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
当下有不少作品,在多年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商业操作日益强固的情势下,丧失了文学所当有的目标,诸如“欲望叙事”、“身体写作”等等,作者很少发掘这些世俗生活后面的人性意义,不加针砭甚至不无欣赏地大量描写金钱欲望、权力欲望和生理性情欲,且在技巧上只为吸引众人眼球,而花样翻新,让人目迷五色。这引起许多真诚的文学者的不满和忧虑。作家张炜曾指出:文学“也许不在于技巧,而在于作品的灵魂——有的作品是有灵魂的,而有的作品里没有”。他所说的作品的“灵魂”,也就是文学的精神。现在对于“文学精神”,确实是应该特别强调的。
文学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机智灵动或犀利明快或繁复华丽的语言与此相关,生动曲折、波澜起伏的情节结构安排与此相关,敏锐、细微的点滴生活感受与此相关,正确的立意与思想观点也与此相关,但这些都加在一起,也不等于文学精神。托尔斯泰在他的《艺术论》里说:“艺术是一种人类活动,其中一个人有意识地用某种外在标志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被这种情感所感染,同时也体验到这种情感。艺术既不是形而上者所说的某种神秘的思想、美或上帝的体现,也不是生理美学者所言的人们借以消耗过剩精力的游戏,也不是美好事物的产品,总之,并不是享乐,而是为生命和追求个人及全人类幸福的道路中必需的一种交际手法,它把人类联结在同样的情感中。”我们可以不同意托尔斯泰关于文学主要是情感的传达的说法,但是我们似乎不能不同意他说的真正的文学艺术不在于“外在的标志”,不只是一般的情绪的表达,不是游戏和享乐,而是作家生命的投入和为了个人和全人类的幸福,从而把人类联结在“同样的情感中”的活动,这同样的情感当然是指一种美好的情感。我们的鲁迅,立足于他所处的中国近现代社会和文化的种种不良环境中,在早年就提出“能宣彼妙音,传其灵觉,以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者”,为诗人之极致,提出文艺要表现和探索“理想的人性”。他在五四时期,又指出文艺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这“灯火”,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的火焰,并且实际上还不限于对“国民”而言,而与他当年高扬的欧洲诗人拜伦、雪莱的精神之火相接,是照见全人类走向自由解放之途的灯火。
为了使文学具有这种内在的精神,巨大的魅力,作家应当怀抱人道理想,投入自己的生命,以真诚的态度,真切地感受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心灵,表现和探测其复杂状态,深入到他的精神世界尤其是情感世界中去,直抵人性的深处。这样,即使一部作品在语言和描写上有点芜杂的地方,小有瑕疵,也不足深怪,也可以称为优秀之作。那样的文学作品,必然会闪现人性的光辉,体现出人所固有的对自由解放的追求。只不过在表现方式上有的是正面表现的;有的是通过对丑恶、灰暗的人和现实的否定而折射出来的,因而作家对丑恶、灰暗的东西不能认同甚至欣赏,也不能止于惟妙惟肖的描写和反映,或只是无可奈何的叹息。
对“文学精神”这一概念的阐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文学精神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情感和理想,它不仅与语言相关,更与情节结构安排相关。
B. 文学精神不是作家天生具有的,它是建立在作家的生活感受和写作技巧基础之上的。
C. 文学精神是作家为生命和追求个人及全人类的幸福、把人们联结在美好情感中的内在精神。
D.文学精神是建立在作家深入观察生活、细致描写社会人生基础之上的深度思考,是在作品中要表现和探索的“理想的人性”。
“他在五四时期,又指出文艺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一句中,“灯火”具体含义是
A.理想和信念 B.理想的人性 C.国民精神 D.自由解放之途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使作品具有文学精神,作家应深入到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之中,直抵人性的深处。
B.作品具有了文学精神,即使在语言文字或者结构形式上略有缺陷,也可以成为优秀作品。
C.具有文学精神的作品,一定会闪现人性的光辉,体现出人所固有的对自由解放的追求。
D.作品因为具有了文学精神,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惟妙惟肖地描写和反映丑恶的东西。
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主要观点。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当下文学创作应强调文学精神。
解析:
【小题1】A.阐释不够全面,B说的是文学精神的来源,D.文学精神并不仅仅是理想的人性。
【小题2】从“这‘灯火’,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的火焰,并且实际上还不限于对‘国民’而言,而与他当年高扬的欧洲诗人拜伦、雪莱的精神之火相接,是照见全人类走向自由解放之途的灯火”一句推论可知。
【小题3】错在“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惟妙惟肖地描写和反映丑恶的东西”,是否具有文学精神,与作品所描写的题材关系不大。
【小题4】略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对诚实的物质否定要文明得多、温和得多了,人们已不必再担心因为说真话而衣食无着、走投无路。但诚实的人们却发现.当诚实在政治上已大体不成问题的时候,在道德上却或多或少地失去了庇护,金钱至上的观念正在大面积地蚕食着人们的灵魂,金钱标准居然已成了不少人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和公众形象的重要标准,大把的票子不仅可以将一个人塑造成能干人,而且会将他包装成高尚人。至于他的金钱来历如何,一概无须过问。人们只看目的和结果,而不在乎原因和手段。这种实用主义的处世观、做人观,大大扩展了社会道德的包容性,其重要表现就是现在的社会对吹牛、说谎等不诚实行为的宽容。相形之下,诚实的人们为了保持自己的诚实所做的种种努力,就显得软弱无力,可怜无助了。而对两种品格的大拼杀,“道德”不仅没有给挣扎中的诚实者助一臂之力,甚至将他们嘲弄一番.它不是让不诚实者为他们的不诚实而内疚自责,却是让诚实者为他们竟然不能放弃自己的诚实而自惭形秽。 以上作者支持的观点是( )
