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胡濙,字源洁,武进人。生而发白,弥月乃黑。建文二年举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永乐元年迁户科都给事中。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皇太子监国南京,汉王为飞语谤太子。帝改濙官南京,因命廉之。濙至,密疏驰上监国七事,言太子诚敬孝谨无他,帝悦。

仁宗即位,召为行在礼部侍郎,转太子宾客,兼南京国子祭酒。宣宗即位,仍迁礼部左侍郎。汉王反,与杨荣等赞亲征。事平,赉予甚厚,时国用渐广,濙虑度支不足,蠲租诏下,辄沮格。帝尝曲宴濙及杨士奇、夏原吉、蹇义,曰:“海内无虞,卿等四人力也。”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英宗北狩,群臣聚哭于朝,有议南迁者。濙曰:“文皇定陵寝于此,示子孙以不拔之计也。”与侍郎于谦合,中外始有固志。景帝即位,进太子太傅。王文恶林聪,文致其罪,欲杀之。濙不肯署,遂称疾,数日不朝。帝使内侍问疾。对曰:“老臣本无疾,闻欲杀林聪,殊惊悸耳。”聪由是得释。

英宗复位,力疾入朝,遂求去。赐玺书、白金、楮币、袭衣,给驿,官其一子锦衣,世镇抚。濙历事六朝,垂六十年,中外称耆德。卒,年八十九。赠太保,谥忠安。

(选自 《明史•胡滢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

B.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

C.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

D.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举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B.“迁”与文中的“授”“ 擢”“ 转”“ 进”都是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其中“迁”指贬官。

C.“北狩”,一是指到北方狩猎,二是指向北进军,三是指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婉词。文中采用的是第三个义项。

D.“中外”,在文中指朝廷内外或中央与地方的意思,此外该词还有“内心与外表” “中国和外国”等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胡濙忠于朝廷。他曾上书太子监国七事,据实陈奏;英宗北狩时他反对南迁,与于谦联合,

使朝廷内外有了坚定的心志。

B. 胡濙备受器重。皇帝曾派他暗访建文帝的情况;太子监国时,汉王制造谣言诽谤太子,皇

帝又派他查访此事;皇帝曾设宫中私宴宴请胡濙等人。

C. 胡濙德高望重。他年高德劭深受朝臣称赞,包括皇帝在内都对他敬重有加。

D. 胡濙屡任要职。他在将近60年的为官生涯中,曾担任过礼部侍郎、太子宾客、礼部左侍

郎、太子太傅、太保等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5分)

译文:                                     

(2)濙不肯署,遂称疾,数日不朝。帝使內侍问疾。(5分)

译文: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0:04:04 免费下载:《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语文试题》Word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胡濙,字源洁,武进人。生而发白,弥月乃黑。建文二年举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永乐元年迁户科都给事中。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皇太子监国南京,汉王为飞语谤太子。帝改濙官南京,因命廉之。濙至,密疏驰上监国七事,言太子诚敬孝谨无他,帝悦。

仁宗即位,召为行在礼部侍郎,转太子宾客,兼南京国子祭酒。宣宗即位,仍迁礼部左侍郎。汉王反,与杨荣等赞亲征。事平,赉予甚厚,时国用渐广,濙虑度支不足,蠲租诏下,辄沮格。帝尝曲宴濙及杨士奇、夏原吉、蹇义,曰:“海内无虞,卿等四人力也。”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英宗北狩,群臣聚哭于朝,有议南迁者。濙曰:“文皇定陵寝于此,示子孙以不拔之计也。”与侍郎于谦合,中外始有固志。景帝即位,进太子太傅。王文恶林聪,文致其罪,欲杀之。濙不肯署,遂称疾,数日不朝。帝使内侍问疾。对曰:“老臣本无疾,闻欲杀林聪,殊惊悸耳。”聪由是得释。

英宗复位,力疾入朝,遂求去。赐玺书、白金、楮币、袭衣,给驿,官其一子锦衣,世镇抚。濙历事六朝,垂六十年,中外称耆德。卒,年八十九。赠太保,谥忠安。

(选自 《明史•胡滢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

B.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

C.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

D.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举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B.“迁”与文中的“授”“ 擢”“ 转”“ 进”都是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其中“迁”指贬官。

C.“北狩”,一是指到北方狩猎,二是指向北进军,三是指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婉词。文中采用的是第三个义项。

D.“中外”,在文中指朝廷内外或中央与地方的意思,此外该词还有“内心与外表” “中国和外国”等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胡濙忠于朝廷。他曾上书太子监国七事,据实陈奏;英宗北狩时他反对南迁,与于谦联合,

使朝廷内外有了坚定的心志。

B. 胡濙备受器重。皇帝曾派他暗访建文帝的情况;太子监国时,汉王制造谣言诽谤太子,皇

帝又派他查访此事;皇帝曾设宫中私宴宴请胡濙等人。

C. 胡濙德高望重。他年高德劭深受朝臣称赞,包括皇帝在内都对他敬重有加。

D. 胡濙屡任要职。他在将近60年的为官生涯中,曾担任过礼部侍郎、太子宾客、礼部左侍

郎、太子太傅、太保等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5分)

译文:                                     

(2)濙不肯署,遂称疾,数日不朝。帝使內侍问疾。(5分)

译文: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胡濙,字源洁,武进人。生而发白,弥月乃黑。建文二年举进士,授兵科给事

本题关键词:查阅文献法,文言文翻译原则,小儿阅读障碍,阅读训练,阅读中枢,论文题,阅读新知法,话题作文,文本分析,阅读理解策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