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环境,有自然的,有社会的;心态,有个人的,也有群体的;环境与心态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请以“环境与心态”为题,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解析:

这是一个二元关系型的话题。环境与心态,这里的环境可以虚化为生活的圈子,周围的氛围等等

“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在紧急关头见义勇为,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每一位少先队员学习的榜样……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发扬,但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应该在见义勇为的同时自护自救。”近日,郑州市中原区外国语小学发出了一份题为《小学生应该见义智为》的倡议书。倡议书里还提出了“以智救人”、“以智斗暴”、“以智防暴”的具体建议。“见义勇为”与“见义智为”虽一字之差,但这份倡议书却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请你以“一字之差”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解析:

考生要善于跳出材料的羁绊,在立意上暗扣即可。

如翻译外文一字之差惹麻烦,对法律条文理解的一字之差使得判决出现天壤之别等等,皆可入文。

命题作文

面临


解析:

这种独词类的命题作文,在高考试题中并不罕见。如四卷卷的《问》、上海卷的《忙》、辽宁卷的《肩膀》。考生要善于对这个词语进行前后的添补,以缩小自己的立意选材范围。如“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失学”、“面临荣誉”等等。

我家的“老古董”(注:题中“老古董”指物)


解析:

每个家庭或许都有“老古董”,旧台灯、旧自行车、老照片、旧书、字画……有的可能真是有收藏价值的“古董”,有的却是人们不愿丢弃的旧物。不管是哪一类,它们都已沾染了人的气息,融入了人的情感,而不再是单纯的客观之物了。那本旧书曾伴妈妈走过青春岁月;那架“老坦克”会让你想起父亲送你上学的风雨之路;那些古钱币是爷爷省吃俭用、辛辛苦苦搜集的……因此,写“老古董”,重在突出其情感价值。文中状物一要扣住其形态、大小、色彩等方面的特点有序展开,突出其为“老古董”,二要注意选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把自己的感情倾注于所描绘的事物。

请以“生命负重”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解析:

考生要对题目中的“负重”进行深入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如“负重”的含义可能有哪些?哪一个或哪几个是人无我有的立意?如果选择这样的创新立意,素材、构思容易吗?比如:“负重”可发散为“名利、荣辱”使生命不堪重负,历史感、责任感、使命感使生命因负重而光彩等等。

题目:选择。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秋菊的选择

刘晓慧

田间的野草,被露水打湿了。路旁的车轱辘菜,又支楞起了绿叶。金秋十月,本是一个喜悦、丰收的季节,可是秋菊姑娘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昨天夜里,她偷偷哭泣过一场。

秋菊的情人是邻村的小杨,一个满机灵的小伙子。今年开春,秋菊把小杨送进了县城,送上了火车,然后才一步三回头的回了家。短短半年时间,秋菊觉得好像熬过了半个世纪。

昨天邮递员给秋菊一封电报:“腿骨折,十五日到,车接杨”。秋菊捧着电报,哭得泪人一般,她给谁也不想说。天亮了,拉起家中的那辆旧人力车,直奔县城火车站。下车的乘客快走完了,秋菊才看见小杨最后一个从车厢里拄着双拐,慢腾腾地走下来。秋菊眼窝里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她不顾检票员的拦挡,拼命地跑上月台,抱住小杨,放声哭了起来。

坑洼不平的乡村小路上,秋菊拉着那辆破旧的人力车,拉着右腿打满石膏的小杨,艰难的行走着------

翻过一个陡坡,秋菊把车子停放在路傍的一棵老柳树下,掏出手绢,一边擦着脸上的汗水,一边询问小杨腿部的受伤经过。

小杨诡秘的笑了笑,掏出一盒“帝豪”香烟,抽出一枝,点燃,一边吸,一边问:“秋菊,你以为我真的腿就断了,告诉你吧,这全是假的,是为了做生意的伪装。”小杨得意的抽着烟,“我把石膏这么往腿上一打,破烂衣服这么往身上一披,往城里的马路边一坐,都不用我吱声,那些城里的人哪,就会自动把钱送到我的手里来!”说着,把剩下的半截烟头往鞋底上一蹭。“哼,这回来到村里,我装着这个样子,向村干部要块宅基地,准备盖房娶你哩------”

秋菊听着小杨的话,心底涌起一股莫名的辛酸,她满脸涨得通红,眼睛瞪得溜圆,厉声说道:“你原来是个骗子!”

