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崭新的高中生活已经开始,六周的学习和生活一定为你留下了很多记忆。请自选角度,以“印象实验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注意不要出现真实班级和姓名。

【答案】

印象校园

漫步在校园林荫的小径上,贪婪地呼吸着绿色的味道,整颗心都弥漫着生机;散步在校园阳光的操场上,尽情地享受着日光的沐浴,整个人都暖暖洋的;__在校园安谧的公园里,专注地望着那独有的自然,仿佛,心境都豁然开朗……刚踏入校门,就是这些美好让我一次次无限地憧憬,但随着与她距离的靠近,越来越多的感受着她的美好,她的青春时我忽然发现在校园的角角落落里,有些东西被我们忽视了,我忽然发现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仅能把一切美好看得淋漓尽致,不美好亦是如此……

曾几何时,走在校园的玫瑰大道上,深深地呼吸着玫瑰的馨香,那浪漫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着,实在,沁人心脾……突然,不经意的一瞥,那艳丽的玫瑰丛中居然有方便面盒子。惊讶!诧异!疑惑!接踵而来……是谁忍心在这娇艳的玫瑰花上添这不堪的一笔呢?是谁如此不会欣赏美丽,反倒来破坏校园的和谐之美?我替那花儿不值,更以那写上这一败笔的人为耻!曾几何时,在学校的花园里悠闲地散着步。这公园虽然不及自然公园,但是她是由我们的园艺工程师为我们设计的,我们每天都在为她精心打扮。闲暇之余,来这里走走,看看,学习的紧张压力得到了舒缓,心情也好了许多。就是这样这公园自然有了她独特的丰韵,也赢得了无数的我们对她的热爱。可是,恍然间,我无语了:石椅上,两个清秀的女生边谈笑着,边吃着零食。她们若无旁人地把包装袋扔到了那芊芊绿草上,她们的动作竟是那么自然,那么随意……也许,我们不是每个人都会为校园付出一些美好,但是我们至少也不能为学校抹黑啊!曾几何时,学校的卫生间里,有人忘里关水龙头,就任凭那水肆无忌惮地,哗哗地,流着流着……

校园她有她青春的意气风发,我们怎忍心让她如此不堪呢?校园,她是我们人生的领航灯啊,我们怎人心去践踏她呢?校园,我们第二个家,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家蒙上厚厚的灰尘啊!我想看到一个场景,就如我踏如校门的印象氛围,没有那种种种种的不尽人意……

曾经的情景也还历历在目,在这样一些云淡风轻,淡如云水般的日子里,我忽然发现,我生活、学习所在的学校依然美好如旧,只是被一些不尽人意遮掩了而已……

看,绿意盎然的草坪上,那张小纸毫不惹眼,可是那男孩弯下了腰,捡起了纸片,扔进了垃圾桶里,然后向球场跑去,在阳光的照耀下,尽情地挥洒着汗水,那副画,很美很美……看,卫生间里,女孩正在洗手,可是水却开得很小很小,洗完马上就关了。走出洗手间,女孩甩甩手上的水,晶莹的水花也在阳光下跃动了起来……再看,一群群阳光的我们正在大扫除呢,顾不擦额头的汗水,只是想着,把校园打扮得更美丽……

其实,印象校园一直都没有变过,抬头看看,那是蔚蓝如镜的天空,低下头瞧瞧,那是生机盎然的片片草地;还有这边,有我们对学校最真挚的爱……荣怀,也许有些许不足,但是她一直在向更好发展。

也许,若干年后,蓦然回首,我会发现,曾经的校园很美很美……

【解析】

试题分析:记叙文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它是写作训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一般说来,它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这个人物可以写一件事,也可写几件事;写人的文章理解的时候要看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要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性格,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在这上面来理解。因为落脚点就是通过事来表现人。如果这篇文章写了三件事,但是是通过这三件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这就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二是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事件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中心事件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如果说这篇文章也记叙了三件事,通过这三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或者给我们一个启示,这就是写事的文章。 

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但应注意的是,在一篇记叙文中,写人、写景、写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应各有侧重。 

基本要求:                       

1.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事由。

2.按故事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依次叙述。

3.主题鲜明,内容清楚。文章中的故事应有头有尾,要写出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结束的过程。    确切地说,在记叙时要把与一件事物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因素交代清楚,才能给人一种完整的认识和印象。

4.层次分明,有条有理。 记叙时,要有开头,正文及结尾。有时涉及几个人或几件事,一件事往往牵涉到相关的次要事情;有时一件大事中还包括小事,这就要对记叙的事情做出分析,分清主线和副线,围绕主线安排副线。

