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送杜审舒归里序

(清)施闰章

杜生审舒齐归,施子赆焉,司橐者以匮告。杜生谢,且蹙额曰:“先生念我则至矣,然窃疑厚人而忘己也。”意者太左计。施子曰:“若以我为过廉乎?予盖天下之贪夫也。子何敝敝然为我谋?”杜生口呿色变,久之,曰:“从先生官三年矣,事大小罔弗知也。所与交游,虚往实归者众矣,而先生中无长物。以币进,则拒之惟恐不速。焦形槁颜,手校雠而口伊吾,夫子病矣。如是而谓贪,将阳拒而阴纳与?敢问其说。”

施子曰:“噫!何子之泥于言贪也!夫取而不能有者,非贪也;不取而有之,人不能夺焉者,贪之至也。庄子曰,‘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子不见夫今之鼎食而覆餗者乎?戕其躯,籍其家,以沈其宗者,比比矣。其始不过竞筐篚之私,卒以捐其所甚爱而不遑恤。夫人捐其所甚爱,至于弃身家,舍妻子,谓之能贪则不可。予,鄙人也,未就事而先饮冰,其行若踬,其居若坠,其独处若群窥。先人后己,亦夷亦惠,忧谗畏讥,补缺修弊,籝有一金而不知所置。予盖患得患失,见鄙于尼父者也。然而疾风震雷,守之晏如,饱食高坐,进退生徒。陟泰岱,观沧海,谒阙里,陈诗书。搜讨旧籍,累椟连车,寸缣尺楮,并蓄兼储。盗不睥睨,民不咒诅;人见不足, 我见有余,此亦贪之至也。

且夫名浮其实者,德之欺也;勉乎其职而不能尽其道,事之末也。吾目迷五色,而不蒙夫人之诮;行忝颜、闵,而窃附有道之林。吾循孔氏之门墙而惴惴然,惧其不能入也。奉命而出,终事而归,所得侈矣,况敢自以为廉乎!子貌朴而志端,归而修业,亦务守其不可夺者已矣,何敝敝然为我谋?”

杜生闻之喜曰:“吾乃知先生之所以为贪。”于是酌酒别去。

明日,次其语,追而送之济水之上。

(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

【注】①鼎食而覆餗:意即由富变穷。②亦夷亦惠:夷,即伯夷;惠,即柳下惠。他们被后人尊称为圣之清、圣之和者。③尼父:指孔子。④颜、闵:指孔子的弟子颜回、闵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施子赆焉,司橐者以匮告 赆:赠给人路费或礼物

B.戕其躯,籍其家 籍:登记

C.予,鄙人也,未就事而先饮冰 鄙:见识浅陋

D.行忝颜、闵,而窃附有道之林 忝:谦辞,表有辱他人

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司橐者以匮告 ②洎牧以谗诛

B.①何子之泥于言贪也 ②不知老之将至

C.①不取而有之,人不能夺焉者 ②置杯焉则胶

D.①子貌朴而志端,归而修业 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下列各句中的说法符合文意的的一项是:( )

A.在作者做官三年期间,身为学生的杜审舒一直追随着他,所以他对作者说自己是天下的贪夫感到惊讶,连脸色都变了,以致对作者表面拒绝别人礼物而暗地里却收受贿赂极为不满。

B.作者认为,君子要“贪”求道德修养、学问知识,这才是抢夺不去、永远拥有的财富。他把正人君子的行为称为“贪之至”,反称钻营私利之人为“非贪”,出语惊人而又深具讽刺幽默。

C.作者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能被孔子一类的人接受的,所以他“循孔氏之门墙而惴惴然”,表达了他与孔子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D.这篇赠序,大量篇幅都在论说自己的“贪”,与送人无关,而结尾“归而修业,亦务守其不可夺者已矣”一句,则显得很突兀。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与交游,虚往实归者众矣,而先生橐中无长物。

译文:

(2)且夫名浮其实者,德之欺也;勉乎其职而不能尽其道,事之末也。

译文:

(3) 奉命而出,终事而归,所得侈矣,况敢自以为廉乎!