“骗子?”小杨哈哈大笑,“秋菊,出去拐,回来骗,还不都是为了你,为了让你过上和城里人一样富贵的日子!”

小杨说着,从右腿打满石膏的绷带里,拽出一叠百元钞票,说:“秋菊,来,这就是我半年来挣的钱,整整一万元呢,够我们结婚用的了吧!”

脸色乌青的秋菊接过钱,一把摔在小杨的脸上,“谁稀罕你的臭钱?不劳而获的寄生虫,无耻的骗人精,你滚蛋去吧!”说着,抬着车把,把小杨重重地从车上搡了下来。拉着车,头也不回的走了。

小杨坐在地上,一脸的迷惘,一边捂着摔疼的屁股,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嗨,这年头,还有嫌钱脏的人,真怪啊!”

[点评]本文人物形象鲜明,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秋菊是文章的主人公,作者着重写了她精神世界的两个侧面:一是善良有情,小杨走了半年她觉得是半个世纪,得知小杨受了伤,她哭的泪人一般,一个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拉着车子到火车站去接小杨;二是品节高尚,面对欺诈,面对不义之财,毅然离开了曾使她魂牵梦绕的小杨,选择了清白和高尚。


解析:

选择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和心灵的题目,中学生整天面临着大量的选择题,有课本练习册上的,也在交往中心灵上的选择,作为一篇文章,应该以后者为主要内容。从选材上来看,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只要围绕选择来写都算是符合题意。从文体选择来看,你可以写一个以选择为核心的故事,也可以围绕怎样选择,选择中注意什么发表见解,抒发情感等。

请以“让心灵放飞”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一) 折翼的凤凰

凤是天地间云与雾的精灵,凰是沧海中珍珠映射的雄魂,而凤凰,需要火!

――题记

猎猎西风中,我翔游于无垠的高山云间,我听到了鹰在歌唱:“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我微笑――鹰选择迎风而搏,它的生存哲学是拼搏。

草原上,我看见一只鹿在野狼斥逐下飞窜。浮云遮日,我明白,一场血战即将开始。鹿被狼逼到山顶,它一声尖叫,跳下山崖。我闭上了眼睛,我的心在流血――鹿选择了死亡,它的生存哲学竟是不屈。

我飞入了人类的烟尘。当尘埃落定,我目睹了人间的辛酸与无奈,但我更愿寻觅地球之灵的生存哲学――是血,泪,还是战争?

飞过阿尔卑斯山,我来到了古希腊。一位长者正躲在木桶中对亚历山大大帝说“走开,别遮了我的阳光!”他就是柏拉图。柏拉图一生潦倒,世人无法理解,最终他选择了自杀。我坚强的心开始温化――拍拉图选择了思考,他的生存哲学是尊严。

外邦无人道。于是我飞往了世界文明之邦中华族落。在青山绿水中,我在溪水中看到了自己的翅膀,我明白,只有冷眼旁观才能游刃有余。

忽见一个长者手采一支菊,微笑去劳作,他边去边吟:“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乐哉!"在功名世昏的王朝,陶潜选择了一菊一牛一耕,他的生存哲学是清逸。

浮云遮日,雄山争辉。在偌大的草场,群羊安闲,忽见一剽将把两个孤儿交给他母亲,那是在战争中遗落的孩子。他的母亲笑了,身后几十个孩子快乐得像太阳。成吉思汗一生戎马沙场,但他心中却酷爱生命。他选择了征战,他的生命哲学是拯救......

我累了,我无法看清所有的生命,生命是一种感动,生存的哲学是一种抗争。

太行山喷火了,我明白,生命将终,凤凰的归宿是火,但不是毁亡,而是涅磐!

