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李应升,字仲达,江阴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出无辜十九人于死,置大猾数人重辟。士民服其公廉。

天启二年征授御史,假归。明年秋,还朝。时天子暗弱,庶政怠弛。应升上疏曰:“陛下不先发皇志气,群臣孰肯任怨以破情面之世界者?祖宗有早午晚三朝,犹时御便殿咨访时政。愿俯纳臣言,奋然力行,天下事尚可为也。”报闻。

四年正月,疏陈外番、内盗及小人三患,讥切近习,魏忠贤恶之。已,复疏陈民隐,言有十害宜急除,五反宜急去,帝为饬所司。京师一日地三震,疏请保护圣躬,速停内操。忠贤领东厂,好用立枷,有重三百斤者,不数日即死,先后死者六七十人。应升极言宜罢,忠贤大恨。应升知忠贤必祸国,密草疏列其十六罪。将上,为兄所知,攘其疏毁之,怏怏而止。

杨涟劾忠贤,得严旨,应升愤,即抗疏继之。中言:“忠贤一日不去,则陛下一日不安。臣为陛下计,莫如听忠贤引退,以全其命;为忠贤计,亦莫若早自引决,以乞帷盖之恩。不然恶稔贯盈,他日欲保首领,不可得矣。”

时魏广微方深结忠贤,为之谋主,知应升讥己,大。万燝之死也,应升极言廷杖不可再,士气不可折,讥切忠贤辈甚至。已,代高攀龙草疏劾崔呈秀。呈秀窘,昏夜款门,长跪乞哀。应升正色固拒,含怒而去。十月朔,帝庙享颁历,广微后至,为魏大中等所纠。广微恚,辨疏诋言者。应升复抗疏论之,广微益怒,谋之忠贤,将镌秩。首辅韩爌力救,乃夺禄一年。六年三月,李实劾周起元疏,入应升名。遂逮下诏狱,寻于闰六月二日毙之,年甫三十四。

(选自《明史·李应升传》)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启二年征授御史,假归 谒:请求

B.帝为饬所司 戒:告诫

C.知应升讥己,大 恨:遗憾

D.李实劾周起元疏 假:假借

 

1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李应升敢作敢为的一组是

①疏陈外番、内盗及小人三患 ②言有十害宜急除,五反宜急去 ③疏请保护圣躬,速停内操 ④昏夜款门,长跪乞哀 ⑤应升正色固拒,含怒而去 ⑥辨疏诋言者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朝天启年间,皇帝昏庸懦弱,荒废朝政,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把持朝政,倒行逆施,激起士林公愤。

B.李应升知道魏忠贤必将祸国殃民,于是上疏揭发魏之罪状,结果奏疏被兄长夺去毁掉,应升只好作罢。

C.杨涟弹劾魏忠贤被严旨斥责,李应升上疏声援,指出魏氏不除,朝政将一日不安,奉劝魏氏及早自裁。

D.魏广微结交魏忠贤,李应升代高攀龙草拟奏疏弹劾魏广微。后来魏广微假魏忠贤之手,置李应升于死地。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无辜十九人于死,置大猾数人重辟。士民服其公廉。

译文:

(2)应升极言廷杖不可再,士气不可折,讥切忠贤辈甚至。

译文: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1:09:22 免费下载:《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综合训练》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李应升,字仲达,江阴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出无辜十九人于死,置大猾数人重辟。士民服其公廉。

天启二年征授御史,假归。明年秋,还朝。时天子暗弱,庶政怠弛。应升上疏曰:“陛下不先发皇志气,群臣孰肯任怨以破情面之世界者?祖宗有早午晚三朝,犹时御便殿咨访时政。愿俯纳臣言,奋然力行,天下事尚可为也。”报闻。

四年正月,疏陈外番、内盗及小人三患,讥切近习,魏忠贤恶之。已,复疏陈民隐,言有十害宜急除,五反宜急去,帝为饬所司。京师一日地三震,疏请保护圣躬,速停内操。忠贤领东厂,好用立枷,有重三百斤者,不数日即死,先后死者六七十人。应升极言宜罢,忠贤大恨。应升知忠贤必祸国,密草疏列其十六罪。将上,为兄所知,攘其疏毁之,怏怏而止。

杨涟劾忠贤,得严旨,应升愤,即抗疏继之。中言:“忠贤一日不去,则陛下一日不安。臣为陛下计,莫如听忠贤引退,以全其命;为忠贤计,亦莫若早自引决,以乞帷盖之恩。不然恶稔贯盈,他日欲保首领,不可得矣。”

时魏广微方深结忠贤,为之谋主,知应升讥己,大。万燝之死也,应升极言廷杖不可再,士气不可折,讥切忠贤辈甚至。已,代高攀龙草疏劾崔呈秀。呈秀窘,昏夜款门,长跪乞哀。应升正色固拒,含怒而去。十月朔,帝庙享颁历,广微后至,为魏大中等所纠。广微恚,辨疏诋言者。应升复抗疏论之,广微益怒,谋之忠贤,将镌秩。首辅韩爌力救,乃夺禄一年。六年三月,李实劾周起元疏,入应升名。遂逮下诏狱,寻于闰六月二日毙之,年甫三十四。

(选自《明史·李应升传》)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启二年征授御史,假归 谒:请求

B.帝为饬所司 戒:告诫

C.知应升讥己,大 恨:遗憾

D.李实劾周起元疏 假:假借

 

1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李应升敢作敢为的一组是

①疏陈外番、内盗及小人三患 ②言有十害宜急除,五反宜急去 ③疏请保护圣躬,速停内操 ④昏夜款门,长跪乞哀 ⑤应升正色固拒,含怒而去 ⑥辨疏诋言者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朝天启年间,皇帝昏庸懦弱,荒废朝政,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把持朝政,倒行逆施,激起士林公愤。

B.李应升知道魏忠贤必将祸国殃民,于是上疏揭发魏之罪状,结果奏疏被兄长夺去毁掉,应升只好作罢。

C.杨涟弹劾魏忠贤被严旨斥责,李应升上疏声援,指出魏氏不除,朝政将一日不安,奉劝魏氏及早自裁。

D.魏广微结交魏忠贤,李应升代高攀龙草拟奏疏弹劾魏广微。后来魏广微假魏忠贤之手,置李应升于死地。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无辜十九人于死,置大猾数人重辟。士民服其公廉。

译文:

(2)应升极言廷杖不可再,士气不可折,讥切忠贤辈甚至。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李应升,字仲达,江阴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出无辜十九人于死,置大猾数人重辟。士民服其公廉。    天启二年征授御史,

本题关键词:十四经,十四经穴,十四经腧穴,十四经发挥,二十四节气,十万佛塔,十字法,四阴,十四味羚牛角丸,阿那日十四味散;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