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传奇”,传述奇事的意思,又指唐代的一种文学形式,如《柳毅传书》便属传奇。鲁迅曾编篡《唐宋传奇集》 B:《文选》是南朝梁文艺理论家刘勰编著的,辑录了自先秦到梁的诗文辞赋,为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 C: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小说《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夜》等都是他的力作。 D:马克思的挚友海涅是德国十八至十九世纪期间的著名诗人,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他的代表作品。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痛失独子的描写,令人震悚地展示了一幅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__社会吃人的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

B.《家》的故事发生于抗战期间,小说主要以长房中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的故事为经,以各房以及亲戚中的各种人物为纬,描绘出一幅大家族生活的画面,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封建大家族衰落、败坏以至最后崩溃的历史过程。

C.《边城》中天保、傩送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来竞争。傩送自知唱不过天保,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而溺水身亡,码头的船总顺顺也因此所以对老船夫变得冷淡。

D.《雷雨》中的蘩漪来到周家,不但没有得到丈夫平等的爱,反而在精神上受到长期的摧残。压抑的家庭环境和不平等的待遇,使她产生了强烈的__心理。她怀着对爱情和自由的向往,怀着对周家的报复,疯狂地纠缠着大少爷周萍。

E.《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含泪听完了父王鬼魂的控诉,为了不引起克劳狄斯的注意,决定装疯。因为假装发疯不但可以巧妙地掩盖他内心真实的不安,还可以有机会冷眼窥视克劳狄斯的一举一动。

B、C(B项“《家》的故事发生于抗战期间”有误,此作品的时代背景应为“五四时期”。C项“驾船远行做生意而溺水身亡”是“天保”而不是“傩送”)


解析:

文学名著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

(1)、“不!我们两个都变了!”觉慧愤愤地说,“你有了你的爱情,我什么都失掉了。我们两个还可以分担什么呢?”他并不是故意说这样的话来伤害觉民的心,他不过随便发泄他的怒气。他觉得在他跟哥哥的中间隔着一个湿淋淋的尸体。

“中间隔着一个湿淋淋的尸体”指的是什么事?请简述这件事的始末。

(2)、“当同样的一只小鞋重新找到/母亲就会伸出双臂将你拥抱”,这是写在一张羊皮纸上的谶语。请简述与这则谶语内容相关的故事。

(1) 指鸣凤投湖自尽一事。60多岁的冯乐山要娶17岁的鸣凤去做姨太太。鸣凤与觉慧深深相爱,但高老太爷的决定谁也不敢反对。出嫁前夜,鸣凤怀着最后的希望去向觉慧求救。觉慧却赶着为刊物写文章,不明真相,没有听完鸣凤的哀诉就把她遣走了。鸣凤绝望了,把纯洁的身子投进了晶莹的湖水中。

(2)爱斯梅拉达幼小时被吉卜赛女人偷换走。母亲身边只留下一只小鞋,另一只14.(1)“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政策”引发争议。

鞋在爱斯梅拉达那儿,这只小鞋上缝着写有谶语的羊皮纸。15年后,母女俩凭这两只小鞋得以相认,谶语得到了印证。


解析:

请你简述大观园一次__事件的主要情节

抄检大观园  园子里发现象征男欢女爱的香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和家的一记响亮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


解析:

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同时,通过对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描绘,牵涉到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宗法、妇女、道德、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表面看来都是平常的生活琐事,但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反映生活的本质,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意义。

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时钟》 高尔基 原苏联 《项脊轩志》 归有光 清代 B:《猎人日记》 屠格涅夫 俄国 《生命的三分之一》 邓拓 现代 C:《野草》 鲁迅 现代 《登泰山记》 李健吾 现代 D:《盂加拉风光》 秦牧 现代 《欧游杂记》 朱自清 现代

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问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贾母戏谑地称王熙凤是“泼皮破落户儿”和“凤辣子”,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婉转批评。

  B.既说明王熙凤的厉害,又表明贾母对她的亲近。

  C.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宠爱。

  D.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的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戏谑嘲讽。

“气派”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

  A.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 B.指人的态度仪表

  C.指人做事的魄力 D.指人的精神与面色

王熙凤是个八面玲珑极会说话的聪明人,文中最能显示她的这一特点的是哪句话?为什么?

王熙凤问黛玉及婆子们一些话的目的是什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

[ba8eaac0440eea3f.jpg] [e9e634e1895221c6.jpg]【小题4】[e3fc801feaa60268.jpg][d4a01e390382bd32.jpg]


解析:

【小题1】略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略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在《炮兽》“人兽大战”的场景中,就充满种种对照:血肉之躯和钢铁猛兽,理性和野性,智慧和野蛮,灵巧和粗暴,还有斗勇和智取,以及动与静……显示出浪漫主义文学的瑰丽特色。] B: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创作上侧重于描写人物意识流动,揭示人类精神存在。代表作除了英国作家伍尔芙《墙上的斑点》外,还有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 C: 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丹柯》充满了“有价值东西被毁坏”的悲剧性,而情节设置上的欲扬先抑又进一步凸显了主题的悲剧意味,丹柯这一英雄形象也因此显得丰厚饱满。从审美效果来说,结尾崇高的悲剧色彩更能使作品获得成功。 D: 海明威《桥边的老人》中的“我”,带有冷静的旁观者色彩,更多的是在“显示” 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没有过多的主观感受与心理描写,一切景物象征意义,一切 情节的内涵全部蕴含在客观的叙述中,体现了海明威独特的叙事风格。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雷雨》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的成名作。后来,曹禺又创作了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悲剧《日出》,这两部作品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B:“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是《老人与海》中主要人物桑提亚哥的一句内心独白,它鲜明体现了作者海明威所歌颂的“硬汉精神”。 C:意识流小说是典型的心理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小说的绝对主体。《墙上的斑点》是法国女性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D: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善于运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揭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被尊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代表作有《变形记》。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郭沫若创作的《凤凰涅磐》和《女神之再生》,分别借用了我国女娲炼石补天和天方国古代的神鸟“菲尼克司”从死灰中更生的神话材料。 B:巴金的《家》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写它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了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其中写了一个幼稚而大胆的旧礼教的叛徒——觉慧。 C:《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中,曹操败走华容道,脱险后到达南郡,突然大哭,说如果荀彧在,决不会遭此大败,这是曹操在痛骂诸谋士无能。 D: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赞美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王实甫的《西厢记》,分别刻画了封建社会被压迫妇女的不同形象。 B:《阿Q正传》、《祝福》、《包身工》、《骆驼祥子》和《多收了三五斗》等作品,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劳动人民遭受重重压迫和剥削的痛苦生活。 C:唐代的古文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文章内容改革运动。这个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柳宗元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D:《嘉丽妹妹》的作者德莱塞、《百万英镑》的作者马克·吐温、《旷野的呼声》的作者杰克·伦敦,都是美国作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