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宁 陈宁,茶陵人。元末为镇江小吏,从军至集庆,于军帅家,代军帅上书言事。太祖览之称善,召试檄文,词意雄伟,乃用为行省掾吏。时方四征,羽书帝午,宁酬答整暇,事无留滞,太祖益之。淮安纳款,奉命征其兵,抵高邮,为吴人所获。宁抗论不屈,释还,擢广德知府。会大旱,乞免民租,不许。宁自诣太祖奏曰:“民饥如此,犹征租不已,是为张士诚驱民也。”太祖壮而听之。

辛丑除枢密院都事癸卯迁提刑按察司佥事明年改浙东按察使有小隶讼其隐过宁已擢中书参议太祖亲鞫之宁首服系应天狱一岁吴元年冬尽将决太祖惜其才命诸将数其罪而宥之用为太仓市舶提举

洪武元年召拜司农卿,迁兵部尚书。明年出为松江知府。用严为治,积岁蠹弊,多所革。寻改山西行省参政。召拜参知政事,知吏、户、礼三部事。宁,初名亮,至是赐名宁。

三年,坐事出知苏州。寻改浙江行省参政,未行,用胡惟庸荐,召为御史中丞。太祖尝御东阁,免冠而。宁与侍御史商暠入奏事,太祖见之,遂移入便殿,遣人止宁毋入。栉已,整冠出阁,始命入见。六年命兼领国子监事。俄拜右御史大夫。八月遣释奠先师。丞相胡惟庸、参政冯冕、诚意伯刘基不陪祀而受胙,太祖以宁不举奏,亦停俸半月。自是,不预祭者不颁胙。久之,进左御史大夫。

宁有才气,而性特严刻。其在苏州征赋苛急,尝烧铁烙人肌肤。吏民苦之,号为陈烙铁。及居宪台,益务威严。太祖尝责之,宁不能改。其子孟麟亦数谏,宁怒,捶之数百,竟死。太祖深恶其不情,曰:“宁于其子如此,奚有于君父耶!”宁闻之惧,遂与惟庸通谋。十三年正月,惟庸事发,宁亦伏诛。

(节选自《明史·奸臣列传·一九六卷》)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于军帅家 馆:寄居

B. 太祖益之。 才:认为……有才干

C. 多所革。 厘:治理

D. 免冠而 栉:洗头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召试檄文,词意雄伟,用为行省掾吏 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 丞相胡惟庸、参政冯冕、诚意伯刘基不陪祀受胙 楚怀王贪信张仪,遂绝齐。

C. 太祖宁不举奏,亦停俸半月 臣险衅,夙遭闵凶

D. 久,进左御史大夫 鹏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7、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陈宁有才无德的一组是(3分)

① 太祖览之称善,召试檄文,词意雄伟。

② 宁酬答整暇,事无留滞,太祖益才之。

③ 奉命征其兵,抵高邮,为吴人所获。

④ 自是,不预祭者不颁胙。

⑤ 其在苏州征赋苛急,尝烧铁烙人肌肤。

⑥ 宁闻之惧,遂与惟庸通谋。

A.①②⑤B.①④⑥ C.②③⑤D.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陈宁向太祖进谏,善于变通陈情。一次他乞免民租,未得到允许,就向太祖面奏,以征租不止会把百姓赶跑为由,说服了太祖。

B. 陈宁虽有才气,但性情严酷刻薄。他在苏州做知府时,征赋苛急,曾烧红了铁烙人肌肤。官居高位后,仍不听太祖的指责,也不听儿子的多次劝阻,反而恼怒,将儿子捶打数百至死。

C. 太祖对陈宁虽爱其才,但恨其恶,不姑息。陈宁在提拔为中书参议后,因隐过被揭发,坐了一年牢。因为没举奏丞相胡惟庸等不陪祀而受胙,被停了半个月薪水。终因与胡惟庸勾结,二人一同被杀。

D. 陈宁是一个奸臣,有才无德。他在广德任知府时,乞免民租,而在苏州知府任上时,却征赋苛急;虽以严为治,取得一点政绩,但严刻之中丧失人性,致使官民苦不堪言,乃至太祖恨恶之极。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4分)

辛丑除枢密院都事癸卯迁提刑按察司佥事明年改浙东按察使有小隶讼其隐过宁已擢中书参议太祖亲鞫之宁首服系应天狱一岁吴元年冬尽将决太祖惜其才命诸将数其罪而宥之用为太仓市舶提举。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宁自诣太祖奏曰:“民饥如此,犹征租不已,是为张士诚驱民也。”太祖壮而听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年,坐事出知苏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1:42:12 免费下载:《广东省六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宁 陈宁,茶陵人。元末为镇江小吏,从军至集庆,于军帅家,代军帅上书言事。太祖览之称善,召试檄文,词意雄伟,乃用为行省掾吏。时方四征,羽书帝午,宁酬答整暇,事无留滞,太祖益之。淮安纳款,奉命征其兵,抵高邮,为吴人所获。宁抗论不屈,释还,擢广德知府。会大旱,乞免民租,不许。宁自诣太祖奏曰:“民饥如此,犹征租不已,是为张士诚驱民也。”太祖壮而听之。

