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痛快。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
“你看说走就走了。”
“可慌(高兴的意思)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拴马桩也不顶事了。”
“不行了,脱了缰了!”
“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
“那是真的,我们家里住过一些年轻的队伍,一天到晚仰着脖子出来唱,进去唱,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等他们闲下来没有事了,我就傻想:该低下头了吧。你猜人家干什么?用白粉子在我家影壁上画上许多圆圈圈,一个一个蹲在院子里,托着枪瞄那个,又唱起来了!”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 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土生长去了。
“现在你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管他哩。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
“唉呀!日本鬼子,你看那衣裳!”
“快摇!”
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
大船追的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的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人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
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米,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1.“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唉呀!日本鬼子,你看那衣裳!”“快摇!”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这几句人物对话的作用是
A.侧面反映人物勇敢的性格特点。
B.表现人物紧张而不慌乱的性格特点。
C.交代事情的经过,推动情节发展。
D.为下文伏击战的胜利作铺垫。
2.“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句中连用“一望无际”“密密层层” “铜墙铁壁”等语显得华而不实。
B.又说“铜墙铁壁”、又说“白洋淀的哨兵”重复啰嗦。
C.“密密层层的大荷叶、铜墙铰壁”象征男子汉们的斗争;“粉色荷花箭”、“哨兵”象征青年妇女们的斗争。
D.这些景物为情节展开作铺垫既为下文突现的险情埋下伏笔,又暗示了白洋淀妇女的成长前途。
3.对“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一句理解错误的是
A.表现妇女们很沉着。 B.表现妇女们很勇敢。
C.表现妇女们本领高 D.说明了妇女们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