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岭记

〔清〕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史忠烈公①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禄等诸将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②以兵解,文少保③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蜕,实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长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④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夫人自裁而死。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⑤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

——节选自《鲒埼亭文集选注》

注:①即史可法,崇祯进士。清兵入关后,坚守扬州,城破被执,从容就义。死后谥“忠烈”。②即唐代颜真卿,被叛将__烈杀害。③即南宋文天祥,坚持抗元,兵败被杀。④即史可程,史可法弟,清兵入关后降清。⑤封建时代对改朝换代的说法。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德威慨然任之 担负承担B.谱汝诸孙中 列入家谱

C.被执至南门 捉拿拘捕D.皆托忠烈之名 依托凭借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忠烈公“忠烈”的句子是(3分)

①吾誓与城为殉 ②忠烈大呼“德威”

③我史阁部也 ④忠烈大骂而死

⑤我死,当葬梅花岭上 ⑥无不泪下如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选材典型,精心叙写了史可法城陷前后的三件事,环环相扣,在生与死的尖锐矛盾中彰显人物英雄本色。

B.抗清将领孙兆奎与降臣洪承畴的对话,看似与忠烈关系不大,实则以洪的卖国求荣来反衬史的临难不苟慷慨赴死。

C.在叙写史可法殉国的经过及影响后,作者将其与颜太师、文少保并列,高度赞扬其浩然正气及永垂不朽的精神。

D.文章结尾叙写史可程夫人不堪受辱、断然自裁之事,意在阐明史可法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精神对后人的激励。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2:32:30 免费下载:《2012届高考语文名校试题汇编精讲:文言文 合集(有详解) 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梅花岭记

〔清〕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史忠烈公①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禄等诸将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②以兵解,文少保③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蜕,实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长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④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夫人自裁而死。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⑤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

——节选自《鲒埼亭文集选注》

注:①即史可法,崇祯进士。清兵入关后,坚守扬州,城破被执,从容就义。死后谥“忠烈”。②即唐代颜真卿,被叛将__烈杀害。③即南宋文天祥,坚持抗元,兵败被杀。④即史可程,史可法弟,清兵入关后降清。⑤封建时代对改朝换代的说法。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德威慨然任之 担负承担B.谱汝诸孙中 列入家谱

C.被执至南门 捉拿拘捕D.皆托忠烈之名 依托凭借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忠烈公“忠烈”的句子是(3分)

①吾誓与城为殉 ②忠烈大呼“德威”

③我史阁部也 ④忠烈大骂而死

⑤我死,当葬梅花岭上 ⑥无不泪下如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选材典型,精心叙写了史可法城陷前后的三件事,环环相扣,在生与死的尖锐矛盾中彰显人物英雄本色。

B.抗清将领孙兆奎与降臣洪承畴的对话,看似与忠烈关系不大,实则以洪的卖国求荣来反衬史的临难不苟慷慨赴死。

C.在叙写史可法殉国的经过及影响后,作者将其与颜太师、文少保并列,高度赞扬其浩然正气及永垂不朽的精神。

D.文章结尾叙写史可程夫人不堪受辱、断然自裁之事,意在阐明史可法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精神对后人的激励。


梅花岭记             〔清〕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史忠烈公①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

本题关键词: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梅花,乙二胺四乙酸盐,奇酉每R奇梅胶囊,蜡梅花,白梅花,梅花草,梅花丁,梅花孔,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洗液;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