚守的东西,那就等于颠覆了我们安身立命的东西,就等于撤走了逐渐增高的人类之塔。颠覆也好坚守也罢,都应该保护我们的优秀传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该让我们现在的社会更和谐,应该让我们未来的发展更美好。

思路设计二:颠覆也是一种坚守

在一定的底线上,颠覆也是一种坚守。没有哥白尼对日心说的颠覆,我们就无法认清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没有对神灵控制生老病死观念的颠覆,我们就无法让自己更健康更长寿,没有对千百年来帝命皇权思想的颠覆,我们就无法进入现在这样自由民主的生活。计算机的发明发展,机器人的出现更是颠覆了人们对机器和人的观念,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这些颠覆其实都是一种坚守,是对科学对真理的坚守,其底线和目标是人类社会更快更好更和谐地发展。

思路设计三:坚守亦是一种颠覆

从某种程度上,坚守就是一种颠覆。坚守是一种品质,对正义、操守、良心、修养、传统的坚守,便是对媚俗、虚无、叛逆、无厘头等行为的否定和颠覆。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传统的东西在物化政策中式微,精神在奢华纵欲的导向中羸弱,精神文化的严肃性在游离中消褪,文化遗产在经济利益的主导下在肆意开发中凋零,面对浮躁变异,如果我们能够冷静的对真理、良知、正义等予以坚守,那么就是对缪误、错误的否定和批判。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提醒、告诫世人:做难事、做大事,须从小、易、细处着手;面对小、易、细之事,绝不可掉以轻心。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正所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因此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这就是细节的魅力,细节决定品质。

请以“细节决定品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成功从细节开始

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这个问题被人们无数次地追问,而答案却是丰富多彩的。在《<细节决定成败>序言》中作者写道:“人的一生的成就由他的品质决定,而决定一个人品质的就是细节。”想必这句话应该是对“成功的关键是什么?”问题的最好回答。

有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女孩去德国一家大公司面试,而后她被告知要在家等三天才能知道结果。不料当天晚上她就收到那家公司落聘的邮件。虽然心中十分难过,但她在回复的邮件中仍对该公司给她提供的面试机会表示感谢。三天后,她又收到一封邮件:我们荣幸地通知你,你已成为我们公司的一员,三天前的邮件是我们最后一道测试题,只有你在沮丧之时仍不忘记感恩,我们非常欣赏你这份美好的心灵。

这最后一道测试题高明之处在于,它能是测试出一个人在无望之时是否有感恩之心。就凭比别人多回复一个邮件,女孩从众多的才俊精英中脱颖而出,为自己赢得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比别人多回复一句感谢的话,看似是一件容易、简单不过的事,但它却将女孩善良、感恩的品质展现在人们面前,获得这份工作也在情理之中。

托尔斯泰曾说: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托翁一语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旅馆之一――美国希尔顿旅馆的经营策略就是“抓住细节”。总公司经理康希·希尔顿要求每个员工不管多么辛劳都要向旅客保持礼貌的微笑,他认为旅馆服务员没有微笑,正像花园里失去了春天的太阳与春风。他说:“如果我是旅客,我宁愿住进虽然只有残旧地毯,但处处见到微笑的旅馆;不愿走进只有第一流设备而看不见微笑的地方……”

服务人员嘴角的微微上扬,展现给人们快乐与礼貌。它不仅表示友好与尊重的表情,更代表了这个酒店的品质,这就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奥秘。

如今的我们,心中怀着干一番大事业的梦想,有时却忽略了身边的一些小事:教室的灯想不起随手关掉,果皮纸屑随手丢在了风中,公共场合打闹喧哗也是家常便饭……这些细节虽不伤大雅,但却像水珠折射太阳光芒一样反映出我们的品质,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积累,必定会影响我们今后成长与发展。

朋友,成功之路并不遥远,但成功要求你从细节做起。

细节中的灾难

新闻学教科书上有一个经典的例子:有人在报纸上撰文,讲一个普通美国人一生需要消耗多少食物,要吃掉多少头牛。一位细心的读者仔细计算了文中罗列的一大串数字后发现,照作者的说法,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天要吃掉8.7磅肉。

这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事,如果不是出现在白纸黑字上,而是出现在航天领域,那可能就是一场灾难。

1998年NASA发射了用于探测火星全球气候的“火星气候轨道器”。1999年9月,这个探测器抵达了火星,按计划它将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运行,然而它进入火星轨道之后就失踪了,上亿美元打了水漂。NASA后来发现,探测器本身没有故障,问题出在一个非常愚蠢的细节错误上。探测器的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使用英制单位设计了探测器,而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操纵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的小组使用公制。他们忘记了在软件中转换这两种不同的单位制,结果使探测器的轨道远远低于预定高度,致使它在火星大气中烧毁了。

