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读理解与鉴赏。(17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7~10题。

雪墙

魏永贵

99号楼的供暖锅炉在天空第一次飘雪花的时候轰隆启动了。从早晨四点半到晚上九点半一直发出呼呼啦啦的吼声。不时还有一辆卡车碾过楼侧的地面,轰隆隆向锅炉房倾倒黑煤,于是粗大的烟囱冒出的的黑烟和着呼呼啦啦的吼声,随西北风压向99号楼。

供暖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号楼二十几家的防盗门被人一一敲响了。这个露着七分微笑三分乞求的人是新搬来的101,起草了一份状子,要起诉供热公司的供暖房噪音过大,影响居民生活,要求赔偿损失并改造锅炉减少噪音。请大家在状纸上签名。

大家都不耐烦,觉得这个已届中年的101是小题大做,都说:“忍一忍吧,你是初来乍到,习惯就好了。”101不服气,说我测过这锅炉声,分贝太高,属于噪音,我们已经受到侵害。我几次打电话到供热公司,他们置之不理态度蛮横,让我到法庭告去。我们当然应该维护合法权益。面对101的理论,99号楼的主人们在哈欠声中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好吧好吧,你就代表咱们告吧。

两天后正赶上一场大雪,天寒地冻,99号楼的暖气打摆子一样忽冷忽热起来,随后的一个星期,暖气片干脆生冷冰凉。99号楼有人打电话到供热公司询问究竟,电话那边说去问你们同楼的101吧。99号楼的居民们听懂了供热公司的弦外之音,纷纷去敲101的门。101听罢歉意地一笑说对不起诸位,但是错的不是我们。供热公司竟然以这种方式报复,咱们更不能让步,这场官司非打不可!

第二天暖气还是不热,101室的天花板便丁丁当当一直响个不停。101敲开了201的防盗门。201陪着笑说不好意思,屋里太冷只好跺脚取暖,再注意点儿就是。等101走回自己的屋子,天花板上的跺脚声更是一阵紧过一阵。晚上101匆匆出门了,半夜回来的时候踩在门前的啤酒瓶子上重重地摔了一跤。天一亮,99号楼的居民看见101抱着一摞纸一瘸一拐地走了。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号楼的居民们忽然感觉久违的暖气又回来了,而且比先前还热。锅炉的声音比以前小多了。更让人吃惊的是,当天晚上从本市电视台《热点透视》栏目里看见了101。101理直气壮地站在法庭原告席上慷慨陈词,历数供热公司对99号楼居民的噪音污染、对居民合法权益的侵害。99号楼的居民们在暖暖的屋子里收看电视节目,兴奋难抑,纷纷拿出酒来庆贺。

当夜,各家的防盗门又被101一一敲开。这次他是来送供热公司的赔偿费的。最后来到了201户,主人端上热茶,红着脸说:“兄弟,对不起,实在对不起。”101说:“踩跺脚其实没什么,那几天冷得受不了,我也是直跺脚。”201说,我知道是谁在你家门前放啤酒瓶倒臭垃圾,实在是太缺德了。101说,没什么,都过去了,你就别说了。几天后刮了一场大风,之后又下了一场大雪。天亮的时候那雪把一号楼道快封住了。电视上说这是本市50年来的第一次。人们很奇怪,要在以往这雪早被101铲走了。被雪堵在楼道的人们便想起101,只有101有工具。于是前去敲门。敲了许久没有动静。眼尖的在门上看见一张纸条:我搬家了。落款的时间已是两天前。

人们都愣了。面对眼前这堵半人高的雪墙,大家一时束手无策。

(选自《小小说选刊》)

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主要讲述了“101”为维护99号楼住户的合法权益而状告供热公司的故事,选材典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

B.小说最后没有交代99号楼住户面对“101”走后而出现的“雪墙”最终作何反应,可谓“有始无终”,这种留白式的结尾,更能引起读者对本章的深思。

C.同样是受到了噪声的污染,99号楼的人们习惯了逆来顺受,“101”却奋起抗争,对比手法的运用,使“101”的形象突出、鲜明。

D.小说中两次出现“101”瘸着腿的细节,让人感到他的孤单、可怜,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E.主人公“101”是生活中许多人的代表,为突出小说的生活真实,不应只给他一个代号,而应给他一个生活化的姓名。

9.小说标题“雪墙”有何含义?首段环境描写有何作用?(4分)

10.本文描写了99号楼两类人物,是哪两类?请分别概括其的形象特点。(4分)

11.请根据你对小说的理解,发挥想象,为小说设计并续写一个不超过60字的结局,并简述你这样写的依据或理由。 (5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3:41:35 免费下载:《西藏拉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第八次月考)考试语文试卷》Word试卷

