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目。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季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昭王七年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质于齐赵人楼缓来相秦赵不利乃使仇液之秦请以魏冉为秦相。仇液将行,其客宋公谓液曰:“秦不听公,楼缓必怨公。公不若谓楼缓曰‘请为公毋急秦’。秦王见赵请相魏冉之不急,且不听公。公言而事不成,以德楼子;事成,魏冉故德公矣。”于是仇液从之。而秦果免楼缓而魏冉相秦。欲诛吕礼,礼出奔齐。昭王十四年,魏冉举白起,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明年,又取楚之宛、叶。魏冉谢病免相,以客卿寿烛为相。其明年,烛免,复相冉,乃封魏冉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魏献河东方四百里。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余。昭王十九年,秦西称帝,齐东称帝。月余,吕礼来,而齐、秦各复归帝为王。魏冉复相秦,六岁而免。免二岁,复相秦。四岁,而使白起拔楚之郢,秦置南郡。乃封白起为武安君。白起者,穰侯之所任举也,相善。于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昭王三十六年,相国穰侯言客卿灶,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于是魏人范睢自谓张禄先生,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王。昭王于是用范睢。范睢言宣太后__,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余。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秦复收陶为郡。太史公曰:穰侯,昭王亲舅也。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

(选自《史记·穰侯列传》)

注:①季君之乱:指秦昭王二年(前305),公子壮与大臣、公子等谋反。季君,即公子壮,在争夺君位中为大臣及武王后等拥立,称号为“季君”。②向寿:时为秦将,亲韩。③三晋:指赵、韩、魏三国。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昭王七年 / 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质于齐 / 赵人楼缓来相 / 秦赵不利 / 乃使仇液之 / 秦请以魏冉为秦相

B.昭王七年 / 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 / 质于齐 / 赵人楼缓来相秦 / 赵不利 / 乃使仇液之秦 / 请以魏冉为秦相

C.昭王七年 / 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质于齐 / 赵人楼缓来相秦 / 赵不利 / 乃使仇液之 / 秦请以魏冉为秦相

D.昭王七年 / 樗里子死 / 而使泾阳君质于齐 / 赵人楼缓来相秦 / 赵不利 / 乃使仇液之秦 / 请以魏冉为秦相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芈氏”是中国最古老姓氏之一,楚国贵族的祖姓。屈原,楚国贵族,即为芈姓。

B.“诛”是指把罪人杀死,如“诛除”“诛灭”,其意义和用法与杀、戮、弑一样。

C.“封邑”是指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以领地或食邑。魏冉,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

D.“羁旅”是指长久寄居他乡,文中“羁旅之臣”即指寄居异国他乡的臣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冉实力强大,助昭王上位。武王死后,王弟们争相继承王位,只有魏冉有能力拥立昭王,魏冉把对昭王图谋不轨的兄弟全部诛灭,声威震动秦国。

B.魏冉战绩卓著,独揽大权。魏冉起用名将白起,连续东伐,攻城略地,在秦国,被封为穰侯,曾四次成为秦国国相,后来穰侯出国都关卡时,载物坐人的车子有千辆之多。

C.魏冉借秦国之武力,经营自家的地盘而授人以柄。昭王三十六年,魏冉攻打齐国,夺取刚、寿两城,扩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但却被魏国人范雎趁机诋毁,穰侯的丞相职位被免。

D.魏冉屈居下位,权势被夺。因为范睢向昭王阐明穰侯“擅权于诸侯”“富于王室”,对秦王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秦昭王幡然醒悟,就免掉穰侯的国相职务。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范睢言宣太后__,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

(2)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0:46:59 免费下载:《2015-2016学年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Word试卷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目。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季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昭王七年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质于齐赵人楼缓来相秦赵不利乃使仇液之秦请以魏冉为秦相。仇液将行,其客宋公谓液曰:“秦不听公,楼缓必怨公。公不若谓楼缓曰‘请为公毋急秦’。秦王见赵请相魏冉之不急,且不听公。公言而事不成,以德楼子;事成,魏冉故德公矣。”于是仇液从之。而秦果免楼缓而魏冉相秦。欲诛吕礼,礼出奔齐。昭王十四年,魏冉举白起,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明年,又取楚之宛、叶。魏冉谢病免相,以客卿寿烛为相。其明年,烛免,复相冉,乃封魏冉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魏献河东方四百里。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余。昭王十九年,秦西称帝,齐东称帝。月余,吕礼来,而齐、秦各复归帝为王。魏冉复相秦,六岁而免。免二岁,复相秦。四岁,而使白起拔楚之郢,秦置南郡。乃封白起为武安君。白起者,穰侯之所任举也,相善。于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昭王三十六年,相国穰侯言客卿灶,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于是魏人范睢自谓张禄先生,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王。昭王于是用范睢。范睢言宣太后__,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余。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秦复收陶为郡。太史公曰:穰侯,昭王亲舅也。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

(选自《史记·穰侯列传》)

注:①季君之乱:指秦昭王二年(前305),公子壮与大臣、公子等谋反。季君,即公子壮,在争夺君位中为大臣及武王后等拥立,称号为“季君”。②向寿:时为秦将,亲韩。③三晋:指赵、韩、魏三国。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昭王七年 / 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质于齐 / 赵人楼缓来相 / 秦赵不利 / 乃使仇液之 / 秦请以魏冉为秦相

B.昭王七年 / 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 / 质于齐 / 赵人楼缓来相秦 / 赵不利 / 乃使仇液之秦 / 请以魏冉为秦相

C.昭王七年 / 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质于齐 / 赵人楼缓来相秦 / 赵不利 / 乃使仇液之 / 秦请以魏冉为秦相

D.昭王七年 / 樗里子死 / 而使泾阳君质于齐 / 赵人楼缓来相秦 / 赵不利 / 乃使仇液之秦 / 请以魏冉为秦相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芈氏”是中国最古老姓氏之一,楚国贵族的祖姓。屈原,楚国贵族,即为芈姓。

B.“诛”是指把罪人杀死,如“诛除”“诛灭”,其意义和用法与杀、戮、弑一样。

C.“封邑”是指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以领地或食邑。魏冉,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

D.“羁旅”是指长久寄居他乡,文中“羁旅之臣”即指寄居异国他乡的臣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冉实力强大,助昭王上位。武王死后,王弟们争相继承王位,只有魏冉有能力拥立昭王,魏冉把对昭王图谋不轨的兄弟全部诛灭,声威震动秦国。

B.魏冉战绩卓著,独揽大权。魏冉起用名将白起,连续东伐,攻城略地,在秦国,被封为穰侯,曾四次成为秦国国相,后来穰侯出国都关卡时,载物坐人的车子有千辆之多。

C.魏冉借秦国之武力,经营自家的地盘而授人以柄。昭王三十六年,魏冉攻打齐国,夺取刚、寿两城,扩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但却被魏国人范雎趁机诋毁,穰侯的丞相职位被免。

D.魏冉屈居下位,权势被夺。因为范睢向昭王阐明穰侯“擅权于诸侯”“富于王室”,对秦王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秦昭王幡然醒悟,就免掉穰侯的国相职务。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范睢言宣太后__,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

(2)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目。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

本题关键词:楚庄王,面朝后市,面瘫后遗症,脊柱后面观,融氏王牌鲜蜂王浆,四面楚歌,王氏保赤丸,渥太华宣言,面先露,后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