以前的行星探测器也曾因为细节而出错。1989年,NASA发射了“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当探测器飞到距离太阳足够远的位置之后,NASA发现,探测器的主天线打不开了。这个主天线是一把直径4.8米的“伞”,发射时“伞”处于闭合状态,在飞行途中才会完全打开。NASA工程人员尝试了多种办法,包括让探测器作出各种旋转动作,帮助“伞”打开,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只好依靠探测器上的一个低增益天线进行通讯,通讯速率因此降低到原来的万分之一。在这个速率上,科学家等待探测器的数据要等到头发变白(后来经过改进的通讯手段使从这个探测器上下载数据的速率提高了100倍)。

给这次任务造成遗憾的可能原因被归结于天线的润滑剂。据推测,在长时间等待发射的过程中,天线的润滑剂可能干涸了。这是相关联的两个事故:“伽利略”原定于1986年发射,由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直到1989年它才升空。

“挑战者”号的事故也源自一个细节。当航天飞机升空约60秒的时候,右助推火箭起火,继而点燃了贮藏大量燃料的外贮箱。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调查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物理学家费曼)表明,事故的原因要归结于助推火箭上的一个O型密封环。这个橡胶环的作用是封住火箭燃气的泄漏。然而发射时候的低温让橡胶变脆,密封失效。航天飞机已经飞行了许多次,但是这一次,一个细节造成了悲剧。

2003年,又有7名宇航员死于一场事故。“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起飞的时候有一块泡沫塑料砸在了机翼上,机翼防热瓦被砸坏。这块公文包大小的塑料来自外贮箱表面,原本是为外贮箱保温的(外贮箱装满了低温燃料,如果不涂这层保温材料,外壁就会大量结冰)。当航天飞机重返地球的时候,摩擦产生的炽热气体从被砸坏的防热瓦处钻进了机翼,最终导致了“哥伦比亚”号在空中解体。

航天史上最大的灾难是发生在地面上的。1960年10月,苏联战略火箭军司令涅杰林元帅视察R-16导弹的发射。在导弹升空之前出现了故障,发射被暂停。涅杰林忽视了一个细节:检修的时候要把燃料重新排空。他命令技术人员去发射架上检修导弹,结果调试过程中一个信号点燃了导弹的第二级,火焰立刻烧穿了第一级的燃料箱,发生了大爆炸。包括涅杰林在内的100多人(具体人数有争议)在爆炸中丧生。

细节带来的灾难远远不止这些,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也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启示是,如果不重视细节,造成的灾难可能远远超乎你的想像。

《中国青年报》2006年03月01日

幸福在于细节

学生完成了绘画作业,希望老师给个评价。老师认真地看了图画,向学生要来调色板和画笔,开始修改,寥寥数笔之后,画作有了明显的改变,从平庸无趣变成了生动优美。

看着修改过的图画,学生感叹不已,用极其崇拜的语气问老师,为何只改变几个细节就会使画面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老师回答,艺术就在于细节。

如果你肯留意,就会发现我们的人生充满了细节。有时,一些大事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使我们忽略了每天都围绕在身边的一些细小的事物:一只歌唱的小鸟、一朵盛开的鲜花……这些细节加在一起,就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不同。

家庭、夫妻、恋人和朋友,生活中所有的关系都建立在小小的细节之上,没有人会要求你为他穿越太平洋,只希望你可以在他生日那天送去祝福;没有人会要求你登上珠穆朗玛峰采集奇花异草来证明你的爱情,只盼望你在她生病的时候送上一份问候。

有人翘首企盼有一天能以某种英雄的方式证明自己对恋人的爱,然而遗憾的是时间在等待中流逝,许多微小却可以刻骨铭心的细节也从指间溜走。也许你的另一半一生都不需要你给他捐一个肾,却一直在盼望你能给他回一个电话。

有人觉得幸福的来临是突如其来的重大事情,就像中彩票一样,其实不然。幸福存在于点滴之中,存在于构成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一朵小花、一封信、肩旁上的亲昵一拍获一句鼓励的话,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并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无足轻重。

《南方都市报》(《读写月报》2007年第5期)


解析:

构思提示

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节因其细微,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其实,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不可忽视细节。唯有重视每一个细节,不断修正、不断改善每一个细节,方可到达成功的彼岸和理想的境界。学习中重视细节,可助你取得优异的成绩;工作中重视细节,可助你创造事业的辉煌,修养中重视细节,可助你成就优秀的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读,善待细节,等于善待我们自己;关注细节,就是关注细节背后的品质。注重细节,把握细节,不仅是一种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自身素养、品质的外在显现。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无论你的志向、理想多么伟大,人生之梦之么绚丽多彩,没有细节做基石,一切皆是空谈。细节决定品质,细节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功!

