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叶瓶

刘心武

①那只花瓶是他二十几年前从农贸市场买来的。造型一般,素白,底部连瓷窑标志

都没有。花瓶陪伴他度过了整个青壮年时期。见证了他娶妻生子,也接受了他“哎,我

退休啦!”的招呼。花瓶随他搬了两次家,在家里的位置多次变易,近些年则一直搁放在

书桌一角。花瓶插过鲜花、干花和假花,最后所插的是三根孔雀翎。

②退休以后,他试图圆多年来写回忆录的梦。为此他专门购置了一个精美的十六

开簿册,还准备了一盒十二支的绿色签字笔。为什么要选择绿色?完全是下意识驱使。

在出售文化用品的货架前,他本是要拿黑色签字笔,忽然眼睛扫到了这种绿色的,好奇

地抽出一支,在店里提供的试用纸上画了画,笔尖滑动的感觉和呈现的绿色都让他愉

快,于是买了下来。

③但是,翻开簿册,拿起绿笔,郑重地宣布:“别打扰我,我要开笔啦!”却愣在那里,

满脑子飞花飘絮,却不知该如何写出第一句来。好不容易写出了几行,却实在不能满

意,狠心用左手撕下那一页,却不料纸张一剐,反弹力使他握笔的右手杵到花瓶,花瓶一

斜,忙去扶正,结果签字笔笔尖就在瓶体上画出了一个弯线。拿抹布擦,去不掉,又找来

去污粉,还是没用,涂上衣领净再擦再用水冲,那道绿痕似乎更加分明。

④传来了妻子的声音:“你把异脏的一面朝墙,不就结了吗?”又传来正好回娘家的

闺女的声音:“爸,又不是什么值钱的宝贝,您干吗着那么大急?还是写您的回忆录吧,

写出来,我给您录入电脑……”他望着破了相的花瓶,只是发愣。

⑤第二天他用绿色签字笔,把那涂不掉的一个弯道,勾勒成了一小片绿叶,看上去,

顺眼点。但瓶体和那么小一片绿叶,在比例上实在不相称,于是,他决定从那片绿叶开

始,再连续勾勒出更多的、形态并不雷同、而又凹凸锯齿互补的叶片。勾勒第一个叶片

时,他当然是一种后悔的心情,责备自己把素白的瓶体,不小心给玷污了。后来,不知怎

么的,心理态势的惯性作用吧,勾勒别的叶片时,接二连三,全是后悔的思绪。后悔小时

候,不该为了贪摘树上的果子,急躁地把整个枝、r扯断。又后悔上小学时,同桌向自己

借圆珠笔用,死活就不借给人家。再后悔上山下乡的时候,队里培养自己当“赤脚医

生”,却没有能把常见的草药形态认全。回城进工厂,先开大货车,后开小面包,再当上

司机班长,更调进科室,好赖算是个干部了,就不免神气活现起来,给一起进厂的“插友”

取不雅的外号大呼小叫,后来人家下了岗,找到自己借钱,虽说也拿了一千给人家,却又

跟人家说了一大车便宜话,仿佛人家困难全是不争气造成的……

⑥闺女又回门,小声在问妻子:“爸的回忆录写出多少了?怎么抱着个花瓶在鼓

捣?”妻子小声回答:“着了魔似的,每天总得花两三个钟头在瓶子上画树叶……不过他

脾气倒好多了,下楼一块遛弯儿,还总跟我回忆以往的事儿,动不动还说,哪件事上对不

起我,哪回的吵架请我原谅……咳,其实我早忘啦!不过听他那么说,心里倒是挺舒服

的……”

⑦渐渐的,他那只花瓶,半壁外表都画满了绿叶,那些单线勾勒的叶片,大大小小,

连续不断,看上去,仿佛当初入窑出窑时,就已经有了,而且,是工艺师事先就构思好,精

描出来的,显得非常自然,也非常和谐,堪称雅致秀美。

⑧他继续在花瓶另一面上勾勒绿叶。妻子说:“难道你非得把叶子画满吗?铺满怕

得上千片叶子,你累不累啊?”他边慢慢画,边沉吟地说:“我还真怕那画满的一天到

来呢!”

