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孙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荐之于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愕,微见风彩,粗陈指归①,如有未合,则舍而及他,徐复托事造端,以物类相求,于是权意往往而释。吴郡太守朱治,权举将也,权曾有以望②之,而素加敬,难自诘让,忿忿不解。瑾揣知其故,而不敢显陈,乃乞以意私自问,遂于权前为书,泛论物理,因以己心遥往忖度之。毕,以呈权,权喜,笑曰:“孤意解矣。颜氏之德,使人加亲,岂谓此邪?”权又怪校尉殷模,罪至不测。群下多为之言,权怒益甚,与相反复,惟瑾默然,权曰:“子瑜何独不言?”瑾避席曰:“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殄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在流隶之中,蒙生成之福,不能躬相督厉,陈答万一,至令模孤负恩惠,自陷罪戾。臣谢过不暇,诚不敢有言。”权闻之怆然,乃曰:“特为君赦之。”后从讨关羽,封宣城侯,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住公安。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瑾为人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权亦重之,大事咨访。权称尊号,拜大将军,领豫州牧。及吕壹诛,权又有诏切磋瑾等。瑾辄因事以答,辞顺理正。赤乌四年,年六十八卒,遗命令素棺,敛以时服,事从省约。
(《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
【注】①微见风彩,粗陈指归;稍微透露他的意思,粗略地陈述主旨。②望:怨恨。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意解矣 解:缓和
B.臣谢过不暇 谢:感谢
C.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 易:改变
D.领豫州牧 领:兼任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荐之于权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而不敢显陈 因人之力而敝之
C.子瑜之不负孤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遗命令素棺,敛以时服 余船以次俱进
1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诸葛瑾深谙君臣之道的一项是
①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②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愕
③瑾揣知其故,而不敢显陈 ④权怒益甚,与相反复,惟瑾默然
⑤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 ⑥权亦重之,大事咨访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瑾到江东躲避战乱时,正赶上孙策去世,经孙权的姐夫弘咨的推荐,他受到孙权 的任用。
B.诸葛瑾为人敦厚诚信,经常犯颜直谏,深得孙权的赏识和信任,他的建议往往能被孙权采纳。
C.刘备讨伐东吴时,有人说诸葛瑾私通刘备,要背叛孙权,而孙权对诸葛瑾的忠心丝毫也不怀疑。
D.诸葛瑾有才思器量,受到孙权器重,在孙权面前总能按照实情来应答,措词简练,道理严正公允。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3分)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3分)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4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1:11:24
免费下载:《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上学期2015年2月期末统考语文试卷》Word试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孙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荐之于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愕,微见风彩,粗陈指归①,如有未合,则舍而及他,徐复托事造端,以物类相求,于是权意往往而释。吴郡太守朱治,权举将也,权曾有以望②之,而素加敬,难自诘让,忿忿不解。瑾揣知其故,而不敢显陈,乃乞以意私自问,遂于权前为书,泛论物理,因以己心遥往忖度之。毕,以呈权,权喜,笑曰:“孤意解矣。颜氏之德,使人加亲,岂谓此邪?”权又怪校尉殷模,罪至不测。群下多为之言,权怒益甚,与相反复,惟瑾默然,权曰:“子瑜何独不言?”瑾避席曰:“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殄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在流隶之中,蒙生成之福,不能躬相督厉,陈答万一,至令模孤负恩惠,自陷罪戾。臣谢过不暇,诚不敢有言。”权闻之怆然,乃曰:“特为君赦之。”后从讨关羽,封宣城侯,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住公安。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瑾为人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权亦重之,大事咨访。权称尊号,拜大将军,领豫州牧。及吕壹诛,权又有诏切磋瑾等。瑾辄因事以答,辞顺理正。赤乌四年,年六十八卒,遗命令素棺,敛以时服,事从省约。
(《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
【注】①微见风彩,粗陈指归;稍微透露他的意思,粗略地陈述主旨。②望:怨恨。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意解矣 解:缓和
B.臣谢过不暇 谢:感谢
C.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 易:改变
D.领豫州牧 领:兼任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荐之于权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而不敢显陈 因人之力而敝之
C.子瑜之不负孤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遗命令素棺,敛以时服 余船以次俱进
1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诸葛瑾深谙君臣之道的一项是
①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②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愕
③瑾揣知其故,而不敢显陈 ④权怒益甚,与相反复,惟瑾默然
⑤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 ⑥权亦重之,大事咨访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瑾到江东躲避战乱时,正赶上孙策去世,经孙权的姐夫弘咨的推荐,他受到孙权 的任用。
B.诸葛瑾为人敦厚诚信,经常犯颜直谏,深得孙权的赏识和信任,他的建议往往能被孙权采纳。
C.刘备讨伐东吴时,有人说诸葛瑾私通刘备,要背叛孙权,而孙权对诸葛瑾的忠心丝毫也不怀疑。
D.诸葛瑾有才思器量,受到孙权器重,在孙权面前总能按照实情来应答,措词简练,道理严正公允。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3分)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3分)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4分)
本题关键词:孙一奎,孙子兵法,王孙,孙脉,公孙,孙络,孙中山,阅读理解策略,邪盛神乱,完全性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