“细节决定品质”这个话题,在构思上可写一个人对待细节上表现出的态度、修养,也可写不同的民族对待细节的差异、高下;可写善待细节的态度取得的良效,也可写忽视细节给个人、集体造成的损害……

《中国青年报》1999年10月27日刊登过《古老而永恒的丰碑》一文,文中写在贵州发生的缆车事故中,缆车以疯狂的速度坠落,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潘天琪、贺艳丈夫妇同时举起两岁半的儿子潘子浩,结果夫妻双双遇难,而儿子却安然无恙。6年前发生的南京“7·31空难,在清理现场时,发现有位叫贡红梅的年轻妈妈双手还紧紧抱着一个9个月的婴儿,在20多个幸存者中,婴儿伤势最轻。当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位母亲割破自己的血管用热血哺育怀抱中的婴儿。请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解析:

“母爱”这个话题是占老的但更是永恒的,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阅历和感受,可以从一个最熟悉、最擅长的角度立意谋篇。面对这个话题,同学们可以从材料出发,发表见解,也可以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拓展思维空间,去升华思想,立意谋篇。善于想象者,可以描绘一种具体情境,朔造出血肉鲜活的人物;善于思辨者,可以通过分析议沦而直抒胸臆:热情者,可以用亲情催发人心灵中的温馨;冷静者,可以用思想叩动人的心扉。只要用心声与读者交流,就会让人受到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感化,产生一种人生的感悟,从而学会爱人、爱这个世界。如果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文体,则更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参考拟题:回报母爱;咀嚼母爱。

泰戈尔在一首小诗中写道:

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恋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

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弹了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现实生活中,类似诗中所说的这种事与愿违的情况可以说并不鲜见,人们究竟应该如何把握做事的度呢?

请以“愿望与结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或讲述故事,或发表的见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弓逾满必断,月过圆必缺

花儿为什么谢了呢?

我的热恋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

因此花谢了。

琴弦为什么断了呢?

我弹了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

因此琴弦断了。

这是印度诗哲泰戈尔的一首富含哲理的小诗。

它形象地告诉我们:爱一件东西,珍惜它,呵护它,但不要爱它爱得过分。花儿浇多了水会烂根,鱼儿喂多了食会撑坏,庄稼施多了肥会疯长,桩桩件件,竟是如此的事与愿违:爱花——花谢了,爱琴——琴断了,爱鱼——鱼死了……这些都不是我们希望的。这也许是过分的爱的后果。爱一件东西不能过分,否则会走向它的反面。过分的爱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过分的爱会把它惯坏。

同理,弓张得过分满,弓弦会断掉;月过了它的满期。必定要缺少。这就告诉我们,爱任何一样东西,做任何一样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我们都不应该超出这个限度,否则会事与愿违。

过分和过度只会与预期南辕北辙。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富翁丢了一条名贵的狗。他十分心痛,于是他登报:有能找到他的狗的,赏金五千元。有一乞丐找到了那条狗,正要送还时,富翁又登报,赏金加到了一万。乞丐一想,再等等,也许有个大价钱。于是他把狗拴到了下水道。等到富翁的赏金到了10万时,乞丐笑呵呵地走进了下水道,而那狗早死了。

正因为凡事都有度,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所以做事应量力而行。对自己或他人的要求也不要太过分,一切都要适可而止。古来就有“有心栽花花不发”的道理。过分要求每一件事必须完美,是不会有太好的结果的。因为世上没有一件东西是绝对完美的。有人说天上的太阳完美,但太阳也有被月影遮蔽的时候;有人说雄壮的山峰完美,纵观千百万年的变化,它也在沉浮;有人说浩瀚的大海完美,要知道它也有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区的可怕陷阱,也有被石油破坏成死水的污点……所以小小的你我更不会完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有理由去追求它,而不能去苛求它。过分的苛求会使我们犯错误,事与愿违。

