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复庵记

顾炎武

旧中涓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数年,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环山之人皆信而礼之。而范君固非方士者流也。

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为东宫伴读。

方李自成之挟东宫二王以出也,范君知其必西奔,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将尽厥职焉。乃东宫不知之,而范君为黄冠矣。

太华之山,悬崖之巅,有松可荫,有地可蔬,有泉可汲,不税于官,不隶于宫之籍。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有屋三楹,东向以迎日出。

余尝一宿其庵。开户而望,大河之东,雷首之山苍然突兀,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若揖让其间,固范君之所慕而为之者也。自是而东,则汾之一曲,绵上之山出没于云烟之表,如将见之,介子推从晋公子,既反国而隐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又自是而东,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山陵之所在,之茫茫,而极望之不可见矣,相与泫(xuàn流泪)然。

作此记,留之山中。后之君子登斯山者,无忘范君之志也

【注释】①旧:指明朝。中涓:太监。②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此年明亡。黄冠:代指道士。③方士:古代称从事求仙、炼丹等活动的人。④太华之山:华山。⑤雷首之山:首阳山。⑥揖让:作揖和谦让,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⑦汾:汾水。⑧绵上之山:绵山。⑨宫阙山陵:指明朝故都的皇宫和皇陵。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结庐于西峰之左 能够

B.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 交往

C.不隶于宫之籍 观看

D.之茫茫 距离

1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范君知其必西奔 为之奈何

B.介子推从晋公子 师道不传也久矣

C.若揖让其间 飘飘如遗世独立

D.乃东宫不知之 苟非吾之

1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从京都(指北京)徒步行走到华山当道士

B.方李自成之挟东宫二王以出也

当李自成挟持太子和另外两个王子离开北京时

C.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

(那就是)伯夷、叔齐采薇充饥而挨饿的地方

D.既反国而隐焉

反叛晋国之后,介子推就隐居在这里

1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

②后之君子登斯山者,无忘范君之志也

19.填空。

(1)与介子推有关的节日叫

(2)顾炎武,又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他有一句名言:“天下兴亡,”本文与《游褒禅山记》同属“记”,但本文重在抒情,而《游褒》重在议论。《游褒禅山记》中写道“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可以无悔矣。”

20.作者把范君的华山隐居与伯夷、叔齐的首阳山采薇相比,又由“绵上之山”而想起介子推的故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2:15:51 免费下载:《2016届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语文试卷》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复庵记

顾炎武

旧中涓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数年,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环山之人皆信而礼之。而范君固非方士者流也。

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为东宫伴读。

方李自成之挟东宫二王以出也,范君知其必西奔,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将尽厥职焉。乃东宫不知之,而范君为黄冠矣。

太华之山,悬崖之巅,有松可荫,有地可蔬,有泉可汲,不税于官,不隶于宫之籍。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有屋三楹,东向以迎日出。

余尝一宿其庵。开户而望,大河之东,雷首之山苍然突兀,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若揖让其间,固范君之所慕而为之者也。自是而东,则汾之一曲,绵上之山出没于云烟之表,如将见之,介子推从晋公子,既反国而隐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又自是而东,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山陵之所在,之茫茫,而极望之不可见矣,相与泫(xuàn流泪)然。

作此记,留之山中。后之君子登斯山者,无忘范君之志也

【注释】①旧:指明朝。中涓:太监。②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此年明亡。黄冠:代指道士。③方士:古代称从事求仙、炼丹等活动的人。④太华之山:华山。⑤雷首之山:首阳山。⑥揖让:作揖和谦让,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⑦汾:汾水。⑧绵上之山:绵山。⑨宫阙山陵:指明朝故都的皇宫和皇陵。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结庐于西峰之左 能够

B.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 交往

C.不隶于宫之籍 观看

D.之茫茫 距离

1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范君知其必西奔 为之奈何

B.介子推从晋公子 师道不传也久矣

C.若揖让其间 飘飘如遗世独立

D.乃东宫不知之 苟非吾之

1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从京都(指北京)徒步行走到华山当道士

B.方李自成之挟东宫二王以出也

当李自成挟持太子和另外两个王子离开北京时

C.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

(那就是)伯夷、叔齐采薇充饥而挨饿的地方

D.既反国而隐焉

反叛晋国之后,介子推就隐居在这里

1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

②后之君子登斯山者,无忘范君之志也

19.填空。

(1)与介子推有关的节日叫

(2)顾炎武,又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他有一句名言:“天下兴亡,”本文与《游褒禅山记》同属“记”,但本文重在抒情,而《游褒》重在议论。《游褒禅山记》中写道“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可以无悔矣。”

20.作者把范君的华山隐居与伯夷、叔齐的首阳山采薇相比,又由“绵上之山”而想起介子推的故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复庵记    顾炎武    旧中涓①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②。数年,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

本题关键词:下面层,面神经炎,面朝后市,阅读中枢,全面康复,面层复压,水文地质平面图,面瘫后遗症,脊柱后面观,中骨盆平面前后径;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