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词类活用现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客逾庖而 B: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C:所谓强颜耳,曷足 D:渔父莞尔而笑,枻而去

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而又何羡乎? B:而今安在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为惑也终不解矣。 B:闻道也固先乎吾。 C:夫庸知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皆出于此乎。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所以传道受业解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 B:吾道也。 不耻相 C:纵一苇之所。 如怨如慕,泣如诉。 D:望武昌。 顺流而也。

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起,起而归。(睡醒) 六艺经传皆习之。(通晓) B:是故贵无贱。(无论) 师焉,或不焉。(或者) C:然后知吾之未始游。(先前) 则天地不能以一瞬。(曾经) D:故为之文以。(记) 学不可以。(停止)

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恐年岁之不吾与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夫晋,何厌之有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结交,亲附 B: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悲:思念,同情 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期望 D: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极:尽

解释加点的字词(每题1分,共10分)

(1)六国互丧,赂秦耶

(2)嬴而不助五国

(3)以其所为

(4)且矫诏纷出

(5)诛五人

(6)是时大中丞抚吴者

(7)来于秦

(8)敛赀财以送其行

(9)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10)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率:大概(2)与:交好(3)旌:表彰(4)假的诏书(5)通“案”, 审查、查究(6)凭借(7)乘辇(8)收敛资财(9)对比(10)才开始加速

【解析】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财物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耽:耽搁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过错 D: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疚:痛苦

下列划横线的“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分)

A:及时相遣归 B:会不相从许 C:嬉戏莫相忘 D:仰头相向鸣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