所以做任何事情总得有一个限度。弓逾满必断,月过圆必缺。

点评

本文是一篇富有特色的作文,比如其结构、选材都很有特点,可圈可点。但是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还数其语言。文章先引泰戈尔的小诗提出观点: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都不应该超出这个限度,否则会事与愿违。然后主要从超过限度的负面影响来论证观点,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笔法冷峻严谨。本文最突出的一点是作者自由驾驭语言风格的那份潇洒。用大量的短句、排比句形成一股对视觉的冲击力;用高度概括的事例,经典名言,构成了内敛的对心灵的冲击力,语言比较理性。

作者不同风格的语言,自由切换,游刃有余,形成了不同的表达效果。这种能力的运用在高考作文中是很有挑战性,也是相当有魅力,的。


解析:

关于“度”的话题,应该说也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热门话题。凡事要有度,“过犹不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就出在“度”的把握失衡上。

做自己的救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盲人在马路边迟疑,我紧走几步搀扶他过了人行道。

“你上哪儿?我送你去吧。”那天我的心情很好。

盲人笑笑:“不麻烦了,你送我一程,可你不能送我一辈子呀!”他轻点木棍,小心翼翼地向前走了。

遇到困境,总是希望别人能拉一把的人,可能会较快地逃离暂时的不幸。但人生还有无数的困境在不远的前方等待着,他们一旦失去外界的援助,大多会在困境中不能自拔。而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注定要靠我们自己一步步走过去。没有谁能做你永远的救星,即使是最亲近的父母。请以“做自己的救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解析:

这是一个很贴合中学生实际的作文题目。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开始逐步认识社会,感悟社会,树立理想,确定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正是青少年易受挫折、易受打击的阶段。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经受严峻的考验。他们在挫折中不断成熟,不断成长,不断战胜自我,不断明白人生道理。本题的设计正是要通过一个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在作文中完成一次思想的疏理。

写作时要注意素材的挖掘,一是可以写自己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二是可以借用阅读中看到的其他事例,三是可以运用故事新编等写法阐述道理。由于文体不限,所以可以尽量采用一些新颖的形式,如访问记、寓言、童话、日记等等。语言表达上要在“有文采”上下工夫。要有意识地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丰富语言。

写作本文的最大误区是:没有实在的内容,一味空喊口号。这是一些同学写议论文的通病,请大家记住:议论文要想论得有理有力,必须要有鲜明的论点、典型的论据、精彩的论证,要记住“事实胜于雄辩”。

阅读下面材料后,按要求作文

子曰:君子不器。

有人解释说:君子不像器皿一般,只是有一定的用途。古代知识范围相对狭窄,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无所不通,应该做通才。有人进一步解释说:君子待人处事不应像器皿一样定型不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变通。有人又进一步解释说:人不应该像机器人一般,成为程序化工具,应该富有不断创造的独立个性,富有不断超越的精神追求。

就上文所说的“人是不是器”的话题范围,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析:

审此类题,重在后面的解说

1、是做专才还是做通才?

2、与时俱进,不断变通。

3、反对平庸,追求个性。

4、不要过分的急功近利,要有高远的精神追求。

5、拒绝冷漠的工具性,追求热烈的人文性。

6、做有终极关怀的人。

阅读下列材料,请你以“自主创新”为主题写一篇话题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神舟七号太空船于2008年9月25号发射升空。中国人太空漫步成为现实!太空衣是以俄式太空衣为基础中国人自主研发的,提供氧气、压力、电源和通讯等设备,出舱以后航天员身边放了一个伴飞小卫星,上面有摄像镜头,全程直播了太空漫步。这项技术的成功,是中国航天科技当中一个突破。28号下午神舟七号飞船成功返回地球。


解析:

科技服务生活,科技成就未来。神七太空漫步成就了中华风采,我们应该向这些太空英雄致敬,为我们的祖国喝彩。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勇于追求,是一种精神;勇于放弃,却是一种境界。世上因有了愉快的追求而多姿,世间因有了痛苦的放弃而精彩。生活虽有众多不舍,但是,该放弃时就放弃。放弃,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追求。

请以“追求和放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可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不少于800字。

               学会放弃等于懂得拥有

生活犹如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扁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人生也总有欢乐和忧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面对生活中种种不舍,我们应该学会放弃,放弃生活中那些无谓的追求。学会放弃意味着懂得拥有。

人生有时需要不舍的追求,追求梦想,但同样人生有时需要学会放弃,放弃无谓的努力和无结果的追求。坚持理想,勇于追求是一种精神;敢于放弃,学会放弃是种境界。当你执著的追求毫无结果时,当你的努力是徒劳无功时,你就应该学会放弃,放弃无谓的追求与徒劳的努力。也许,生活从此不同,生命会从此更加精彩。