5.详略得当,主次适宜。记叙事情时,要注意主题鲜明突出,清楚具体,内容感人深刻。写人时,要抓住典型事例、典型行动和表现。对中心事件和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地方,要详细叙述;次要的东西,就少写或不写。 

注意事项: 

1.仔细审题,确定主题。文章的目的、内容、结构层次以及语言的运用,都要围绕主题进行。

2.根据情景提示和主题,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用每段的首句即主题句来指明段落的中心思想。安排好关键的主题句,就会使中心更加突出,眉目清楚。

3.要进行审题,初写时,多模仿句型写简单句,循序渐进,逐步深化。

4.写作前最好有个简明扼要的提纲,使自己的写作有章可循。审题后要先写出草稿,经过修改之后,   再正式成文。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下面的材料,读后按照要求写作。

磐石市第五中学等部分学校,几年前开始在考试期间安排了部分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如今这种做法已蔚然成风,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请以“诚信 ”为标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

要求:叙事清晰,主旨突出;说理明了,有理有据。请勿出现真实的学校、老师、同学等的名字。

【答案】

诚信难舍

  古往今来,诚信便是豪杰英雄惺惺相惜、成就大业的根本,不论儒法,还是佛道。三鹿由诚信起家成为乳制品行业龙头,又因为摒弃诚信、欺骗消费者而破产。诚信是不能舍弃的。  

诚信是君子最重要的美德,昭显着异样的光彩。刘玄德秉持诚信,打动诸葛孔明,三分天下,成就霸业。梁山好汉,一诺千金,甘为朋友两肋插刀,更被才子写入名著,感动后人。而那些本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权势人物,或许早已忘记了在镰刀斧头下的信誓旦旦。行为的约束,信仰的表白,一个连自己的信仰都可以随意丢弃的人,社会最终也将他抛弃。    

  跟投毒无异的三聚氰胺,随着奶粉噬咬着婴幼儿的生命。那些给牛奶添加三聚氰胺的人,肯定是不会给自己的骨肉喂这样的三鹿的。一颗缺乏自我约束的心灵是空虚的,游荡的,仿佛丧家之犬,失去了家国的依托,失却了根须的大树,失却了源头的江河,只能枯萎,只能干涸,……一声声的呐喊从我内心深处迸发:诚信。      

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间,成了我们的忧伤;诚信的行囊抛弃了,散到世上,成为撒旦的魔杖。人生之舟,有弃有取,有得有失。三鹿原来以国家免检的舞姿出现在你我身旁,谁又能想到竟是与豺狼共舞?丢弃了诚信,却以变色龙的心态经营企业。当三鹿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时,是否考虑到自己的人性的根基已经站立不稳了呢?当笑脸迎送销售商时,是否想过为人类造福是自己的本分呢?当雪片般的投诉飞来时还在试图以纸包火,用雪埋尸,他们是否扪心自问,惴惴不安呢?也许闪过那么一两个念头,也许根本就不在考虑范围。现在这些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一个抛弃了诚信的人,同他讲诚信,岂不是对牛弹琴?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岂可因为金钱的迷惑而失去本心呢?人弃了美貌还有健康,弃了健康还有才学,弃了才学还有情商。若是弃了诚信,所拥有的金钱、荣誉、才学、情商……都只是水中月镜中花,都是过眼烟云,随风而逝。    

  经营企业,经营人心,劝君努力,诚信啊诚信,诚信最难舍。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作文的立意很简单,高一才接触议论文,这里结合题目谈一下议论文的一般要求,要写好议论文,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如何使用论据证明中心论点。一篇文章,如果没有足够的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就算观点很鲜明、很新颖,议论十分出色,也不能让读者信服。而许多同学在写议论文时,在文章当中虽然列举出许多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可是文章还是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或是论证条理不清楚,或是文章结构不完整,或是文章的分析议论不完整、不透彻……,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在选择论据时没有遵循必要的原则,这个问题是比较普遍的,那么,我们在写议论文时,在选择材料作论据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   

一是中心集中性原则。我们在选择材料作议论文的论据时,第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所选的论据一定要紧紧地围绕中心论点,所选的论据的中心必须能为中心论点服务,一句话,就是所选的论据的中心必须包含有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所包含的内容。例如在写《诚信难舍》这篇议论文时,所选用的论据一定要有“诚信”这个中心,而其它跟诚信无关的内容与事例都不要参杂进来。有些同学在叙述论据时,把一些与中心论点无关的内容也写了进去,这就在无形中减低了论据的说服力。   