⑨有一天,一位现在迷上古玩收藏的“发小”来看望他,忽然眼睛一亮,吼出一声:

“老兄,你从哪儿收来这么个千叶瓶?”他不做声。那“发小”走近,小心捧起细看,哑然失笑:“原来根本不是古董,连当代高级工艺品都不是啊!”他让来客小心轻放,说:“对我而

言,这是无价之宝!”他只简单解释了几分钟,来客便肃然起敬,并感叹:“如果那些对社

会负有更大责任的人士,都能有你画千叶瓶的心思,该多好啊!”

(选自《小说月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主人公本想买黑色的签字笔写回忆录,却下意识地选择了绿色签字笔,这暗示着

他内心深处一直在怀念逝去的青春岁月,为自己年轻时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已。

B.小说第⑤段看似在写主人公对自己过去生活中种种失误的后悔,实际上是为了以

小见大,表现了“__”中上山下乡的一代人对时代的反思与总结。

C.“发小”本以为千叶瓶是名贵的古董,细看之下才失望地发觉它连当代高级工艺品

都不算。小说借这一人物对当今社会中一些只重物质而精神空虚的人进行了

批判。

D.主人公画绿叶的过程,就是反思自己一生的过程,更是检讨灵魂、滋养心灵的过

程。心灵获得绿化、滋养,使人的性格和行为产生了很大变化,所以“他”的脾气变

得平和了。

E.这篇小说故事简单,却引人深思。一个不经意的过失,经过主人公的努力,竟然成

了工艺品,这启发我们即使人生出现失误,只要抱着积极的心态努力弥补,也能实

现人生的价值。

(2)在画千叶瓶的过程中,主人公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概括分析。(4分)

(3)小说在第④段和第⑥段中两次写到妻子、女儿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

加以分析。(4分)

(4)请从情节结构、艺术手法、思想主题这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对这篇小说进行赏析。

(8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3:29:41 免费下载:《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试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叶瓶

