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一止,字行简,湖州归安人。七岁能属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八行①,一止曰:“行者士之常。”不就。登进士第,为越州教授

  绍兴初,召试馆职,其略曰:“事不克济者,患在不为,不患其难,圣人不畏多难,以因难而图事耳。如其不为,俟天命自回,人事自正,敌国自屈,盗贼自平,有是哉?”高宗称善,且谕近臣以所言剀切知治道,欲骤用,执政不乐,除秘书省校书郎。

  迁监察御史。上疏谓:“天下之治,众君子成之而不足,一小人败之而有余,君子虽众道则孤,小人虽寡势易蔓,不加察,则小人伺隙而入以败政矣。”又言:“陛下悯宿蠹未除,颓纲未振,民困财竭,故置司讲究,然未闻有所施行,得无有以疑似之说欺陛下,曰‘如此将失人心’。夫所谓失人心者,必刑政之苛,赋役之多,好恶之不公,赏罚之不明;若皆无是,则所失者小人之心耳,有何病焉。”

时庶事草创,有司以吏所省记为法,吏并缘为奸,一止曰:“法令具在,吏犹得舞文,矧②一切听其省记,所欲与则陈与例,欲夺则陈夺例,与夺在其牙颊,患可胜言哉!请以省记之文刊定颁行,庶几绝奸吏弄法受赇之弊。”从之。逾年而书成。

 迁给事中。于凡贵近之请,虽小事亦论执不置。御史中丞廖刚谓其僚曰:“台当有言者,皆为刘君先矣。”

 居琐闼③百余日,缴奏不已,用事者始忌,奏:“一止同周葵荐吕广问,迎合李光。”罢,提举江州太平观。进敷文阁待制。御史中丞何若奏:“一止朋附光,偃蹇慢上。”落职,罢祠。后八年,请老,复职,致仕。秦桧死,召至国门,以病不能拜,力辞,进直学士,致仕。卒年八十三。

 一止冲澹寡欲,尝诲其子曰:“吾平生通塞,听于自然,唯机械不生,故方寸自有乐地。”博学无不通,为文不事纤刻。诗自成家,吕本中、陈与义读之曰:“语不自人间来也。”有类稿五十卷。 (选自《宋史》)

  【注】①八行:孝、悌、睦、渊、任、恤、忠、和八种品行。

   ②矧:(shěn)况且。③琐闼:镌刻连琐图案的宫中小门,亦指代朝廷。

4.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则所失者小人之心耳,有何焉 病:弊端、问题

  B.法令具在,吏犹得舞文 舞文:徇私舞弊

  C.台当有言者,皆为刘君矣 先:表率、榜样

  D.一止朋附光,偃蹇慢上 朋附:勾结阿附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学: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国子监。

  B.教授: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文中刘一止所担任的“越州教授”应该就是越州官学中的学官。

  C.用事:在古代有执政当权、使用武力、引用典故等几个意思。在本文中指执政当权,“用事者”即“当权者”。

  D.机械:今指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而古义有二:一是指巧诈之心,二是比喻方式拘泥死板,文中即用古义中的第二个义项。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一止对政事颇有见地。绍兴初年,召试馆职,他的一番话,令高宗赞赏,并且晓谕近臣,说他所言切中事理,符合治国之道。

  B.刘一止为官直言敢谏。担任监察御史期间,曾进言强调“亲贤臣、远小人”之要义;也曾进言批评那些蒙蔽皇上的“失人心”之举。

  C.刘一止既提意见,也提建议。在发现有关部门通过省记作奸犯科、徇私枉法后,他提出了把省记之文刊定颁行的建议,而且被采纳。

  D.刘一止为人淡然,为文自然。他做人,因为冲澹寡欲,所以悠然自乐;他作文,因为不事雕琢,所以诗作被评价为“语不自人间来。”

7.将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如其不为,俟天命自回,人事自正,敌国自屈,盗贼自平,有是哉?(5分)

  译文:

 (2)小人虽寡势易蔓,不加察,则小人伺隙而入以败政矣。(5分)

  译文: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0:17:29 免费下载:《内蒙古赤峰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一止,字行简,湖州归安人。七岁能属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八行①,一止曰:“行者士之常。”不就。登进士第,为越州教授

