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句子(9分)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①越过国境,把远方国家当作自己的边境,你知道这是很难的,哪里用得看灭亡郑国,来增加邻国实力呢?②杀人如恐不能杀光,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刑罚。③太子和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白帽来送他。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①越、鄙、陪;②举、恐、胜                                            ③衣冠、定语后置。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如其离违,宜别图之(如果、假如) B: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动词,好像) 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好像)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

与“数不胜数”的“胜”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B:刑人如恐不胜 C:予观乎巴陵胜状 D:喜不自胜

【胜】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刑人如恐不胜,杀人如不能举。 《鸿门宴》(尽,完。读音:shēng) B:日出江花红胜火. 《忆江南》(胜过,超过;读音:shèng) C: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美好。读音:shèng) D:悲不自胜。《柳毅传》(禁不起,受不住)

【举】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

A: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过秦论》(推举) B: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促织》(全) C:秦有虎狼之心,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尽) D: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 《谭嗣同》(举动)

下列各句省略成分不同的是()。

A:沛公军霸上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卫士仆地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D:欲呼张良与俱去 毋从俱死也

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

A:范增数目项王:目,作动词,使眼色。 B:杀人如不能举:举,动词,实行。 C:刑人如恐不胜:刑,作动词,施刑。 D:素善留侯张良:善,作动词,交好。

16.翻译下列句子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3)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1)(现在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2 )杀人唯恐不能杀尽,惩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3)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

【解析】

试题分析:翻译的时候要把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词类活用等语法现象翻译出来,在(1)中,东是名词作状语,属于词类活用,重要的词有肆,阙,焉,要把握好.还有翻译的时候要把省略的地方也补充到相应位置;(2)中注意关键词“举”,“刑”,“胜”;(3)关键词“遇”“深”。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例如题中的“出入” “非常”;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下边省略了三种成分的两句是

A:则与一生彘肩 B:杀人如不能举 C:刑人如恐不胜 D:加彘肩上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