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首题为“秦淮晓渡”的绝句,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意境和谐、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潮长波平岸, 。一声孤棹响,残梦落清淮。
A:乌啼月满街 B:月辉洒长街 C:莺啼花满枝 D:草青风低树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凌万顷之茫然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D:何为其然也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B:日与其徒上高山。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C: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D: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翅膀甫健(刚刚) 恪尽职守(谨慎且恭敬) 概莫能外(大略、大概) B:含辛茹苦(吃) 功败垂成(错过) 铩羽而归(摧残、伤害) 聆听万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C:雾霭弥漫(遍、满) 比邻而居(紧靠、挨着) 锲而不舍(停止)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 D:莫名其妙(说出) 窗临远阜(码头) 率性读书(由着性子、任性)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同“趋”,往、赴)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 纵一苇之所如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圣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D: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选出下列有关文学常识配对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韩愈——唐——韩昌黎——韩文公——《昌黎先生集》——《师说》 B:荀子——战国——荀况——孙卿——《荀子》 C:苏轼——宋——香山居士——豪放词派——《念奴娇·赤壁怀古》 D:柳宗元——唐——柳河东——柳柳州——《河东先生集》——《始得西山宴游记》
句式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B:夫晋,何厌之有? 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C:吾属今为之虏矣!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词类活用不同的一项是 ( )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故述往事,思来者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B: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D:及以至是,言不辱者 / 谨拜表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