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婴儿对一点一滴的外部世界已经在头脑中建立起了某种“模型”,形成了对外部世界的某种看法。如果外部世界与这种模型相符合,他就感到满意,若是不符合,即所期望的结果没有出现,他就感到不满意。 根据这段话的意思,假如一个婴儿对着他所熟悉的面孔微笑,则说明()。

A:他喜欢这个人 B:这张面孔看上去很亲切 C:他期望巩固头脑中的某种“模型” D:这张面孔与他头脑中的某种期望相符合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一个成熟的经济政策制定和经济学教育体系中,经济学理论必须更面对现实,经济政策也必须以理论逻辑为依归。但是,这是这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应该靠学科疆域的拓展和理论的进步,靠科学的学科分工和职业定位,而不是靠个人的能力或者角色转变。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经济学理论不面对现实,就不能制定出积极的经济政策 B:作为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经济政策不能根据经济学家的角色而制定 C: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的结合要以学科疆域的拓展和理论的进步为基础 D:能否制定出合理的经济政策要看经济学家的能力如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生命节日

季栋梁

那个七月已经远去了,然而它已经成为我生命的节日。

七月为我设置了一个赌场,我就如同一个把所有赌资都押上的赌徒,等待着开牌。那种痛苦的折磨,使我就像一个被长期关押的囚犯渴望着大赦。尤其像我这样的赌徒,已经不止一次地在七月输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更让我感到痛苦的是,在我所有的七月中,父亲也经历着同样的甚至更深的痛苦的折磨。

一年一度输赢揭晓的日子如约而来,父亲一大早就将我叫起来。他没有言语,只是用一种目光笼罩着我。这目光凝滞而沉重,仿佛将我置于一潭黏稠的汁液中,使我喘不过气来。父亲从他贴胸的衣袋里摸出十元钱来,在递给我的时候,手有些发抖。我在接那带着父亲体温和汗味的十元钱时,手抖得更加厉害。我努力表现得自信些,结果越是这样手反而越发地颤抖。我遁逃似地离开了那双眼睛,但内心无法排除对这双眼睛的恐惧。我再也输不起了。

第一年的七月,好容易挨到了“开牌”的日子,父亲递给我十元钱说:“如果中了,打十元钱的酒回来;没有中,别糟蹋钱。”可因为差了区区两分,我没有给父亲打上酒,带着全家人渴望花掉的十元钱回来了。父亲没有责备我,然而他越是不责备我,我内心的痛苦越沉重。新学期开学时,父亲说:“再去念吧,差两分,一年咋整都会弄够的。我在生产队哪一年不比别人多挣三五百个工分!”我无法对父亲讲清学习和劳动的不同,我只好加倍地努力。

第二年七月“开牌”,我又输了十二分。当我再次把钱递到父亲面前时,他火了。父亲一辈子好强,他是多么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面,打理种田以外的事啊。开学了,父亲说:再读!他亲自送我到四十多里以外的学校上学。父亲走在我前面,拉着驴,驮着我的铺盖。他的步履显得有些疲乏,①背已经驼了。他是年过花甲的人,应该歇息享福了。

望着父亲的背影,我忽然失去了赌的欲望。我为什么要继续赌下去呢?我的同学不大多输个精光回去了么?我鼓足勇气说:“爹,算了,我不念了。”父亲回过头来瞪着我,仿佛一只被激怒的豹子,甩手抽了我一鞭子,之后便默默无言,继续赶他的路。

第三年的七月,不争气的我又输了。

父亲一转身走向了山顶。夕阳将父亲的身影扯得很长。我默默地跟在父亲的身后,以为父亲会转过身来挖我一烟锅。然而父亲没有。到了山顶,父亲掏出烟袋,吸了一锅又一锅。我说:“爹,再给我一年时间!”

父亲没有说什么,只是吸着烟,凝视着远处。

开学了,父亲再次拉着毛驴送我上学。一路上我们没有说一句话,可是我像听到了更多的无法表达的话语。父亲仍走在我前面,②他的背驼得越发厉害了,让我想起贫瘠而又干旱的后山上那棵歪脖子老榆树来。

后来我终于用那十元钱打回酒来了。那是一种非常廉价的散酒,用黑缸盛着,舀酒的勺子有一斤的,有半斤的,因此买那种酒叫“打”。可它也是酒啊,它代表着喜庆与欢乐啊。除过年、婚娶能喝到酒外,再是难喝到酒的。用家乡人的话说,酒是有闲钱的人喝的。家乡人没有闲钱,家乡人的钱比家乡人还忙。

父亲醉了,弄得我也醉意朦胧的。我想我不是个好儿子,让他跟着受了四年的折磨。

父亲要在村里为我举办最丰盛的宴席,我说算了,这几年把家里拖累的。可父亲说:“这是啥事?能轻易让过去?这是咱们最大的节日,砸锅卖铁也得过大它!”

