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将致力于以高品质的创造与奉献,消除人类沟通的障碍、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促进人类生活和社会文明的提升,促使人们充分享有一个()

A:高品质,高效率 B:和谐团结,高效创新 C:自由沟通,自在生活 D:无障通信,无碍沟通

()的主旨是说一个人当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而是精神活动臻於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界。

A:《庄子•内篇•逍遥游》 B:《庄子•外篇•马蹄》 C:《庄子•杂篇•外物》

二边中间无碍

十无碍

无碍解脱

中年人与同事和领导之间的关系是( )。

A: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B:一种竞争关系 C:一种合作关系 D:一种独往独来的关系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冷寂(jì)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jìn)气度。 B:祖父话虽不再说了,心中却很显然地还转着这些可笑的念头。翠翠着了恼(nǎo),把火炬向路两旁乱晃着,向前怏怏(yāng)地走去了。 C: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有些强横(hèng),使船老夫受了点压迫,这撑(chēng)船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 D:电动车,一种在当今中国老百姓生活中悄(qiǎo)然兴起却又命运多舛(chuǎi)的交通工具,涉及了多少人的利益,牵动了多少人的神经。

选出横线上词语填充最恰当的一项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赏月, ,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质。

A:自在无碍,兴尽而返,独往独来   B: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 C:独往独来,兴尽而返,自在无碍   D:兴尽而返,自在无碍,独往独来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7题。(8分)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颀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変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念在月夜里 听见贾鸟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 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是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表示寺里有人应门。仿佛是来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即使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看来,“推”似乎比 “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 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上“推敲”。

(节选自朱光潜 《咬文嚼字》)

16.“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为什么?(4分)

17.作者认为“推”字比“敲”字用得好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16. [d0b5b523534a8051.jpg]

17. [f016b94f725616e8.jpg]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