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辞退) B: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计较) C: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报任安书》(言辞;文辞)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告辞,辞别)
17.文言固定搭配释义。
⑴“何辞为” 中的“何……为”:
⑵“孰与君少长”中的“孰与”:
⑴.为什么……呢 ⑵.与……比,哪一个……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中考核文言句式中的固定句式。如“何……为”,译为“为什么……呢”。注意“何……为”与“何为”两者的不同,“何为”译为“做什么”。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可将这些固定结构分为分为四种: ⑴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⑵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⑶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⑷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如该题中的“何……为”,为表反问语气;“孰与”,表疑问语气。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动词,推辞)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介词,为(什么)) C: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使者,信托之人) D: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动词,举起)
5.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属今为之虏矣
A: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夫晋,何厌之有?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何辞为( 宾语前置句,固定结构,何……为 ) B:今日之事何如( 宾语前置句 ) C:大王来何操( 宾语前置句 ) D: 沛公安在( 疑问句)
选出与“籍何以至此”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客何为者?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大王来何操?
____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如今__________________,我为鱼肉,何辞为?
樊哙日:“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如今人方为刀俎,__________,何辞为?”
大行不顾细谨, 。如今人方为刀俎, ,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