辛丑除枢密院都事癸卯迁提刑按察司佥事明年改浙东按察使有小隶讼其隐过宁已擢中书参议太祖亲鞫之宁首服系应天狱一岁吴元年冬尽将决太祖惜其才命诸将数其罪而宥之用为太仓市舶提举

洪武元年召拜司农卿,迁兵部尚书。明年出为松江知府。用严为治,积岁蠹弊,多所革。寻改山西行省参政。召拜参知政事,知吏、户、礼三部事。宁,初名亮,至是赐名宁。

三年,坐事出知苏州。寻改浙江行省参政,未行,用胡惟庸荐,召为御史中丞。太祖尝御东阁,免冠而。宁与侍御史商暠入奏事,太祖见之,遂移入便殿,遣人止宁毋入。栉已,整冠出阁,始命入见。六年命兼领国子监事。俄拜右御史大夫。八月遣释奠先师。丞相胡惟庸、参政冯冕、诚意伯刘基不陪祀而受胙,太祖以宁不举奏,亦停俸半月。自是,不预祭者不颁胙。久之,进左御史大夫。

宁有才气,而性特严刻。其在苏州征赋苛急,尝烧铁烙人肌肤。吏民苦之,号为陈烙铁。及居宪台,益务威严。太祖尝责之,宁不能改。其子孟麟亦数谏,宁怒,捶之数百,竟死。太祖深恶其不情,曰:“宁于其子如此,奚有于君父耶!”宁闻之惧,遂与惟庸通谋。十三年正月,惟庸事发,宁亦伏诛。

(节选自《明史·奸臣列传·一九六卷》)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于军帅家 馆:寄居

B. 太祖益之。 才:认为……有才干

C. 多所革。 厘:治理

D. 免冠而 栉:洗头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召试檄文,词意雄伟,用为行省掾吏 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 丞相胡惟庸、参政冯冕、诚意伯刘基不陪祀受胙 楚怀王贪信张仪,遂绝齐。

C. 太祖宁不举奏,亦停俸半月 臣险衅,夙遭闵凶

D. 久,进左御史大夫 鹏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7、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陈宁有才无德的一组是(3分)

① 太祖览之称善,召试檄文,词意雄伟。

② 宁酬答整暇,事无留滞,太祖益才之。

③ 奉命征其兵,抵高邮,为吴人所获。

④ 自是,不预祭者不颁胙。

⑤ 其在苏州征赋苛急,尝烧铁烙人肌肤。

⑥ 宁闻之惧,遂与惟庸通谋。

A.①②⑤B.①④⑥ C.②③⑤D.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陈宁向太祖进谏,善于变通陈情。一次他乞免民租,未得到允许,就向太祖面奏,以征租不止会把百姓赶跑为由,说服了太祖。

B. 陈宁虽有才气,但性情严酷刻薄。他在苏州做知府时,征赋苛急,曾烧红了铁烙人肌肤。官居高位后,仍不听太祖的指责,也不听儿子的多次劝阻,反而恼怒,将儿子捶打数百至死。

C. 太祖对陈宁虽爱其才,但恨其恶,不姑息。陈宁在提拔为中书参议后,因隐过被揭发,坐了一年牢。因为没举奏丞相胡惟庸等不陪祀而受胙,被停了半个月薪水。终因与胡惟庸勾结,二人一同被杀。

D. 陈宁是一个奸臣,有才无德。他在广德任知府时,乞免民租,而在苏州知府任上时,却征赋苛急;虽以严为治,取得一点政绩,但严刻之中丧失人性,致使官民苦不堪言,乃至太祖恨恶之极。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4分)

辛丑除枢密院都事癸卯迁提刑按察司佥事明年改浙东按察使有小隶讼其隐过宁已擢中书参议太祖亲鞫之宁首服系应天狱一岁吴元年冬尽将决太祖惜其才命诸将数其罪而宥之用为太仓市舶提举。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宁自诣太祖奏曰:“民饥如此,犹征租不已,是为张士诚驱民也。”太祖壮而听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年,坐事出知苏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宁  陈宁,茶陵人。元末为镇江小吏,从军至集庆,馆于军帅家,代军帅上书言事。太祖览之称善,召试檄文,词意雄伟,乃用为

本题关键词:小儿军团病,小儿阅读障碍,丰元牌至和茶,文洋牌陈江酒,文化馆,陈文中,小儿吐泻宁(散),小儿肺闭宁片,镇咳宁含片,镇咳宁胶囊;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