一位哲人说过:“人生犹如登山,而成功的定义不仅仅是到达峰顶,也许人生的成功就在于欣赏山腰的景色。”在人生这条崎岖坎坷的路上,学会放弃。在自己力不从心的时候学会放弃。成功不仅仅到山顶,路边的景色同样美丽,同样精彩。我们要学会在放弃时欣赏另一种人生美。

学会放弃并不意味着无原则、无条件的退缩。世上因有了愉快的追求而多姿。在该放弃时放弃,该坚持时坚持。一味的退缩与妥协不是真正的放弃,而是懦弱的表现。学会放弃意味着懂得拥有,懂得自己的真正实力。

学会放弃意味着从自己不擅长的方面退下来而集中精力投入到自己擅长的方面。有取有舍方能适应成功的人生。是学会放弃让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世界;学会放弃让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是学会放弃让伦琴发现了X射线,动摇了经典软软科学体系。学会放弃,放弃自己的弱势,让自己的强势、优点得到发挥。在成功的道路上,学会放弃是助推器,是催化剂。

在人生的航程中,学会放弃像一座灯塔,指引你走出迷雾,驶向成功,学会放弃像一颗启明星,导引你走出人生荒漠,迈向绿洲!

学会放弃,赢得精彩人生!

作文点评

本文作者很好的理解了话题所包含的意蕴哲理,提炼了一个很具有辨证色彩的观点:学会放弃等于懂得拥有。作者开头、结尾皆以比喻说理,提出观点,中间部分层层剖析,揭示“学会放弃”的内涵,说理透彻,令人信服。请你以“触动心灵”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析:

材料给出了两个概念,一是追求,二是放弃。前面都有前缀:“勇于追求”,“敢于”放弃。虽然是关系型话题作文,也并非如我们同学作文中两个方面平列开来,写完了追求再来放弃,再写追求…… 或者是放弃需要勇气,放弃需要毅力,放弃需要智慧……这都没有弄清题意。在材料末命题人的旨向非常明确:“生活虽有众多不舍,但是该放弃就放弃。放弃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追求。”该放则放,放弃是更高境界的追求,需要把这个道理谈清楚。当然追求要涉及,但绝不是主旨所在,如果这样认为了,那就是偏题;大谈特谈“追求”而不及其它便是“离题”。重点是把“放弃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追求”道理谈明白,也就是把为什么说“放弃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追求”说清楚。上文说“该放弃就放弃”,这必然涉及到“放弃什么”的问题,像有的同学所说放弃不良习惯,放弃愚昧,放弃野蛮无知,这都是对此概念的错误认识。本文中的放弃对象应是“众多不舍”,是要追求的东西,但也许由于想方设法求取而不得因而放弃,或是相对于更高的理想追求而需放弃,或是时机不成熟需等待而放弃的东西。于是行文中可就面对无能为力之事不可强求,转而求其次,必会有新的收获展开,扣“放弃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追求”题意;可就相对于更高的理想,可放弃眼前即得利益、小的好处展开,扣“放弃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追求”题意;可就因时机不成熟需择机而动展开,扣“放弃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追求”题意。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类科学发展一日千里,文明程度也愈来愈高,但文明背后也有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__事件接踵而至,美国“9??11”事件、印尼巴厘岛、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大大小小骇人听闻的爆炸案;战争也并没有停止,以巴冲突、车臣事件、美英对伊战争、印巴对峙;世界范围内__贩毒的活动依然猖獗;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艾滋病患者也不见减少,据统计我国爱滋病患者已达八十万,其中包括不少的儿童,他们的现状、前景堪忧;去年三月,我国“非典”疫情出现,人人自危,有些地方出现了抢购板蓝根、食醋、乃至大米、食盐的风潮;前段时间媒体曾报道衡阳大火另有隐情,民工因讨不到工钱而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

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人类社会需要关注、关心、重视,需要理性、宽容、理解和爱……

以“给文明背后的创伤开一剂药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选取你熟悉或感兴趣的存在于我们这个文明世界的一方面或多方面令人忧虑的现象来写。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解析: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们财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丰富、多彩而富庶,但却会对人们的传统的精神世界、道德文化产生冲击。材料所说的种种情况,我们该如何面对?

考生可以围绕此立意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形形色色的__动摇着人们的心态,战胜__,才能走向成熟,获得成功。

请以《战胜__》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解析:

这里的“__”指什么?如何战胜?为何要战胜?考生可以采用“三段式”的构思方法。记叙文要注意从细节入手,议论文要注意层次感和严密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