三、阅读理解与鉴赏。(17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7~10题。

雪墙

魏永贵

99号楼的供暖锅炉在天空第一次飘雪花的时候轰隆启动了。从早晨四点半到晚上九点半一直发出呼呼啦啦的吼声。不时还有一辆卡车碾过楼侧的地面,轰隆隆向锅炉房倾倒黑煤,于是粗大的烟囱冒出的的黑烟和着呼呼啦啦的吼声,随西北风压向99号楼。

供暖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号楼二十几家的防盗门被人一一敲响了。这个露着七分微笑三分乞求的人是新搬来的101,起草了一份状子,要起诉供热公司的供暖房噪音过大,影响居民生活,要求赔偿损失并改造锅炉减少噪音。请大家在状纸上签名。

大家都不耐烦,觉得这个已届中年的101是小题大做,都说:“忍一忍吧,你是初来乍到,习惯就好了。”101不服气,说我测过这锅炉声,分贝太高,属于噪音,我们已经受到侵害。我几次打电话到供热公司,他们置之不理态度蛮横,让我到法庭告去。我们当然应该维护合法权益。面对101的理论,99号楼的主人们在哈欠声中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好吧好吧,你就代表咱们告吧。

两天后正赶上一场大雪,天寒地冻,99号楼的暖气打摆子一样忽冷忽热起来,随后的一个星期,暖气片干脆生冷冰凉。99号楼有人打电话到供热公司询问究竟,电话那边说去问你们同楼的101吧。99号楼的居民们听懂了供热公司的弦外之音,纷纷去敲101的门。101听罢歉意地一笑说对不起诸位,但是错的不是我们。供热公司竟然以这种方式报复,咱们更不能让步,这场官司非打不可!

第二天暖气还是不热,101室的天花板便丁丁当当一直响个不停。101敲开了201的防盗门。201陪着笑说不好意思,屋里太冷只好跺脚取暖,再注意点儿就是。等101走回自己的屋子,天花板上的跺脚声更是一阵紧过一阵。晚上101匆匆出门了,半夜回来的时候踩在门前的啤酒瓶子上重重地摔了一跤。天一亮,99号楼的居民看见101抱着一摞纸一瘸一拐地走了。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号楼的居民们忽然感觉久违的暖气又回来了,而且比先前还热。锅炉的声音比以前小多了。更让人吃惊的是,当天晚上从本市电视台《热点透视》栏目里看见了101。101理直气壮地站在法庭原告席上慷慨陈词,历数供热公司对99号楼居民的噪音污染、对居民合法权益的侵害。99号楼的居民们在暖暖的屋子里收看电视节目,兴奋难抑,纷纷拿出酒来庆贺。

当夜,各家的防盗门又被101一一敲开。这次他是来送供热公司的赔偿费的。最后来到了201户,主人端上热茶,红着脸说:“兄弟,对不起,实在对不起。”101说:“踩跺脚其实没什么,那几天冷得受不了,我也是直跺脚。”201说,我知道是谁在你家门前放啤酒瓶倒臭垃圾,实在是太缺德了。101说,没什么,都过去了,你就别说了。几天后刮了一场大风,之后又下了一场大雪。天亮的时候那雪把一号楼道快封住了。电视上说这是本市50年来的第一次。人们很奇怪,要在以往这雪早被101铲走了。被雪堵在楼道的人们便想起101,只有101有工具。于是前去敲门。敲了许久没有动静。眼尖的在门上看见一张纸条:我搬家了。落款的时间已是两天前。

人们都愣了。面对眼前这堵半人高的雪墙,大家一时束手无策。

(选自《小小说选刊》)

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主要讲述了“101”为维护99号楼住户的合法权益而状告供热公司的故事,选材典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

B.小说最后没有交代99号楼住户面对“101”走后而出现的“雪墙”最终作何反应,可谓“有始无终”,这种留白式的结尾,更能引起读者对本章的深思。

C.同样是受到了噪声的污染,99号楼的人们习惯了逆来顺受,“101”却奋起抗争,对比手法的运用,使“101”的形象突出、鲜明。

D.小说中两次出现“101”瘸着腿的细节,让人感到他的孤单、可怜,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E.主人公“101”是生活中许多人的代表,为突出小说的生活真实,不应只给他一个代号,而应给他一个生活化的姓名。

9.小说标题“雪墙”有何含义?首段环境描写有何作用?(4分)

10.本文描写了99号楼两类人物,是哪两类?请分别概括其的形象特点。(4分)

11.请根据你对小说的理解,发挥想象,为小说设计并续写一个不超过60字的结局,并简述你这样写的依据或理由。 (5分)

三、阅读理解与鉴赏。(17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7~10题。    雪墙    魏永贵    99号楼的供暖锅炉在天空第一次飘雪花的时候轰隆启动了。从

本题关键词:阅读理解策略,小儿阅读障碍,阅读训练,阅读中枢,阅读新知法,金标数码定量阅读仪,读解能力,阅览室,真菌的分离与鉴定,审阅报告;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