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问题。(10分)

17.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文章最妙,是目注彼处,手写此处。一 部 《 左 传 》 便 十 六 都 用 此 法 若 不 解 其 意 而 目 亦 注 此 处 手 亦 写 此 处 便 一 览 已 尽 《 西 厢 记 》 最 是 解 此 意。文章最妙,是目注此处,却不便写,却去远远处发来,迤逦写到将至时,便且住,却重去远远处,更端再发来,再迤逦又写到将至时,便又且住。如是更端数番,皆去远远处发来,迤逦写到将至时,即便住,更不复写出目所注处,使人自于文外瞥然亲见。《西厢记》纯是此一方法。

(选自金圣叹《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有删节)

18.《西厢记》是元代杂剧作家 依据唐代诗人 的《会真记》改编而成的一部杂剧。(2分)

19.从上述材料看,《西厢记》在创作上具有怎样的艺术特色?请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填空题 时间:2021-01-07 08:10:57 免费下载:《2014届江苏靖江市刘国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问题。(10分)

17.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文章最妙,是目注彼处,手写此处。一 部 《 左 传 》 便 十 六 都 用 此 法 若 不 解 其 意 而 目 亦 注 此 处 手 亦 写 此 处 便 一 览 已 尽 《 西 厢 记 》 最 是 解 此 意。文章最妙,是目注此处,却不便写,却去远远处发来,迤逦写到将至时,便且住,却重去远远处,更端再发来,再迤逦又写到将至时,便又且住。如是更端数番,皆去远远处发来,迤逦写到将至时,即便住,更不复写出目所注处,使人自于文外瞥然亲见。《西厢记》纯是此一方法。

(选自金圣叹《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有删节)

18.《西厢记》是元代杂剧作家 依据唐代诗人 的《会真记》改编而成的一部杂剧。(2分)

19.从上述材料看,《西厢记》在创作上具有怎样的艺术特色?请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问题。(10分)    17.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文章最妙,是目注彼处,手写此处。一 部 《 左 传

本题关键词:顶颞后斜线,ROC曲线下面积,地面材料,面层材料,饰面材料,导线截面面积,线性材料,极限分断,屋面曲线,平面流线;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