火烧遍我的身体,那一种红火之心随尘落入世间,我顿时醒悟――我的生存哲学是折翼!

折翼,让我不再浮躁,用心生存。

[简评] 文章写得__恣肆,纵横开合。由物及人,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几种不同的生存哲学,令人读后击节。若非胸中大有丘壑,则很难有如此开合自如的文笔。语言上若能多加锤炼,将成大器。(陈冠宝)

(二) 让心灵在希望中飞翔

包罗万象的自然界中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干旱让植物的根深扎于泥土之中;风力大的地区植物的长热更加牢固;一片杨树中难得阳光的却往往比易得阳光的长得高大......这些生存条件恶劣的植物往往更能挺直胸膛面对风风雨雨,迎接电闪雷鸣,以不屈不挠的姿态笑对苍穹。我们人类也应该这样,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我们也不能放弃奋斗的希望,要让疲惫的心在希望中飞翔。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两位犯人每天只准呆在阴暗的监狱里,唯一与外界接触的是一扇铁窗,他们便每天轮流着通过铁窗看外面的世界。前一位看到的是又黑又冷的监狱大门和高高的围墙,面后者却看到了浩瀚的蓝天和飞翔的小鸟。最终前者郁闷而死,后者刑满释放开始新的生活。我并非想要替两位犯人开脱什么,我只是崇尚后者的生活态度。即使面对的是无情的__,心也不能被桎梏,而要心灵在希望在飞翔!

“即使身体的翅膀折了,心也要飞翔!”海伦凯勒如是说。出十九个月便成了了一个集聋、哑、盲于一身的人,有谁的人生能经得起如此的颠簸?然而凯勒并未被厄运击垮,她奋发顽强,终于成为美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取得了许多常人都无法企及的辉煌。

“挺起精神的脊梁,美的霞光万丈”。我敬佩《老人与海》中的那位与鲨鱼作殊死搏斗的老人,他说,“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我们应该拥有这种信念,去搏击一个无悔的人生。

凡高在失去了所有亲朋好友的理解和支持后,并未心灰意冷,而是拿起了手中的画笔创作出散发永久魅力的《向日葵》;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厄运下,“扼住命运的喉咙”,创作了万古恒新的《第九交响曲》;丹麦童话作家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依旧不放弃希望,创作了《安徒生童话》,牵引着无数的小朋友乘着心灵的翅膀在希望在飞翔……

如同每一场暴风雨后都会有一个阳光普照的好日子,当痛苦搅乱我们心扉的时候,不屈服命运的人血液滚动了,沸腾了,爆发了……然后乌云走了,太阳出来了;痛苦走了,快乐来……

[简评] 本文题目醒目,生动形象而富含意蕴,内容援引材料丰富而富有说服力,很好地阐释了人在困境中如何“让心灵放飞,创造奇迹”这一中心。语言流畅自然,结构紧凑,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应试作文。(陈久具)


解析:

文章品鉴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为每一篇文章写一段50字以上的评语,指出其优点与不足。

回家

徐月霞

回家,是夕阳淡褪时,那一抹温馨与平静;

回家,是潮水退去时,那一片静谧与舒适;

回家,是鱼儿静沉水底时的娇憩,也是雀儿藏头于翅羽间的安逸……

世间万物,都有家。流浪的心,飘泊的愁……唯有家,才是温柔的港湾。世间万物,都需归家。

茫茫的草原上,有这样一个情景:零落的几个蒙古包,白白的帷帐被北风刮得瑟瑟作响;蒙古包外是一个围场,高高的栅栏里有一群矫健的野马。

这是一个野马放养试验基地。野马如今已濒临灭绝,它们被人类长期圈养,品种退化,野性消失,如此一个优秀的物种的消亡是人们不愿看到的,因此,在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人们决定将野马放归草原,放归它们的故乡。

马是有灵性的动物,当这一群黑压压的生命来到草原之时,它们内心的狂躁与不安早已显露出它们对故园、对自由的向往。然而,工作人员说:“由于它们一直生活在人类的驯养之下,对野外的生活环境还太生疏,它们还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恢复过程,我们要磨砺出它们的野性。”归家的路还太慢长,这群可爱的生命还需要等待。