二是典型性原则。所谓的典型性原则,就是在写议论文时,在选择论据时,要尽可能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其它普通的论据尽可能的少用。这个典型性有一些问题要说明,就是这个典型性是相对的,比如某个论据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可是因为在同一篇文章里使用的人太多了,它就没有那个“典型性”了,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尽可能避免“撞车”的情况;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有一些生僻的论据,是许多人都很少知道的,虽然它也很典型,但它缺乏一种“共知性”,没有代表性,所以其可信度也是不太理想,因此,不要以为人们是少用的论据它就具有典型性。比如写《助人是一种美德》的议论文,许多人都举某某人帮某某老人过了马路,这个论据太普遍了,缺乏典型性,而如果你举了某个人们都不知的事情作论据,尽管那个论据真的很好,但它还是缺乏代表性,因为人们都不知道。   

三是充分性原则。一篇议论文,要有足够的说明力,没有足够的论据是不行的。有些同学在一篇1000多字的文章里只举了一个论据,而且在叙述论据时叙的又太多了,分析议论的就几句而已,这样的议论文是没有多少说服力的。而有些同学,虽然有了许多论据,但只是“堆放”而已,而没有进行有效的分析议论,这样的论据也不能算是充足。因此,一篇议论文的论据至少要有三四个典型的论据,并且作有效的分析议论。而如果用的对比议论或列举论证法,七八个论据也不算多,但在叙述时要简洁一些,而重在多分析议论一些。总之,一篇议论文没有足够的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是达不到令人信服的目的的。 转 四是条理性原则。论据的“摆放”是有条理,有原则的,并不是先想到哪个就先用哪个。当我们在列作文的提纲时,就要把相关的论据按一定的条理排列的,这些条理一般是:先写古代的,后说现代的;先谈国内的,再谈国外的;先写重要的,后说次要的;先写典型的,后说普通的;先写有名有据的,后无名无据的;先说关于人的,后说关于动物的……总之,论据的“摆放”就比如搞建筑修房子,是要讲究一定的条理与方法的,随便的“摆放”只能降低论据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或使得文章结构混乱,因此,论据的“摆放”不能太随意的,而是要遵循一些原则的。   

五是时代性原则。所谓的时代性,就是要求在议论文当中,要有一些新鲜的、具有时代色彩的、是新近发生的例子作论据,这样的论据更有说服力,更能使读者信服,它不但使文章具有新鲜感,还能体现出一种创新的、个性的色彩,这是考场作文出彩的一个重要方法。而有许多同学在写议论文时,所举的论据要么都是动物的,要么都是比喻性的,要么都是古代的,要么都是外国的……这样一来,就使得文章缺少一种时代的气息,无形中就降低了文章的说服力,最终达不到我们预期的目的。要这样做,平时就得多注意收集当今发生的一些事情,把它们好好的记录在笔记里,到需要时就能随手拿来了。   

六是多样性原则。论据太单一了,其说服力当然不如那些论据比较丰富多彩的文章了。议论文的论据一般可以分为这么几个种类:古代的、现代的、当代的;国内的、国外的;女性的、男性的;典型的、普通的;关于动物的、关于人类的;事实论据的、道理论据的;有名有据的、无名无据的;……总之,一句话,就是中外古今的都要用一些,事实道理的都要用一些,正面反面的都要用一些,关于人类关于动物的都要用一些……这当然比那些单一的论据更有说服力一些。许多同学在选论据时,都没有想该如何的搭配,只是随意写上的,所以其说服力大大减低。   

总之,一篇议论文要充满说服力,其论据的选用是有一定的原则的,我们只有注意这些了原则,我们的议论文才能更有说服力一些。否则,尽管我们都举了许多所谓的论据来证明中心论据,那也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题目:那年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要求:从括号中选择一个词,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人生就是行走在天地间。

告别了懵懂青涩的少年时代,高中生正张开双臂拥抱五色斑斓的青春。一路走来,是谁在用心呵护照顾你,用理解的目光默默地注视你?又是什么时候在感动和激励着你,抑或常常困扰迷惑着你……

是亲人的关爱,师友的支持,还是知识的指引,美丽的憧憬,或者是……

在成功的路上,一路有你。一路有你,我的心中有春天;一路有你,我的天空有阳光;一路有你……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立意自定。⑵符合记叙文文体规范。⑶不少于800字。⑸不得抄袭。

