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韩、魏塞秦之冲 冲:交通要道
B.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 收:收买
C.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摈:抛弃
D.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隙:矛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开国何茫然
B.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
剑阁峥嵘而崔嵬
C.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作《师说》以贻之
D.常为之深思远虑
寡人之于国也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
B.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狼虎之秦
C.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D.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4.对本文有关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总结了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苏辙认为六国破灭,主要原因是“背盟败约”“自相屠灭”。
B.文章重视了韩、魏征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指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C.文章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在结尾表示了痛心的心情,表现了对现实的关注。
D.文章体现了政论文的特点,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酣畅明快,雄奇遒劲,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3分)
(2)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5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1:56:09
免费下载:《广东省珠海三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韩、魏塞秦之冲 冲:交通要道
B.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 收:收买
C.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摈:抛弃
D.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隙:矛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开国何茫然
B.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
剑阁峥嵘而崔嵬
C.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作《师说》以贻之
D.常为之深思远虑
寡人之于国也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
B.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狼虎之秦
C.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D.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4.对本文有关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总结了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苏辙认为六国破灭,主要原因是“背盟败约”“自相屠灭”。
B.文章重视了韩、魏征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指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C.文章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在结尾表示了痛心的心情,表现了对现实的关注。
D.文章体现了政论文的特点,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酣畅明快,雄奇遒劲,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3分)
(2)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5分)
本题关键词:阅读训练,阅读中枢,阅读新知法,查阅文献法,小儿阅读障碍,阅读理解策略,文言文翻译原则,地下文物,金标数码定量阅读仪,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