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B: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C: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D: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3小题,每题3分)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0.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9.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10.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在六国之后重蹈六国灭亡的先例,这是比六国还要差了。
11.祸患常常是在细微的小事上积聚起来的,而聪明勇敢又往往在沉湎嗜好中受到困厄,难道仅是因为宠幸伶人才如此吗!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舞雩台上吹风乘凉,一路唱着歌而回。
(2)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又在六国之下了。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 无缘无故 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D:暮去朝来颜色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B: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及凯旋而纳之 D: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是( )
A: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B: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日削月割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2)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3)夫六国与秦皆诸候,其势弱于秦,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4)所谓天者诚难测, 。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韩愈《祭十二郎文》)
(5)父母之爱子,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触龙说赵太后》)
(6) ,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1)暴秦之欲无厌(2)则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而神者诚难明矣(5)则为之计深远(6)吴楚东南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