作文【写作指导】

要读材料,读命题,读要求。

命题作文“一路有你”,其题旨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色彩。当我们从懵懂走向明理、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时候,其成长的历程,会让我们记住许多曾经让我们感怀的事情、回味许多曾经让我们感动的人物、体味许多曾经让我们受益的哲理,这些在我们的人生履历上留下印痕的点点滴滴,如甘泉濡湿着我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我们年轻的生命,因此,以“一路有你”为题,就使学生所写的内容彰显着强烈的人文特色。

文题“一路有你”的关键词是“你”。本处的“你”,亦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它并不囿于“人”的范畴。换言之,本文的写作对象“你”,既可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个性鲜明的“人”——这个“人”,可以是对自己亲情奉献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亲人,可以是给自己友情力量的同学朋友,可以是教给自己学业、让自己远离愚昧和平庸的老师,可以是倾心给予自己帮助、让阳光照耀自己生活的陌生人……;也可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体的“物”,如伴随自己走过无忧的童年生活的书籍,放飞思绪、记载心情、见证长大的心爱的日记,寄托自己情感、勾起美好回忆的文具……;还可指精神生活中抽象的概念,如引领自己到达成功彼岸的理想和信念,鼓舞自己跨越人生坎坷的勇气和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写作对象的丰富性,决定了本文选择的写作题材的丰富性。

审题时要把握住关键词“你”、“一路”。

命题包含的潜在信息是什么?

(1)“一路有你”,“ 我”中应有 “你”,这里的“一路”就应是“我”的一路。因此,文章应主要写“我”的人生路中的几个阶段直到现在的这个时期的整个人生之路。在写作中为了更好地突出“真实”与“真情”,“一路”的事件应合乎“自身”的身份。

(2)题中有“一路”二字,突出是“我”的“人生历程”,因此,选择的事件,要有“阶段性”与“代表性”,不能集中在某一点上。而从“一路”二字的限制来看,这个 “你”必须贯穿“我”的这“一路”的全过程,并且要注意这个“你”在这一路上或几个关键点上影响 “我”,影响“我”的选择,影响“我”在事情上的成败。

(3)题中“你”是一个泛指,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某种精神上的某种支撑,“你”可以是实指,如亲人、师友等,也可以是虚指,如知识、憧憬等,不管是实指还是虚指都不应该局限于所给材料,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加以拓宽。

但必须注意是“你”,而不是“你们”,因此,其所代表的必须是单一的,而不是复数。“你”的内涵的指向性最好要单一,不要过于分散,如一会儿指母亲,一会儿指父亲,一会儿指老师,由“你”变成了“你们”。

一路有你”中的“你”,也暗示我们:最好以第二人称的口吻来写作文章,因为第二人称的陈述方式,易于事情过程的叙述和文章情感的抒发,易于近距离的沟通和交流。如果写作本文时用第三人称的“他”取代“你”,就会陷入审题的误区,造成人称的混乱,从而影响表达的效果。

一定要防止写成第三人称,变成“一路有她”,不能在有意无意中偷换概念;或用“妈妈”、“知识”等特定的称谓来代替,通篇都没有与题目相照应,那只能算是走题了。

(4)“一路”,突出了时间的跨度,写作中要突出“你”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所产生的持久而深入的影响。

文题“一路有你”中的“一路”,并非指具体实在的“一路”,而是指一种被喻化了的人生历程,所以,本题的写作,必须扣住“一路”的象征意义加以演绎。“一路”,可以是自我精神成长的一份履历,可以是自我人格提升的一段过程,可以是自我学业进步的一串日子。如此说来,本文文题的外延范围是较为宽泛的。只要选择自己在某一方面成长的经历,皆可作为“一路”的内容呈现出来。

(5)文章最好写成记叙文,当然写成散文也可以。要真实,有真情实感。据此,文章要出彩,必须要有精彩的描写,动作的,语言的,心理的,环境的,细节的。

【作文示例】

一路有你

每次看到你,都是那么欣慰……

每一次看到你,都感到亲切;每一次看到你,都感到愉悦,内心充满着无穷的力量。你的内心充满了知识,一眼望不到尽头。

歌德曾说过:“一书一世界。”

儿时的我喜欢那种与纸张磨搓的感觉,心中有着一阵莫名的悸动,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往你里面窥探。不知不觉,爱上你那指间的世界。闲暇时翻阅着,跟着你童话般的思绪行走着,想象着那美好的一切。你让我想到海面上盖着一座水晶房,里面住着你和我,想象着我在和你倾心交谈……有时渴望白云上开满了花朵,我和你在周游列国。彼时的你和我,幼稚而又可爱,懵懂亦很快乐。