每天傍晚时分,一匹匹野马一个个挨着站在栅栏边。跨过栅栏就是辽阔的草原,它们没有嘶嚎,也没有哀鸣,只是偶尔扬一扬尾巴,眼神却久久停留在天边夕阳消失的地方,任凭风沙卷起,任凭尘土飞扬……

回家,这是它们此刻最强烈的期盼,望着远方,它们或许在想:那儿有一条路,是通往哪里的呢?我真想让它们知道,那条路,通往自由与快乐,路的尽头就是它们的家。

工作人员还说:“在驯养期,有的马匹为了自由,曾试图跨越栅栏,却一次次被撞得遍体鳞伤,它们拒绝工作人员的救治,常常拖着伤痕累累的身子哀鸣。可我们还不能放它们啊,看着它们这样,真是揪心!”

是啊!那儿是它们的家啊,世间万物谁不想回家呢?

我静静地等待着,等待训养结束打开栅栏的那一刻,等待它们成群奔跑的那一刻。回家吧,马儿,辽阔的草原是你们的,美丽的夕阳也是你们的……

我痴痴地想着,仿佛看到了天边的夕照里,一群矫健的身影在自由地飞奔,在它们身后尘烟滚滚……

回 家

谢 强

窗外,下着一场冰凉的雨。

深夜,城市里灯火微明。

水雾渐起,多么孤寂。不知何处飘来一阵笛声,恍若梦里。我让思念,飘着。心儿,随着那悠扬的笛声,一点儿一点儿变疼,变乱。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多么好的诗句!我轻轻地从嘴里念了出来,只可惜今夜没有月光,只有冰凉的雨。

雨水拍打着树叶,吧哒,吧哒,吧哒……。风儿在吹动树枝,叶子落了满地,那是一片片黄色的银杏叶,待到明天,总会有那么一些少女,轻轻地拾起来,夹进课本里,日记本里,放进心中,带入梦里。

我的思绪,飘着,飘得很远。

童年里有很多很多幸福的回忆,一个又一个温馨的画面。那时我的家,在一个小杂院里。我有很多小伙伴,我们都很淘气,常常玩到深夜也不回家。

妈妈总是会到小巷口唤我。

“桥灵!桥灵!快回家!”

这是我的小名,妈妈用那种焦急而又温柔的声音呼唤着我,我却开玩笑地说:“哎唷,妈妈,我摔倒了,脸上在流血,你快来救我!”妈妈十万火急地跑过来,却看见我安然无恙,笑嘻嘻地站在那里,她没好气地笑了。

回到家,爸爸张罗着一大桌子好菜,乐呵呵地对我说:“今晚吃最好吃的红烧鱼,是小宝贝的最爱!”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爸爸妈妈会心地笑了,那是我看到过的最美丽的笑容。

有一次,妈妈病了,躺在病床上好几个周。我喂她吃饭,陪她说话。在她身旁做作业。有一回,我看着她苍白的脸庞,我哭了,我在心中对自己说:“这是我一生最爱的人,我要快快长大,保护她,一辈子在她的身边”。

可是,后来,我离开了那里,又流浪到了海角天涯。走着各种各样的道路,听着不同风格的歌,过着多姿多彩的生活。

然而,孤独和寂寞,我无法承受。

我想回家,回到那个温暖幸福的家,亲吻我的妈妈。

我流下了眼泪。那泪水流成了一首诗:

我欲乘风飞翔,却遍寻不着你的踪影。

我欲登上峰巅,却被漫天风雨阻挡了思念。

我欲飘回故乡,不再“江枫渔火对愁眠”……

回 家

陈书琴

书,我的精神家园之所在。

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我说:“书是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一片静土,是我们面对种物质__,让心灵得以栖身的家。”“回家”,让我受益匪浅,避免心灵荒芜。读书,品味人生。