刘心武

①那只花瓶是他二十几年前从农贸市场买来的。造型一般,素白,底部连瓷窑标志

都没有。花瓶陪伴他度过了整个青壮年时期。见证了他娶妻生子,也接受了他“哎,我

退休啦!”的招呼。花瓶随他搬了两次家,在家里的位置多次变易,近些年则一直搁放在

书桌一角。花瓶插过鲜花、干花和假花,最后所插的是三根孔雀翎。

②退休以后,他试图圆多年来写回忆录的梦。为此他专门购置了一个精美的十六

开簿册,还准备了一盒十二支的绿色签字笔。为什么要选择绿色?完全是下意识驱使。

在出售文化用品的货架前,他本是要拿黑色签字笔,忽然眼睛扫到了这种绿色的,好奇

地抽出一支,在店里提供的试用纸上画了画,笔尖滑动的感觉和呈现的绿色都让他愉

快,于是买了下来。

③但是,翻开簿册,拿起绿笔,郑重地宣布:“别打扰我,我要开笔啦!”却愣在那里,

满脑子飞花飘絮,却不知该如何写出第一句来。好不容易写出了几行,却实在不能满

意,狠心用左手撕下那一页,却不料纸张一剐,反弹力使他握笔的右手杵到花瓶,花瓶一

斜,忙去扶正,结果签字笔笔尖就在瓶体上画出了一个弯线。拿抹布擦,去不掉,又找来

去污粉,还是没用,涂上衣领净再擦再用水冲,那道绿痕似乎更加分明。

④传来了妻子的声音:“你把异脏的一面朝墙,不就结了吗?”又传来正好回娘家的

闺女的声音:“爸,又不是什么值钱的宝贝,您干吗着那么大急?还是写您的回忆录吧,

写出来,我给您录入电脑……”他望着破了相的花瓶,只是发愣。

⑤第二天他用绿色签字笔,把那涂不掉的一个弯道,勾勒成了一小片绿叶,看上去,

顺眼点。但瓶体和那么小一片绿叶,在比例上实在不相称,于是,他决定从那片绿叶开

始,再连续勾勒出更多的、形态并不雷同、而又凹凸锯齿互补的叶片。勾勒第一个叶片

时,他当然是一种后悔的心情,责备自己把素白的瓶体,不小心给玷污了。后来,不知怎

么的,心理态势的惯性作用吧,勾勒别的叶片时,接二连三,全是后悔的思绪。后悔小时

候,不该为了贪摘树上的果子,急躁地把整个枝、r扯断。又后悔上小学时,同桌向自己

借圆珠笔用,死活就不借给人家。再后悔上山下乡的时候,队里培养自己当“赤脚医

生”,却没有能把常见的草药形态认全。回城进工厂,先开大货车,后开小面包,再当上

司机班长,更调进科室,好赖算是个干部了,就不免神气活现起来,给一起进厂的“插友”

取不雅的外号大呼小叫,后来人家下了岗,找到自己借钱,虽说也拿了一千给人家,却又

跟人家说了一大车便宜话,仿佛人家困难全是不争气造成的……

⑥闺女又回门,小声在问妻子:“爸的回忆录写出多少了?怎么抱着个花瓶在鼓

捣?”妻子小声回答:“着了魔似的,每天总得花两三个钟头在瓶子上画树叶……不过他

脾气倒好多了,下楼一块遛弯儿,还总跟我回忆以往的事儿,动不动还说,哪件事上对不

起我,哪回的吵架请我原谅……咳,其实我早忘啦!不过听他那么说,心里倒是挺舒服

的……”

⑦渐渐的,他那只花瓶,半壁外表都画满了绿叶,那些单线勾勒的叶片,大大小小,

连续不断,看上去,仿佛当初入窑出窑时,就已经有了,而且,是工艺师事先就构思好,精

描出来的,显得非常自然,也非常和谐,堪称雅致秀美。

⑧他继续在花瓶另一面上勾勒绿叶。妻子说:“难道你非得把叶子画满吗?铺满怕

得上千片叶子,你累不累啊?”他边慢慢画,边沉吟地说:“我还真怕那画满的一天到

来呢!”

⑨有一天,一位现在迷上古玩收藏的“发小”来看望他,忽然眼睛一亮,吼出一声:

“老兄,你从哪儿收来这么个千叶瓶?”他不做声。那“发小”走近,小心捧起细看,哑然失笑:“原来根本不是古董,连当代高级工艺品都不是啊!”他让来客小心轻放,说:“对我而

言,这是无价之宝!”他只简单解释了几分钟,来客便肃然起敬,并感叹:“如果那些对社

会负有更大责任的人士,都能有你画千叶瓶的心思,该多好啊!”

(选自《小说月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主人公本想买黑色的签字笔写回忆录,却下意识地选择了绿色签字笔,这暗示着

他内心深处一直在怀念逝去的青春岁月,为自己年轻时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已。

B.小说第⑤段看似在写主人公对自己过去生活中种种失误的后悔,实际上是为了以

小见大,表现了“__”中上山下乡的一代人对时代的反思与总结。

C.“发小”本以为千叶瓶是名贵的古董,细看之下才失望地发觉它连当代高级工艺品

都不算。小说借这一人物对当今社会中一些只重物质而精神空虚的人进行了

批判。

D.主人公画绿叶的过程,就是反思自己一生的过程,更是检讨灵魂、滋养心灵的过

程。心灵获得绿化、滋养,使人的性格和行为产生了很大变化,所以“他”的脾气变

得平和了。

E.这篇小说故事简单,却引人深思。一个不经意的过失,经过主人公的努力,竟然成

了工艺品,这启发我们即使人生出现失误,只要抱着积极的心态努力弥补,也能实

现人生的价值。

(2)在画千叶瓶的过程中,主人公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概括分析。(4分)

(3)小说在第④段和第⑥段中两次写到妻子、女儿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

加以分析。(4分)

(4)请从情节结构、艺术手法、思想主题这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对这篇小说进行赏析。

(8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叶瓶    刘心武        ①那只花瓶是他二十几年前从农贸市场买

本题关键词:阅读训练,阅读中枢,查阅文献法,阅读新知法,小儿阅读障碍,阅读理解策略,文字部分,文本分析,金标数码定量阅读仪,文字教学法;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