A: 当今社会,对诚实的物质否定要文明得多,温和得多。 B: 当今社会,诚实在政治上大体不成问题时,在道德上却或多或少失去庇护。 C: 金钱至上的观点正大面积蚕食人们的灵魂,金钱已成为衡量人的重要标准。 D: 实用主义的处世观扩展了社会道德的包容性,对不诚实行为表现宽容。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各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陆分布、资源贮存等)在地球表面的分布表现出的巨大地理差异性,因而各种因素在某一地区的不同组合对人口分布所提供的条件就大不一样。现在世界上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所施加的种种影响造成的。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在各地区表现有诸多差异。 B: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因素为人口分布提供了不同的条件。 C: 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皆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D: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着各地的人口分布。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由于元朝重视宗权,僧侣具有强大的势力和尊贵的地位。甚至管理zōng jiāo 事务的宣政院也成为最高zōng jiāo 审判机关,负责审理重大的僧侣纠纷案件。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 元朝重视宗权 B: 元朝僧侣势力很强大 C: 元朝僧侣在司法上拥有特权 D: 无朝僧侣参政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迁安,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商时为孤竹国,春秋时为山戎令支国,秦时为离支县,西汉改为令支县,辽时取名安喜县,金又改为迁安县,199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迁安县,设立迁安市。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的主要意思的是( )。
A: 迁安位于河北省 B: 迁安人杰地灵 C: 迁安历史悠久 D: 迁安在历史上经历了很多名称的变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难忘的英格丽·褒曼
她不施脂粉出现在银幕上,美国化妆品马上滞销。她在影片中演修女,进入修道院的女子顿时增加。一个影迷把一只羊从瑞典一路赶到罗马作为礼物送给她。多少封信即使信封上只写着“伦敦英格丽·褒曼收”,也能送到她的手中。
褒曼是当时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但是,她始终保持着她的本色:热衷舞台,热衷生活,爱吃冰淇淋,爱在雨中散步,在演员生活中希望扮演每一种角色,在人生舞台上也尽情享受生活的情趣。
褒曼,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曾在斯德哥尔摩、好莱坞、罗马、巴黎和伦敦用5种语言登上舞台、银幕,无往不胜。她拍摄了47部影片,3次获得奥斯卡奖,1次获得埃米奖。她有子女4人,是位慈爱的母亲。她以狂热的精神献身于工作。“如果不让我表演,我一定活不下去。”她这么说过。当海明威对她说演《战地钟声》里玛利亚这个角色得把头发剃掉的时候,她大声回答说:“为了演这个角色,要我把头割掉也行!”她可以通宵达旦地排练,甚至导演早已满意了,她还要求重来一次。话剧《忠贞之妻》在伦敦上演8个月期满的头天晚上,她还同导演讨论她的表演有哪些可以改进之处。
褒曼在成为影坛最璀璨的明星后仍然坚持每片试镜头,而且可以为了演一个难度更大的角色而放弃主演,甘当配角。她不愿定型,力争演各种性格的人物,如《郎心似铁》(《煤气灯下》)中濒于疯狂的新嫁娘,《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沉默含蓄的瑞典女传教士,这两个角色都为她赢得了奥斯卡奖。
她在23岁那年从瑞典初到好莱坞时,宁愿马上拎起行李回国也不接受公司老板要她“改头换面”整容的命令,从此她以她著名的“本来面目”出现在银幕上。
《间奏曲》里孤独的女钢琴教师、《神魂颠倒》里热情的精神病学家、《圣玛利亚教堂的钟声》里爱打垒球的修女——一个接一个令人叫绝的角色使她几年之间便饮誉影坛、票房成绩世界第一。20世纪50年代她因婚变而星运中落,又在1956年后重放光彩,以《真假公主》一片再次获奥斯卡奖。
谁要是当褒曼的替身,非失业不可。《忠贞之妻》在美国上演初期她脚部受伤骨折,可是在接下来的6个星期里仍坚持上舞台——改成坐在轮椅上演戏。她不论病得多重,总是笑笑说:“舞台医生能把我治好的。”的确,幕一升起,她的病似乎便霍然而愈。1973年,癌症攫住了褒曼,但它未能摧毁她的意志和毅力。她不顾病痛接受了聘请,在一部电视剧中主演以色列已故__果尔达·梅厄。她承认:“时间越来越少了,但是,我在癌症面前多争到一天便是胜利。”电视剧开拍前,她到以色列了解梅厄的生平,拍摄期间她的一条胳膊已必须每夜作牵引。拍完最后一个镜头,她两眼含泪,自知从此与她热爱的摄影机告别了。他凭借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获得1982年埃米奖。
她于1982年8月29日逝世,终年67岁。褒曼活在许多电影观众心里,但最生动地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卡萨布兰卡》里的褒曼:她靠在钢琴旁喃喃地说:“山姆,再弹一遍吧,为了过去……”在雾茫茫的机场上回首告别,眼神凄楚。
