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节亭记

刘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注】①大易:指《易经》;②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坐右之器以欹; 欹:倾斜,这里指“倾斜的物品”

B.或以之惩志而自警惩:惩戒

C.至于涉寒暑,蒙霜雪 涉:经历

D.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宜:应该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 于是乎有裨焉

B.或以之惩志而自警然则以节言竹

C.人道有变,其节乃见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D.予观而喜之 而又与吾徒游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节”字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 ②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

③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 ④人道有变,其节乃见

⑤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 ⑥故让国,大节也

⑦好植竹,取其节也 ⑧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A.①⑦⑧ B. ②③⑤ C.④⑤⑥ D.④⑤⑧

8.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的人种植花草树木都是为了取其所蕴涵的精神,并不是只为了好玩。同样别的一些物什也能反映人的精神追求。

B.会稽的黄中立,就是因为竹子有节而喜欢种植竹子,并在竹林中修了一座“尚节亭”。作者看到以后很喜欢。

C.作者认为花草树木的节体现出阴阳寒暑的中和之道,而作为人的大节则体现为极难做到的中庸之道。

D.《礼记??中庸》的注书上说:为人处世,平时在家就开始讲究,他日必能做到应对自如。黄中立却不是这样的。

9.(1)用“/”给下列语句断句。

传 曰 行 前 定 则 不 困 平 居 而 讲 之 他 日 处 之 裕 如 也 然 则 中 立 之

取 诸 竹 以 名 其 亭 而 又 与 吾 徒 游 岂 苟 然 哉

(2)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

译文:

②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

译文: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2:39:22 免费下载:《》Word试卷

尚节亭记

刘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注】①大易:指《易经》;②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坐右之器以欹; 欹:倾斜,这里指“倾斜的物品”

B.或以之惩志而自警惩:惩戒

C.至于涉寒暑,蒙霜雪 涉:经历

D.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宜:应该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 于是乎有裨焉

B.或以之惩志而自警然则以节言竹

C.人道有变,其节乃见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D.予观而喜之 而又与吾徒游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节”字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 ②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

③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 ④人道有变,其节乃见

⑤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 ⑥故让国,大节也

⑦好植竹,取其节也 ⑧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A.①⑦⑧ B. ②③⑤ C.④⑤⑥ D.④⑤⑧

8.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的人种植花草树木都是为了取其所蕴涵的精神,并不是只为了好玩。同样别的一些物什也能反映人的精神追求。

B.会稽的黄中立,就是因为竹子有节而喜欢种植竹子,并在竹林中修了一座“尚节亭”。作者看到以后很喜欢。

C.作者认为花草树木的节体现出阴阳寒暑的中和之道,而作为人的大节则体现为极难做到的中庸之道。

D.《礼记??中庸》的注书上说:为人处世,平时在家就开始讲究,他日必能做到应对自如。黄中立却不是这样的。

9.(1)用“/”给下列语句断句。

传 曰 行 前 定 则 不 困 平 居 而 讲 之 他 日 处 之 裕 如 也 然 则 中 立 之

取 诸 竹 以 名 其 亭 而 又 与 吾 徒 游 岂 苟 然 哉

(2)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

译文:

②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

译文:


    尚节亭记      刘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

本题关键词:木兰科植物,植物提取物,兰亭,取费基础,取费基数,计取基数,取样记录法,《兰亭序》,移植肌腱切取术,祺记牌内而外胶囊;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