  绍兴初,召试馆职,其略曰:“事不克济者,患在不为,不患其难,圣人不畏多难,以因难而图事耳。如其不为,俟天命自回,人事自正,敌国自屈,盗贼自平,有是哉?”高宗称善,且谕近臣以所言剀切知治道,欲骤用,执政不乐,除秘书省校书郎。

  迁监察御史。上疏谓:“天下之治,众君子成之而不足,一小人败之而有余,君子虽众道则孤,小人虽寡势易蔓,不加察,则小人伺隙而入以败政矣。”又言:“陛下悯宿蠹未除,颓纲未振,民困财竭,故置司讲究,然未闻有所施行,得无有以疑似之说欺陛下,曰‘如此将失人心’。夫所谓失人心者,必刑政之苛,赋役之多,好恶之不公,赏罚之不明;若皆无是,则所失者小人之心耳,有何病焉。”

时庶事草创,有司以吏所省记为法,吏并缘为奸,一止曰:“法令具在,吏犹得舞文,矧②一切听其省记,所欲与则陈与例,欲夺则陈夺例,与夺在其牙颊,患可胜言哉!请以省记之文刊定颁行,庶几绝奸吏弄法受赇之弊。”从之。逾年而书成。

 迁给事中。于凡贵近之请,虽小事亦论执不置。御史中丞廖刚谓其僚曰:“台当有言者,皆为刘君先矣。”

 居琐闼③百余日,缴奏不已,用事者始忌,奏:“一止同周葵荐吕广问,迎合李光。”罢,提举江州太平观。进敷文阁待制。御史中丞何若奏:“一止朋附光,偃蹇慢上。”落职,罢祠。后八年,请老,复职,致仕。秦桧死,召至国门,以病不能拜,力辞,进直学士,致仕。卒年八十三。

 一止冲澹寡欲,尝诲其子曰:“吾平生通塞,听于自然,唯机械不生,故方寸自有乐地。”博学无不通,为文不事纤刻。诗自成家,吕本中、陈与义读之曰:“语不自人间来也。”有类稿五十卷。 (选自《宋史》)

  【注】①八行:孝、悌、睦、渊、任、恤、忠、和八种品行。

   ②矧:(shěn)况且。③琐闼:镌刻连琐图案的宫中小门,亦指代朝廷。

4.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则所失者小人之心耳,有何焉 病:弊端、问题

  B.法令具在,吏犹得舞文 舞文:徇私舞弊

  C.台当有言者,皆为刘君矣 先:表率、榜样

  D.一止朋附光,偃蹇慢上 朋附:勾结阿附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学: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国子监。

  B.教授: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文中刘一止所担任的“越州教授”应该就是越州官学中的学官。

  C.用事:在古代有执政当权、使用武力、引用典故等几个意思。在本文中指执政当权,“用事者”即“当权者”。

  D.机械:今指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而古义有二:一是指巧诈之心,二是比喻方式拘泥死板,文中即用古义中的第二个义项。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一止对政事颇有见地。绍兴初年,召试馆职,他的一番话,令高宗赞赏,并且晓谕近臣,说他所言切中事理,符合治国之道。

  B.刘一止为官直言敢谏。担任监察御史期间,曾进言强调“亲贤臣、远小人”之要义;也曾进言批评那些蒙蔽皇上的“失人心”之举。

  C.刘一止既提意见,也提建议。在发现有关部门通过省记作奸犯科、徇私枉法后,他提出了把省记之文刊定颁行的建议,而且被采纳。

  D.刘一止为人淡然,为文自然。他做人,因为冲澹寡欲,所以悠然自乐;他作文,因为不事雕琢,所以诗作被评价为“语不自人间来。”

7.将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如其不为,俟天命自回,人事自正,敌国自屈,盗贼自平,有是哉?(5分)

  译文:

 (2)小人虽寡势易蔓,不加察,则小人伺隙而入以败政矣。(5分)

  译文: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一止,字行简,湖州归安人。七岁能属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八行①,一止曰:“行者士之

本题关键词:查阅文献法,文言文翻译原则,阅读训练,阅读中枢,一文钱,文字部分,阅读新知法,小儿阅读障碍,阅读理解策略,一级文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