读书,让心灵回归精神家园,我品得人间真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懂得人间亲情的永恒;“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懂得人间友情的可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我懂得了爱国之情的豪迈……于是,我便和亲情、友情、家国之情扑个满怀;于是,在功名利禄面前,我懂得淡然处之,懂得“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因为人间真情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读书,让我在真情充溢的世界尽情畅游,让我在真情满满的乐园思绪飞扬,让我的心灵在真情荡漾的湖面自由泛舟。读书,沐浴真情阳光。

读书,让心灵回归精神家园,让我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我读到“浪花飞溅水流湍急处自有大鱼,命运沉浮,人生多舛砥砺巨人”,于是我懂得了坚强;面对__,面对污浊,我吟诵“出淤泥而无染,濯清涟而不妖”,于是我懂得了坚守;读了洪战辉的故事,我知道了什么是坚韧;读了向秀丽的故事,我懂得了什么是奉献;读了“微尘”的故事,我明白乐于助人才是人生的乐趣……读书,让我在人生路途中斩荆棘,越险阻,也让我拾起宝贵的财富,满囊前行。

读书,让心灵回归精神家园,让我丰富人生阅历。徜徉文学殿堂,我似乎与作品主人公一起经历不同人生,品味世间百态。读《红楼梦》,让我置身于一代豪门,似乎目睹其由盛到衰的过程,时而为王熙凤之圆滑感慨,时而因宝黛之间的无缘而感伤,也了解到了封建礼教下人们的生活面貌,同时作者的“一把辛酸泪”也溅到我脸上,让我感觉其冰凉。读《三国演义》,让我了解了刀光剑影中的三国时代,有乱世之枭雄,有多谋之能臣,有善战之勇将……我置身其中,时而拍手称快,时而怒发冲冠,时而泪流满面。读书,让我短暂的人生路途中领略无限风光,让我在有限的生活空间里了解大千世界。

读书,回家……我在成长。

回 家

高 源

记得年少时,祖母告诉我:叶落归根,那扎根的土地是落叶唯一的家;而人,也有一个家,那也是唯一的家。

我的家很辽阔,大得甚至我无法览遍它的每一个角落;我的家很古老,我只在梦中看到过它最初的容颜,长江黄河是它的血脉,万里长城是它的脊梁,巍峨的珠穆朗玛是它直冲霄汉的臂膀。

这就是我的家,也是十几亿炎黄子孙共同的家,唯一的家。

然而曾几何时,我的家陷入了风雨飘摇,侵略者们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家门,带走的是金块珠砾,卷释文椟,留下的是腥风血雨,满目疮痍;带走的是家庭中的一个又一个“成员”,留下的是一个又一个创伤与侮辱,我的家不再完整,纵然光阴荏苒,那些曾经的萧条衰败早已重新覆盖上了金碧辉煌,但那光华背后的残缺却依然刺痛每一个家人的双眼。

回家,这是家中亲人的一声声呼唤;回家,这是离家游子的一次次凝望。共同的声音响彻云霄,回荡于长江黄河的两岸,万里长城的内外,珠穆朗玛的山巅……

历经那无尽的期盼和等待,家人终于等到了回归的那一天,香港、澳门,以崭新的姿态回到了我们的家园。从此,紫荆花在家园中绚烂地盛开,《七子之歌》仍旧在家人的耳边萦绕,祖国,我要回来,我已回来……

鸿雁飞过,家人登高远望,却望不见海峡的对岸。远处传来低声的吟唱:“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调子凄凉而哀伤,家人们无法忘怀的,是那个名叫“台湾”的家人。我那辽阔而古老的家在此刻无限美好,却唯独缺少了你,台湾!那浅浅的海峡,莫非真是最深重的国觞,最凄然的乡愁?它真是一道鸿沟,阻断了你至深的亲情?

