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有一段精彩比喻:“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请参考这段比喻,选择下列人物作为本体,也写一段比喻,要求比喻得当,语言生动。不一定要与例文句式完全一致,50字左右(5分)
人物: 庄子 屈原 司马迁 格里高尔 阿Q
(比喻修辞正确恰当(2分),突出人物特点(2分),语句通顺(1分))示例:
屈原是一块挺立于天地间的温润美玉,在到处都是号角嘶鸣,黄沙漫天的战国年代,在风雨飘摇中举步维艰,步履蹒跚,却始终没有倒下。他用瘦削却又坚强的肩膀承担起了保卫国家的大任。
庄子是一片飘逸的云,一片不理会尘世喧嚣的云,他变化无常,神鬼难料,孤傲地凌驾于这个__的世界之上。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三个句子,要求构成排比句。(6分)
真情是灿烂的花朵,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示例:真情是跳荡的火焰,疯狂炽热,令人心醉;真情是晶莹的露珠,美丽纯净,令人爱怜;真情是淅沥的春雨,滋润万物,给人希望。
对照紧挨着的分号前的句子仿写。要求切合语境,句式相同,字数相等。(4分)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少年是快乐的,该烂漫且烂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香的热茶趁热喝,不要等到变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老成不是太好的事,少年将老年的日子过了,有什么好呢?少年可老年,老年难少年。
示例:青春是美丽的,该绽放且绽放
醇厚的美酒乘兴饮,不要等到变馊)
(句式与紧挨着的分号前面的句子不相同扣1分,字数与紧挨着的分号前面的句子不相等扣1分,不通顺扣1分,扣完为止;内容不合语境不得分。)
请以“爱心”为话题,依照下面示例的思路写出三种境界。
示例:丰子恺借用三层楼,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三种境界:
第一层楼:物质生活
第二层楼:精神生活
第三层楼:灵魂生活
爱心:低层:是一种占有欲,表现欲;中层:是一种奉献,对自己所认同的人或事的责任感;高层:是一种对整个人类乃至万物的一视同仁。
解析:
仿写句子要注意句式一致、修辞相同、情感一致等。
仿句:请在下面横线处续写两个与上文结构一致、内容呼应的句子。(6分)
选择高耸人云的峭崖便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
示例:
选择波涌浪滚的大海便需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
选择寒风劲厉的荒漠便需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胸怀
(评分标准:每句3分。其中形式1分,内容2分)
解析:
无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对尚存的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保存,并根据新的情势加以改造, 。 ①有助于共同体的维护与重建 ②不仅能重构农民的意义与价值系统 ③而且还能增加村庄社区的黏合能力 ④建设与农民现实生活相匹配的乡村新文化 ⑤消减他们因社会急剧变迁而产生的“拔根”感
A:④②⑤③① B:③①⑤②④ C:②①③⑤④ D:①⑤③④②
下面题中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佛来思节夫人发觉是一件代替品,她会怎样呢?怎样说呢?(A.她的朋友会被她当作一个贼吗?B.她不会把她的朋友当作一个贼吗?)
②她们本来被生活隔开,互相隔绝,(A.现在她用热烈的言语把他们鼓动起来,B.现在被她热烈的言语所鼓动)融成了一个整体。
A.①a ②a B.①a ②b
C.①b ②a D.①b ②b
D
解析:
此题考查是句式选用。分析括号中的两种表述,可以看出一是主动句,一是被动句,该选择何种句式?一般可从陈述对象是否一致、语意是否连贯考虑。本题只要从陈述对象是否一致的角度就可以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以“逃逸救生塔”为陈述对象重新组合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个别词语,改后要语句通顺。
为满足载人航天的需要,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传统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基础上,在其顶部又加装了高八米的逃逸救生塔,它形状类似一个细长的避雷针,在其上端又装上一组侧向推力发动机。
答: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逃逸救生塔,是为满足载人航天的需要,在传统长征二号运载火箭顶部加装的,它高八米,形状类似一个细长的避雷针,上端还装有一组侧向推力发动机。
解析:
以“逃逸救生塔”为陈述对象重新组合下面的句子,就是要以“逃逸救生塔”为主语组织句子,将其它小句变化成句子成分,诸如定语或状语。
许多俗语和名言警句,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产生另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理解。请依照示例,写出你对下面名句的不同看法,要求通顺、合理。(6分)。(3句中任选2句)
[示例] 名句:无欲则刚
另一种看法:无论是走仕途,还是做生意,还是钻学问,欲望往往是一种助推器;没有强烈的进取欲望,休想成什么大器。
(1)喜怒不形于色
另一种看法:
(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另一种看法: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另一种看法:
(1)把真实想法埋在心底,一对身体不好,二人家会说你城府太深,工于心计,所以我宁可把喜怒写在脸上。(2) 前边就是胡同了 , 就要无路可走了,还在把别人的批语当耳边风,有你吃亏的那一天。(3)自己不喜欢的,就以为别人也不乐意;自己喜欢的,不问别人愿意与否就强加给别人,这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吗?
解析:
求异思维,变换角度。
在下文的横线处续写句子,要求:a .续写的句子要符合文意,与上下文衔接自然,文意贯通。B.①②处的句式要与它前面划波浪的句式相同。C.③句要从正反两方面对整段文字作总结。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① 。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②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③ 。
(参考答案:①假如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虚心听取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巢、兵败官渡呢?②如果当初唐宗不能听取魏征逆耳忠言,又怎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③善纳忠言者昌;拒纳人言者亡。(纳谏者昌;止谤者亡)
解析:
简析:此题从内容上看要与“讷谏”有关,句式上①②要求假设句,而且①是反例正设,②是正例反设。③又是一个对比句,可谓综合性强。