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 次:旁边

B.夫人之相,俯仰一世 与:交往

C.或取诸怀抱,言一室之内 悟:理解

D.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之于怀 喻:明白

18.下列语句分为四组,全能表现作者认为“人生可痛”观点的一组是( )

①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②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③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⑤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

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4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2:22:58 免费下载:《2014-2015学年河南省登封市实验高中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 次:旁边

B.夫人之相,俯仰一世 与:交往

C.或取诸怀抱,言一室之内 悟:理解

D.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之于怀 喻:明白

18.下列语句分为四组,全能表现作者认为“人生可痛”观点的一组是( )

①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②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③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⑤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

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4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本题关键词:形之主,相傅之官,圆形或卵圆形丘疹或结节,后天之气,后天之本,后天之精,脉外之气,成人语言形成,天下之中,水之下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