然而,那发自于内心最深处的期许与渴望,却久久萦绕,一代又一代,汇集成简单而殷切的呼唤:回家!无论身在何方,家只有一个,那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家。

我们已经等待了太久,但还将继续等待,等待那个叫做“台湾”的家人,早日回家。深埋于骨血之中的,是坚定的信念。我相信叶落归根,因为那根下的土地,是落叶唯一的家。

而中国,就是我们唯一的家。

回家

朱 依 帆

小时候每次出门,妈妈总会细心地在我颈上挂上一块小小的牌子(其实只是纸片),上面写着我的名字,家里的地址,电话号码,以防我在外面迷失了方向,迷路了遇到好心人就能找到家的所在。那张小小的贴了阿童木的蓝色纸片,成为心中家的符号,每每在晚上踩着路灯的影子走在那条熟悉的小路上时,我总是捏着小小的纸片,心中充满了童稚的自豪。

回家,一直是奔向温暖和希望的旅途,是幸福与快乐的向往。就好像泉水向往着海蓝色的__,鸟儿向往着明净的天空,葵花向往着金色的太阳,草根向往着深厚的大地。

因为,家,是波涛汹涌后心灵得以喘息的避风港。伤心失败了,总有慰藉的话语和真诚的拥抱;是风起云涌后灵魂深处的静心湾,即使骄傲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在这里,总有安静的倾听和鼓励的眼神;是踌躇满志时洗净浮躁的修心湖,总有善意的提醒与明智的建议。所以,回家,回家,我们都向往着回家。

每个人都是海面上星罗棋布的小岛中的一个,虽然彼此隔绝,却因为家这根无形的纽带,紧密相连,紧紧相依。因此,你会在厨房里和他们吵吵闹闹,饭桌上与他们嘻嘻哈哈,你会在害怕时靠近他们,在哭泣时拥抱他们,荣辱与共,生死相依……家,就是亲情的符号。回家,就是在亲人为你建造的熟悉的大花园里自在地奔跑。

有时,家是精神的后花园;回家,是一次精神的回归,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是洗净铅华后重返纯净世界的旅程。当城市被围困在喧嚣和浮华之中,当各种虚荣和伪装笼罩在人类的头顶,回到心灵深处的那方净土,鸟语和花香还在,浩白和无瑕还在,善良和朴实还在。

家也是孤独打拼时身后的一个支撑。即使家中只有你一人,历经越来越忙碌压抑的生活之后,回到家中,沏上一杯茶,翻开一本书,尽享安全与宁静,再暗的黑夜,也可给予你透亮的辉光。

家是深暗洞穴出口的一抹亮光;回家,是走入光明的旅途。

家是茫茫大洋中一艘小舟;回家,是追寻和祈祷平安的过程。

当春风掠过山岗,你依然能感觉寒冷;回家,却给予你对温暖的向往,给予你前行的勇气。

回家

冯 春 霞

回归精神家园,让我们享受那一份返璞归真的朴实;回归精神家园,让我们重温那一份温馨自然的纯真;回归精神家园,让我们流连那一份怡然自得的乐土。

推开历史沉重的大门,一股古朴自然的气息迎面扑来,又有许多文人雅士伫立在历史边缘,他们傲世却不冷漠,流离却不空虚。他们偏爱回归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中,享受那一份致远的宁静。陶潜“性本爱丘山”,那是他精神归属的所在,宁愿做个“晨兴理荒移,戴月荷锄归”的农夫。他回归于自己的闲情逸致,所以才有“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自得,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面对小人泼来的污水,他被贬黄州,这个被宋神宗称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苏轼,此时,没有心灰意懒,他选择另一条通幽曲径,回归自己那旷达超然的天性,在黄州“倚仗听歌声”,高唱“大红东去”。他忘却了世俗的一切不如意,独自享受那一份“回家”的从容淡定。假如,他没有选择回归精神家园,又何来“亲煮东坡肉”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闲适优雅?

