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自己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zōng jiāo 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1.下列对“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这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哲学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对社会的了解,做符合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达到道德境界。
B.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道德境界的人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所做的事都有道德意义。
C.有道德的人,他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他所做的事都有道德意义。这是哲学给予他这种觉解。
D.有道德的人,他的行动和生活不仅要遵循道德律,还要认识其中的道德原理。只有哲学才能帮助他完成这一任务。
2.根据文意,下列对“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中的“理智世界”内涵的解释,最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受情感控制,能辨别是非,分析判断。
B.思考人生,思考世界,思考宇宙。
C.超越功利约束,觉解到为宇宙利益做各种事。
D.觉解宇宙一切,探索宇宙奥秘。
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只有不断督促自己,养成道德行为习惯,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B.柏拉图用“洞穴”来比喻形容感觉世界的__、蒙昧。
C.中国哲学强调要成为圣人不要做伟大的事,而要做常人所做的事。
D.天地境界的人,人的最高成就是超越主观,超越理智,达到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