译文: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1:50:19 免费下载:《》Word试卷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送杜审舒归里序

(清)施闰章

杜生审舒齐归,施子赆焉,司橐者以匮告。杜生谢,且蹙额曰:“先生念我则至矣,然窃疑厚人而忘己也。”意者太左计。施子曰:“若以我为过廉乎?予盖天下之贪夫也。子何敝敝然为我谋?”杜生口呿色变,久之,曰:“从先生官三年矣,事大小罔弗知也。所与交游,虚往实归者众矣,而先生中无长物。以币进,则拒之惟恐不速。焦形槁颜,手校雠而口伊吾,夫子病矣。如是而谓贪,将阳拒而阴纳与?敢问其说。”

施子曰:“噫!何子之泥于言贪也!夫取而不能有者,非贪也;不取而有之,人不能夺焉者,贪之至也。庄子曰,‘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子不见夫今之鼎食而覆餗者乎?戕其躯,籍其家,以沈其宗者,比比矣。其始不过竞筐篚之私,卒以捐其所甚爱而不遑恤。夫人捐其所甚爱,至于弃身家,舍妻子,谓之能贪则不可。予,鄙人也,未就事而先饮冰,其行若踬,其居若坠,其独处若群窥。先人后己,亦夷亦惠,忧谗畏讥,补缺修弊,籝有一金而不知所置。予盖患得患失,见鄙于尼父者也。然而疾风震雷,守之晏如,饱食高坐,进退生徒。陟泰岱,观沧海,谒阙里,陈诗书。搜讨旧籍,累椟连车,寸缣尺楮,并蓄兼储。盗不睥睨,民不咒诅;人见不足, 我见有余,此亦贪之至也。

且夫名浮其实者,德之欺也;勉乎其职而不能尽其道,事之末也。吾目迷五色,而不蒙夫人之诮;行忝颜、闵,而窃附有道之林。吾循孔氏之门墙而惴惴然,惧其不能入也。奉命而出,终事而归,所得侈矣,况敢自以为廉乎!子貌朴而志端,归而修业,亦务守其不可夺者已矣,何敝敝然为我谋?”

杜生闻之喜曰:“吾乃知先生之所以为贪。”于是酌酒别去。

明日,次其语,追而送之济水之上。

(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

【注】①鼎食而覆餗:意即由富变穷。②亦夷亦惠:夷,即伯夷;惠,即柳下惠。他们被后人尊称为圣之清、圣之和者。③尼父:指孔子。④颜、闵:指孔子的弟子颜回、闵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施子赆焉,司橐者以匮告 赆:赠给人路费或礼物

B.戕其躯,籍其家 籍:登记

C.予,鄙人也,未就事而先饮冰 鄙:见识浅陋

D.行忝颜、闵,而窃附有道之林 忝:谦辞,表有辱他人

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司橐者以匮告 ②洎牧以谗诛

B.①何子之泥于言贪也 ②不知老之将至

C.①不取而有之,人不能夺焉者 ②置杯焉则胶

D.①子貌朴而志端,归而修业 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下列各句中的说法符合文意的的一项是:( )

A.在作者做官三年期间,身为学生的杜审舒一直追随着他,所以他对作者说自己是天下的贪夫感到惊讶,连脸色都变了,以致对作者表面拒绝别人礼物而暗地里却收受贿赂极为不满。

B.作者认为,君子要“贪”求道德修养、学问知识,这才是抢夺不去、永远拥有的财富。他把正人君子的行为称为“贪之至”,反称钻营私利之人为“非贪”,出语惊人而又深具讽刺幽默。

C.作者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能被孔子一类的人接受的,所以他“循孔氏之门墙而惴惴然”,表达了他与孔子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D.这篇赠序,大量篇幅都在论说自己的“贪”,与送人无关,而结尾“归而修业,亦务守其不可夺者已矣”一句,则显得很突兀。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与交游,虚往实归者众矣,而先生橐中无长物。

译文:

(2)且夫名浮其实者,德之欺也;勉乎其职而不能尽其道,事之末也。

译文:

(3) 奉命而出,终事而归,所得侈矣,况敢自以为廉乎!

译文: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送杜审舒归里序    (清)施闰章  杜生审舒齐归,施子赆焉,司橐者以匮告。杜生谢,且蹙额曰:“先生念我则至矣

本题关键词:查阅文献法,文言文翻译原则,阅读训练,阅读中枢,地下文物,阅读新知法,归档文件,小儿阅读障碍,阅读理解策略,沙里文;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