可见,回归精神家园,让我们忘却外界的干拢,独自享受自己内心的宁静之美。

回归精神家园,能让我们摆脱外界的束缚,为自己的理想插上更坚劲的翅膀。一位记者曾到居里夫人家里采访,发现她竟让自己的小孩把英国皇家学院授予的奖章当作玩具玩,为之一振,居里夫人平静说道:“人如果被自己已有的成绩束缚,那他不会进步,要时刻记住自己的理想,荣誉只是对过去的肯定。”是的,若被外界的荣誉束缚住,我们就裹足不前,只有时刻铭记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那一片精神的净土,才不会被淹没在世俗中。可见,回归自己精神家园,会让我们心平气和地对待外来的一切事情,不迷失自己的奋斗方向。只有在自己那一片纯净的精神净土上,才能找到灵魂的归属,找到我们人生的价值。

回归精神家园,寻找那一方净土,平静我们焦躁不安的心灵。这个家园,时刻回荡着淙淙泉水,旖旎水光,悦耳丝竹。这个家园,如一杯佳茗一般散发着香醇的气息。回到这个家,让我心旷神怡,让我豁然开朗。在这里,我平静地面对一切,享受他为我带来的一片宁静自然。

回归精神家园,享受宁静!

回归精神家园,自省自我!

回归精神家园,重温理想!

回家

张 然

“回家”,一提到这个词,感觉多么温暖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而我们生活中提到大多的都是有形的家。每当遇到“回家”一词,我的心中不免产生许多感慨。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身处异乡的游子,穿着母亲织的衣物,带着对家乡无尽的思念,只身闯天下,一腔热情当遭遇家乡情结也被化开了、驱散了。多么希望能回到家乡,一吻脚下的土地,说:“我对脚下的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再抚摸儿时常爬的一棵树,不平的树痕哪会刺手,那是家乡的岁月印迹,有自己儿时的记忆,使劲吸一口气,不忍立刻呼出,因为那是家乡的气息,贪恋、眷顾,夹杂着浓浓的乡情。游子如是想,能够回到家乡就是这样吧。然而一位老人,僵立在一大片芦苇中摇头叹息:“我的家被这一湾浅浅的海峡隔断,它在那头……”老人仰望天空,把深深的思念寄给鸿雁,让它们带到那头。当真地踏上了那头的土地,他点点头,倒下了,老人的儿子望着父亲安祥的面容放心地说:“他回家了……”

对于游子来说,回到故土是回家的真正意义;但对于那些迷失了自我的人呢?或许他们的家是纯净的精神家园。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令我感动的事:一名党员干部——某局局长,贪污了大量国家下拔的款额,为掩人耳目,只办了一两所并不具备基本设施的小学校,他为此还很释怀,觉得也算是做了好事,可当他来到学校,看到孩子们在如此破旧不堪的学校依然坚持上课,看到他们渴望的眼神,他的心震颤了,没过多久他将自己的贪污事实全部报告上级领导,坦白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当被宣判判刑时,他笑着说:“我回家了……”。此时的他的确回家了,回到了纯洁的精神家园,回复了人类最初的善良,这又何尝不是回家呢?

对于游子,故土就是家乡;对于无家可归的小孩儿,妈妈的怀抱就是家;对于恋人,对方的心灵就是家;对于迷失了自我的人,纯净的灵魂就是家……不管怎样,当彷徨失意、伤心难过,寂寞哀伤时,请记得你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回家吧!


解析:

对作文的评改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这次练习选取了数篇考生习作,让考生按照一定的标准(高考作文评分要求)进行评改,可增强学生的考点增分意识。

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得抄袭。

题目:变形记。

  一天早晨,我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狗。

  要求:接着文章的开头续写,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解析:

这是一个续写式的命题作文,要根据提供的文章开头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可以模仿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写“我”为什么变成了狗,变成狗后有怎样的心理和想法,家人、别人对“我”怎样看待,“我”有怎样的经历或遭遇,可以写狗或忠诚老实,或趋炎附势,或凶狠狡猾,或贪婪成性,或摇尾乞怜,或宽厚仁慈,如此等等,要表现的点很多,加之文中的“我”可以是不同职业,不同地位,不同国别,不同品性,不同身份的人,因而写作的空间较大。

  从本文的开头来看,它适宜写成记叙文或小小说,要特别注重“狗”的心理,经历或遭遇等方面的记叙和描写,注重突出全文的主题,揭示深刻的社会寓意。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