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旗尉屡趣行 B:时六年六月十有七日也 C: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D:余负重伤,逾垣走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纯如以此顺昌 衔:怀恨 B:许以女大中孙 聘:嫁 C:然自是缇骑不出门矣 国:国家 D:一鹭、吉建忠贤祠 坐:定罪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被动句)

A: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C: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D:谁为哀者

下列各组中的多义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发 ①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动词,拿出 ②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动词,发动 ③发其志士之悲哉 动词,抒发 B:当 ①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介词,在……的时候 ②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动词,掌握 ③然五人之当刑也 动词,判罪 C:于 ①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介词,向 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介词,在 ③不能容于远近 介词,跟 D:以 ①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连词,表目的关系,而 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介词,用 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介词,把,将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变姓名,诡踪迹,行露宿

A:国事至此,予不得 B:北虽敬,实则愤怒 C:至海陵,高沙,常恐无辜死 D: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予志焉

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C: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 D:请罪于母,母不许

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如高沙,常恐无辜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予自度不得脱 物换星移几 B:夜则兵围所寓舍 翌日,资政殿学士行 C:使遇哨,无不死 有志者事 D:然以自文于君亲 斯人,吾谁与归

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 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 D: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

从下列说法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这里指当年赤壁战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

C

【解析】C“樯橹”不是比喻,是借代的修辞手法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