从那时起,我便爱上你,爱上与你一起行走的感觉爱上你与我一起在知识海洋里航行的爽快……

现在读着你,不为黄金屋,更不为颜如玉,为的只是你的思想,你那指间的一行字,韵味十足,令人回味……

你是大千世界的缩影,你将无限的世界归置于有限当中。你有时带着我在天地间游走,带回阳光和雨露,浇灌着干涸的大地;有时你牵着我的手行走于田间阡陌之上,欣赏着眼前一块快翡翠,充满了久违的生命气息,带回一股纯净的空气,清新宜人;你带着我执著地行走于世界各个角落,了解各地民族风情;最后让我乘着那一缕朴实的风归来。我感觉到你的亲切和温暖,感受到你和我曾经留下的脉搏,那“怦怦”的跳动声,有规律地在空中回旋,荡漾……

在午后无人时,饮一杯香茶,我捧着你走向世界的深处。你让我看到历史的沧桑,人世的兴衰;你让我感觉到世界的博大,宇宙的浩瀚,岁月的悠长。细细品味着手中的香茶,眯着眼随你的思绪畅游……

一路有你——我的挚爱朋友书——的陪伴,我不断前行,渐渐长大。

简评:

主题集中鲜明,语言较生动优美,对书的热爱,使你的文章充满灵动和诗意!语言还须锤炼,书写效果欠佳。得61分。

一路有你

一曲悠远宁静的《姑苏行》,天籁之响,音音珠玑,我仿佛翻开了那清油灯下泛黄的线装书,来到山谷的江南。那里有一片美丽的河洲,河底漂浮着柔软的水草。嗅着那散发了两千年的蒹葭的晚香,细品那愈加吟诵愈显天真的民风:“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吹笛,恰似吟诗,每每轻按六孔,便如沐浴久旱的甘霖轻松抖去满身的疲惫与倦怠。

十年竹笛生涯,十年辗转流连,多少次在冷漠中重拾温情,只感谢一路有你

记得幼年那个孱弱的我——那与竹笛不相上下的个头,那气短息弱的断断续续,那细瘦得堵不住笛孔的手指,可就是一个这样的我,却执意地选择了竹笛,不为文人雅士的丝竹之美,只因靠在墙角听老师吹奏时,我曾陶醉过。

于是,在人生的路上,我便有你相伴

记得第一次吹一首完整的《小河淌水》,我手持着你,用我全心全意的投入和热爱,把我的情感付诸你。那一次,老师和同学们都为我鼓掌,我喜极而泣,我爱我的音乐。

后来的日子,我携着你,你伴着我,就这样心照不宣、义无返顾地走了过来。在你的世界里,我体会到了茂林修竹的清雅丰美,体会到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盛大恢宏,那是一种襟怀天下的气度,那是一种天真无饰的期盼,那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以及与音乐共舞的忘我的潇洒。

中考的时候,曾一度冷漠了你。成绩知晓以后,却第一个把喜讯告诉了你。这才发现,一路风风雨雨,早已与你不离不弃。在你的包容下,我的手指随心所欲地跳跃,我的情感毫无保留地抒发。我捧着你,恰似与一个阔别多年的老友相拥。

雁过无痕,风吹无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跟随我,品味过春荣夏酷,见证了秋凄冬寒,永不厌倦地听我诉说,为我分担,感谢一路有你

如今时至高考,我依然始终不肯离开你。时常一杯香茗,一本书,一曲《葬花吟》,便是一场异常充实的晚自习。每每吹奏,便仿佛来到花冢之前,与潇湘妃子同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任思绪飞游之后,便重新投入紧张的学习,仿佛肩负着你无限的希冀。

吹奏着你,总感觉到一种歌之即在与不歌亦艳的光荣,引导并抚慰着我。一路有你,我充满力量,一路有你,我一往无前。

【简评】相遇,总是那样的偶然,墙角老师吹响的笛音,让“我”幼小的心灵,多了一位相随的伴侣。于是,竹笛抖去满身的疲惫与倦怠,伴“我”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伴我走近高考。本文,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流畅的语言,写出了笛音给予“我”的精神抚慰,写出了“我”对竹笛的一往情深。

一路有你

蒙古包,轱辘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是马头琴的摇篮;信天游,红高粱,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高山天生是唢呐的故乡;杨柳岸,乌蓬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终究逃不出二胡的磁场。

可是,究竟让我用怎样的乐器来鸣奏一曲童真的歌谣,告诉我,一路有你,便有了梦想?

