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全称()。
A:《春秋左氏传》 B:《左氏春秋》 C:《春秋内传》 D:《春秋外传》
《国语》又被称为()
A:《春秋外传》 B:《左氏春秋》 C:《春秋内传》 D:《春秋公羊传》
左传又名()。
A:《春秋外传》 B:《左氏春秋》 C:《古文春秋左氏传》 D:《春秋公羊传》 E:《春秋谷梁传》
下面是对《论语》《左传》《国语》《战国策》四部历史著作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编写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而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B:《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 C:《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国语》则是一部侧重于记言的语录体史书。 D:《战国策》是一部经西汉刘向整理的战国时代的国别史。
19.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劳苦功高”“图穷匕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五个成语都出自《鸿门宴》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C: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他的主要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它成于唐,盛于宋。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 长沙》是中调。 D:徐志摩、戴望舒、艾青都是现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都是新月派诗人。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著的,是一部以记载战国时各诸侯国一些谋臣策士言论的历史著作。 C:鲁迅原名周树人,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始以“鲁迅”为笔名。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 D:一代文豪巴金,用他的笔刻画了时代的巨变。他创作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还有《寒夜》、《憩园》等。
4.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戴望舒,现代著名诗人,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诗集有《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雨巷》是他的成名作和早期代表作,此诗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作“雨巷诗人”。 B:“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起于唐代,词牌名是填词用的曲调名称,与内容无多大关系。《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提示了词的内容。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战国策》又称《国策》,是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共33编。 D:《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