(选自《百年经典新闻》,有删改)
作者在文中说“谁要是当褒曼的替身,非失业不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文章以褒曼在《卡萨布兰卡》中的一个镜头来作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褒曼是当时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联系文章来看,她的魅力主要来自哪里?
面对着荣誉、__、竞争和压力,褒曼“始终保持着她的本色”,你是否赞同她这种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小题1】(4分)(1)英格丽??褒曼三获奥斯卡奖,是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她演技精湛,戏路宽,对表演艺术精益求精;(2)英格丽??褒曼以狂热的精神献身于工作,病重甚至生命晚期癌症缠身仍坚持演出,并保持着较高的水准。
【小题2】(4分)(1)《卡萨布兰卡》中的这个镜头,是英格丽??褒曼塑造的无数经典镜头中的一个,文章化虚为实,把英格丽??褒曼的形象定格并熔铸到这个永恒的镜头里,取得了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的表达效果;(2)象征了英格丽??褒曼的人生,像她的表演一来,将永远被人们铭记;抒发了作者对英格丽??褒曼深沉的怀念和敬重的感情。
【小题3】(4分)她的魅力主要来自:(1)保持了自己生活和艺术的本色;(2)对电影的献身精神;(3)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4)塑造了一系列成功的银幕形象;(5)对生活的乐观和热爱。(写出任意4点即可,每点1分)
【小题4】(6分)赞同。作为一名演员,英格丽??褒曼热爱艺术,追求完美,勇于为艺术献身,力争演好每一个角色,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热爱生活,个性倔犟,不屈服于压力,执着于自己独立本色的人生理想。正是她的这种做法才使得她的事业和生活都获得了成功,享受了生命的乐趣。
(或:不赞同。能结合文章谈并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略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这也就是“看见”和“发现”的区别.你“看见”了,但你没有“发现”;可以使人一朝成功的那个伟大的“偶然”,就在你的注视下大摇大摆地溜走了。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可以使人一朝成功的那个伟大的“偶然”,( )。
A: 只能被“发现”,不能被“看见” B: 可能被“看见”,但不能被“发现” C: 一旦被“发现”,就会取得成功 D: 即使“看见”了,也可能被放过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zōng jiāo 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各种文化现象结下了不解之缘。纵观人类历史发展,几乎所有的文化形态都与zōng jiāo 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但那些直接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无不打上zōng jiāo 印痕,就连那些作为各个时代上层建筑核心的政治制度、法律思想、道德规范等,也都受zōng jiāo 的制约。至于zōng jiāo 对于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社会心理、文化特征的影响,就更是无处不在,难以尽说。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
A: zōng jiāo 在发展过程中也在影响着其他各种文化现象 B: zōng jiāo 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C: zōng jiāo 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D: zōng jiāo 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管理科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以工程科学为基础,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等科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来解决销售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达到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A: 管理科学是新兴学科 B: 管理科学涉及面很广 C: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科学 D: 管理科学是一门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新兴的综合学科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像葡萄酒一般殷红的酒,比葡萄酒更为鲜明活跃,从肥嫩而有弹性的心房一放一收的节拍,顺着血管的一涨一缩,像潮水一般汹涌地周流于全身,分送食粮与各器官,各组织、各细胞。又收集了各处的污物,到了肺,经过氧气的洗涤之后,又回到心房。这样循环不已,昼夜不息。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 血液比葡萄酒更活跃 B: 血液循环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C: 血液循环意义重大 D: 血液循环的途径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