安徒生,你的童话是我童年时的梦想。一路童年,一曲歌谣。还记得那个用火柴点燃希望的小女孩吗?是她点燃了我心中最深藏的那份爱的火苗。从此,漫漫快乐的童年路,我的脑海中会浮现那些用爱点燃的章节,就像小女孩划开的那堆火柴。

还记得那位自欺欺人的皇帝吗?是他的新装让我看到了虚伪与真实。从此,我明白要用一双真善的双眼看透虚伪看透真实。当海的女儿化为海水中一阵泡沫,用她的眼泪告诉我真善美的真谛。一路的童年呵,是你的陪伴开启了我心中最初的爱。因为那一篇篇童话中沉淀着你的梦,揉碎了你对世界最朴素的情怀……

一路有你,让我用怎样的歌谣谱唱,有你陪伴,便有了梦想?

地坛风萧萧,吹过多少日夜。看尽雕栏玉彻由兴起到坍塌,看尽繁花绿树由蓊郁到凋零,也在你宁静的文字中看到你的身影,徘徊与思索,你用文字写出了你的感悟、你的意志。

史铁生,一路有你,让我幡然醒悟,在你的地坛中,那萧萧的风将你的思想传播。终身固定于轮椅上的你让我明白了苦难的本质,让我看清了苦难的真实。

从此,当我徘徊迷茫之时,你的谆谆教诲总能拨开我心中的迷雾。一时的失败、暂时的痛苦终将被你文字中透出的意志和勇气所吹散,因为宁静的你正是用它参透了人生。

一路困难,有你的精神鼓舞,让我用勇气去面对挫折。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那是古人的行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是东坡的低唱。我也要用我的唱歌传达一路有你的幸福。

母亲,您亲手织的毛衣,依然会在天寒之时置于我的床头;那杯热腾腾的牛奶依然时时出现在我的书桌旁。一路十多年,始终是您的爱帮我驱走生活的寒意,如今,我该如何告诉您,感谢这一路您的陪伴?

三毛说:“撒哈拉的尽头,是我绮丽的梦。”我不知她通往撒哈拉的一路有谁陪伴。可是,我回望这漫漫一路,我会在空间的坐标上找到那些陪我一路的人,因为那里,沉淀过我的记忆、我的迷梦……

【简评】本文,作者选择了人生的三段历程来逐一演绎:一路有安徒生的童谣,便有了梦想的童年;一路有史铁生的精神,便有了直面挫折的勇气;一路有母亲的大爱,人生便不再孤单寂寞。篇末以三毛句作结,有思想深度、有内涵韵味。全文单线延伸,缓缓道来,颇见功力。

有偏题之嫌,将题目改成了“一路有你们”了。

以“山高不碍白云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参照山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写作(60分)

23.请以“我们有一个梦想”为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23.作文评分标准参考2012年山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当大地供给你营养,让你不断攀向高处时,你得低下头来看看大地的面客和伤痕,人往高处走,高处有无尽的奇观;水往低处流,低处更多的是需要爱心浇灌的大地。到了高处才觉得低处的广阔;只有在低处,才可以看到山的高伟。高处有我们的目标,低处是我们的起点……人生时时都要面对高处与低处。

读了以上的文字,你对“高处”和“低处”有怎样的看法?请以“高处与低处”为文题,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略

【解析】略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事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答案】

[bdd41573c624269e.jpg]

总有人有着美丽的梦想,“飞上枝头做凤凰”,可那终究只是个梦想。平凡如我们,与浩[34c2f3db5c0e4ee0.png]

【解析】[c557c7cd7723a96f.png]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我们常想拥抱一下自己的亲人,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我们常想写封信给最好的朋友,表达一下浓郁的情谊,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我们常想完成自己的一项创意,但总是说“找机会”。我们常想……很多美妙的想法就这样被搁置了。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是多么可贵的一天。要做的事就从现在开始。

请以“就从现在开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b4838f86d776f887.jpg]【答案】

就从现在开始

【解析】

[d3fb20bec95b801d.jpg]

作文(60分)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一条条道路上行走。这些道路,或许是车水马龙的街道,或许是诗意盎然的小径,或许是成长与追求的道路…… 在这些道路上,你总会遇到一些故事,看到一些风景,听到一些声音……

请选择让你印象深刻或感动的内容,以“ 的路上”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选择适当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