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18分。13~16每题3分,17题6分)
邓弼,秦人也。身长七尺,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近则必得奇辱。”
一日独饮娼楼,萧、冯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两生不得已,从之。酒酣,解衣箕踞,拔刀置案上,铿然鸣。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弼亦粗知书,君何至相视如涕唾?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两生曰:“有是哉?”遽摘七经①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两生相顾惨沮,不敢再有问。弼索酒,被发跳叫曰:“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下楼,足不得成步。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泰定初,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谒之。阍卒不为通,弼连击踣数人,声闻于王,王令隶人捽入,欲鞭之。弼盛气曰:“今天下虽号无事,东海岛夷②,尚未臣顺,间者驾海舰,互市于鄞③,即不满所欲,出火刀斫柱,杀伤我中国民。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称制与中国等,尤志士所同愤。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为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公奈何不礼壮士!”庭中人闻之,皆缩颈吐舌,舌久不能收。王曰:“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曰:“能。”王顾左右曰:“姑试之。”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然后遣弼往。暨弼至,众槊并进。弼虎吼而奔,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云雾中,连斫马首堕地,血涔涔滴。王抚髀欢曰:“诚壮士!”命酌酒劳弼,弼立饮不拜。
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环视四体,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
史官曰:弼死未二十年天下大乱中原数千里人影殆绝玄鸟④来降失家竞栖林木间使弼在必当有以自见惜哉弼鬼不灵则已若有灵吾知其怒发上冲也。
(取材于宋濂的《秦士录》,有删节)
注释:①七经:汉代以来推崇的七种儒家经典。 ②东海岛夷:指日本人。
③鄞:地名,在今浙江宁波。 ④玄鸟:指燕子。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邻牛方斗,不可擘 擘:分开
B.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 扣:询问
C.间者驾海舰,互市于鄞 市:交易
D.阴戒善槊者五十人 戒:制止
14.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好使酒,怒视人 拔刀置案上,铿然鸣
B.君何至相视如涕唾 两生相顾惨沮
C.王令隶人捽入,欲鞭之 王顾左右曰:“姑试之。”
D.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 王上章荐诸天子
1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
两书生向来瞧不起邓弼,竭力拒绝他
B.即不能答,当血是刃!
如果(你们)不能回答,就用(你们的)血来染刀刃!
C.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
只想舞文弄墨,把世上豪杰当小孩子看待
D.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两书生)回去问与邓弼交往的朋友,(朋友)也不曾看见他拿着书本吟咏过
16.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为了向两位书生证明自己有学问,邓弼不仅请对方喝酒,甚至不惜拔刀威胁。
B.邓弼认为古人读书是为了培养正直刚强的浩然之气,而当时的儒生没有做到。
C.邓弼站着喝德王赏赐的酒,且不跪拜表示感谢,这体现了他狂傲不羁的个性。
D.邓弼博学、勇武、有见识、有责任感,但无用武之地,因而感到无奈和悲凉。
17.请用“/”给上面的文言阅读材料的最后一段断句。(6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1:06:12
免费下载:《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试卷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18分。13~16每题3分,17题6分)
邓弼,秦人也。身长七尺,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近则必得奇辱。”
一日独饮娼楼,萧、冯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两生不得已,从之。酒酣,解衣箕踞,拔刀置案上,铿然鸣。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弼亦粗知书,君何至相视如涕唾?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两生曰:“有是哉?”遽摘七经①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两生相顾惨沮,不敢再有问。弼索酒,被发跳叫曰:“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下楼,足不得成步。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泰定初,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谒之。阍卒不为通,弼连击踣数人,声闻于王,王令隶人捽入,欲鞭之。弼盛气曰:“今天下虽号无事,东海岛夷②,尚未臣顺,间者驾海舰,互市于鄞③,即不满所欲,出火刀斫柱,杀伤我中国民。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称制与中国等,尤志士所同愤。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为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公奈何不礼壮士!”庭中人闻之,皆缩颈吐舌,舌久不能收。王曰:“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曰:“能。”王顾左右曰:“姑试之。”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然后遣弼往。暨弼至,众槊并进。弼虎吼而奔,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云雾中,连斫马首堕地,血涔涔滴。王抚髀欢曰:“诚壮士!”命酌酒劳弼,弼立饮不拜。
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环视四体,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
史官曰:弼死未二十年天下大乱中原数千里人影殆绝玄鸟④来降失家竞栖林木间使弼在必当有以自见惜哉弼鬼不灵则已若有灵吾知其怒发上冲也。
(取材于宋濂的《秦士录》,有删节)
注释:①七经:汉代以来推崇的七种儒家经典。 ②东海岛夷:指日本人。
③鄞:地名,在今浙江宁波。 ④玄鸟:指燕子。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邻牛方斗,不可擘 擘:分开
B.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 扣:询问
C.间者驾海舰,互市于鄞 市:交易
D.阴戒善槊者五十人 戒:制止
14.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好使酒,怒视人 拔刀置案上,铿然鸣
B.君何至相视如涕唾 两生相顾惨沮
C.王令隶人捽入,欲鞭之 王顾左右曰:“姑试之。”
D.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 王上章荐诸天子
1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
两书生向来瞧不起邓弼,竭力拒绝他
B.即不能答,当血是刃!
如果(你们)不能回答,就用(你们的)血来染刀刃!
C.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
只想舞文弄墨,把世上豪杰当小孩子看待
D.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两书生)回去问与邓弼交往的朋友,(朋友)也不曾看见他拿着书本吟咏过
16.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为了向两位书生证明自己有学问,邓弼不仅请对方喝酒,甚至不惜拔刀威胁。
B.邓弼认为古人读书是为了培养正直刚强的浩然之气,而当时的儒生没有做到。
C.邓弼站着喝德王赏赐的酒,且不跪拜表示感谢,这体现了他狂傲不羁的个性。
D.邓弼博学、勇武、有见识、有责任感,但无用武之地,因而感到无奈和悲凉。
17.请用“/”给上面的文言阅读材料的最后一段断句。(6分)
本题关键词:碳13呼气测定分析仪,碳13呼吸测定分析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分化簇3分子,文字部分,文章分析,文章分享,文本分析,分析推理题,质量问题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