参加工作后,我买了两瓶上好的酒送回乡下,可那酒至今仍在家里的枣木老柜中放着。父亲觉得,这么贵的酒,无论自己喝还是待客,都太奢侈。

1.赏析下边两个句子,指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蕴含的意思。(4分,每小题2分)

(1)这目光凝滞而沉重,仿佛将我置于一潭黏稠的汁液中,使我喘不过气来。

答:

(2)家乡人没有闲钱,家乡人的钱比家乡人还忙。

答:

2.文章①②两处两次写到“父亲”的“驼背”,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3.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

4.为什么说“那个七月”是“我生命的节日”,是“咱们最大的节日”?

答:

[3353d22d27d2ca51.jpg]


解析: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一份题为《粮食前景》的报道指出,主要粮食生产国的粮食减产,而粮食需求却大幅增加,致使国际市场粮价不断上扬,这一基于供求关系的分析无疑是对的。 根据上述这段话可以推断出你认为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国际粮食组织认为粮食涨价是由于供小于求而导至的。 B:笔者基本赞同国际粮食组织的看法 C:对于粮食涨价的国家来说,这一问题是老百姓不愿意看到的 D:这一现象不是绝对不良的。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新一轮没有硝烟的经济战场上,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而解剖中国科技创新结构,可以看出,在中国并不缺乏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最缺乏的是企业参与的研究基地以及研究型企业.企业资助、共建、独资创立的科研机构.像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就是这种研究基地.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B:中国不峡乏研究型大学,缺乏的是研究型企业 C:加强企业参与的研究基地建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必经之路 D:企业资助,共建、独资创立的科研机构是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今年80岁的赵振华一出场,就迎来了满堂喝彩,她打扮最时尚:戴着新潮的太阳镜,满头的’白发烫成一个个大花卷,脸上轻施脂粉,还抹了红红的口红,简直就是一个时尚丽人。为了保持一个好的体形,赵奶奶也减过肥,只不过不是节食,而是通过锻炼,每天要穿着高跟鞋快步走一两个小时,晚上还要躺在床上练瘦身操。“你看看我的鞋吧。”赵奶奶得意地抖抖自己的脚,我们惊讶地看到,穿在她脚上的是一双白色的高跟鞋,后跟高达10厘米。现在,赵奶奶的“猫步”已经很专业了,是名副其实的“台柱子’。 下列表述最符合这段文字主题的一项是( )。

A:穿高跟鞋、上T台、当模特已经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 B:赵奶奶虽年事已高,但身体健康,且对模特表演乐此不疲 C:时下,参加老年模特队是中老年人较为偏爱的一种运动形式 D:对于中老年人,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是保持健康的良方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究竟应该怎样看待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否将先进的科学知识、科学理念与传统文化知识融入素质教育中去?。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

A:与会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B:与会者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C:与会者就这些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D:与会者达成了共识,即应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应当有高度的民主、完备的法制和安定的社会环境。在初级阶级,不安定因素甚多,因此维护安定团结尤为重要。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但同时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既因为封建主义影响很深而有特殊的迫切性,又因为受到历史的、社会的条件限制,而只能有秩序、有步骤的进行。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 必须以安定团结为前提,努力建设民主政治。 B: 要大力发展安定团结的__面。 C: 必须努力建设民主政治,促进安定团结。 D: 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招标投标是买卖双方为成交某项大宗商品而自由交易的行为,在建筑业中指发包单位(业主)为建造某项工程与承包单位通过遴比达成营造协议的一种方式。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

A: 介绍了什么是招标投标 B: 招标投标有哪些形式 C: 什么是建筑业的招标投标 D: 招标投标的程序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河北的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六0五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赵州桥(   )。

A: 在河北 B: 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C: 至今仍很牢固 D: 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而且是使用至今最古的石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