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14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①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
② 夫晋,何厌之有? 厌:
③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
④ 亦去之。 去:
10.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③ 既东封郑 ④ 又欲肆其西封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不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也相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也不同
11.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理由是( )(2分)
①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② 夜缒而出,见秦伯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④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⑤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 夫晋,何厌之有?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④⑤⑥
1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
①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1:20:51
免费下载:《2014-2015学年山东日照新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14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①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
② 夫晋,何厌之有? 厌:
③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
④ 亦去之。 去:
10.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③ 既东封郑 ④ 又欲肆其西封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不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也相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也不同
11.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理由是( )(2分)
①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② 夜缒而出,见秦伯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④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⑤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 夫晋,何厌之有?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④⑤⑥
1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
①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本题关键词:郑州,汗出亡阳,郑渊洁,神昏郑声,围生儿死亡率,围生期死亡率,死亡分期,郑氏女金丹,亡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